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4)
- 2023(10803)
- 2022(9224)
- 2021(8338)
- 2020(7187)
- 2019(16323)
- 2018(16173)
- 2017(30464)
- 2016(17082)
- 2015(19158)
- 2014(19409)
- 2013(18933)
- 2012(17624)
- 2011(15890)
- 2010(15993)
- 2009(14935)
- 2008(14875)
- 2007(13681)
- 2006(11585)
- 2005(10226)
- 学科
- 济(67092)
- 经济(67009)
- 管理(47718)
- 业(45186)
- 企(35948)
- 企业(35948)
- 方法(32114)
- 数学(28274)
- 数学方法(28045)
- 农(19756)
- 财(18335)
- 中国(17632)
- 学(16538)
- 贸(14513)
- 贸易(14509)
- 业经(14324)
- 制(14228)
- 易(14097)
- 地方(13257)
- 农业(12878)
- 银(11093)
- 务(11052)
- 银行(11031)
- 财务(11023)
- 财务管理(10993)
- 理论(10597)
- 体(10485)
- 融(10475)
- 金融(10467)
- 行(10466)
- 机构
- 大学(249709)
- 学院(249331)
- 济(98521)
- 经济(96408)
- 管理(92668)
- 研究(86592)
- 理学(80384)
- 理学院(79424)
- 管理学(77913)
- 管理学院(77475)
- 中国(63865)
- 科学(57735)
- 农(55356)
- 京(52738)
- 所(46178)
- 业大(45123)
- 农业(44419)
- 财(44273)
- 研究所(42568)
- 中心(39960)
- 江(37939)
- 财经(35503)
- 北京(32545)
- 经(32196)
- 范(31836)
- 师范(31327)
- 院(30744)
- 经济学(30013)
- 州(29594)
- 农业大学(29326)
- 基金
- 项目(171532)
- 科学(132185)
- 基金(122821)
- 研究(117744)
- 家(110823)
- 国家(109891)
- 科学基金(91401)
- 社会(73406)
- 社会科(69455)
- 社会科学(69430)
- 省(68732)
- 基金项目(65837)
- 自然(61279)
- 自然科(59875)
- 自然科学(59849)
- 自然科学基金(58795)
- 划(58461)
- 教育(54228)
- 资助(49315)
- 编号(47146)
- 重点(39336)
- 成果(37704)
- 部(36977)
- 发(36717)
- 创(35628)
- 计划(34671)
- 科研(33865)
- 创新(33369)
- 课题(33020)
- 科技(30978)
- 期刊
- 济(103816)
- 经济(103816)
- 研究(66143)
- 学报(50746)
- 农(49253)
- 中国(47669)
- 科学(41951)
- 大学(36205)
- 财(35069)
- 学学(34616)
- 农业(32781)
- 管理(30802)
- 教育(24357)
- 技术(20209)
- 融(20096)
- 金融(20096)
- 业经(18089)
- 业(18050)
- 财经(17397)
- 经济研究(17327)
- 经(14923)
- 版(14598)
- 问题(14483)
- 业大(13620)
- 科技(12682)
- 商业(12227)
- 技术经济(12172)
- 农业大学(11694)
- 统计(11620)
- 贸(11615)
共检索到357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张卫东 陆璐
档案社交媒体的发展顺应了信息技术和数据时代的趋势,为用户提供个性的、知识的、集成的信息服务。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交媒体影响力的概念,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微信、新浪微博平台从账号类型、地域分布和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档案机构在不同平台上提供信息服务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指明档案机构的发展方向。最后分别从制定管理规范、优化资源内容、挖掘平台价值和关注用户需求四个方面总结出了提高影响力的对策。
关键词:
档案 社交媒体 影响力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刘小平 田晓颖
【目的/意义】为了解媒体微博信息传播规律与特征,识别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媒体微博节点与类型,更有效地对信息传播进行监管和引导。【方法/过程】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选取新浪微博中的部分媒体微博为研究样本,测度其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并结合中心度与Leader Rank算法测度媒体微博影响力。【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媒体微博社会网络整体较为紧密,信息在媒体微博网络中的传播速度较快,网络节点之间的整体凝聚性强;网络结构与节点位置决定着成员的影响力程度;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核心节点的资源控制能力与话语权相对较大,可以通过改变
关键词:
媒体微博 节点影响力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吴小兰 章成志
社交媒体环境中非正式学术交流与正式学术交流相互补充,已共同构成了有机的科学交流整体,探讨社交媒体中跨学科高影响力用户不仅可以作为正式交流中结构规律认识的补充与完善,还有助于社交媒体上普通用户或新用户快速与高影响力用户交流寻得帮助。但现有跨学科用户研究大多依据科技文献来进行,并不能有效地发现社交网络上跨学科用户。为此,我们结合科技文献的领域分类语料,在科学网博客平台上进行跨学科高影响力用户发现。首先我们基于领域科技文献语料,完成科学网博文的学科领域划分,然后根据博文的学科分类计算用户学科属性及跨学科专业度,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汪明艳 陈梅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网络成为突发事件的主要传播平台,也使得网络舆情影响力得到更大范围的扩散和传播。【方法/过程】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力研究的现状,从研究着力点、研究方法、衡量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评述。然后,对影响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信息生态链、群体情绪研究进行分析。最后,从加强政府治理舆情治理的可控性角度,对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力的指标构建情况分析。【结果/结论】本文认为,为提高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可控性,应从公众情绪、媒体责任、政府治理加强引导和治理。
关键词:
社交媒体网络 网络舆情 传播影响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祝琳琳 李贺 刘嘉宇 田泽金 武贺顺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厘清社交媒体信息影响力形成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与关联路径,为社交媒体信息影响力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方法/过程]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行为、认知、环境3个方面提取14个形成因素,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形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构建形成因素层级系统,运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方法分析形成因素的依赖性和驱动力,确定因素之间的强度关系。[结果/结论]信息接收者情感共鸣、信息接收者价值认同以及信息发布者的知名度属于根源层因素并处于独立集群;信息传播者转发行为等因素均间接影响社交媒体信息影响力的形成且属于自发集群;信息质量等因素可以直接影响社交媒体信息影响力的形成且处于依赖集群。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文泓
用理论建构的方法探讨社交媒体环境中档案管理的转型问题,提出参与式的档案管理模式。首先,界定基于特里·库克的社会/社区范式而提出的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内涵;其次,对社交媒体环境中的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具体解析,论证其必要性;最后,从目标、理念、对象、主体、平台、鉴定标准以及管理模型7个方面阐述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参与式 档案管理模式 社交媒体 个人档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新元 方文琪 卢泉 樊雅睿
[目的/意义]针对用户倦怠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在不同学者的观点下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分析哪些因素对用户倦怠行为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揭示用户倦怠行为的前因。[方法/过程]文章运用元分析技术对57项研究58个独立样本中的171个效应值进行整合分析,通过严格的数据编码过程对众多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合并以探究影响程度,并从情境因素和测量因素两个方面讨论影响因素与用户倦怠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认知性因素、情感体验性因素、态度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对用户倦怠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局限]本研究所纳入的实证文献数量较少;自变量的类型有待丰富。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朱晓东 张宁
社交媒体档案是信息时代一种新的记录类型。本文将档案学与法学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基于证据视角,以微信为例,简要分析了社交媒体档案的特点,择其要点解读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社交媒体档案作为法律证据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社交媒体档案管理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证据 社交媒体档案 微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恩平 马凤英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的出现催生了知识分享的新通道和新机制,文章通过分析提出了社交媒体影响知识分享的作用模型,以期后续研究。[方法/过程]基于已有研究,首先阐述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非绝对一分为二,而是连续体,因此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知识的分享。然后根据社会存在/媒介丰富度、自我呈现/自我表露两个变量分析了社交媒体的分类。在上述基础上,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促进知识的编码和传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供真正支持和促进知识分享的环境3个方面阐述了社交媒体对知识分享的作用。然后浅谈了在社交媒体中分享知识的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知识分享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少飞
金融的本质是价值流通,金融产品的交易过程其实就是价值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通常更易获利。因此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媒体,自诞生之日起便与金融产生了难以分割的联系。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网络,每一轮技术进步带来的媒体产业升级,都会对金融交易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如今,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社交媒体对当下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更是与日俱增。那么这种影响力究竟有多大,是偏向于正面还是负面,影响是否可控便成为人们探寻和思考的问题。脸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新涯 罗丽 谷诗卉 许天才
研究以新浪公众媒体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可以探析图书馆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影响力。以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公众媒体微博为样本进行研究,以"阅读""图书馆"及"书"为关键词,检索样本微博近5年的博文,将检索到的博文按主题分类归纳,统计出各主题的博文总量、转发量及评论数,在此基础上对公众媒体微博主动推送的博文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但博文量、转发量及评论数却因博文内容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及联系。树立图书馆利用社会化媒体的意识、增强博文内容的新颖性等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卫东 贾琼
[目的 /意义]基于国外的相关案例,探讨LAM资源与社交网络融合的优势和模式,为数字文化资源的服务提供新理念和新方法。[方法 /过程]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方法,剖析基于TuMbLr、FLickr以及WikipediA等第三方平台的LAM资源与社交媒体融合运作模式及优势特色,为LAM机构利用社交网络开展相关实践提供有益参考。[结果 /结论]LAM资源与社交网络的融合能有效提高数字文化资源在网络空间的曝光度、可查找性和可获取性。我国LAM机构应在意识层面、政策层面、机构层面、媒介选择层面以及内容层面吸取国外案例的先进经验,推动社交媒体更加有效的被应用。
关键词:
LAM 社交媒体 数字文化资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昳 张向前
由于社交媒体的出现,社交互动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组织使用社交媒体,但理论界对此却关注不足,国内相关研究尤为匮乏。社交媒体被概念化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允许用户从用户生成的内容获得价值,能够与他人进行交互,实时地或异步地实现机会性交互和选择性自我呈现的渠道。在系统梳理社交媒体的内涵、相关变量研究、进入的途径与特征、面临的机遇与风险以及使用的对策建议五个方面内容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评述已有的社交媒体相关研究,据此构建了工作场所中社交媒体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关注社交媒体的驱动机制、过程机制和效应机制三个环节,预测未来相关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研究内容的趋势。
关键词:
工作场所 社交媒体 理论框架 研究展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昳 张向前
由于社交媒体的出现,社交互动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组织使用社交媒体,但理论界对此却关注不足,国内相关研究尤为匮乏。社交媒体被概念化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允许用户从用户生成的内容获得价值,能够与他人进行交互,实时地或异步地实现机会性交互和选择性自我呈现的渠道。在系统梳理社交媒体的内涵、相关变量研究、进入的途径与特征、面临的机遇与风险以及使用的对策建议五个方面内容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评述已有的社交媒体相关研究,据此构建了工作场所中社交媒体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关注社交媒体的驱动机制、过程机制和效应机制三个环节,
关键词:
工作场所 社交媒体 理论框架 研究展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廖明情 蔡晓仪 谢军
网络社交媒体被视为资本市场的“传感器”,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挖掘股吧论坛文本信息构建网络社交媒体意见分歧指标,研究在意见分歧导致的复杂信息环境下,分析师是在更大程度上利用“经验法则”简化信息,进而降低预测质量,还是“逆水行舟”,进行实地调研以提高其预测准确性。研究发现,网络社交媒体意见分歧会引起分析师的关注和持续跟踪,分析师也更倾向于“逆水行舟”,即会增加调研频率,积极做出盈余预测修正,提升其预测准确性。在进一步分析中分别从内在驱动和外在冲击两方面考察投资者关注度和2013年最高法《司法解释》发布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探讨网络社交媒体意见分歧对提高分析师预测质量的作用路径。上述结果表明,分析师向市场传递了增量信息,进一步佐证了证券分析师“信息中介有用观”的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