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4)
2023(10191)
2022(9171)
2021(8714)
2020(7339)
2019(17105)
2018(17030)
2017(32812)
2016(18037)
2015(20370)
2014(20140)
2013(20015)
2012(18424)
2011(16576)
2010(16233)
2009(14702)
2008(14121)
2007(12196)
2006(10579)
2005(9114)
作者
(54786)
(45069)
(44959)
(42480)
(28861)
(21809)
(20225)
(17941)
(17301)
(16068)
(15523)
(15277)
(14460)
(14335)
(14109)
(14032)
(13775)
(13634)
(12953)
(12933)
(11471)
(10980)
(10926)
(10331)
(10191)
(10176)
(10055)
(9851)
(9287)
(9051)
学科
(67473)
经济(67388)
管理(51016)
(47649)
(40311)
企业(40311)
方法(33455)
数学(28768)
数学方法(28427)
(17994)
(17729)
(16632)
中国(16593)
业经(15002)
地方(13462)
理论(12189)
农业(11914)
(11672)
(11657)
贸易(11651)
(11295)
(11272)
技术(10983)
(10806)
环境(10801)
财务(10748)
财务管理(10727)
企业财务(10193)
(9712)
教育(9712)
机构
大学(256410)
学院(252657)
管理(101685)
(93370)
经济(91216)
理学(89119)
理学院(88123)
研究(86783)
管理学(86438)
管理学院(86030)
中国(61726)
科学(58696)
(55633)
(48205)
(45068)
业大(43939)
研究所(41747)
(40854)
农业(38397)
中心(38319)
(35793)
北京(34945)
财经(33474)
(33155)
师范(32701)
(31888)
(30545)
(29321)
技术(27945)
师范大学(26581)
基金
项目(182723)
科学(141902)
基金(132202)
研究(128102)
(117892)
国家(116924)
科学基金(98927)
社会(77540)
社会科(73217)
社会科学(73194)
(71744)
基金项目(71077)
自然(68293)
自然科(66676)
自然科学(66657)
自然科学基金(65466)
(61408)
教育(58361)
资助(55021)
编号(51805)
成果(41501)
重点(40994)
(39401)
(38243)
(37937)
科研(36009)
课题(35673)
计划(35419)
创新(35344)
大学(33474)
期刊
(98670)
经济(98670)
研究(71244)
学报(48442)
中国(45655)
(43082)
科学(42862)
管理(36630)
大学(35361)
学学(33428)
农业(30398)
(29208)
教育(27776)
技术(20678)
(17668)
金融(17668)
业经(16165)
财经(15620)
(15487)
经济研究(15375)
图书(14685)
科技(13762)
业大(13536)
(13139)
理论(12955)
(12698)
问题(12676)
实践(12112)
(12112)
林业(11986)
共检索到355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惊秋  
对寄主木段中的桔褐天牛Nadezhdiella cantori(Hope)幼虫、桑粒肩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幼虫的声行为进行了研究。天牛幼虫在寄主内可因取食、爬行活动而产生沿寄主传导的固体声。与爬行声相比,幼虫取食声的振幅大、持续时间短(约60ms)、间歇发出,振动频率可达700Hz;爬行声的振幅小、持续时问可达数百毫秒、可连续发出,振动频率低于300Hz。取食声信号因天牛幼虫的种类和寄主的种类不同而有明显差别。桔褐天牛幼虫取食声功率谱为准谐型,谱带2(B_2)为主能量带,其主峰频率(MPF=424±43Hz)约为B_1的MPF的1.8倍频。桑粒肩天牛幼虫取食声功率谱多...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卜宇飞  祁骁杰  温俊宝  许志春  
应用声音侦听技术监测隐蔽性害虫是一种较有前景的方法,明确害虫各类声行为的特征有利于排除不同声行为混合叠加的干扰,从而有效地识别害虫种类及其活动方式。利用红外监控下的声音侦听系统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幼虫和星天牛A.chinensis幼虫的声行为进行了分类和分析。2种天牛幼虫的声行为主要分为取食、爬行、清理蛀道和自卫4类,取食声占比最高,可达34%。4类声行为在时域图的最大振幅、波形和脉冲持续时间以及频谱图的能量分布和频段均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此外,对声行为进行时域和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殷幼平  王中康  曹月青  何正波  
经丙酮沉淀、UltrogelAcA5 4凝胶过滤、Q Sepharose离子交换柱层析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电泳 ,发现桑粒肩天牛幼虫肠液中具有所有水解纤维素成分的三种消化酶 ,并且每种酶都有不同数目的同工酶。纯化出一种内切 - β- 1 ,4 -葡聚糖酶 (EG - 1 ) ,其分子量为 2 6ku ,等电点约为pI4 0。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4 5℃ ,最适反应pH为5 2 ;不耐热 ,5 0℃处理 30min ,酶活大大降低 ,70℃处理 2h ,几乎丧失全部活性 ,显示出该酶适合动物肠道反应环境 ,是内源性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碧欢  李海波  叶卫邦  陈友吾  
【目的】基于分子生物学手段,探讨可快速准确鉴别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幼虫与其他天牛幼虫的目标基因,为该保健昆虫的食药用安全提供保障。【方法】利用线粒体COⅠ、 COⅡ、 Cytb基因和28S细胞核基因的通用引物分别克隆获得4种基因片段,并进行同源序列检索、多重比对、序列信息分析及进化树构建。【结果】基因克隆最终获得锈色粒肩天牛4种基因序列的片段大小分别为817、 545、 434和1 088 bp。特殊位点分布结果显示:28S的保守位点占比最高,其后依次为Cytb、 COⅠ和COⅡ,变异率则正好相反。COⅠ、 COⅡ和Cytb基因片段的碱基组成和替换信息特点均表现为A+T含量>G+C含量,颠换高于转换,28S基因片段则表现为A+T含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远亮  杨忠岐  王小艺  喻锦秀  颜学武  
研究测定了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1~3龄幼虫的控制作用,采用林间和室内罩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组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结果显示:在室内试验条件下,松褐天牛肿腿蜂产卵之前的刺蛰、补充营养取食能直接造成松褐天牛1~3龄幼虫死亡,对1、2及3龄幼虫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95.66%、85.91%、57.88%,并可产卵寄生2、3龄幼虫;林间释放2组松褐天牛肿腿蜂后,在刺蛰和补充营养取食后能有效寄生寄主的肿腿蜂雌蜂数量比例变化较大,有效肿腿蜂率最高为14.9%,最低为2.3%。松褐天牛肿腿蜂寄生行为不受寄主聚集程度的影响,但刚羽化出茧肿腿蜂雌蜂的寄生效率比经饲喂后的雌蜂高近5倍。从肿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松墨天牛幼虫在松树内钻筑的生息坑道对其生存和繁殖具重要意义。研究显示:松墨天牛幼虫坑道数量分布与不同松树高度、胸径、株内高度、树干皮层厚度有着密切关系。幼虫坑道数量比率随不同松树高度、胸径的增加而增高,与株内不同高度区域的材积大小无关。平均树高4~6m和8~9m的马尾松,幼虫坑道分布率以树高2~3m和3~4m处为最高。马尾松和黄山松寄主上,幼虫坑道分布率分别以1 1~2 0mm和3 1~4 0mm厚的皮层为最大。为阻止同类幼虫侵入坑道,幼虫以啮木发出警示声,平均每次持续2min35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福在  邢炜  张永祥  高瑞桐  
在我国林业生产上,特别是杨树(Populus spp.)栽培中,受到天牛的严重危害,至今尚无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防治方法。为此在系统研究冰核细菌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冰核细菌作为促冻杀虫剂,为控制天牛危害提出一项新的措施。研究表明,多数害虫是不耐结冰的,一但体内水分结冰,细胞组织就会受到破坏而导致死亡;一些耐寒昆虫的耐寒性也只是在一定时间内具有,当体内结冰持续时间较长,也会使之死亡。但是一般昆虫都能忍受-10~-15℃的低温而不结冰,这是因为昆虫具有过冷却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牛艳玲  魏建荣  杨忠岐  丁保福  
天牛幼虫排出的虫粪在指示天敌寻找寄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光肩星天牛幼虫发生期定期收集幼虫虫粪的方法,首次研究了林间天牛幼虫排粪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前,排粪总量呈现由上升到下降的过程,单个排粪孔的日平均排粪量为(0.030 2±0.002 1)g,单排粪孔的日最大排粪量可以达到0.319 4 g。同时研究了幼虫排粪量与寄主树的胸径、树皮厚度、树皮含水量和排粪孔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调查期内,无论是各个排粪孔的排粪总量还是日均最大排粪量,均与排粪孔的大小有直接关系,而与其他几个因子无关。通过在树干上缠绑胶带形成的微栖境,采集到了光肩星天牛的天敌花绒寄甲成虫,表明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永安  王玉珠  张龙  秦启联  许效仁  
A new pathogen Nosema glabripennis Zhang parasiting the longhorned beetle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bout 2.8% of the real pathogens for naturally dead longhorned beetles were microsporidiums and the other pathogens were mostly saprophytic or other parasitic org...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殷幼平  程惊秋  蒋书楠  
桑粒肩天牛(AprionagermariHope)幼虫肠道内有完整的纤维素酶系,其中以内切-β-1,4-葡聚糖酶(Cx酶)活性最强、β-1,4-葡萄糖苷酶次之,外切-β-1,4-葡聚糖酶(C1酶)最弱、测定了Cx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的动力学特性以及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二者的最适作用PH值分别为4.4和5.6;最适作用温区分别为30℃—45℃和45℃—50℃;Cx酶经50℃处理2h酶活性仅下降18.8%,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完全丧失。9种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都无明显激活作用,相反,除Hg++和Pb++对酶活性有强烈抑制作用外,Mn++和Cu++即使在0.005mol/L低浓度下,对酶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晓娟  骆有庆  阎雄飞  田桂芳  年寅杰  孙红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ALB,Asian longhorn beetle)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星天牛属,是我国重要林木蛀干害虫(萧刚柔,1992)。中国东部光肩星天牛分布区位于100°—127°E、21°—43°N(阎俊杰,1985);该虫现已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芝加哥市、纽约州的纽约市和长岛以及新泽西州,加拿大的多伦多和安大略建立低密度种群,奥地利、德国乃至法国亦有光肩星天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洪剑  朴春根  汪来发  申相澈  郑荣镇  束庆龙  
在不同温度、不同剂量下用白僵菌侵染松墨天牛越冬4龄幼虫,结果表明:20~25℃是白僵菌作用松墨天牛的最适温度范围。20℃时3种浓度剂量的白僵菌孢悬液在松墨天牛体内有效继代校正宿存率均达最高,分别为58%、95%、100%。通过白僵菌、管氏肿腿蜂及携带白僵菌的管氏肿腿蜂分别对松墨天牛4龄幼虫的作用比较发现:第7天时,单独接种白僵菌的最高死亡率在25℃条件下是26.3%;单独接肿腿蜂的最高死亡率是55.0%;携菌肿腿蜂的最高致死率为94.4%。林间防治试验表明:肿腿蜂携带白僵菌使松墨天牛幼虫死亡率达到61.1%,而肿腿蜂使松墨天牛幼虫的林间致死率是40.8%,白僵菌的为0。肿腿蜂携带白僵菌可对松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达  苏筱雨  黄大庄  纪慧芳  马凤新  李振波  
研究球孢白僵菌侵入后桑天牛幼虫血细胞的防御反应。结果表明:对照桑天牛幼虫血细胞种类和数量基本稳定,而接种白僵菌分生孢子对桑天牛幼虫血细胞数量有显著影响。接种第1天,感染昆虫血细胞总数与对照差异不大;1天后,血细胞总数逐渐上升,显著高于对照;至2.5天达到最高值。接种2.5天后处理虫体内的血细胞总数开始下降,并逐渐降至较低水平。被感染虫体血淋巴中的浆血细胞和粒血细胞表现出类似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会平  黄大庄  王志刚  闫海霞  郑建伟  
为利用白僵菌防治桑天牛,从野外感病死亡昆虫体上进行分离,同时利用黄粉虫对河北省土壤中的白僵菌进行诱集。诱集结果表明:白僵菌较多存在于自然的或人为活动较少的土壤中。利用获得的菌株对桑天牛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初步筛选出Bi05和Bs042个致病力较强的菌株,其接种10d后的死亡率分别为96.47%和92.93%,致死中时分别为4.53d和4.83d,而其他菌株的死亡率在28.59%和82.12%之间,致死中时从5.84d到16.4d。利用不同孢子浓度的悬浮液对桑天牛幼虫进行接种,进一步测定了Bi05和Bs04菌株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6.76×105和1.39×106conidia·mL-1。Bi05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会平  黄大庄  唐秀光  
桑天牛现称桑粒肩天牛(Apriona germari),是多种林木、果树、花卉的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我国危害最严重、最难防治的害虫之一。近年来,其猖獗危害已成为我国养蚕业、林业及果树种植业等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类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能侵染15目149科的7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