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9)
2023(2497)
2022(2098)
2021(2205)
2020(1870)
2019(4512)
2018(4688)
2017(8489)
2016(4979)
2015(5837)
2014(5934)
2013(6028)
2012(5547)
2011(5133)
2010(5155)
2009(4892)
2008(5106)
2007(4867)
2006(4632)
2005(4434)
作者
(13461)
(10840)
(10714)
(10281)
(7205)
(5320)
(4914)
(4214)
(4159)
(4140)
(3849)
(3659)
(3615)
(3496)
(3407)
(3395)
(3229)
(3145)
(3113)
(3088)
(2898)
(2812)
(2687)
(2523)
(2476)
(2451)
(2337)
(2333)
(2307)
(2298)
学科
管理(22903)
(15787)
(15535)
企业(15535)
图书(10263)
书馆(9765)
图书馆(9765)
(9477)
经济(9455)
(7366)
工作(6309)
(5723)
财务(5700)
财务管理(5684)
企业财务(5373)
(4612)
(4451)
(4309)
中国(4157)
(3937)
(3856)
方法(3804)
读者(3796)
(3741)
银行(3736)
经营(3687)
人事(3642)
人事管理(3641)
业经(3513)
(3471)
机构
大学(65458)
学院(60034)
管理(27755)
图书(20491)
理学(20421)
理学院(20119)
书馆(19979)
图书馆(19977)
管理学(19928)
管理学院(19705)
(17866)
中国(17201)
经济(16985)
研究(16663)
(14916)
(12643)
(12087)
(10783)
科学(10029)
(10012)
师范(9958)
北京(9706)
中心(9335)
大学图书馆(8863)
(8431)
财经(8252)
师范大学(7695)
(7347)
(7329)
研究所(7275)
基金
项目(31436)
研究(26394)
科学(23064)
基金(20686)
(16771)
国家(16590)
社会(14352)
成果(14149)
编号(14071)
科学基金(14062)
社会科(13476)
社会科学(13470)
教育(11785)
(11608)
基金项目(11045)
项目编号(10246)
(9699)
(8902)
研究成果(8664)
资助(8210)
自然(8194)
自然科(7965)
自然科学(7965)
自然科学基金(7829)
课题(7720)
(7267)
(6567)
之一(6523)
(6263)
大学(6120)
期刊
图书(27988)
(25571)
经济(25571)
书馆(22754)
图书馆(22754)
中国(17744)
研究(16868)
管理(12727)
(12710)
学报(9658)
教育(8651)
(8146)
金融(8146)
情报(7433)
大学(7082)
(7034)
论坛(7034)
(6116)
科学(6084)
技术(5500)
会计(5245)
图书馆学(4727)
(4704)
财会(4517)
建设(4471)
农业(4147)
学学(4137)
财经(3962)
工作(3845)
(3730)
共检索到121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子舟  
1923年8月,沈从文(1902~1988)从湘西来到北京。他经常到北大听课,到京师图书馆阅览书籍。1924年底,沈从文以"休芸芸"笔名在《晨报》副刊发表了系列作品,北大林宰平教授读之大为欣赏,曾向梁启超谈及沈从文的困难处境。梁对这位自学成才的湘西青年也非常赏识。1925年8月,经梁启超向熊希龄推荐,23岁的沈从文来到熊希龄创办的香山慈幼院任图书管理员,(符家钦:《梁启超、朱光潜称赞沈从文》//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龙世谱  赵奇钊  
沈从文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物质文化史专家。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在艰难的人生生涯中不断地更换职业角色。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他都与读书、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本文重点阐述沈从文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宇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主张维新救国,变革图强,深受国人敬仰,梁启超的一生与我国图书馆事业有着很深的渊源,他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探索者,为形成"中国特色图书馆学思想体系",创建中国图书馆学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理论对当代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仍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司斌  
对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梁启超先生,人们往往侧重研究他的思想、政治活动及影响,其实他学术上的成就暨对我国学术、文化事业,尤其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并不亚于甚至超过他政治上的影响。从实践上讲,梁启超先生是"近代藏书楼运动"和"新图书馆运动"(1917~1927)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最积极的实践者;在理论方面他写了许多有关图书馆事业的文章,并提出了建立中国图书馆学的新思想。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姬秀丽  
梁启超赋予近代图书馆多元的功能,提出了为爱国英雄和著名学者建立"纪念图书馆"的思想。他认为纪念图书馆是纪念馆和通俗图书馆的结合,既可以培养国民公德,又可以开启民智。在新时期,分析、研究梁启超的纪念图书馆思想及其在馆藏建设、经费来源和管理模式方面的经验,对于图书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范玉红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其图书馆观念在近代中国具有典型性和开创性。梁启超的图书馆观念可归结为"育才"和"普知"两个方面,这种观念与当时因国家现状而兴起的社会教育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宪民  
介绍了梁启超所从事的图书馆活动,探讨他在图书馆学尤其在目录学方面的成就,阐明了他在近代图书馆事业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英  
梁启超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学者和藏书家,戊戌维新运动的中坚分子,是最早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教育,并提出改革近代中国文化教育的实践者之一,也是近代中国图书馆界一代先导其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彪炳千秋。文章重点论述了梁先生1903年访美过程中对美国近代图书馆的认知以及安德鲁.卡耐基兴建图书馆的善举对梁启超先生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莫曰达  
Mr.Liang Qichao was a famous scholar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c China,who had a good knowledge of statistics.The paper collects and introduces the remarks made by Mr.Liang.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宗义  
本期专题研讨发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张清菊同志的论文,是作者在阅读梁启超先生于1925年6月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议上演说以后形成的当代思考,尽管时光已经越过了整整80个春秋,梁启超先生演说辞的思想内涵,对于当代中国图书馆发展思考,依然可以提供一定的启迪。图书馆学的“本土化”研究是当前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关于“本土化”的具体内涵与范畴界定众说纷纭。张清菊同志在论文中,首先归纳并提炼了梁先生关于中、美社会文化环境差异的论述,应该是抓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80年前,中国图书馆活动的先驱面对欧美繁荣的图书馆事业,急欲仿效并在中国大地普遍推行。梁启超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子舟  孟晨霞  汪聪  苏杰  王东宁  张越  钱欣  
1925年梁启超发表的《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演说辞》是早期最完整阐释图书馆学本土化思想的经典文献。该文体现了梁启超"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宽广的国际视野,他提出的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命题给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指出了方向。然而梁启超90年前提出的任务如今仍未完成,"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仍是中国图书馆学者要走的未竟之路。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林军  
当前图书馆正处在变革与转型时期。图书馆管理员理应在知识构成框架上进行重新学习与调整。本文按"数据科学家"的职业标准,针对图书馆管理员所要具备的各种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养成进行了阐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兵权  陈国庆  
梁启超受严复和法国、日本等国启蒙思想家启发,深刻意识到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意义。他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致力于对国民的思想启蒙,并由此形成以新民说为主体的启蒙思想。他强调发扬民族主义精神,克服民族自卑感,将中国与西方优秀文化相结合,以达到新国民的目的。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不仅具有政治实践意义,而且显示出重要而长久的历史价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夏国祥  
梁启超经济思想新论夏国祥迄今为止,学术界一般认为,梁启超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的功绩主要在于对西方经济学说的传播,而其对经济学的理论范畴未作深入探讨,有关经济议论多似是而非,瑜不掩暇。笔者认为,梁启超对经济理论虽然罕有建树,但在19、20世纪之交的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