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5)
- 2023(6716)
- 2022(6090)
- 2021(5671)
- 2020(5229)
- 2019(12404)
- 2018(12434)
- 2017(24192)
- 2016(13701)
- 2015(15720)
- 2014(16006)
- 2013(16104)
- 2012(15329)
- 2011(14031)
- 2010(14305)
- 2009(13217)
- 2008(13599)
- 2007(12471)
- 2006(10707)
- 2005(9576)
- 学科
- 济(59342)
- 经济(59280)
- 管理(36027)
- 业(35494)
- 方法(30585)
- 企(28241)
- 企业(28241)
- 数学(27147)
- 数学方法(26869)
- 农(15704)
- 学(15177)
- 财(14827)
- 中国(14184)
- 贸(12337)
- 贸易(12333)
- 地方(12101)
- 易(11923)
- 业经(10764)
- 农业(10328)
- 制(10125)
- 和(9247)
- 务(8831)
- 财务(8816)
- 财务管理(8785)
- 理论(8667)
- 银(8542)
- 银行(8494)
- 融(8452)
- 金融(8449)
- 企业财务(8272)
- 机构
- 大学(208233)
- 学院(204349)
- 济(81339)
- 经济(79579)
- 管理(75028)
- 研究(73281)
- 理学(64893)
- 理学院(64017)
- 管理学(62610)
- 管理学院(62225)
- 中国(53928)
- 科学(48793)
- 京(44551)
- 农(42103)
- 所(40113)
- 财(37136)
- 研究所(37017)
- 业大(34454)
- 农业(33700)
- 中心(32913)
- 江(31941)
- 财经(29776)
- 范(28055)
- 北京(27916)
- 师范(27684)
- 经(26910)
- 院(25770)
- 经济学(25373)
- 州(24885)
- 经济学院(23067)
- 基金
- 项目(135822)
- 科学(104921)
- 基金(97966)
- 研究(93795)
- 家(87655)
- 国家(86977)
- 科学基金(71994)
- 社会(57551)
- 社会科(54378)
- 社会科学(54357)
- 省(52702)
- 基金项目(52456)
- 自然(48653)
- 自然科(47538)
- 自然科学(47515)
- 自然科学基金(46693)
- 划(45952)
- 教育(43734)
- 资助(41179)
- 编号(37375)
- 重点(31473)
- 成果(31442)
- 部(30475)
- 发(29246)
- 创(27405)
- 科研(27191)
- 计划(26994)
- 课题(26270)
- 创新(25698)
- 教育部(25247)
共检索到299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增杰 方建光 王巍 李加琦 孟伟 谭林涛 侯仕营
为探讨规模化贝类养殖对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的影响,选择山东乳山市宫家岛以东太平洋牡蛎养殖水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2011年10月大面调查获得的pH、总碱度(TA)、叶绿素a等基础数据,分析了该区域表层海水溶解无机碳(DIC)体系各分量的浓度、组成比例及平面分布特征,估算了海—气界面CO2的交换通量,定量了浮游植物的固碳贡献。结果表明,秋季乳山宫家岛以东牡蛎养殖水域表层海水DIC浓度范围1 953.20~2 130.74μmol/L,平均值(2 048.73±57.19)μmol/L;HCO3-是DIC的主要成分,占88.25%;表层海水pCO2范围为220.08~262.29μatm,平均值...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韦章良 韩红宾 胡明 吴海龙 张建恒 霍元子 何培民
根据2012年11月和2013年2、5、8月对福建三沙湾盐田港养殖海域进行4个季节调查获得的pH、总碱度(TA)、表层水温、盐度、溶氧和溶解无机碳(DIC)以及叶绿素A等基础数据,估算该区域表层海水溶解无机碳体系各分量的浓度、pCO_2和海-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田港表层海水4个季节的DIC、HCO_3~-、CO_3~(2-)和CO_2浓度分别为955~1 957.08、905.08~1 848.13、10.14~124.78和11.48~39.78μmOl/l,不同季节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盐田港表层海水中的pCO_2在一年中的变化范围为391....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常佳楠 张建琳 段元亮 沈亦非 沈茜妤 赵爽 张梅菁 赵子滔 何培民
为研究下三横山岛养殖海域海-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及影响因素,从2020年7月开始,在该海域开展为期一年(4次)的监测和分析,主要剖析其温度、盐度、pH、总碱度(TA)及水体中溶解无机碳(DIC)、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分布差异,估算下三横山岛养殖海域表层海水CO_2分压(pCO_2)及海-气界面CO_2通量(FCO_2)值,并分析pCO_2的影响因素,探讨下三横山岛该养殖海域海-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结果表明,下三横山岛海域表层海水4个季节的温度、盐度、pH、TA、DIC、DOC、POC的分布在季节上差异极显著(P<0.01)。下三横山岛海域pCO_2全年的变化范围为29.93~836.80μatm, FCO_2值的变化范围为-45.67~216.50 mmol·(m~2·d)~(-1)。pCO_2与FCO_2值四季变化显著(P<0.05),全年碳分布格局有较大差异,其中,仅春季为碳汇,碳汇强度为(-32.79±3.73)mmol·(m~2·d)~(-1),夏、秋、冬季皆为碳源,碳源强度分别为(14.74±33.35)mmol·(m~2·d)~(-1)、(18.39±6.63)mmol·(m~2·d)~(-1)、(50.34±9.27)mmol·(m~2·d)~(-1),其中,春、夏、秋季FCO_2最低值均出现在鱼类养殖区,最高值出现在贻贝养殖区。养殖区内的生物活动是影响下三横山岛海域表层海水pCO_2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下三横山岛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的碳汇研究提供了前期数据及理论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蒋增杰 方建光 韩婷婷 李加琦 毛玉泽 王巍
选择山东俚岛湾大型藻类养殖水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2011年4、8、10月和2012年1月4个航次的大面调查获得的pH、总碱度(TA)、叶绿素a等基础数据,分析了该区域表层海水溶解无机碳(DIC)体系各分量的浓度、组成比例及时空变化特征,估算了海-气界面CO2的交换通量。结果表明,该区域表层海水DIC、HCO-3、CO2-3及CO2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2024.8±147.0、1842.4±132.1、170.0±42.8和12.4±2.5μmol/L。养殖区与非养殖区之间DIC、HCO-3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CO2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表层海水pCO2和海-气界面CO2的...
关键词:
溶解无机碳 pCO2 交换通量 大型藻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林嘉欣 金彦香 徐勇 金鑫 刘铖霖 李渊
湖泊作为陆地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碳收支有着重要作用。理解湖泊水—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F(CO_2))及影响因素是探讨湖泊碳收支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探究青藏高原湖泊水—气界面碳收支及其影响因素,课题组于2021年7月23日、8月8日、8月28日、9月25日、9月26日8:00~17:00采用静态箱法对更尕海湖泊水深10、20、30、80和150 cm水—气界面F(CO_2)开展连续、定点监测,初步探讨了该湖泊水—气界面CO_2交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更尕海水—气界面F(CO_2)变化介于-19.44~22.29 mg·m~(-2)·h~(-1)之间,平均值为-2.89mg·m~(-2)·h~(-1),因此,更尕海为大气CO_2的汇。特别是在12:00~14:00之间,湖泊“汇”的功能表现得更为明显,这可能主要与强烈的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带来的水体p H值较高有关。此外,湖泊内水—气界面F(CO_2)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水深30 cm处水—气界面F(CO_2)平均值为正值,呈现出CO_2释放状态;其余4个监测点水—气界面F(CO_2)平均值均为负值,呈现出CO_2吸收状态。这主要与水深30 cm监测点周围生长有大量黄苔,可能抑制了其他浮游植物、水生植物的繁殖有关。青藏高原湖泊水—气界面F(CO_2)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未来评估其碳源汇潜力时应综合考虑湖泊内部和不同时间湖泊碳收支通量,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邱爽 龚信宝 张继红 任黎华 刘志媛 张龙军
2012年5月27~29日对桑沟湾贝类养殖、贝藻混养、藻类养殖等区域水-气界面区pCO2等参数的连续走航和贝类养殖区的日变化观测,讨论了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域水-气界面区pCO2的分布特性及机制。结果显示,在该航次水质及气候条件下,桑沟湾养殖区域叶绿素偏高,溶解氧始终处于过饱和状态,最高达140%,强烈的浮游藻类光合作用消耗大量无机碳,水-气界面始终是大气CO2的汇。其中贝类养殖区pCO2低于贝藻混养区,低于藻类养殖及湾外近海区域。当然,这还不足以说明这一海区水-气界面可能是大气CO2的汇区,需要精细的航次计划做全面观测,例如养殖区域沉积的大量颗粒有机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再悬浮、降解对水气界面CO...
关键词:
桑沟湾 养殖区 pCO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夏斌 陈碧鹃 崔毅 崔正国 张旭志 刘淮德 丁东生 蒋增杰
根据2012年8月对桑沟湾养殖海域18个站位取得的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叶绿素a(Chl-a)数据,基于不同区域的养殖特点,分析了DOC和POC的平面分布特征,并对POC的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海域表层DOC的浓度范围为1.70~2.82mg/L,平均值为2.03mg/L,大致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表层POC的浓度范围为0.04~1.33mg/L,平均值为0.55mg/L,大致呈自南向北逐渐递增的趋势。网箱养殖区表层DOC和POC含量最高,其次为桑沟湾近岸海域,而海带养殖区最低,这表明有机碳的含量与养殖品种和模式有直接的关系。根据POC/Chl-a比值对P...
关键词:
桑沟湾 有机碳 分布特征 碳循环 来源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蔡立胜 方建光 董双林
20 0 2年 5月和 7月分 4个航次对桑沟湾养殖海区海底沉积物进行了底质与间隙水营养盐(NH+ 4,NO- 3,NO- 2 ,PO3- 4)的分析 ,并使用Fick第一定理对该海区沉积物 海水界面营养盐的通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 ,各站点间隙水三氮和磷酸盐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有较大的差异。用 4个航次的数据估算全年由沉积物向上覆水扩散的NH+ 4的通量为 376 33μmol/m2 ·d ,NO- 3、NO- 2 和PO3- 4的通量分别是 33 0 2、6 4 1、10 .0 8μmol/m2 ·d。估算桑沟湾全年由沉积物扩散进入上覆水的总无机氮的量为 2 81 7t,可以满足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修华 吴夏 黄芬 曹建华 胡晓农
为揭示不同时间尺度下岩溶区地下河出口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静态浮游箱-气相色谱法对毛村地下河出口水-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开展季节性和连续48小时昼夜监测。结果显示:水-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昼夜变化特征,并且均表现为由水体向大气释放CO_2,呈现出大气CO_2源的特征。在季节性尺度上,CO_2交换通量的变化范围为90.27~406.32 mg·(m~2·h)~(-1),平均值为253.50 mg·(m~2·h)~(-1)。CO_2交换通量的季节性特征表现为雨季大于旱季。在昼夜尺度上,CO_2交换通量的变化范围为46.8~244.45 mg·(m~2·h)~(-1),平均值为137.81 mg·(m~2·h)~(-1)。CO_2交换通量的昼夜性特征表现夜晚大于白天,最高值出现在凌晨0∶00和1∶00,最低值出现在下午14∶00和15∶00。由于毛村地下河出口水-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毛村地下河出口水-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在季节性尺度下的主控因素为岩溶水体中碳酸的平衡系统,但是在昼夜尺度下的主控因素为局地区域环境参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希扬 潘晨 刘敏 杨芳 贾文晓 象伟宁
基于移动监测手段获取上海春季典型样带近地面CO2浓度监测数据,在明确近地面CO2浓度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水平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对近地面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市春季近地面CO2浓度空间分布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空间异质性较为明显,市中心比郊区高出55.1μmol/mol(13.3%),存在着明显的城市"CO2"岛现象。城市化水平对于上海市近地面CO2浓度影响较为显著,总体上呈现随城市化水平上升而下降的趋势,距市中心距离每增加1km,CO2浓度下降1.56μmol/mol。上海市近地面CO2浓度与5km范围内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显著,其中近地面CO2浓度与林地以及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志伟 苏源 徐胜光
【目的】探讨光照对不同生育期水稻根、叶界面CO_2交换的作用。【方法】试验采用自主设计气态化合物挥发试验装置,在内、外室严密分隔和同步测定的条件下,测定水稻叶际及根际界面CO_2的交换速率。【结果】①自然光照下,分蘖期、开花结实期和成熟衰老期日间水稻叶际CO_2交换速率分别为-13.58、-10.84和27.36μg/pot·h,水稻叶际是中前期日间CO_2重要的汇,同时也是成熟衰老期日间CO_2重要的源;夜间水稻叶际CO_2排放是中前期水稻植株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②弱光控试验条件下,不同生育期水稻同步从根、叶界面净排放CO_2,但主要以叶际CO_2排放为主;在水稻不同生育期,LED黄、绿光有增强水稻叶际CO_2排放的明显作用,较强红、蓝光能有效地抑制水稻叶际CO_2的挥发。【结论】不同生育期同步增加红、蓝光比例及光强,有降低稻田生态系统CO_2排放的作用。
关键词:
光照 水稻 叶际 根际 CO_2 排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程达 孙向阳 张林 李志刚 阿拉塔
采用箱法对栗钙土、灰钙土、粗骨土和山地灰褐土4种有代表性的干旱土壤表面CO2通量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土壤(粗骨土和山地灰褐土)的通量显著大于草原土壤(栗钙土和灰钙土)。干旱区土壤表面CO2通量的平均值为230.05μmol/(m2·h),变化范围为-147.27~2319.55μmol/(m2·h)。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存在差异,粗骨土(351.82μmol/(m2·h))>山地灰褐土(347.33μmol/(m2·h))>栗钙土(193.36μmol/(m2·h))>灰钙土(162.37μmol/(m2·h))。土壤表面CO2通量存在季节变化,趋势呈"S"形。9月份最高(516.79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南 路斌 余德光 谢骏 王广军 陈成勋
利用PeePer透析装置(dialysis PeePers)的沉积物间隙水采集技术结合微量分光光度法,测定高密度杂交鳢养殖围隔中原位上覆水及沉积物间隙水中主要离子的浓度,分析各离子在上覆水–泥水界面–沉积物整个垂直剖面上的分布特征,并估算其在上覆水–沉积物界面处的扩散通量。结果显示,1NH4+-N、NO3–-N、NO2–-N、PO43–-P、sO42–-s和Fe2+都具有较强的垂直分布规律。NH4+-N在沉积物0~18 cm中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增加,18 cm后相对稳定;NO2–-N和PO43–-P在沉积物表层2~4 cm出现峰值,而在上覆水和深层沉积物中都相对较低;NO3–-N和sO42–-s...
关键词:
杂交鳢 离子 垂直分布 间隙水 上覆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