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7)
2023(310)
2022(225)
2021(232)
2020(244)
2019(481)
2018(472)
2017(760)
2016(505)
2015(551)
2014(485)
2013(512)
2012(536)
2011(494)
2010(470)
2009(415)
2008(400)
2007(376)
2006(328)
2005(264)
作者
(2094)
(1781)
(1725)
(1653)
(1148)
(1016)
(781)
(778)
(752)
(734)
(688)
(687)
(643)
(616)
(613)
(612)
(597)
(596)
(573)
(521)
(502)
(500)
(479)
(460)
(450)
(430)
(418)
(414)
(403)
(400)
学科
(976)
(931)
经济(864)
(497)
管理(471)
(425)
森林(425)
(413)
方法(405)
(374)
地方(367)
生态(351)
(349)
企业(349)
数学(335)
(321)
数学方法(318)
水产(309)
动物(291)
化学(291)
农业(288)
(264)
土壤(259)
(259)
(250)
教学(248)
(248)
生态学(246)
中国(239)
及其(234)
机构
学院(6669)
大学(6642)
研究(3424)
科学(3297)
(3110)
农业(2274)
业大(2230)
(2215)
中国(2131)
研究所(2126)
(1960)
(1852)
实验(1820)
实验室(1722)
(1689)
林业(1654)
重点(1621)
(1589)
中心(1485)
农业大学(1485)
技术(1465)
(1462)
研究院(1276)
管理(1272)
(1239)
(1225)
科学研究(1124)
工程(1110)
科学院(1109)
资源(1079)
基金
项目(5715)
(3743)
国家(3710)
科学(3689)
基金(3520)
(2718)
科学基金(2712)
研究(2573)
自然(2394)
自然科(2318)
自然科学(2316)
自然科学基金(2261)
(2100)
科技(2032)
资助(1806)
基金项目(1798)
计划(1678)
重点(1511)
专项(1425)
科研(1286)
教育(1184)
(1166)
(1159)
技术(1061)
(1043)
(995)
社会(987)
(981)
创新(959)
社会科(883)
期刊
学报(3814)
(2743)
科学(2607)
大学(2562)
学学(2526)
农业(1668)
林业(1649)
中国(1495)
(1338)
经济(1338)
研究(1265)
业大(1124)
(972)
(907)
自然(815)
农业大学(794)
科技(763)
农林(739)
(739)
自然科(736)
自然科学(736)
教育(708)
(707)
科技大(682)
科技大学(682)
(566)
浙江(566)
管理(541)
技术(497)
中国农业(477)
共检索到10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曦  汤锋  岳永德  
【目的】探明梁山慈竹茎秆的化学成分,为丛生竹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标方法,分析茎秆中一般性化学组成;采用微波消解-ICP/MS技术,同时测定茎秆中18种无机元素;经95%乙醇提取后所得茎秆浸膏,依次用蒸馏水、30%乙醇、60%乙醇和80%乙醇和丙酮等不同馏分梯度洗脱,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压制备色谱等手段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结合理化性质、波谱学以及文献数据对比,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梁山慈竹茎秆中灰分含量为1.24%,苯醇抽出物含量为3.27%,冷、热水抽提物含量分别为9.16%和11.58%;1%Na Oh抽出物含量为30.71%,多戊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炳生  夏玉芳  傅懋毅  张家贤  周伟  
对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竹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嫩竹的综纤维含量、戍聚糖、1%氢氧化钠提取物等的含量均比较高,而木素、灰分,尤其是硅的含量则比较低;1年生以后各主要成分及1%氢氧化钠提取物虽有一定变化,但差异不大,而灰分和硅的含量却变异较大。2年生以后竹秆上部灰分和硅的含量显著增加,而竹秆中下部灰分和硅的含量显著增加则是在4年生以后。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文会  顾小平  马灵飞  吴晓丽  岳晋军  郑仁红  
对浙江南部产的大木竹Bambusawenchouensis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Bambusatextilis和当地分布较广的水竹Bambusatextilisvar.fasca,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等3个参试竹种及木本和草本制浆原料作了比较。结果表明,3年生大木竹竹材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21.9g.kg-1,木素226.4g.kg-1,氢氧化钠抽出物251.3g.kg-1,苯-醇抽出物46.3g.kg-1。从造纸原料要求的标准讲,该竹综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木素与溶液抽出物较低或中等,属较好的造纸竹种。从年龄上看,1年生大木竹的综纤维素和多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广路  范少辉  苏文会  蔡春菊  张大鹏  
以梁山慈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年龄结构、留养母竹株数、母竹大小和基株密度对梁山慈竹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梁山慈竹结构特征对新竹胸径增长率、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在年龄结构1~2级具有较大的胸径增长率、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梁山慈竹留养3~4株/丛母竹具有最大的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效率,较大的胸径增长率;梁山慈竹留养母竹平均胸径在4.30 cm具有最高的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较大的胸径增长率;梁山慈竹基株密度在889~1550丛/hm2时胸径增长率较大,在889丛/hm2时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达到最大值;分株密度5333株/hm2时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达到最大。梁山慈竹合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冬梅  张京芳  李登武  
利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分离手段从分布于秦岭的玉竹根茎中分离得到4个母核结构碳甲基化和氧甲基化的高异黄烷酮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方法及与文献值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甲基麦冬黄烷酮B(Ⅰ)、4’,5,7-三羟基-6,8-二甲基高异黄烷酮(Ⅱ)、4’,5,7-三羟基-6甲基-8甲氧基高异黄烷酮(Ⅲ)和4’,5,7-三羟基-6-甲基高异黄烷酮(Ⅳ);其中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Ⅳ首次从黄精属植物中得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淑英  岳永德  汤锋  孙嘏  魏琦  喻谨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压制备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从麻竹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苜蓿素、7-甲氧基-苜蓿素、苜蓿素-4'-O-葡萄糖苷、苜蓿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芹菜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6-C-阿拉伯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6″-O-鼠李糖苷、对羟基苯甲醛、5-羟基-2-甲氧基-苯甲醛、黑麦草内酯、去氢催吐萝芙木醇、催吐萝芙木醇-9-O-葡萄糖苷和4,4',9,9'-四羟基-3,3',5,5'-四甲氧基-7,7'-单环氧木脂素。研究结果为麻竹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阐明麻竹叶药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晓瑞  胡尚连  曹颖  卢学琴  任鹏  吴晓宇  周美娟  
以梁山慈竹2种类型成熟胚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遗传介导的方法,将已构建好的具有降低木质素含量的PBI121-4CL-RNAi表达载体导入愈伤组织,探讨愈伤组织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温度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淡黄色、颗粒状、疏松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是较好的遗传转化材料。以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上预培养8天的淡黄色、颗粒状、疏松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在菌液浓度为OD600=0.05的EHA105中侵染20min后,在25℃、黑暗条件下共培养2天(共培养基表面加一层无菌滤纸),在含有卡那霉素为55mg.L-1的抗性筛选培养基上筛选30天,抗性愈伤组织率为9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庆勤  周琴  王笑  蔡剑  黄梅  戴廷波  姜东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品种的抗倒性能差异,为小麦生产中品种选择及其合理密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8个小麦品种,副区为2个密度处理,分析小麦茎秆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及抗倒伏能力的差异。[结果]小麦种植密度由基本苗300万·hm-2增加到450万·hm-2,小麦株高、基部节间长度及重心高度分别增加1.77%、6.11%和3.59%,基部节间直径及节间壁厚分别降低5.56%和10.25%,茎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降低4.14%、7.60%和13.68%,机械强度下降17.59%,倒伏指数上升14.77%,最终导致倒伏率及倒伏程度显著上升,增幅达295.08%和53.57%。从品种来看,‘矮抗58’和‘洛麦23’的植株较矮,重心高度较低,基部节间长度较短,节间直径和节间壁厚较大,茎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高,机械强度较大,倒伏指数较小,‘矮抗58’未发生倒伏现象,‘洛麦23’发生少量倒伏,产量也较高;‘烟优361’的植株和重心高度较高,节间直径和节间壁厚较小,茎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最低,机械强度最小,倒伏指数最大,倒伏率和倒伏程度最高,产量中等。相关分析表明: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与抗倒性能显著相关,木质素含量对抗倒伏的贡献最大。[结论]密度过大不能达到增产效果,反而增加了倒伏概率。‘矮抗58’和‘洛麦23’的植株较矮,重心高度较低,基部节间粗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抗倒性能较好,产量较高,适宜种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桂华  向仕龙  唐忠荣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SEM-EDAX)对高粱秆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粱秆表面光滑,部分表面有块状物和棒状物覆盖,除H外,主要由C、O、S i、K四种元素组成,S i含量高达28%.高粱秆表面块状物和棒状物含碳量很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倩  黄艳  胡尚连  曹颖  卢学琴  徐刚  
以梁山慈竹笋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梁山慈竹UGP基因,对梁山慈竹UGP基因的编码区、氨基酸序列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1个梁山慈竹UGP基因,命名为Df UGP(Genebank:kJ525752)。测序结果显示该序列全长1561 bP,包含一个完整的ORf框,长度为1422 bP,编码473个氨基酸。梁山慈竹UGP基因与巨龙竹、绿竹、水稻、大麦、玉米、甘蔗的具有高度的同源相似性,编码的蛋白结构较为相似,均含有n端区域、中心区域和C端区域,且蛋白三级结构中都具有nblOOP环和l-lOOP环。Df UGP具有n端的UDPGP功能域,其位于第90~379氨基酸,证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身昌  胡尚连  曹颖  徐刚  
分析梁山慈竹及其体细胞突变体的转录组,挖掘功能基因并对其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为梁山慈竹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de Novo拼接和功能注释;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及CoG、Go、KeGG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注释,此外,基于SwiSS-PRot功能注释结果,分析纤维素和木质素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测序结果表明,共获得86 575 631条ReAdS,de Novo组装得到84 741条uNiGeNeS,共有49 829条被NR、CoG、Go、KeGG、SwiSS-PRot注释。从梁山慈竹实生植株(对照)和体细胞突变体No.30这2个测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毛燕  
早竹和高节竹叶的水提取物中均含有黄酮、糖类、氨基酸和蒽醌类等成分。用硫酸-蒽酮法测定水溶性糖的含量表明,冷水提取物中早竹叶平均为2.46%,高节竹叶平均为2.99%;热水提取物中早竹叶平均为7.10%,高节竹叶平均为6.92%。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分别为早竹2.77%和17.37%,高节竹2.59%和16.12%。2种竹叶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范友华  蔡亚平  胡伟  陈景震  陈长青  
分析湖南益阳毛竹的化学成分,将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竹种(青皮竹与水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3年生益阳毛竹综纤维素含量高,在70%以上,木素含量较高,达到26%,多戊糖则保持在18%左右,各参比竹种氢氧化钠抽出物的量基本相似。益阳毛竹是良好的造纸与竹粘胶纤维生产的原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霞  徐剑莹  
分别采用普通热压和喷蒸热压两种热压方法制备了苎麻秆无胶碎料板,并对热压前后碎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热压前样品相比,2种热压后的样品中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但喷蒸热压后的样品降解程度更大,产生的低分子碳水化合物和类似于胶粘剂的成分更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晓路  唐汉军  梁洁  陶湘林  魏颖娟  吴跃辉  陈志辉  
为充分利用葛麻纤维,采用化学法分析湖南和江西不同地区一年生野葛茎和人工栽培粉葛茎及葛麻的化学成分,探讨制麻技术对纤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镜扫描、显微镜观察等对葛麻表面形态结构、单纤维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野生鲜葛茎的干物质总含量高于粉葛的,且干物质总量、不溶性纤维含量均随生长期延长而增加,粉葛的各项指标在地域和品种间均存在差异,在12月采收的3个粉葛中,太空粉葛茎的粗脂肪、粗蛋白、灰分和可溶性纤维的质量分数均较高,江西粉葛的均较低;碱处理法所得葛麻的残胶率明显小于自然发酵法的残胶率,其断裂强度较大,且葛麻表面的纤维结构较清晰;碱处理法所得不同原料葛麻的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在地域间、品种间均表现出明显差异,总体上野葛麻的断裂强度较高,野葛和粉葛均有随生长期延长而断裂强度增加的趋势,胶质等非纤维成分达17.5%~33.3%;野葛的纤维素含量均达80%以上,且不同生长期间的纤维素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粉葛的纤维素含量低于野葛的,且12月采收的样品纤维素含量显著低于9月采收样品的;葛麻单纤维的公制支数为3 098.2~3 866.7 m/g,单纤维线密度为2.6~3.2 dtex,野葛麻的平均直径和公制支数优于粉葛麻的;葛麻的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与葛麻单纤维的理化特性具有密切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