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0)
- 2023(8953)
- 2022(7358)
- 2021(6422)
- 2020(4972)
- 2019(11075)
- 2018(10906)
- 2017(20122)
- 2016(10621)
- 2015(11788)
- 2014(11812)
- 2013(11979)
- 2012(11665)
- 2011(11035)
- 2010(11528)
- 2009(10751)
- 2008(10368)
- 2007(9354)
- 2006(8921)
- 2005(8587)
- 学科
- 济(72632)
- 经济(72584)
- 管理(28841)
- 业(24441)
- 地方(24393)
- 中国(20250)
- 企(17109)
- 企业(17109)
- 方法(17084)
- 农(16020)
- 环境(15864)
- 地方经济(15508)
- 业经(14846)
- 数学(14593)
- 数学方法(14502)
- 学(14314)
- 发(12179)
- 农业(11472)
- 融(11040)
- 金融(11040)
- 银(10105)
- 银行(10091)
- 行(9971)
- 制(9211)
- 和(9073)
- 资源(8958)
- 贸(8725)
- 贸易(8714)
- 发展(8591)
- 展(8564)
- 机构
- 学院(165822)
- 大学(162407)
- 济(79925)
- 经济(78399)
- 研究(68418)
- 管理(57146)
- 中国(51473)
- 理学(47116)
- 理学院(46488)
- 管理学(45810)
- 管理学院(45506)
- 科学(40423)
- 京(36072)
- 所(35660)
- 财(33226)
- 研究所(32061)
- 中心(29292)
- 农(28151)
- 江(26829)
- 经济学(25445)
- 财经(25359)
- 院(24566)
- 北京(24039)
- 范(23644)
- 师范(23426)
- 经(22734)
- 业大(22482)
- 经济学院(22422)
- 科学院(21822)
- 州(21590)
- 基金
- 项目(101910)
- 科学(79912)
- 研究(76030)
- 基金(71715)
- 家(62525)
- 国家(61987)
- 科学基金(52119)
- 社会(50278)
- 社会科(47762)
- 社会科学(47753)
- 省(41464)
- 基金项目(37316)
- 划(33941)
- 教育(32311)
- 自然(30463)
- 发(30170)
- 自然科(29576)
- 自然科学(29570)
- 编号(29298)
- 自然科学基金(28997)
- 资助(28792)
- 发展(24920)
- 展(24502)
- 重点(23824)
- 成果(23796)
- 课题(22077)
- 国家社会(21245)
- 部(21175)
- 创(20973)
- 创新(19765)
共检索到278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辉
重庆市梁平县从2014年至2016年每年拿出5000万元设立环保基金,用于当地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推动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这是梁平在发展中加强生态涵养和保护,在生态涵养与保护中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梁平县县委书记蒋宜茂说,该县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之路,在发展绿色经济中收获了"生态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书卿 刁承泰
根据1999~2007年土地利用统计、社会经济资料,借助信息熵原理及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对梁平县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梁平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H经历了3个阶段:1999~2002年持续上升阶段、2002~2003年急速回落阶段及2003~2007年波动阶段,土地利用结构无序程度发展态势不明显,均衡度变化与信息熵相似。用地类型主要由耕地转向林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定性分析了影响该县用地结构动态演变的政治经济政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经济社会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影响该县用地结构动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为:政治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对梁平县未...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驱动力 梁平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朝兴
南水北调中线生态经济带是实现中线干渠水质保护与沿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纽带,是"五大发展理念"在中线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具体实践。文章从绿色发展的视角论述了建设中线生态经济带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沿线经济社会的产业条件和生态经济带的林业基础,探讨了生态经济带建设基本途径。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绿色发展 生态经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瑞
21世纪伊始,全世界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进入一个全新的年代,一个崭新的概念——生态经济进入了包括经济学家和行政决策者的视线,并迅速发展成一门新兴的学科。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绿色金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健
进入新时期后我国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文章在分析绿色发展道路实际意义的基础上,提出走绿色发展道路需要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为此要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打开“两山”转化通道,从而推动绿色发展不断向前迈进。
关键词:
生态经济 重要性 绿色发展道路 内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卫华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绿色GDP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引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艳丽 刘彤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生态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态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本内容、基本目标、基本途径。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实现,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生态经济建设的法制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大力发展生态科技,提高绿色发展的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苑鹏 丁忠兵
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我国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重庆市梁平区针对兼业小农、专业小农、不在地农户的不同需求,通过给予农业社会化服务费补贴等方式,大力支持农机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土地流转服务股份合作社、劳务股份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探索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对接的五种典型模式,成效初显。我国应针对兼业农户、专业小农及不在地农户的不同需求发展专业服务组织,坚持产业型政策与社会型政策相结合,兼顾效率与公平,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本地人才返乡创业,充实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人才队伍。
关键词:
兼业小农 专业小农 现代农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德凤 臧正 孙才志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损失日益增长,地球生态系统承受的负荷逐渐加大,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自然资源及环境容量制约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作用。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有关绿色经济以及有关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研究成为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应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总结了有关绿色经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及其驱动/制约因素、绿色转型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研究等,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并展望了我国未来相关研究的关键和热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11月14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30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11月14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30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承勇
林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生态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各项经济建设的中心都离不开生态中心。文章分析了绿色林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发展现状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林业经济 发展 策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刘通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