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
2020(1)
2017(1)
2015(2)
2014(1)
2013(2)
2012(2)
2011(2)
2008(1)
2007(1)
2006(1)
1995(1)
作者
(6)
(5)
(5)
(5)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学科
其他(2)
基因(2)
基因工程(2)
(2)
工程(2)
(2)
植物(2)
(2)
动物(1)
动物学(1)
及其(1)
各种(1)
(1)
(1)
家畜(1)
小豆(1)
(1)
(1)
(1)
(1)
(1)
水产(1)
(1)
(1)
病毒(1)
病毒学(1)
病虫(1)
病虫害(1)
种树(1)
(1)
机构
大学(14)
(11)
学院(11)
农业(10)
科学(10)
实验(9)
实验室(9)
(9)
重点(9)
业大(8)
研究(7)
农业大学(6)
国家(6)
(6)
(5)
(5)
(5)
林业(5)
生命(5)
研究所(5)
(4)
南京(4)
国家重点(4)
学学(4)
技术(4)
生命科学(4)
生物(4)
生物技术(4)
(4)
研究院(4)
基金
项目(10)
(9)
国家(9)
基金(9)
(9)
专项(7)
农业(7)
科学(7)
科研(7)
(6)
(6)
科学基金(6)
自然(6)
自然科(6)
自然科学(6)
自然科学基金(6)
大学(5)
科技(5)
cars(4)
专项资金(4)
产业(4)
(4)
体系(4)
公益(4)
(4)
创新(4)
博士(4)
技术(4)
(4)
(4)
期刊
学报(9)
(8)
林业(7)
科学(7)
大学(6)
学学(6)
业大(4)
农业(4)
(3)
农业大学(3)
农学(3)
华北(3)
中国(2)
中国农业(2)
南京(2)
南京农业(2)
(1)
中南(1)
中南林(1)
农业科学(1)
农林(1)
北京(1)
(1)
林业大学(1)
(1)
海洋(1)
海洋渔业(1)
渔业(1)
(1)
福建(1)
共检索到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边晨凯  龙定沛  刘雪琴  魏从进  龚加红  赵爱春  
【目的】研究川桑液泡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NHX)基因的功能,探究桑树耐盐机制,为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筛选提供优良的候选基因。【方法】以川桑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基于同源基因序列的保守性,以川桑叶片cDNa为模板克隆川桑液泡膜型NHX基因;利用生物学软件和在线公共平台,分析所得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及功能结构域,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在Nacl胁迫条件下不同时间段‘湖桑32号’根、茎、叶等不同组织中桑树NHX1表达量的变化情况;通过构建超量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拟南芥中,分析转基因拟南芥在Na cl胁迫环境中的种子发芽数,根长、侧根生长情况和幼苗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边晨凯  龙定沛  刘雪琴  魏从进  龚加红  赵爱春  
【目的】研究川桑液泡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NHX)基因的功能,探究桑树耐盐机制,为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筛选提供优良的候选基因。【方法】以川桑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基于同源基因序列的保守性,以川桑叶片cDNA为模板克隆川桑液泡膜型NHX基因;利用生物学软件和在线公共平台,分析所得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及功能结构域,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在NaCl胁迫条件下不同时间段‘湖桑32号’根、茎、叶等不同组织中桑树NHX1表达量的变化情况;通过构建超量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拟南芥中,分析转基因拟南芥在Na Cl胁迫环境中的种子发芽数,根长、侧根生长情况和幼苗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欣  王瑞辉  杨秀艳  朱建峰  刘正祥  倪建伟  张华新  
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将胞质中过多的Na+区隔化在液泡内,从而减轻过量Na+对细胞质的伤害,同时维持细胞的渗透势,利于植物抵御盐胁迫。以2年生唐古特白刺嫩叶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叶片中获得1个NHX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NtNHX1,GenBank登录号为KF751928。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tNHX1全长2 134 bp,包含281 bp的5’非编码区、218 bp的3’非编码区和29 bp的poly(A)尾巴。该cDNA编码1个544个氨基酸的多肽,等电点为8.14,推测分子质量为59.9 kDa。通过与其他物种的NHX1氨基酸序列比对,NtNHX1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党振华  郑琳琳  冯智  王迎春  
长叶红砂为内蒙古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特有珍稀泌盐,强旱生小灌木,对盐渍荒漠环境具有极强适应性。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该植物中分离出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RtSOS1),该cDNA全长为3 829bp,开放阅读框为3 438 bp,编码一个含1 14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分子量为126.76 kDa。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该蛋白N端含有11个跨膜结构域,C端为一个长约700个氨基酸的亲水性尾,具有磷酸化和自我抑制结构域。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证实,RtSOS1与其他植物的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亲缘关系较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达  丰明  张高华  王鹤  李怀梅  李树英  
为提高转基因植物的耐盐性,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獐茅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lNHX组成型表达在日本晴粳稻中。PCR鉴定结果表明,AlNHX基因已经整合到日本晴粳稻中,并在转录水平上表达。转AlNHX基因水稻的耐盐性明显提高。用NaCl经5d培养处理后,转基因水稻可以在含有0~200mmol/L NaCl的MS培养基中生长,而野生型水稻无法在含盐量超过150mmol/L NaCl的MS培养基中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德强  赵树堂  卢孟柱  田林  
Na+/H+反向运输蛋白基因(NHX)是在细菌、植物和动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膜蛋白基因家族。迄今已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分离出AtNHX1、AtNHX2、AtNHX3、AtNHX4、AtNHX5和AtNHX6共6个成员,并发现部分成员对盐胁迫有不同程度的响应。以AtNHX1和AtNHX6的cDNA核苷酸序列为信息探针,基于可利用的杨树EST数据库和毛果杨全基因组测序结果,通过电子杂交辅助的克隆技术,从毛白杨形成层cDNA中分离得到长度分别为1635bp和1709bp的2个cDNA,其分别含有编码544个和526个氨基酸残基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由它们所推导的蛋白质序列与拟南芥、水稻、小麦和玉米的NHX...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刁乐  张凤英  宋炜  马春艳  王伟  谌微  马凌波  赵明  乔振国  蒋科技  
#N/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德源  战伟龑  杨洪兵  衣艳君  
【目的】确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的主要拒Na+部位、质子泵和Na+/H+逆向转运活性与其拒Na+特性的关系。【方法】以耐盐荞麦品种川荞1号和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为试验材料,采用"压力室"法压取木质部汁液,测定各部位拒Na+能力;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细胞质膜和液泡膜,测定质子泵和Na+/H+逆向转运活性。【结果】盐敏感品种的主要拒Na+部位在根部,耐盐品种的主要拒Na+部位在根部和茎基部,耐盐品种整体拒Na+能力明显大于盐敏感品种;相同盐浓度处理下,耐盐品种质子泵和Na+/H+逆向转运活性明显大于盐敏感品种,说明耐盐品种主要拒Na+部位细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骅  刘友良  
通过检测喹吖咽荧光猝灭和恢复,测定了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的大麦品种根系液泡膜微囊质子泵活性(ΔPH)和Na+/H+逆向运输活性。液泡膜H+-ATPase在泵运质子中起主导作用;100mmol/LNaCl诱导大麦根系液泡膜Na+/H+逆向运输活性,且耐盐性强的品种高于耐盐性弱的品种;耐盐性不同的大麦品种K+、Na+在植物体内区域化分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系液泡膜Na+/H+逆向运输活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兰涛  段远霖  吴为人  汪斌  周元昌  李生平  刁志娟  
根据大米草Na+/H+泵基因已克隆的一段基因组DNA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ACE技术,从大米草中分离并克隆出Na+/H+泵基因的一段cDNA片段,长度为793 bp.该cDNA片段编码区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在NCB I网站上BLAST,结果显示该氨基酸序列与多种植物的Na+/H+泵的C端氨基酸序列相似.该结果可以推断所克隆的cDNA片段为大米草Na+/H+泵基因的3′端.将该cDNA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与以前克隆的大米草Na+/H+泵基因的一段DNA所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拼接,然后与多种植物的Na+/H+泵进行对位排列.结果显示,该氨基酸序列与芦苇、水稻、小麦、大麦、玉米、拟南芥和滨藜等植物的N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大光  王新卫  王泽霖  周欣  
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10株涵盖不同分离年代和不同毒力的H9N2亚型AIV的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10株AIV的NA基因的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进化稳定。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其NA基因都属欧亚大陆禽分支,H9N2流感病毒的分布与地域有相关性。其NA蛋白氨基酸序列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以及氨基酸红细胞吸附位点出现的变化尚不能解释这些毒株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别。但这些研究结果从理论上丰富了H9N2亚型禽流感的分子流行病学,也为进一步研究该类毒株的进化提供了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敏  黄利斌  季永华  方炎明  
以构树幼苗根组织和叶组织为实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质膜H+-ATPase活性和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促进了构树幼苗质膜H+-ATPase活性的提高。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根中质膜H+-ATPase的活性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叶片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NaCl胁迫诱导了质膜H+-ATPase的表达,酶蛋白量的增加可能是NaCl胁迫后构树幼苗H+-ATPase活性升高的原因之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彪   宋世佳   李东晓   董伟欣   张月辰  
为探究褪黑素对盐胁迫下小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保红876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CK(清水)、S(60 mmol/L NaCl)、MT(50μmol/L褪黑素)和S-MT(60 mmol/L NaCl和50μmol/L褪黑素),并分析了小豆幼苗生长指标、光合指标、矿质元素离子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较CK处理,小豆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显著降低;叶、茎中Na~+含量显著上升,叶片中Ca~(2+)含量显著上升而Mg~(2+)含量则显著下降,豆苗Na~+/K~+比值显著增加;MDA和H_2O_2含量显著上升,破坏了膜脂选择透性。盐胁迫下施加褪黑素后,较S处理,显著提高了豆苗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总根长显著增加;同时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叶片Pn、Tr和Ci;叶、茎中Na~+和K~+含量显著降低,叶片Mg~(2+)含量显著升高同时Ca~(2+)含量显著降低,豆苗Na~+/K~+比值降低;MDA、O~-_2和H_2O_2含量下降;提高了叶片和根系SOD、POD和CAT活性。正常条件下,施加褪黑素可以促进豆苗的生长,提高幼苗的光合能力,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对15个代表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总根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均与Na~+/K~+比值和ROS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盐胁迫下,褪黑素通过激活了豆苗抗氧化酶活性,可直接和间接的减少H_2O_2含量,保持膜脂渗透稳定性,从而利于植物体内Na~+/K~+平衡;同时,H_2O_2和Ca~(2+)作为信号分子,在褪黑素调节细胞内离子平衡的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健  刘振宇  吕全  梁军  严东辉  张星耀  
以毛白杨和北京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杨树接种溃疡病菌后信号分子水杨酸(SA)和过氧化氢(H2O2)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毛白杨接种后SA与H2O2含量显著上升,72h时内源游离SA含量达到峰值(191.41μg·g-1FW),并伴随H2O2含量的增加和CAT酶活性的降低;而北京杨接种后内源游离SA含量变化不显著(峰值仅为7.83μg·g-1FW),不伴随CAT活性的下降,且H2O2含量与毛白杨相比达到峰值的时间早,峰值低(分别为737.52和306.99nmol·g-1FW),说明不同杨树与溃疡病菌互作体系中SA与H2O2差异显著;同时,克隆获得编码毛白杨水杨酸结合蛋白PtSABP和北京杨Pb...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雪  朱立麒  栗云云  吴海琴  朱怡蕾  庾庆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