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1)
- 2023(10263)
- 2022(8764)
- 2021(7816)
- 2020(6857)
- 2019(15579)
- 2018(15117)
- 2017(28591)
- 2016(16082)
- 2015(17990)
- 2014(17905)
- 2013(17831)
- 2012(16605)
- 2011(15027)
- 2010(14889)
- 2009(13835)
- 2008(13842)
- 2007(12553)
- 2006(10716)
- 2005(9312)
- 学科
- 济(63525)
- 经济(63457)
- 管理(43366)
- 业(42599)
- 企(33663)
- 企业(33663)
- 方法(32245)
- 数学(28827)
- 数学方法(28561)
- 农(18171)
- 财(17279)
- 学(17069)
- 中国(15451)
- 贸(14693)
- 贸易(14685)
- 易(14288)
- 业经(13273)
- 农业(12141)
- 地方(11966)
- 制(11290)
- 务(11026)
- 财务(11013)
- 财务管理(10984)
- 企业财务(10381)
- 环境(10226)
- 银(9593)
- 银行(9520)
- 技术(9483)
- 和(9335)
- 行(8938)
- 机构
- 大学(238211)
- 学院(236359)
- 济(92642)
- 经济(90813)
- 管理(86230)
- 研究(84193)
- 理学(75669)
- 理学院(74655)
- 管理学(73125)
- 管理学院(72696)
- 中国(61553)
- 科学(58631)
- 农(56163)
- 京(50035)
- 所(46194)
- 业大(45365)
- 农业(45295)
- 研究所(42981)
- 财(40537)
- 中心(38663)
- 江(35347)
- 财经(33174)
- 北京(30690)
- 经(30163)
- 农业大学(30078)
- 范(29871)
- 院(29719)
- 师范(29352)
- 经济学(28673)
- 州(27552)
- 基金
- 项目(167547)
- 科学(129435)
- 基金(121742)
- 家(111672)
- 国家(110786)
- 研究(109983)
- 科学基金(91893)
- 社会(68750)
- 省(66073)
- 基金项目(65542)
- 社会科(65119)
- 社会科学(65090)
- 自然(64071)
- 自然科(62589)
- 自然科学(62565)
- 自然科学基金(61480)
- 划(57452)
- 教育(50390)
- 资助(49130)
- 编号(42247)
- 重点(38976)
- 部(36038)
- 计划(35751)
- 发(35742)
- 创(34683)
- 科研(34021)
- 成果(32935)
- 创新(32598)
- 科技(32052)
- 业(30403)
- 期刊
- 济(93423)
- 经济(93423)
- 研究(59854)
- 学报(52936)
- 农(49328)
- 科学(43653)
- 中国(42349)
- 大学(37336)
- 学学(35868)
- 农业(32903)
- 财(32004)
- 管理(27608)
- 教育(18990)
- 融(18685)
- 金融(18685)
- 业(18225)
- 技术(17538)
- 财经(16174)
- 经济研究(16015)
- 业经(15739)
- 业大(14664)
- 版(14592)
- 经(13856)
- 问题(12949)
- 科技(12389)
- 农业大学(12366)
- 资源(11801)
- 技术经济(11569)
- 商业(11299)
- 贸(10957)
共检索到331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继红 吴文广 任黎华 韩婷婷 王巍 方建光
根据2011年4、8、10月和2012年1月在桑沟湾获得的表层海水总碱度(TA)和pH值,结合现场水文、化学、生物和养殖等参数,探讨了桑沟湾海域CO2体系各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季节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0月和翌年1月,CO2体系各参数主要受温度和盐度的影响;8月,pH和pCO2分别与初级生产力和溶解氧显著相关;4月与水文、化学生物因子无显著相关性。8月各参数的空间差异最大,其次是10月,1月最小。4个航次的平均表层pCO2都低于大气pCO2,为表观碳汇区;季节变化趋势是8月<4月<1月<10月。pCO2总体的空间分布趋势都是湾内向湾外递增,即贝类养殖区<贝藻混养区<藻类养殖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邱爽 龚信宝 张继红 任黎华 刘志媛 张龙军
2012年5月27~29日对桑沟湾贝类养殖、贝藻混养、藻类养殖等区域水-气界面区pCO2等参数的连续走航和贝类养殖区的日变化观测,讨论了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域水-气界面区pCO2的分布特性及机制。结果显示,在该航次水质及气候条件下,桑沟湾养殖区域叶绿素偏高,溶解氧始终处于过饱和状态,最高达140%,强烈的浮游藻类光合作用消耗大量无机碳,水-气界面始终是大气CO2的汇。其中贝类养殖区pCO2低于贝藻混养区,低于藻类养殖及湾外近海区域。当然,这还不足以说明这一海区水-气界面可能是大气CO2的汇区,需要精细的航次计划做全面观测,例如养殖区域沉积的大量颗粒有机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再悬浮、降解对水气界面CO...
关键词:
桑沟湾 养殖区 pCO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毅 蔺凡 吴文广 武宁宁 张义涛 王巍 李敏 张继红
为研究季节变化和养殖活动对桑沟湾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影响,尤其是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养殖活动对表层水pCO_2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海带收获前(2015年5月)、后(2015年8月)采用走航式二氧化碳分压仪对中国北方典型的贝藻筏式养殖海域——桑沟湾养殖区表层水pCO_2及有关环境参数进行了大面调查,探讨了季节、养殖模式以及海带收获前、后表层水pCO_2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春夏两季桑沟湾湾内表层海水中pCO_2的平均值分别为(346.78±13.
关键词:
桑沟湾 二氧化碳分压 海水养殖 春夏季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亚平 方建光 张继红 李峰 毛玉泽 杜美荣
2008年9月~2009年8月,对桑沟湾楮岛海域大叶藻叶片上的附着生物进行了周年调查,以期为我国浅海生态系中大叶藻等海草生态功能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调查共记录大叶藻附着生物29种。附着的主要种类有盾卵形藻Cocconeis scutellum及其小型变种C.scutel lumvar.pava,褐毛藻Halothrixlumbricalis、点叶藻Punctaria latifolia、锈凹螺Chlorostoma rustica、Australaba sp.、脆螺Stenotis sp.。在春季,大叶藻上的附着硅藻类有9种,大型海藻类7种,动物类8种。其中,褐藻类为主要附着生物,附着高峰出现...
关键词:
大叶藻 海草 附着生物 季节变化 桑沟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子涵 钟俊生 胡敏 侯世挺 仇延舫
为了探讨杭州湾北岸表层水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2014年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5年2月(冬季)、5月(春季),在杭州湾北岸水域(121°45'~122°09'E,30°45'~30°51'N)设置10个站点,每月大潮期间,以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0 cm,网目0.5 mm)进行表层拖网。结果表明,4航次采集到浮游动物12类42种,其中优势种共10种,秋季优势种最多(7种),夏季最少(4种)。四季共有优势种为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火腿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PoPLEsia)、虫肢歪水蚤(torta...
关键词:
杭州湾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季节性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汉锋 王运华 谭启玲 吴娟
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梁子湖沉积物N在pH值和温度控制下释放的特征。研究表明,梁子湖的入水口和出水口由于沉积环境影响到N的形态,其N的释放明显较湖心高,在试验初期由于搅动的影响使得N的释放在第1天较第2、3天高,其后则迅速增加释放量。温度对N释放影响明显,30℃条件下N释放曲线的峰值较4℃条件下高近1倍,20℃条件下N释放曲线的峰值较4℃条件下高30%。pH值对沉积物N释放同样有明显的影响。在偏酸(pH 5.5)和偏碱(pH 11.5)条件N的释放量较湖水正常pH值(pH 8.5)增大。湖水全N含量在0.180~1.362 mg/L之间,平均0.713 mg/L;NH4+-N含量在0.023~...
关键词:
N含量 季节变化 沉积物 N释放 梁子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超伦 张永山 孙松 吴玉霖 方建光 张继红
根据2006年4、7、11月和2007年1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桑沟湾水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特征。调查期间共采集浮游植物28属92种(含变种和型),主要由硅藻类(74种)和甲藻类(11种)组成。优势度指数分析显示,硅藻是绝对优势种。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全湾平均变化范围在1.91~2.74之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桑沟湾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及其水平分布格局的季节变化较大,细胞密度冬季最高(平均为188.4×104cells/m3),春季(平均为63.0×104cells/m3)和秋季(平均为11.7×104cells/m3)次之,夏季最低(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军 邓明星 章守宇 闫庆
为获知贻贝浮筏养殖海域表层(3 m)水温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对紫贻贝生长的影响,实测多年枸杞岛贻贝养殖场表层水温,并在一个养殖周期内分7航次采集紫贻贝样获取体质量、壳长等数据。结果显示,观测期内最高、最低表层水温分别为29.2℃和4.6℃。夏季表层水温日变幅可超过4℃,而春季与秋季低于2℃。紫贻贝体质量与月龄的多项式回归方程为:W=0.000 6m4+0.006 4m3-0.132 6m2+0.859 9m+0.6568(R2=0.999 1)。紫贻贝壳长与月龄的多项式回归方程为:L=0.000 8m4+0.057 7m3-1.099 7m2+7.536 6m+20.044(R2=0.998 9...
关键词:
水温 季节变化 贻贝养殖 生态影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亚平 蒋增杰 李文豪 石亚洲 万东杰 王林华 张义涛
海草床是浅海典型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积聚和储存碳的能力备受关注。沉积有机碳是海草床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沉积有机碳的来源与海草的种类及其所处的生态场景密切相关。本研究聚焦我国北方规模化养殖海湾桑沟湾2处主要鳗草(Zosteramarina)分布区,基于稳定碳氮同位素(δ13C和δ15N)技术研究了潮间带鳗草床表层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及其碳储量。结果显示,2处草床沉积有机碳均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约占34.0%~41.4%,鳗草自身贡献约占8.3%和17.1%,贝类生物沉积物的贡献约为23.9%~25.3%,大型藻类约贡献25.0%。在楮岛草床周围,鳗草输出碳对周围2 km内站位表层沉积有机碳的贡献约为5.2%~10.7%。碳储量估算结果显示,2处草床沉积物为0~30 cm的有机碳储量为2.01 Mg C/hm~2和3.75 Mg C/hm~2,平均为2.88 Mg C/hm~2,来自生物沉积的有机碳储量约为0.71 Mg C/hm~2。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桑沟湾鳗草床分布区沉积碳汇的来源及与规模化海水养殖活动的贡献提供了数据支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齐占会 方建光 张继红 毛玉泽 蒋增杰 刘红梅 李斌
从2007年5月~2008年4月,采用悬挂试网和直接从海区采集栉孔扇贝养殖笼样品两种方法,对桑沟湾贝藻养殖区的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和季节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桑沟湾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复杂,本实验鉴定的大型附着生物23种,玻璃海鞘、柄海鞘和紫贻贝是群落中的优势种。附着生物的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试网上附着生物湿重与温度变化相关,生物量为0.003~1.21kg/m2,其中2月和8月分别具有最小和最大值。栉孔扇贝养殖笼的附着生物生物量9月为1.94kg/笼,之后随温度下降而减少,10月为0.99kg/笼,之后又有所上升,11月份为1.03kg/笼。生物量变化主要是由于优势种的演替引起的,...
关键词:
附着生物 污损生物 季节演替 桑沟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普泽 宋聃 张尹哲 李俊锋 刘家寿 叶少文
为了解博斯腾湖鱼类资源现状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于2019年5月(春季)、7-8月(夏季)、10月(秋季),采用分裂波束回声探测仪(Simrad EY60,120 kHz)开展全湖水声学探测,并对水环境指标进行现场测量。结果显示,博斯腾湖鱼类密度在夏季最高,平均值为(8 783±2 611) ind./hm~2;春季和秋季间无显著性差异,平均值分别为(709±141)、(743±499) ind./hm~2。根据目标强度与体长关系经验公式推算,春季、夏季和秋季鱼类的平均体长分别为8.8、4.0和5.1 cm。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博斯腾湖鱼类密度与水温和电导率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透明度显著负相关(P<0.05)。随机森林模型的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电导率是鱼类密度重要的预测因子,其次为溶解氧、盐度和水温等。推测鱼类密度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变化、食物来源、繁殖习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因子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鱼类的生态环境需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霞 钱海燕 周杨明 黄灵光 杨梅花
为探讨鄱阳湖季节性淹水湿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遥感方法在土壤有机碳估算中的适用性,依托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蚌湖、常湖池和泗洲头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野外实测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和同期的Landsat8 OLT遥感影像,采用遥感图像处理和GIS技术提取影像中遥感特征因子,构建遥感参数与土壤有机碳的一元线性、一元曲线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最优遥感估算模型,预测鄱阳湖季节性淹水湿地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提取了影像中33个遥感特征因子,包括7个波段的反射率值(b1~b7)、4个植被指数(NDVI、SR、SAVI、EVI)、第一主成分特征(PCA1)、单波段纹理特征的均值(MEAN)、熵(ENT)和相关性(COR),其中纹理特征是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预测的重要遥感因子,其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构建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0.772,平均相对误差45.53%,均方根误差2.417。遥感反演发现,研究区预测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在0~20 g/kg,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约为10.75 g/kg。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文广 张继红 王巍 房景辉 刘毅 牛亚丽 高振锟
依据2014年5月和8月2个航次走航和定点连续调查资料,分析了桑沟湾水域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及海带养殖区叶绿素a(Chl.a)的昼夜变化特征,同时结合所调查的温度、盐度、p H和营养盐等分布特征,分析了桑沟湾水域Chl.a浓度与理化因子的关系,探讨了海带收获前后Chl.a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1)走航调查的结果显示,桑沟湾夏季Chl.a浓度显著高于春季。桑沟湾春季表、底层总Chl.a浓度均值分别为(0.67±0.39)和(0.50±0.31)μg/L,表层Chl.a浓度高于底层,春季表层整体表现出自湾内向湾外逐渐降低的趋势;夏季表、底层总Chl.a浓度均值分别为(3.39±1.53)和(3.12...
关键词:
叶绿素a 海带区 温度 营养盐 桑沟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桂华 梁坤南 周再知 马华明
以柚木无性系苗为材料,研究了柚木光合作用及其相关生态因子的日季节变化,分析了柚木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在广州,柚木6月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高峰值(9.826μmol·m~(-2)s~(-1))出现在上午11时;8月和10月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则为双峰曲线,出现"午休"现象,第一高峰均出现在上午9时,分别为8.317和11.915μmol·m~(-2)s~(-1),8月第二小高峰出现在15:00~16:00之间,10月第二小高峰出现在13:00。不同月份(季节)的柚木净光合速率大小排序为10月>6月>8月。影响柚木光合作用的生态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二者存在极显著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学文 张兴义 隋跃宇 程伟
土壤pH是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土壤空间移位的方法将东北黑土区由南向北5个不同有机质含量的黑土移至黑龙江省海伦市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建成长期定位试验小区,对在相同外界环境条件下影响不同有机质含量黑土pH的因素进行了试验测定。结果表明:黑土pH在玉米全生育期呈波动变化的趋势,变幅达0.1-1.2;施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对黑土pH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含水量与农田黑土pH呈显著性负相关,黑土pH受降雨强度影响显著,受雨水pH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黑土 有机质 土壤pH 土壤含水量 降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