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9)
2023(13271)
2022(11482)
2021(11250)
2020(9173)
2019(21541)
2018(21601)
2017(40136)
2016(22506)
2015(25779)
2014(25817)
2013(25082)
2012(23162)
2011(21064)
2010(20926)
2009(18818)
2008(18135)
2007(15800)
2006(13991)
2005(12185)
作者
(61761)
(51074)
(50676)
(48461)
(32660)
(24403)
(23292)
(20163)
(19578)
(18222)
(17449)
(17266)
(16202)
(15962)
(15921)
(15606)
(15229)
(15162)
(14624)
(14543)
(12789)
(12622)
(12089)
(11629)
(11310)
(11294)
(11287)
(11267)
(10142)
(10078)
学科
(84570)
经济(84379)
管理(57298)
(52755)
(43729)
企业(43729)
方法(40185)
数学(34095)
数学方法(33730)
中国(30113)
(23045)
教育(23038)
(20033)
(19740)
业经(18511)
理论(17765)
(16606)
贸易(16594)
(16203)
地方(15412)
(15123)
(15028)
农业(14682)
技术(13488)
环境(13059)
(12177)
银行(12144)
(12102)
(11638)
(11586)
机构
大学(316386)
学院(308243)
(121613)
经济(118960)
管理(118883)
研究(110063)
理学(103510)
理学院(102233)
管理学(100479)
管理学院(99897)
中国(77353)
(69578)
科学(66622)
(54534)
(53623)
研究所(50129)
(50072)
师范(49749)
中心(48361)
北京(45320)
(45016)
财经(43686)
业大(43435)
(43342)
师范大学(41109)
(40006)
(39511)
教育(38665)
经济学(36814)
农业(35101)
基金
项目(212199)
科学(168774)
研究(161932)
基金(153576)
(132959)
国家(131749)
科学基金(112535)
社会(101954)
社会科(95663)
社会科学(95633)
基金项目(80984)
(80105)
教育(79901)
自然(71141)
(70399)
自然科(69492)
自然科学(69477)
自然科学基金(68235)
编号(67157)
资助(63028)
成果(57347)
(49681)
重点(48352)
课题(48345)
(45482)
(43753)
教育部(43447)
项目编号(41201)
国家社会(41080)
大学(41027)
期刊
(129190)
经济(129190)
研究(100641)
中国(65540)
教育(61806)
学报(47124)
科学(44568)
管理(42159)
(41102)
(38401)
大学(36935)
学学(33248)
农业(29430)
技术(28396)
(22704)
金融(22704)
财经(21360)
经济研究(20951)
业经(19018)
(18267)
图书(17656)
问题(16845)
(15425)
职业(14485)
理论(14428)
科技(14090)
(13893)
技术经济(13756)
(13659)
论坛(13659)
共检索到455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卓  
现代社会,教育在个人社会地位获得和社会流动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社会结构的定型化使得教育成为社会下层实现向上流动的最主要的途径,教育是一座联通上下阶层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随着断裂社会的形成,日趋明显的精英复制现象与文化再生产结合在一起,导致教育日益成为阻碍社会流动的"屏障"。功能论与冲突论分别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了诠释,只有将两种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把握同时作为"桥梁"与"屏障"的教育功能的实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卓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中国学界和民间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热门话题。从整个研究情况看,呈现出"四多四少"的特点:在教育与社会分层相互影响上,分别沿着两个方向分别进行分析的多,将两者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进行研究的较少;在研究理路上大多分为以理论思辩为主和以实证研究为主两类,能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分别从地区、阶层、职业等多个不同角度着眼,专门从文化视角着眼并充分认识到文化资本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作用的研究较少;许多研究重视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外在环节,但对作用于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具体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较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苏扬  
美国著名教育家、掌握学习策略的提出者布卢姆,与芝加哥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生阿纳尼阿、伯克等,共同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们将学生分成三组,让其分别在传统班级教学、掌握学习和个别教学三种条件下学习,最后将这三组学生测验成绩的标准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掌握学习组学生的平均分比传统班级教学组学生的平均分要高一个标准差,即高于84%的传统班级教学组的学生;而个别教学组学生的平均分则比传统教学组学生的平均分要高两个标准差,亦即高于98%的传统教学组的学生。这项经过严格控制的科学实验,无可辩驳地说明了个别教学的绝对优越性,个别教学所能做到的真正的因材施教、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最及时的反馈和纠正,是班级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威廉F·派纳  彭正梅  韦立君  顾彬彬  
本文探讨了日裔加拿大教育学家青木的教育成就,并结合钟启泉和张华的课程观,指出,青木所关注的跨越文化的"对话",可以为文化间的对话提供支持,尤其可以帮助搭起北美和中国课程研究间的桥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惠洁  
由学术研究型高校培养各级各类教师、为师范生提供大量学校实践机会,是当前德国教师教育的主要特征,在这其中实践指导教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对德国教师教育的学校实践理论观点的评介入手,分析实践指导教师的地位、任职期待、任职资格、作用与任务,探析德国实践指导教师资格培训的选题、组织方式、特点和功能,指出学校实践指导教师在德国教师教育中担任着连接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的桥梁性角色,这种独具特色的师资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邹海燕  
小学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国的师范教育体制是否健全与完善,这是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所必须回答的问题。由华东师范大学陈永明教授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比较教育丛书·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一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为我们了解国际师范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志平  周德义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变化中最主要的现象,社会分层是通过社会流动而形成的,我们通过掌握社会流动来掌握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规律。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文章通过对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分析,提出通过职业教育来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促进社会合理的流动,从而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睿云  
伴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和流动机制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并由此引发"社会结构紧张"等诸多问题。同时,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功能,对社会流动和社会再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就现阶段而言,职业教育虽然能够起到促进社会"基础阶层"实现上升性流动等积极作用,却也深受社会分层的影响与制约而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之功能。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职业教育与社会流动之间构建起良好的互动协调机制,就成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欣  尹韶青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本文对两者的双向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等教育在推动社会阶层流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提出要不断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同时改变不同阶层对高等教育差异影响强化的现象,以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晓文  徐水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阶层分化也越来越细,而教育和社会流动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文章即以社会分层的相关理论和现实为指导,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从政府、社会、学校三个层面共同着力,促进有序竞争,以增进社会流动的活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新忠  
国外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起步较早,成效显著,在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六个方面呈现出从单一取向向二元(或多元)结合转变的特点。借鉴国外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要加强基础理论建设,确立以研促建目标,重视社会整体调查,注重多元方法分析,强化互动规律探讨,致力互动机制构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米靖  
当代西方学术界对职业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研究首先形成为两种争锋相对的观点,即职业教育是提升劳动力的途径还是阶级再制的工具;其次,一些学者试图从新的视角即从保障就业和减少失业的角度来分析职业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当前,学术界着重研究促进或制约职业教育在社会分层方面产生效果的因素,如职业教育的专门化程度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渭明  
价格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价格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处于价格监管的第一线,直接面向社会、面对群众。在监管民生价格、服务民生改善方面如何发挥职能作用?这是永恒课题。近年来,我们按照"突出重点、创新方式、注重实效、争创亮点"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职责,多措并举,加强民生价格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主要做法几年来,我们坚持万事民为先,察民情,听民声,想民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禾  赵钊卿  
在现代社会里,职业是人们获取资源、赢得社会声誉的重要因素,也是进行社会分层研究的重要指标,它从特定的方面反映出人们的观念和价值取向。1993年11月至1994年3月,笔者以广州市城区21岁至60岁的居民为对象进行了一次职业声望的问卷调查。本文即根据此项调查资料展开分析及形成结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克弟  
大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大学生情商水平较低的现状,学校应及时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挫折教育及开展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推进大学生情商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