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5)
- 2023(8938)
- 2022(8122)
- 2021(7727)
- 2020(6496)
- 2019(15212)
- 2018(15242)
- 2017(29303)
- 2016(16368)
- 2015(18368)
- 2014(18398)
- 2013(18265)
- 2012(16591)
- 2011(14912)
- 2010(14601)
- 2009(13164)
- 2008(12689)
- 2007(10820)
- 2006(9227)
- 2005(7839)
- 学科
- 济(59785)
- 经济(59718)
- 管理(44346)
- 业(42056)
- 企(35639)
- 企业(35639)
- 方法(30480)
- 数学(26308)
- 数学方法(25967)
- 学(16887)
- 农(15420)
- 中国(14269)
- 财(14130)
- 业经(13193)
- 地方(12215)
- 理论(10895)
- 和(10579)
- 农业(10380)
- 贸(10245)
- 贸易(10241)
- 技术(9919)
- 易(9918)
- 环境(9808)
- 务(9395)
- 财务(9337)
- 制(9331)
- 财务管理(9322)
- 企业财务(8827)
- 教育(8804)
- 划(8604)
- 机构
- 大学(230406)
- 学院(227722)
- 管理(91381)
- 济(81272)
- 理学(80240)
- 经济(79323)
- 理学院(79298)
- 管理学(77768)
- 管理学院(77393)
- 研究(77088)
- 科学(53860)
- 中国(53571)
- 京(49294)
- 农(43610)
- 所(40445)
- 业大(40427)
- 研究所(37710)
- 财(35362)
- 农业(34680)
- 中心(33708)
- 江(31976)
- 北京(30862)
- 范(29736)
- 师范(29326)
- 财经(29326)
- 院(28613)
- 经(26679)
- 州(26353)
- 技术(26248)
- 师范大学(23763)
- 基金
- 项目(166920)
- 科学(128233)
- 基金(119032)
- 研究(116512)
- 家(106181)
- 国家(105313)
- 科学基金(88638)
- 社会(69394)
- 省(66587)
- 社会科(65582)
- 社会科学(65564)
- 基金项目(64372)
- 自然(61257)
- 自然科(59781)
- 自然科学(59760)
- 自然科学基金(58656)
- 划(56428)
- 教育(52877)
- 资助(49820)
- 编号(47242)
- 成果(37941)
- 重点(37418)
- 部(35410)
- 发(35064)
- 创(34659)
- 计划(32974)
- 科研(32892)
- 课题(32640)
- 创新(32323)
- 大学(30331)
共检索到313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曲明 王波 李玉
桑黄是一种新发现的药用菌,本文对桑黄SH2101菌株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桑黄菌在15~35℃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pH 4~9范围内都能生长,最佳pH 6;对碳源的利用范围广,可利用单糖、双糖和多糖,最适宜碳源为玉米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甘露醇;对有机氮源利用效果较好,最适宜的氮源为牛肉膏、蛋白胨,对无机氮源利用较差。
关键词:
药用菌 碳源 氮源 温度 p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红 柴红梅 何德 赵永昌
本文研究了菌丝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氮源、无机盐、pH值以及离褶伞子实体浸出液对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每1000 mL培养基中加入1 g磷酸二氢钾或1 g氯化钙能促进菌丝生长;菌丝在pH值5~9都能生长,但在酸性环境下生长较好;加入离褶伞子实体浸出液对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促进作用明显。
关键词:
荷叶离褶伞 碳氮源 无机盐 子实体浸出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志江 李荣春 程远辉 戚淑威 和琼姬 赵琪 徐中志
研究了尖顶羊肚菌菌种在不同条件下的短期保藏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采用10℃/5℃(昼/夜)和15℃/10℃2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2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30 d和60 d,以冰箱(4℃)保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0℃/5℃保藏时,尖顶羊肚菌的菌丝生长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60 d的保藏时间。因此,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30 d,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菌落角变面积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国英 刘君昂 李倩茹
采用5种培养基配方,对2种不同颜色6个不同来源的松乳菇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发现分离松乳菇较好的培养基是PDA培养基,筛选出8株生长较好菌株。对菌株A1进行生长特性研究表明:菌株A1碳源利用范围广,蔗糖最好,葡萄糖次之,果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有机氮单一氮源优于复合氮源,其中尿素不能利用;无机氮源铵态氮优于硝态氮,以硫酸铵效果最好,亚硝酸盐不能利用;对盐浓度适应能力很强,在盐浓度为14g·L-1条件下也具有生长能力,适宜生长的盐浓度范围为0~6g·L-1。生长温度范围为7~37℃,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30℃,最佳生长温度是27℃。喜中性偏酸性环境,适宜生长的pH值为5~7,最适pH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红结 陆承平
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 ,Ah)J 1菌株第 5代菌种通过鲫鱼体内复壮后 ,制备基础种子。将基础种子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连续传至 10代 ,分别测第 1代和第 10代的培养特性、免疫原性以及其毒力 ;同时 ,对Ah菌种的保存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嗜水气单胞菌菌种在 1~ 10代之内 ,其培养特性、免疫原性以及毒力完全相同 ,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基础种子的使用限定代次至少可达 10代。Ah菌种以 15 %甘油肉汤、 - 2 0℃保存为佳 ,保存期可达两年。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基础种子 保存期 限定代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丽娟 何莉莉 鄂玉洋 刘狄 王淑杰 佟贤 韩成玲
研究了蛹虫草菌种在不同条件下保藏对其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采用10℃/5℃(昼/夜)和15℃/10℃两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两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30d和60d的时间,以冰箱(4℃)保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0℃/5℃保藏时,蛹虫草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及子实体产量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60d的保藏时间。因此,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30d,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红丽 庞保平 樊明寿 刘双平
为了获得禾本科牧草羊草根际土壤固氮菌分布的基本情况及优势菌株,于羊草生长旺盛季节,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天然草地的羊草根际土壤、原土体以及羊草根内进行了固氮细菌的分离,并统计了数量分布。通过分离和筛选共获得14个固氮菌株,这些固氮菌的分布表现为离根系越近,土壤中固氮菌的数量越多。从14个固氮菌株中筛选出4个固氮能力相对较强的菌株,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以及碳源、pH值、温度等生长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碳源中,4个菌株能很好地利用蔗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利用纤维素;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7~8;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5℃,其中分离自原土体土壤的2个菌株耐受温度变化的能力相对较强。
关键词:
固氮细菌 分离 形态学特征 生长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超 师俊玲 周小娟 杨保伟 窦兴霞
【目的】分离筛选杜仲(Eucommia ul moides Oliv.)树皮中产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PDG)的内生真菌,为PDG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表面灭菌法分离杜仲内生真菌,摇瓶培养分析各菌株产PDG的能力,结合形态学特征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对高产菌株进行鉴定,研究培养温度、pH对其生长的影响及其对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利用情况。【结果】共分离得到18株内生真菌,有3株具有产PDG能力,其中以菌株XP-8的PDG产量最高(11.65 mg/L),分类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斯颖 骆焱平 胡坚 韩丹丹 王兰英
【目的】明确阴香内生细菌YXG2-3的抑菌活性与菌株分类地位,并确定菌株的适宜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菌丝干重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YXG2-3对多种热带植物病原真菌(橡胶基腐病菌(Fusarium venfricosum)、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rdes)、橡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芒果蒂腐病
关键词:
内生细菌 抑菌活性 防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飞 孙军德
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分离出22株絮凝剂产生菌,以培养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效果为指标,筛选出1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Y2,初步鉴定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该菌产絮凝剂与菌体生长量呈正相关,在生长的稳定期后,达到最高的絮凝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作碳源,NaNO3作氮源,Y2产絮凝剂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H值7.0,温度30℃,摇床转速160r.min-1,培养60h可达最高絮凝活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艳玲 唐学玺 杨震
采用安藤芳明选择性培养基从自然发病明显的海带幼苗上分离出8株褐藻酸降解菌。研究表明,8株菌能够不同程度地降解褐藻酸钠,菌株A1和A2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接种1d后液体培养基即变清。温度是该菌大量繁殖的决定性因子,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7.5。褐藻酸钠质量分数为0.5%~0.6%时,不同氮源和碳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不同,其中有机氮和铵态氮有利于菌体生长,尿素和硝酸钠抑制菌体生长;只有在培养基中含有褐藻酸钠时,菌体才能正常生长。
关键词:
褐藻酸降解菌 生长条件 海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冬贞 廖允成 赵建兴 霍子华 杨飞 刘杨
【目的】针对当前秸秆生物反应堆菌种使用较为杂乱的问题,筛选适用于陕西关中地区温室黄瓜种植的秸秆生物反应堆的配套菌种。【方法】选取7种不同来源的菌种,测定不同菌种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的影响,以不放置菌种为对照,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7个菌种均能提高温室土壤温度,促进黄瓜生长发育,提高黄瓜产量,降低黄瓜白粉病的发病率。其中经世明生物反应堆专用菌种001、秸秆生物降解专用菌种和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Z1处理后,土壤温度分别较对照提高3.3,3.1,2.4℃,黄瓜株高分别较对照增加26.8,22.2,25.0cm,单果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葆芳 朱灵益
我国干旱地区,由于气候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差,严重限制了林木生长,其中水分因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尤其明显。因此研究供水对杨树人工林生长的调控作用和合理灌溉量,对西北地区杨树人工林速生丰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为西北干旱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的估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仲崇禄 王凤珍 陈羽
巨尾桉菌根化组培苗试验林中所接种的彩色豆马勃,已持续生存达10a之久;而接种的西澳粘滑菇、漆蜡蘑仅生存2~6a,之后则被其它菌根菌种所更替。自然条件下未经接种的的蓝桉人工林,造林后2~4a的林中以硬皮马勃、漆蜡蘑等菌根真菌为主;之后则先后由鸡油菌和牛肝菌所取代。松茸菌在适合的自然条件下可在林中生存达数十年之久,其持续性十分明显;人工接种松茸菌的云南松幼苗上,经6a的连续观察,菌丝体仍然生长旺盛。菌根真菌的菌种更替现象及可持续性与菌种本身的生长特性有关。若菌种能适应其环境条件,则生长可持续下去;反之则可能被其它菌种所更替,因此,菌根技术的推广应用,应坚持"适地适菌"和"适树适菌"的原则,方可取得...
关键词:
菌根 菌种更替 菌根持续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君昂
红汁乳菇菌种分离实验表明,红汁乳菇可通过组织分离获得纯菌,不同地域的红汁乳菇子实体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分离时,菌丝生长的快慢不同。红汁乳菇一级菌种培养时,菌丝在PDA、MMN、酵母葡萄糖酸钙培养基上生长较快和旺盛,菌丝在MS、查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缓慢,且生长很弱。用液体培养的红汁乳菇接种马尾松幼苗可形成菌根化苗,苗木菌根形成率为73 3%,且菌根明显促进马尾松苗木生长。马尾松菌根化苗可以提高马尾松苗出圃率及造林成活率,促进马尾松生长,为实现红汁乳菇的半人工栽培提供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