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9)
- 2023(15043)
- 2022(13057)
- 2021(12198)
- 2020(10407)
- 2019(23932)
- 2018(23774)
- 2017(45644)
- 2016(25287)
- 2015(28274)
- 2014(28053)
- 2013(27582)
- 2012(25075)
- 2011(22553)
- 2010(22662)
- 2009(20516)
- 2008(20085)
- 2007(17236)
- 2006(14996)
- 2005(12842)
- 学科
- 济(95954)
- 经济(95847)
- 管理(68270)
- 业(66494)
- 企(54277)
- 企业(54277)
- 方法(48151)
- 数学(42292)
- 数学方法(41555)
- 农(26521)
- 学(25197)
- 中国(24151)
- 财(22499)
- 业经(21102)
- 地方(18580)
- 农业(18219)
- 贸(17710)
- 贸易(17701)
- 理论(17179)
- 易(17151)
- 技术(15447)
- 制(15406)
- 和(15402)
- 环境(15111)
- 务(14439)
- 财务(14362)
- 财务管理(14339)
- 企业财务(13548)
- 划(13288)
- 银(13079)
- 机构
- 大学(358852)
- 学院(357391)
- 管理(139276)
- 济(132851)
- 经济(129959)
- 理学(122427)
- 研究(121261)
- 理学院(120980)
- 管理学(118154)
- 管理学院(117559)
- 中国(86525)
- 科学(82882)
- 京(76299)
- 农(68792)
- 所(63470)
- 业大(61792)
- 研究所(59106)
- 财(57840)
- 农业(54810)
- 中心(53866)
- 江(51023)
- 财经(47702)
- 范(47594)
- 北京(47529)
- 师范(46925)
- 院(44129)
- 经(43437)
- 州(41516)
- 技术(39766)
- 经济学(39158)
- 基金
- 项目(257367)
- 科学(200052)
- 基金(185576)
- 研究(177655)
- 家(166540)
- 国家(165219)
- 科学基金(139614)
- 社会(108988)
- 社会科(103175)
- 社会科学(103144)
- 省(101758)
- 基金项目(99094)
- 自然(96087)
- 自然科(93887)
- 自然科学(93855)
- 自然科学基金(92119)
- 划(87325)
- 教育(82350)
- 资助(77436)
- 编号(71265)
- 重点(58757)
- 成果(56190)
- 部(55146)
- 发(54271)
- 创(53305)
- 计划(50988)
- 科研(50630)
- 创新(49747)
- 课题(49651)
- 大学(46598)
- 期刊
- 济(136600)
- 经济(136600)
- 研究(95744)
- 学报(68756)
- 中国(62273)
- 农(61038)
- 科学(60285)
- 大学(49930)
- 管理(48305)
- 学学(47544)
- 农业(42328)
- 财(41247)
- 教育(38352)
- 技术(29922)
- 融(24221)
- 金融(24221)
- 业经(23437)
- 经济研究(22326)
- 业(22289)
- 财经(21866)
- 科技(19275)
- 业大(19095)
- 版(18986)
- 经(18563)
- 问题(17894)
- 图书(17459)
- 资源(17280)
- 技术经济(16682)
- 统计(16210)
- 理论(15834)
共检索到495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魏皓 赵亮 原野 史洁 樊星 刘志宇 王鲁宁 袁承仪 王玉衡 魏莱
主要介绍了从动力学研究桑沟湾养殖容量的主要思路、方法及结果。研究以精细过程观测为基础,以数值模型为手段,从物理海洋学角度考察养殖海区水动力特征,研究水动力对物质循环的影响、对颗粒态/溶解态营养物质的补充和对养殖生物量的影响,探寻不同养殖模式效果的技术路线;介绍了两个航次设计方案与目的。通过观测发现养殖对水动力垂直结构有很大影响,底层流速最大并滞后表层,发现弱动力条件下海底颗粒物和营养盐无法进入水体上层的事实。据此提出双边界层动力模型,建立一维数值模型进行机制探讨,将养殖阻力三维化建立水动力数值模型,定量给出养殖对水动力和水交换的阻碍;以此驱动三维养殖生态模型,充分考虑养殖对水动力的影响、水动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史洁 魏皓 赵亮 方建光 张继红
基于已建立的桑沟湾多元养殖生态模型,模拟得到桑沟湾海带的生长情况和最终的产量分布。并且运用数值实验的方法,通过改变海带养殖密度,探寻桑沟湾海带的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养殖密度越大,对海水流动的阻碍作用越强,海带生长期间由外海补充到湾内的无机氮营养盐就越少。因此,提高养殖密度,最终海带产量并非相应增加。由模型实验得到,0.9倍于现有养殖密度为最适养养殖密度,对应的最大海带养殖产出为7.21万t淡干重。
关键词:
桑沟湾 海带 养殖密度 模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史洁 魏皓 赵亮 方建光 张继红
建立了一个与考虑养殖阻力的水动力模型耦合的、以浮游植物生物量、无机氮浓度、悬浮有机颗粒物浓度、海带生物量为变量的桑沟湾三维多元养殖生态模型。模型考虑了养殖生物海带对海水流动的阻碍作用随其生长的动态变化,以及养殖生物和浮游植物之间对无机氮营养盐的竞争。最后,分别以浮游植物生物量和海带产量为目标变量,对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蔡碧莹 朱长波 刘慧 常丽荣 肖露阳 孙倩雯 蔺凡
海带(Saccharinajaponica)是一种常见的大型经济褐藻,是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也是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养殖藻类。本研究旨在建立海带个体生长数值模型,并以此预测中国北方近海大规模筏式养殖条件下海带的生长情况。本研究以桑沟湾养殖海带为例,利用可视化模型软件STELLA描述海带生长的关键过程及其与环境参数的关系,以净生长量(N_(growth))=总生长量(G_(growth))–呼吸作用(resp)–枯烂(E_(kelp))为基本框架,模拟和预测海带的生物量和叶片长度变化。海带的总生长用光照、温度、盐度、海带体内营养盐(包括N和P)等强制函数定义,其中,光照参数来自桑沟湾气象记录,盐度、温度和营养盐为现场调查实测值。模型模拟桑沟湾养殖海带的长度与干重结果与实测值的拟合度R~2值分别为0.936、0.963,说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反映海带的真实生长情况。可靠的个体生长模型是评估海带养殖容量的基础,并可为水产养殖区的空间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凤雪 杜美荣 高亚平 姜娓娓 李文豪 董世鹏 侯兴 王军威 张义涛 张志新 蒋增杰
为了解规模化贝类养殖水域微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7年4、7、11月和2018年1月在北方典型规模化养殖海湾--桑沟湾开展了4个航次的大面调查,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聚球藻(Synechococcus)、微微型真核生物浮游生物(picoeukaryotes)和异养细菌(heterotrophic bacteria)三种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聚球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异养细菌的丰度均值分别为(2.93±2.29)×10~(3)个/mL,(13.84±12.81)×10~(3)个/mL和(1.03±0.28)×10~(6)个/mL,存在极显著的季节差异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P< 0.01)。聚球藻春季主要分布于桑沟湾的西北、西南和湾外;夏季和冬季主要分布于湾外的大片海域;秋季则主要集中于西北近岸。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春夏秋冬均集中于湾内近岸海域,呈现从湾内向湾外递减的趋势。异养细菌夏季在湾外和西部近岸有一大一小两个高值区;春季、秋季和冬季均集中于西部近岸海域。微微型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种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均与Chl-a浓度、温度和颗粒有机物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溶解氧存在较为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与硝酸盐、铵盐呈显著正相关;聚球藻与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无显著关系。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养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数据支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邱爽 龚信宝 张继红 任黎华 刘志媛 张龙军
2012年5月27~29日对桑沟湾贝类养殖、贝藻混养、藻类养殖等区域水-气界面区pCO2等参数的连续走航和贝类养殖区的日变化观测,讨论了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域水-气界面区pCO2的分布特性及机制。结果显示,在该航次水质及气候条件下,桑沟湾养殖区域叶绿素偏高,溶解氧始终处于过饱和状态,最高达140%,强烈的浮游藻类光合作用消耗大量无机碳,水-气界面始终是大气CO2的汇。其中贝类养殖区pCO2低于贝藻混养区,低于藻类养殖及湾外近海区域。当然,这还不足以说明这一海区水-气界面可能是大气CO2的汇区,需要精细的航次计划做全面观测,例如养殖区域沉积的大量颗粒有机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再悬浮、降解对水气界面CO...
关键词:
桑沟湾 养殖区 pCO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史洁 魏皓 赵亮 方建光 张继红
运用桑沟湾多元养殖生态模型,模拟得到了桑沟湾浮游植物和无机氮营养盐的年变化规律、水平分布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和无机氮营养盐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养殖活动的季节性增大了二者的季节变化幅度;桑沟湾浮游植物和无机氮营养盐的分布受大面积海带和贝类养殖的影响;外海营养盐补充是桑沟湾内无机氮营养盐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桑沟湾 海带 浮游植物 无机氮 模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艳云 张继红 吴文广 杨凤 刘毅 王巍 蔺凡 马莎
于2016年9月和11月对我国北方典型筏式养殖海湾——桑沟湾的筏式贝藻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研究了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分析了底栖动物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以了解养殖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7种,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36种,软体动物12种,节肢动物门甲壳类和全足类16种,棘皮动物3种。桑沟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主要为多毛类,贝藻区的绝对优势种为刚鳃虫和长叶索沙蚕,网箱区的绝对优势种为异足索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夏斌 陈碧鹃 崔毅 崔正国 张旭志 刘淮德 丁东生 蒋增杰
根据2012年8月对桑沟湾养殖海域18个站位取得的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叶绿素a(Chl-a)数据,基于不同区域的养殖特点,分析了DOC和POC的平面分布特征,并对POC的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海域表层DOC的浓度范围为1.70~2.82mg/L,平均值为2.03mg/L,大致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表层POC的浓度范围为0.04~1.33mg/L,平均值为0.55mg/L,大致呈自南向北逐渐递增的趋势。网箱养殖区表层DOC和POC含量最高,其次为桑沟湾近岸海域,而海带养殖区最低,这表明有机碳的含量与养殖品种和模式有直接的关系。根据POC/Chl-a比值对P...
关键词:
桑沟湾 有机碳 分布特征 碳循环 来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耀 方建光 孙慧玲 宋云利 匡世焕
根据 1993年 11月至 1994年 10月间 9个航次的调查结果 ,讨论了桑沟湾养殖海域POC的分布与特征。结果表明 ,受海水养殖生产及风搅动等因素的影响 ,该湾的POC有显著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但其POC的垂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该湾的POC与Chl a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与其它海域的估算结果相符 ,POC与POCB比值的较高值出现在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的季节 ,反之 ,因温度降低或营养物质缺乏使浮游植物生长受限时 ,该比值降至最低点。该湾单位水柱下真光层中POC的τ值为 2 9d。
关键词:
悬浮颗粒态有机碳 分布与特征 桑沟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毛玉泽 颜婷茹 朱玲 蒋增杰 王巍 方建光
采用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研究了2007年夏季桑沟湾不同养殖区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DGGE指纹图谱分析表明,不同站位之间既存在共同图谱,又具有各自的特征谱带,总体上可分为4个区,湾外区、湾口区,湾中区和湾底区,分别与非养殖区、海带养殖区、综合养殖区、贝类单养与网箱养殖区行相对应;扇贝养殖区和牡蛎养殖区微生物相似性最高为94%,贝类单养与网箱养殖区和非养殖区相似性最低为41%,仅在网箱区发现对含氮污染物有去除作用的玫瑰杆菌属(Roseobacter)。17个站位表层水样共获得30个优势菌群,选择比较明显的12条带进行回收、扩增和测序,与GenBank中已经登录的细菌种群的同源性进行...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结构 DGGE 桑沟湾 养殖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世鹏 蔺凡 蒋增杰 房景辉 姜娓娓 杜美荣 高亚平
养殖容量评估是衡量贝类养殖活动是否环境友好、碳汇功能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2018年5月—2019年2月的走航观测和定点连续观测数据,通过构建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碎屑–菲律宾蛤仔(nutrients–photoplankton–zooplankton–detritus–clams,NPZD-C)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评估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养殖容量。结果显示,构建的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演菲律宾蛤仔的生长和浮游植物的动态响应,菲律宾蛤仔和浮游植物的实测值和模拟值均呈显著线性相关(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东会 陈碧鹃 江涛 朱琳 夏斌 韩倩 古彬 崔毅 柴超
根据2014年10月、2015年3月、5月和8月在桑沟湾养殖水域开展的海洋调查所获取的营养盐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并对该水域营养水平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秋季溶解无机氮(DIN)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夏季NO_2-N的平均含量最高,秋季NO_3-N的平均含量最高,春季NH_4-N的平均含量最高,冬季PO_4-P的平均含量最高。与海水水质标准相比,各季节DIN总体水平均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春季和夏季PO_4-P总体水平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秋季和冬季PO_4-P总体
关键词:
桑沟湾 营养盐 季节变化 分布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聚法 赵俊 孙耀 方建光
基于海流、波浪、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指标的实测资料,探讨了桑沟湾贝类养殖水域沉积物再悬浮的动力机制,并估算了一次大的动力过程作用下桑沟湾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盐的释放量。结果表明,(1)在小风速(≤5.0m/s)条件下,波浪在海水-沉积物界面产生的切应力量值与底流切应力大致相当;在较大风速(5.0~11.8m/s)条件下,波浪切应力比底流切应力高出一个量级;(2)当风浪较小(风速≤3.6m/s)时,随底层流速的周期性变化,底层水体浊度变化并未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二者相关系数值仅为0.22,这说明底流作用只会引起沉积物的水平输运,对沉积物再悬浮的贡献相对较小,沉积物再悬浮的动力主要来自波浪扰动;(3)据...
关键词:
沉积物再悬浮 波浪 海流 营养盐 桑沟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房景辉 蒋增杰 蔺凡 高亚平 方建光 张鹏 郭智俐 杜美荣 孟珊
针对桑沟湾养殖海区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的超容量养殖现象,研究了该海区中标准化养殖模式和传统养殖模式的海带生长差异。结果显示,标准化养殖模式下海带长、宽、平均厚度、湿重、投影面积、特定生长率均高于传统养殖模式,单棵海带重量显著提高,且标准化养殖模式下海带的碳、氮、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传统养殖模式,海带品质大大提升。养殖后期,标准化养殖海区养殖海带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对应养殖海区面积之比为6.33,而传统养殖模式的该比值为9.15;标准化养殖海区海带所处水层下方的光照强度显著高于传统养殖区,海带所处水层的海流流速也高于传统养殖区。研究结果表明,桑沟湾海带标准化养殖模式使海带养殖密度降低后,海带生长速度和品质均得以提高;而标准化养殖模式下海带重叠较小,接受的光照比传统养殖模式充足;较快的海流使标准化养殖海区营养盐更新速度更快,这两方面可能是导致两种养殖模式海带生长和品质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海带 标准化养殖 养殖容量 生长 桑沟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