- 年份
- 2024(6960)
- 2023(10137)
- 2022(9032)
- 2021(8532)
- 2020(7216)
- 2019(16794)
- 2018(16726)
- 2017(32291)
- 2016(17819)
- 2015(20048)
- 2014(19878)
- 2013(19838)
- 2012(18170)
- 2011(16293)
- 2010(16006)
- 2009(14508)
- 2008(13849)
- 2007(11965)
- 2006(10342)
- 2005(8819)
- 学科
- 济(67487)
- 经济(67408)
- 管理(49124)
- 业(46352)
- 企(38912)
- 企业(38912)
- 方法(33428)
- 数学(28909)
- 数学方法(28578)
- 农(17503)
- 学(17462)
- 中国(16790)
- 财(16270)
- 业经(14745)
- 地方(13929)
- 农业(11870)
- 理论(11828)
- 贸(11516)
- 贸易(11511)
- 和(11497)
- 易(11156)
- 制(10897)
- 环境(10775)
- 技术(10769)
- 务(10428)
- 财务(10370)
- 财务管理(10350)
- 企业财务(9824)
- 教育(9709)
- 划(9535)
- 机构
- 大学(251642)
- 学院(248248)
- 管理(99325)
- 济(92202)
- 经济(90071)
- 理学(86973)
- 理学院(85975)
- 研究(85341)
- 管理学(84338)
- 管理学院(83934)
- 中国(60381)
- 科学(57615)
- 京(54711)
- 农(46570)
- 所(44038)
- 业大(42809)
- 研究所(40778)
- 财(40174)
- 中心(37847)
- 农业(37165)
- 江(35165)
- 北京(34321)
- 财经(32922)
- 范(32804)
- 师范(32366)
- 院(31290)
- 经(30035)
- 州(28716)
- 技术(27607)
- 经济学(26419)
- 基金
- 项目(179629)
- 科学(139382)
- 基金(129627)
- 研究(126235)
- 家(115367)
- 国家(114449)
- 科学基金(96800)
- 社会(76612)
- 社会科(72397)
- 社会科学(72374)
- 省(70775)
- 基金项目(69664)
- 自然(66430)
- 自然科(64845)
- 自然科学(64825)
- 自然科学基金(63650)
- 划(60405)
- 教育(57463)
- 资助(53921)
- 编号(51019)
- 成果(40766)
- 重点(40473)
- 部(38693)
- 发(37912)
- 创(37196)
- 课题(35260)
- 科研(35257)
- 计划(34805)
- 创新(34677)
- 大学(32859)
共检索到349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金洋 薛松 倪照君 阎依超 沈志军 高志红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测定梅和杏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有机酸含量、相关酶活性以及有机酸代谢酶基因表达量,分析2类果实有机酸生物合成与代谢的关键基因,进一步解析梅和杏果实有机酸含量差异形成机制。[方法]以梅品种‘养老’和‘丰后’以及杏品种‘金太阳’的果实为材料,首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生长期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和含量,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最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有机酸代谢酶关键基因在果实各个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结果]梅和杏果实中积累的主要有机酸均为柠檬酸和苹果酸,且相关代谢关键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梅和杏果实发育过程中,柠檬酸合成酶(CS)活性与柠檬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磷酸丙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NADP-苹果酸酶(NADP-ME)活性与苹果酸含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在梅果实中发现CS基因表达量与柠檬酸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梅和杏果实中同时发现ME基因表达量与苹果酸含量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梅和杏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差异主要是由CS、PEPC和ME活性不同引起的,在梅果实中发现CS和ME基因是有机酸合成与代谢的关键基因,在杏果实中发现ME基因是有机酸代谢的关键基因。
关键词:
梅 杏 有机酸 代谢 关键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淑燕 荣毅 古咸杰 李清南 廖玲 叶霜 邱霞 汪志辉
为了探究不同砧木对黄果柑果实有机酸含量、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黄果柑砧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枳壳、红橘、香橙为砧木,黄果柑实生苗为对照进行研究。黄果柑果实以积累柠檬酸为主,香橙砧能够最有效地降低果实有机酸含量,成熟期比实生苗低24.35%;嫁接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CS活性,而对PEPC、MDH活性的影响较小;花后250~330 D,ACO和NADP-IDH活性均表现出香橙砧>枳壳砧>红橘砧>CK的趋势;除实生苗外,黄果柑NADP-IDH表达水平与总酸含量间呈显著性负相关,而CS、MDH、ACO与总酸含量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香橙是黄果柑理想的砧木品种,砧木间果实有机酸差异是ACO...
关键词:
黄果柑 砧木 有机酸 酶活性 基因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鹏飞 薛晓芳 穆晓鹏 张建成 曹琴 杜俊杰
【目的】比较不同欧李品种果实中主要有机酸积累特性及相关酶活性。【方法】以6年生欧李品种‘农大3号’和‘农大4号’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并测定苹果酸和柠檬酸相关酶活性。【结果】两个品种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主要在果实发育后期积累,品种间积累速率存在较大差异。果实发育前期NADP-苹果酸酶(NADP-ME)活性较高,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DH)活性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相对较低,使苹果酸仅少量积累;果实发育后期NADP-ME活性迅速下降,而NAD-MDH活性和PEPC活性开始上升,促进了苹果酸大量积累;果实成熟时...
关键词:
欧李 果实 苹果酸 柠檬酸 代谢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彩霞 徐新娟 卢颖林 周毅 沈其荣
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是植物吸收的两种主要氮素形态。由于植物对NO3-和NH4+吸收和同化的机制不同,导致叶片及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差异很大。本文阐述了不同形态氮素对植物叶片内有机酸合成的影响,指出供NO3-植物叶片中苹果酸、α-酮戊二酸及柠檬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供NH4+植物。番茄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是两种含量最多的有机酸,也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了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种类、含量及相关有机酸代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不同形态氮素对番茄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以及氮代谢和有机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提出氮素形态可能对果实中有机酸含量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农业生...
关键词:
NO3- NH4+ 有机酸 番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惠文 张秋云 李文慧 章世奎 席万鹏
【目的】明确新疆杏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组成与含量特征,揭示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5个新疆杏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果皮和果肉为试验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检测各样品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对比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其组成与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从新疆杏果实中共检测到3种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蔗糖和葡萄糖为主要糖。果实成熟时,果皮中两种主要糖分别占总糖含量的60.7%—79.1%和13.5%—34.7%,果肉中占总糖含量的65.5%—82.4%和8.2%—25.9%,果皮、果肉中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世尧 冉慧 毛运芝 陈欣瑜
【目的】鉴定重庆綦江皱皮木瓜果实有机酸特征性成分,解析果实不同发育期有机酸变化规律,为皱皮木瓜果实发育期有机酸代谢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重庆綦江皱皮木瓜(‘大罗’木瓜)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提取、甲酯化衍生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进行不同发育期果实有机酸组成及含量测定,药典委2012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软件进行共有特征性成分峰匹配,SigmaPlot 10.0进行果实发育过程总有机酸、强酸味和弱酸味成分变化规律分析,Simca-P 11.5与SPSS 20.0结合进行果实发育期共有特征性成分PCA分析与HCA聚类。【结果】经甲醇提取、甲酯化衍生、氯仿萃取和GC-MS检测,从綦江皱皮木瓜8个发育期果实中共分离出共有特征性成分41种,包括低碳羧酸10种、长链脂肪酸21种、芳香族有机酸5种、一元酚酸类3种和氨基酸2种,TIC图基线平稳,成分峰分布均匀且分离度高,分离效果好。綦江木瓜从盛花后90 d至果实完熟(160 d)总有机酸含量呈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倒"之"字型,总有机酸与强酸味(r=0.970)、弱酸味成分(r=0.998)极显著正相关;而强酸味成分与低碳羧酸极显著正相关(r=0.999),与一元酚酸显著正相关(r=0.747);弱酸味成分与长链脂肪酸极显著正相关(r=0.999)。綦江木瓜完熟期检出的强酸味有机酸以苹果酸、乙酰丙酸、柠檬酸为主,累计相对含量占检出总强酸味成分的90%以上;苹果酸在发育期经历了含量下降、略有上升然后再下降的变化过程,呈从盛花后90—120 d逐渐下降,到130 d略有上升,然后再下降的倒"之"字型;柠檬酸与苹果酸变化规律相似,但乙酰丙酸与苹果酸截然相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到盛花后130 d增至最高点,之后略有下降(150 d降至最低),进入完熟期再次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强酸味有机酸总量与苹果酸、柠檬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乙酰丙酸、异柠檬酸和水杨酸弱负相关。弱酸味成分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在果实发育期,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10-羟基-十六烷酸等多数弱酸味成分均经历了迅速下降、缓慢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过程,而十九烷酸却呈缓慢上升,然后下降再上升的相反过程;相关性分析表明,以油酸、亚油酸等多数弱酸味有机酸与总弱酸味有机酸极显著正相关,与十九烷酸和硬脂酸弱负相关。Simca-P主成分分析表明PC1和PC2分别解释了总变量40.00%和23.20%,样品主成分得分图显示,S1和S2聚为一类,α-酮戊二酸、苹果酸、奎尼酸、莽草酸、棕榈酸、亚油酸对样品此类有机酸组成起决定性作用;S3、S4、S5聚在一起,油酸、10-羟基-十六烷酸对这3个发育期样品起决定性作用;S6和S7聚在一起,丙二酸、乙酰丙酸、异柠檬酸、水杨酸是其主要贡献性成分;S8单独存在,琥珀酸、十九烷酸、二十四烷酸是其主要贡献性成分;该结果与基于SPSS平方欧氏距离的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綦江皱皮木瓜属苹果酸型水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的积累模式由盛花后90 d的苹果酸-柠檬酸积累型向完熟期(160 d)乙酰丙酸-苹果酸-柠檬酸积累型转变,酸积累模式的转变在重庆皱皮木瓜果实酸度与风味品质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利 何新华 陈虎 李一伟 张超兰
以1年生东魁杨梅Myrica rubra‘Dongkui’嫁接苗为材料,采用简单溶液收集法收集杨梅根系分泌物,用离子交换树脂从其中分离提取有机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组成和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在铅胁迫下能检测出酒石酸、草酸、柠檬酸和苹果酸,而对照只检测到酒石酸。杨梅根系苹果酸的分泌量随着铅浓度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在6mmol.L-1硝酸铅时,其根系分泌的苹果酸达到最高值(0.475±0.1360μg.g-1),表明铅胁迫能够持续刺激苹果酸的分泌,因而杨梅根系分泌苹果酸可能是抗重金属铅的重要机制之一;而杨梅根系酒石酸、柠檬酸和草酸的分泌量开始随硝酸铅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硝酸铅浓度为4mmol·L-...
关键词:
植物学 杨梅 根系分泌物 铅胁迫 有机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沙守峰 李俊才 张绍铃 吴俊 陶书田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新苹梨’果实和叶片发育期主要有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有机酸总量从7.67 mg.g-1下降到5.31 mg.g-1,柠檬酸、苹果酸和乳酸含量分别增加了2.75、0.50和0.001 mg.g-1,而奎尼酸、草酸、莽草酸、乙酸和琥珀酸含量分别减少了4.19、0.002、0.29、0.09和0.05 mg.g-1;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和乳酸在有机酸总量中的比例分别增加了53.33%、16.04%、1.01%和0.11%,而奎尼酸、莽草酸、乙酸和琥珀酸在有机酸总量中的比例分别下降了65.09%、3.62%、0.11%和0.67%。叶片发育期,有机酸总量从6.18...
关键词:
梨 果实 叶片 发育 有机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安才 杨晓红 邓英毅 李纯凡 向可术 李道高
测定了柠檬 (高酸 ,CitruslimonL .Burm)、锦橙 (中酸C .sinesisL .Osbeck)、冰糖橙 (低酸 ,C .sinesisL .Os beck)和奉节脐橙 (C .sinesisL .Osbeck)及其低酸芽变株系、晚熟芽变株系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柠檬酸的含量及其相关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 ,除柠檬外 ,汁胞柠檬酸含量均在花后 10 0~ 130d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柠檬酸合成酶活性变化与各类型柑橘果实中柠檬酸含量差异没有明显联系 ;细胞溶液中的乌头酸酶后期升高对柑橘果实中酸的降解有明显影响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NAD 异柠...
关键词:
柑橘 果实 柠檬酸代谢 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庞荣丽 方金豹 郭琳琳 谢汉忠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测定水果果实中主要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含量的有效提取方法。【方法】以柑橘、葡萄等为试材,以乙醇的水溶液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提取的方法,对提取剂提取效果(乙醇溶液浓度配比、纯水提取效果及主要有机酸的稳定性、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提取效果、10%乙醇溶液提取效果及主要有机酸的稳定性等)、提取条件(提取方式、超声提取时间等)进行优化试验研究。用优化的提取方法对方法技术参数(检出限、精密度、重复性、准确度等)进行测试,并将测定结果与已有国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水果果实中有机酸提取的适宜方法为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法:样品用10%乙醇溶液在超声波提取器中提取30 ...
关键词:
水果 有机酸 乙醇 提取 离子色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羽祥 朱媛 杨焕文 王戈 徐照丽 李正风
【目的】探讨烟草根系分泌物中酚酸和有机酸对烟草黑胫病菌生长的影响,为明确根系分泌物组分与黑胫病菌互作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外源添加方法,比较了不同酚酸和有机酸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量及游动孢子的影响。【结果】不同酚酸物质在低浓度时促进了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囊产生量,但随着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减小甚至转变为抑制作用;除高浓度香草酸和香豆酸直接抑制游动孢子释放,其他酚酸各浓度均表现为促进作用。除添加0.05 g/L苹果酸表现为促进作用外,其他有机酸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具表现为抑制作用;苹果酸、乳酸
关键词:
烟草 黑胫病 酚酸 有机酸 菌落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西成 钱亚明 吴伟民 赵密珍 周蓓蓓 王壮伟 巫建华
为探究6-BA对葡萄果实中有机酸积累的影响,及其调控果实有机酸合成的分子机制,以里扎马特葡萄为试材,花前5 d、花后3 d和花后10 d连续3次对花序与果穗进行6-BA处理,研究6-BA对葡萄果实中有机酸积累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果实中有机酸含量与6-BA处理浓度密切相关,30 mg/L处理后,成熟果实中的酒石酸和总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但对苹果酸、柠檬酸和草酸含量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对于10,20 mg/L 6-BA处理而言,处理与对照成熟果实中的各种有机酸含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基因表
关键词:
葡萄 6-BA 有机酸 基因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亚波 薛进军 覃其云 崔美香 赵志军 刘贵巧 刘子英
以8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用不同形态、不同浓度的铁处理玉米秸秆接种蚯蚓,玉米秸秆被蚯蚓转化为蚯蚓粪后,研究对根际和蚯蚓粪有机酸的影响。苹果根际和蚯蚓粪中检测到的有机酸主要有草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和丙二酸,以草酸含量为高。没有用铁处理有机物料的根际有机酸高于用铁处理的,Fe3+处理有机物料的根际有机酸含量大于Fe2+处理,蚯蚓粪中的有机酸含量均以5 000 mg/kg浓度的铁处理最高。
关键词:
苹果 铁 根际 蚯蚓粪 有机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力 孙锦 郭世荣 阎君 朱为民
以耐铝豇豆品种‘T6’和铝敏感豇豆品种‘S3’为试材,分析铝诱导根系有机酸的分泌特性,并以耐性品种‘T6’为试材,研究铝诱导的根系有机酸分泌与有机酸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铝诱导豇豆根系分泌柠檬酸和苹果酸。苹果酸的分泌量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耐铝品种苹果酸的分泌量高于铝敏感品种,‘T6’和‘S3’在50μmol·L-1铝处理时根系苹果酸分泌量分别是5μmol·L-1铝处理时的17.8和3.5倍。不同铝处理时间下2个豇豆品种根系有机酸的分泌均存在一个6 h的滞后期,属于分泌模式Ⅱ。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T6’根系苹果酸的分泌量显著增加,同时根尖苹果酸含量显著减少,与苹果酸代谢相关的酶活性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金凤 崔晓阳
对森林土壤中有机酸(特指低分子有机酸)种类、来源、转化、物质的量浓度及分析测定等进行综述。森林土壤中有机酸包括脂肪族和芳香族2类,近40种,以低分子有机酸居多,来源于有机质分解、林木根系分泌和微生物分泌,大量森林凋落物的作用不容忽视;有机酸释放后即发生转化,能被微生物降解、被土壤固相吸附、也可与金属络合吸附,其中络合吸附生态意义更大,能影响土壤中磷、铁等多种元素的有效性;有机酸物质的量浓度是其合成与降解过程的平衡浓度,在10-4~10-3mol范围内,O层和A层高于B层,单羧酸高于二/三羧酸;对于有机酸的分析测定,首先要进行样品前处理,一般包括提取、净化、浓缩等,液体样品提取采用柱层析法或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