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3)
- 2023(6798)
- 2022(5089)
- 2021(4715)
- 2020(3675)
- 2019(8172)
- 2018(8499)
- 2017(15831)
- 2016(8969)
- 2015(10055)
- 2014(10685)
- 2013(9883)
- 2012(8801)
- 2011(7934)
- 2010(8182)
- 2009(7455)
- 2008(7571)
- 2007(7066)
- 2006(6386)
- 2005(6173)
- 学科
- 济(32085)
- 经济(32036)
- 管理(20753)
- 业(19690)
- 企(15205)
- 企业(15205)
- 中国(13307)
- 农(11311)
- 学(11142)
- 业经(10088)
- 理论(8096)
- 农业(7768)
- 财(7671)
- 方法(7625)
- 制(7378)
- 地方(7226)
- 银(7059)
- 银行(7038)
- 教育(6953)
- 行(6763)
- 融(6757)
- 金融(6755)
- 发(6601)
- 和(6265)
- 教学(5848)
- 发展(5620)
- 展(5596)
- 产业(5523)
- 体(5418)
- 数学(5207)
- 机构
- 大学(122910)
- 学院(122155)
- 济(44054)
- 经济(42842)
- 研究(42619)
- 管理(39868)
- 中国(33417)
- 理学(32304)
- 理学院(31855)
- 管理学(31142)
- 管理学院(30896)
- 京(27222)
- 科学(26246)
- 财(22592)
- 所(22005)
- 江(21485)
- 范(20491)
- 师范(20296)
- 中心(19816)
- 农(19695)
- 研究所(19531)
- 北京(17485)
- 州(17475)
- 财经(17043)
- 师范大学(16170)
- 业大(15937)
- 技术(15397)
- 院(15323)
- 经(15257)
- 农业(15197)
- 基金
- 项目(71465)
- 研究(57642)
- 科学(54541)
- 基金(47803)
- 家(40958)
- 国家(40523)
- 社会(34120)
- 科学基金(33617)
- 社会科(31934)
- 社会科学(31927)
- 省(28926)
- 教育(27506)
- 编号(26576)
- 基金项目(24303)
- 成果(24178)
- 划(23742)
- 自然(19217)
- 资助(18845)
- 自然科(18706)
- 自然科学(18702)
- 课题(18699)
- 自然科学基金(18372)
- 重点(16463)
- 发(16264)
- 年(16157)
- 项目编号(16103)
- 性(15342)
- 部(14901)
- 创(14506)
- 大学(13977)
共检索到202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树欣
梁启超的文献学(主要是文献整理和研究)的普及化是其文化普及活动的一部分。他的文献整理和研究的普及化工作,开始于流亡日本时期,晚期又有了新的进展,即在理论上明确提出了普及化的要求,并指示了具体的方向。梁氏对文献整理和研究的普及化的探索对文献学的普及化发展方向起着指示来路的作用。
关键词:
梁启超 文献学 文献整理和研究 普及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树欣
梁启超在文献学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中国文献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梁启超文献学的研究大致从文献学的整体研究、目录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辨伪学研究、比较研究等五个方面展开,主要集中在其文献学的内部研究上,缺乏在纵向和横向上的研究,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梁启超 文献学 目录学 图书馆学 辨伪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树欣
梁启超是"文献学"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和阐释者,但学界对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的意义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标志着中国"现代"文献学的萌芽,其内容影响了郑鹤声兄弟和张舜徽的文献学思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翔宇
梁启超构建的文献学体系较为科学而系统,其将文献学分为传统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观念对后世文献学家影响颇深。梁氏认为,传统文献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文献的学问"和"德性的学问"统一于国学之中,"文献的学问"即为"德性的学问"。梁氏强调,现代文献学为中国传统学术与西方科学方法相融合的产物。但梁氏认为中国传统学术无"学"的观念则有待进一步商榷。
关键词:
梁启超 传统文献学 现代文献学 体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万健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和学者,也是位著名的目录学家。他的目录学研究,开我国近现代目录学研究之一代新风;他编撰的《西学书目表》,是我国第1部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图书分类目录,创科学书目分类体系之先。他的目录学成就对我国近现代目录学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姬秀丽
梁启超赋予近代图书馆多元的功能,提出了为爱国英雄和著名学者建立"纪念图书馆"的思想。他认为纪念图书馆是纪念馆和通俗图书馆的结合,既可以培养国民公德,又可以开启民智。在新时期,分析、研究梁启超的纪念图书馆思想及其在馆藏建设、经费来源和管理模式方面的经验,对于图书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纪念图书馆 图书馆思想 梁启超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李伟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在文献辨伪学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著作。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伪书的成因、种类及辨伪的方法等,一度被学界奉为辨伪圭臬。然而随着学术研究和考古实践不断发展,发现该书在对古书的认识、辨伪方法、古书评价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在辨伪实践中要客观地看待该书的价值。
关键词: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梁启超 文献辨伪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司斌
对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梁启超先生,人们往往侧重研究他的思想、政治活动及影响,其实他学术上的成就暨对我国学术、文化事业,尤其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并不亚于甚至超过他政治上的影响。从实践上讲,梁启超先生是"近代藏书楼运动"和"新图书馆运动"(1917~1927)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最积极的实践者;在理论方面他写了许多有关图书馆事业的文章,并提出了建立中国图书馆学的新思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英
梁启超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学者和藏书家,戊戌维新运动的中坚分子,是最早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教育,并提出改革近代中国文化教育的实践者之一,也是近代中国图书馆界一代先导其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彪炳千秋。文章重点论述了梁先生1903年访美过程中对美国近代图书馆的认知以及安德鲁.卡耐基兴建图书馆的善举对梁启超先生的影响。
关键词:
梁启超 安德鲁.卡耐基 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饶增阳
重点通过介绍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固、郑玄整理典籍的功绩,说明了汉代学者在著书立说,以整理校注古籍为己任的同时,开创了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等一套整理文献的方法,为中国文献学的形式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
汉代 古籍 文献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傅金柱
梁启超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 ,在很多领域开风气之先 ,其中西学目录学尤为他所深入涉猎、卓有成就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就梁启超所编《西学书目表》对其西学目录学思想进行了详细介绍 ,并作中肯评价。
关键词:
梁启超 《西学书目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兵权 陈国庆
梁启超受严复和法国、日本等国启蒙思想家启发,深刻意识到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意义。他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致力于对国民的思想启蒙,并由此形成以新民说为主体的启蒙思想。他强调发扬民族主义精神,克服民族自卑感,将中国与西方优秀文化相结合,以达到新国民的目的。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不仅具有政治实践意义,而且显示出重要而长久的历史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毅 伍玉 申东阳 况书梅 袁庆
[目的/意义]探索论文未被引现象是引文分布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扩展计量学的研究范畴,也有利于识别文献未被引的产生机制和最大限度避免科研资源浪费与提升科学交流效率。[方法/过程]以CSSCI为来源数据库,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为样本学科,随机选择200名学者为样本,获取这些学者的第一作者论文及相关引文数据,以6年为计量时间窗口,依析取的8个外部特征因素计算不同分组的未被引率,采用非参数方法检验各因素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结论]8个外部特征因素对论文未被引都有显著影响,其中作者所属机构的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寿根 殷革兰
上海等城市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结合上海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对上海部分应用型高校先行先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构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作了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