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2)
- 2023(4532)
- 2022(3788)
- 2021(3479)
- 2020(2963)
- 2019(6642)
- 2018(6401)
- 2017(12222)
- 2016(6908)
- 2015(7516)
- 2014(7355)
- 2013(7397)
- 2012(7048)
- 2011(6387)
- 2010(6301)
- 2009(5611)
- 2008(5624)
- 2007(5156)
- 2006(4411)
- 2005(4091)
- 学科
- 济(23672)
- 经济(23634)
- 业(17116)
- 管理(16620)
- 企(13576)
- 企业(13576)
- 方法(11491)
- 学(10298)
- 数学(10006)
- 数学方法(9845)
- 财(6959)
- 中国(6323)
- 农(6224)
- 制(5460)
- 业经(4824)
- 银(4461)
- 务(4427)
- 融(4426)
- 金融(4425)
- 财务(4421)
- 银行(4419)
- 财务管理(4407)
- 贸(4357)
- 贸易(4356)
- 企业财务(4284)
- 技术(4270)
- 农业(4263)
- 易(4238)
- 行(4238)
- 理论(3997)
- 机构
- 大学(101499)
- 学院(99135)
- 研究(42129)
- 济(35655)
- 经济(34831)
- 管理(31508)
- 科学(31061)
- 中国(29830)
- 农(28671)
- 理学(27208)
- 理学院(26770)
- 管理学(25986)
- 管理学院(25827)
- 所(24384)
- 京(23135)
- 农业(23124)
- 研究所(22705)
- 业大(21805)
- 中心(17846)
- 财(16773)
- 江(15725)
- 院(15627)
- 省(15164)
- 室(14708)
- 农业大学(14663)
- 北京(14567)
- 科学院(13519)
- 实验(13460)
- 财经(13344)
- 业(13112)
- 基金
- 项目(72728)
- 科学(55241)
- 基金(53063)
- 家(51477)
- 国家(51115)
- 研究(43482)
- 科学基金(40869)
- 自然(30548)
- 自然科(29864)
- 自然科学(29845)
- 自然科学基金(29347)
- 省(27976)
- 基金项目(27495)
- 社会(26026)
- 划(25367)
- 社会科(24583)
- 社会科学(24573)
- 资助(22911)
- 教育(19845)
- 重点(17762)
- 计划(17429)
- 科技(16205)
- 部(15451)
- 发(15356)
- 科研(15166)
- 创(14612)
- 编号(14540)
- 创新(13845)
- 业(13539)
- 专项(13483)
共检索到147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益泰 卓仁英 吴天林
引进国外桤木属植物11种54个种源,在浙江富阳进行育苗和适应性观察。绿桤木、欧洲绿桤木、裂叶桤木、毛赤杨和南美桤木共5种20个种源,幼苗因不能越夏而全部死亡。其它6种桤木存活苗木表现不一。其中,欧洲桤木表现最佳,在夏季高温干旱气候下未见受害,其4个优良种源2年生苗高达2 18~2 41m,与我国桤木相当。锯叶桤木生长正常,无受害症状。灰桤木和齿叶桤木轻度受害,但不同种源之间存在差异。红桤木和薄叶桤木苗木遭受严重高温干旱危害,7、8月发生叶枯、脱落、梢枯现象,生长停止,部分植株死亡。台湾桤木放叶最早、落叶最迟,生长快速,但易受冬季低温冻害。在桤木、赤杨、台湾桤木、欧洲桤木和齿叶桤木5个树种之间,...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郑岩
风铃草属(Campanula)植物隶属于桔梗科(Campanulaceae),花型独特,株型优雅,极具观赏价值。目前国外风铃草属植物的相关研究已十分深入,但在国内风铃草属植物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基于这一问题,本文对北方地区风铃草进行资源调查,引种栽培风铃草,并从引种适应性、种子萌发特性、耐荫性及耐热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探讨风铃草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主要结果如下:1.在北京地区引种风铃草,对其物候特征、形态特征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风铃草在北京地区于3月末至4月初返青,花期集中在4月至6月,于12月
关键词:
风铃草 引种栽培 适应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元贞 刘海平 马良 吴沙沙 张一鸣 翟俊文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兰苑引种的12种兰科虾脊兰属植物的观赏性、生长适应性、潜在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在观赏性方面,大黄花虾脊兰、三褶虾脊兰、银带虾脊兰评价得分分别为24.679 2、24.091 6、22.328 8分.(2)在生长适应性方面,三褶虾脊兰、银带虾脊兰、大黄花虾脊兰评价得分分别为12.936 0、12.936 0、12.289 2分,生长适应性最强.(3)在潜在利用价值方面,Ⅰ级(>33.885 0分)、Ⅱ级(32.330 0~33.880 0分)、Ⅲ级(
关键词:
虾脊兰属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园林应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饶龙兵 李阳 郭洪英 段红平 陈益泰
对国外引种的欧洲桤木Alnus.glutinosA、意大利灰桤木A.cordAtA、喜马拉雅灰桤木A.nitidA和国内的台湾桤木A.formosAnA、四川桤木A.cremAstogyne等5种桤木属植物种苗期生长性状做了比较研究,主要比较了5种桤木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苗期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单株叶面积、根系形态与结构、根瘤、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并对生长影响因子做了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5种桤木中欧洲桤木株型最好,生物量最大,优于其它4种桤木;根系、单株总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是影响桤木生物量构成的主要因素,欧洲桤木有一定推广应用潜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阮秀春 斯金平 吴健 黄文华 郭宝林 许元科
历时4 a,调查了我国27个县(市)雷公藤属Tripterygium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库,定期观察雷公藤母本及无性系表型性状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雷公藤的萌蘖性、生长势与造林成活率均存在差异,雷公藤T.wilfordii萌蘖性能明显优于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野生植株、种质资源收集库内母本及无性系后代均表现一致;在浙江丽水低海拔地区栽培,雷公藤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势也明显优于昆明山海棠。浙江类似地区雷公藤药材栽培应优先选用雷公藤,良种选育重点在雷公藤分布区内进行,既可提高良种选育效率,又可保证选育的良种适合丽水地区环境条件。表4参5
关键词:
植物学 雷公藤 生物学特性 适应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德英 丁国栋 赵媛媛 高广磊 于明含 李蒙蒙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相似优先比聚类分析法,分析影响梭梭引种的主要气候因子,划分梭梭的适宜引种区,为梭梭的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气压、风和水分是影响梭梭引种的主要气候因子,可代表92.16%的原始数据信息量;2)最适于梭梭引种的气候因子范围为海拔265.00~1 349.30 m、经度106°42'~120°54'E、纬度37°37'~44°34'N、年均降水量142.50~341.92 mm、极端最低气温-11.57~-9.25℃、极端最高气温28.26~29.39℃、平均气压86.585~98.335 k Pa、平均地面温度8.67~11.83℃、平均风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建国 徐新文 雷加强 李生宇
塔克拉玛干沙漠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笔者于1994年开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以下简称塔中)进行植物引种试验。为了将引种植物对塔中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进行排序,为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选择适宜的植物种,论文根据塔中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各引种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引种植物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各引种植物的长势、更新、繁殖、变异、成活率、抗风沙性、抗旱性、抗盐性等指标进行长期监测的基础上,应用该指标体系和灰色关联分析对各引种植物适应性进行了总体评价和排序,筛选出了适用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的灌木30种、乔木3种和草本植物11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姬明飞 韩鸿基
以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两种藓类物种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和无边提灯藓(Mnium immarginatum)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其光合生理特征对于不同光强的响应,探讨藓类植物光适应能力差异的原因,以期为更加合理地保护、利用苔藓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无边提灯藓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以及光补偿点(LCP)都显著低于大羽藓(P<0.05),但是大羽藓最大光合速率(Amax)显著高于无边提灯藓,说明无边提灯藓对于弱光生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进一步从光合参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松发 陈玉军 陈文沛 廖宝文 宋湘豫 李玫
对深水裸滩几种红树植物及沼生植物落羽杉的生长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1)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与落羽杉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较接近,远超过桐花树、秋茄和木榄,证明无瓣海桑和落羽杉对于深水裸滩的生长适应能力较强,具有速生特性;(2)随滩面高度的降低,海水淹浸时间的增加,红树植物和落羽杉的成活率及生长速度有下降的趋势。在滩面高度低于-0 9m时,落羽杉成活和生长极差,各种红树植物则无法成活和生长。落羽杉的耐淹浸能力最强,其次为无瓣海桑,桐花树较差,秋茄和木榄最差;(3)在同一生长地红树植物与落羽杉的生长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无瓣海桑与落羽杉之间的生长相关性最为明显,各生长指标间基本上都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深水裸滩 红树植物 落羽杉 生长适应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瑞余 陈天生 王兵 林文雄
通过缩微实验,在网室中以pH值为3.5、5.0、7.0、9.0和11.0的Hoagland营养液培养水葫芦;通过测定水葫芦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研究了不同酸度下水葫芦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培养6周的时间内,水葫芦能够在pH值3.5-11.0的Hoagland营养液中生长,具有较宽的生存pH值范围.随营养液pH值升高,水葫芦的相对生长率从6.12倍降到3.08倍.pH值在3.5-9.0之间,水葫芦株高,叶柄长度,叶片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在不同酸度条件下无显著差异,根长、茎长和根系活力随pH升高明显下降.生理生化分析表明,随着营养液pH升高,水葫芦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略有下降,MDA含量也略有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华侨 李芳 陈甜甜 常乐 吴铁明
设泥炭栽培、水苔藓栽培和地栽3种处理,对再力花、海寿花、溪荪和轮叶石胡荽在3种基质栽培处理下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处理下,再力花、海寿花和轮叶石胡荽的植株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均以地栽处理最高,植株根冠比均以地栽处理最低;溪荪在3种处理下的适应性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4种植物在3个处理下的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率变化趋势相似,基本在40%~50%波动,没有明显差异;4种植物在泥炭栽培和水苔藓栽培基质下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栽培基质 适应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军辉 顾万春 李斌 郭文英 夏良放
对 5个地点 1 3个桤木种源 ,6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性状作了方差分析及G×E互作分析 ,证实树高、材积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F =7 93 和F =4 83 ) ,种源内家系间差异不显著 ,种源×环境的互作显著(F =2 70 和F =2 2 1 )。用bi 和s2 di,Wrick生态价和AMMI模型 3种方法对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作了评价 ,AMMI分析与生态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较一致。 6年生和 1 4年生的树高生长相关显著 (r =0 75 80 ) ,表明桤木早期选择的可靠性。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种源遗传力及其标准误分别为 0 8738±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浩 兰珍珍 王新谱 刘媛 牛通
【目的】探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动态、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苜蓿(Medicago sativa)、芹菜(Apium graveliens)、甘蓝(Brassica oleracea)和藜(Chenopodium album)7种常见寄主植物,采用笼罩试验和叶碟法研究草地贪夜蛾雌成虫的产卵选择性以及各龄期幼虫的取食选择性,记录草地贪夜蛾各龄期幼虫取食7种寄主植物后的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预蛹和蛹存活率、成虫羽化率、蛹质量、蛹长、蛹宽、成虫翅展和体长等指标,评估草地贪夜蛾对7种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结果】草地贪夜蛾雌成虫最偏好产卵在玉米叶片上,其次为小麦,也会产少量卵于甘蓝,但未见在苜蓿、马铃薯、芹菜和藜上产卵。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最偏好取食苜蓿,其次为玉米和藜;4~6龄幼虫最偏好取食玉米,其次为苜蓿;各龄期幼虫均不偏好取食芹菜和马铃薯。草地贪夜蛾对7种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结果显示,幼虫取食7种寄主植物后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一个世代,且幼虫取食玉米后各虫期的发育历期最短,其次为取食苜蓿的幼虫,取食甘蓝后的幼虫生长发育最缓慢;幼虫取食玉米、苜蓿、小麦和藜后的存活率、预蛹和蛹存活率、成虫羽化率、蛹和成虫个体大小等均较高,取食马铃薯、甘蓝和芹菜的草地贪夜蛾上述各项指标数值均较低。【结论】草地贪夜蛾雌成虫最偏好产卵于玉米叶片,低龄幼虫最偏好取食苜蓿,且取食苜蓿后的幼虫存活率高于取食玉米的幼虫,建议在做好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监测的同时,应加强对苜蓿上草地贪夜蛾为害风险的监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业根 康丽华 马海宾 陈应龙
The growth performances of 17 provenances of 3 Acacia species,2 provenances of Casuarina species,and 2 provenances of Eucalyptus specie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rovenances in tree height,crown diameter,ground diameter and reserving rate.All...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丽丽 罗宗志 余世葵 苏德伟 郑丹 李春晓 易超 林辉 谢晶 林冬梅 林占熺
【目的】筛选对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适应性良好的饲料植物,旨在为挖掘沿黄沙漠地区高产优质牧草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巨菌草、玉米、苏丹草、红高粱、‘绿洲1号’、紫象草、甜高粱、高丹草、华南象草9种禾本科饲料植物为研究对象,生长107 d后测定其农艺性状、产量、营养成分及经济效益,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巨菌草的株高最高,达298.89 cm,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68.18、38.68 t·hm-2,显著高于其他植物(P<0.05);9种植物的茎叶比为0.79~3.00,干鲜比为15.29~44.10,其中,紫象草的茎叶比、干鲜比最低;巨菌草单位耗水量下的鲜草产量最高;紫象草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甜高粱的粗脂肪含量最高,玉米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而巨菌草的木质素含量最低;玉米、红高粱的总可消化养分含量、产奶净能较高;巨菌草净利润最高,为28 888元·hm-2;生产性能综合评价排名前3位的植物依次为巨菌草、紫象草、甜高粱。【结论】巨菌草产量大、水肥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生产性能综合评价最高,在沿黄沙漠地区具有较广的推广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