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9)
2023(12438)
2022(10258)
2021(9514)
2020(7883)
2019(17889)
2018(18043)
2017(34345)
2016(18976)
2015(21381)
2014(21593)
2013(21126)
2012(18998)
2011(16883)
2010(16595)
2009(14980)
2008(14433)
2007(12591)
2006(10944)
2005(9597)
作者
(55667)
(46067)
(45818)
(43648)
(29413)
(22138)
(20735)
(18245)
(17472)
(16416)
(15765)
(15517)
(14610)
(14589)
(14301)
(14092)
(13884)
(13824)
(13228)
(13128)
(11564)
(11342)
(11211)
(10418)
(10341)
(10236)
(10202)
(10132)
(9294)
(9210)
学科
(74864)
经济(74785)
管理(55573)
(54509)
(45365)
企业(45365)
方法(34213)
数学(29321)
数学方法(29000)
(21041)
中国(20805)
业经(18248)
技术(17489)
(17461)
(16780)
地方(15224)
农业(14404)
理论(13188)
(12558)
贸易(12552)
(12179)
(12136)
(12075)
环境(11681)
(10942)
财务(10868)
财务管理(10851)
教育(10550)
(10443)
企业财务(10300)
机构
大学(268582)
学院(266672)
管理(108127)
(101758)
经济(99442)
理学(94159)
理学院(93144)
管理学(91496)
管理学院(91026)
研究(89458)
中国(63421)
科学(58186)
(58131)
(45299)
(44591)
(43571)
业大(43031)
研究所(41756)
中心(39563)
(38217)
北京(36632)
财经(35814)
(35805)
师范(35463)
农业(34848)
(33141)
(32641)
(31416)
技术(30475)
经济学(29592)
基金
项目(190471)
科学(148843)
研究(138651)
基金(136846)
(120286)
国家(119305)
科学基金(101895)
社会(85446)
社会科(80887)
社会科学(80865)
(75057)
基金项目(73399)
自然(67121)
自然科(65544)
自然科学(65529)
自然科学基金(64340)
(63124)
教育(63047)
编号(56832)
资助(55526)
成果(45257)
重点(42588)
(40985)
(40562)
(40039)
课题(39039)
创新(37336)
科研(36393)
项目编号(35071)
大学(34823)
期刊
(108897)
经济(108897)
研究(76373)
中国(48723)
学报(45513)
科学(41882)
(40685)
管理(39227)
大学(34102)
教育(32060)
学学(32024)
(31375)
农业(28827)
技术(25799)
(18741)
金融(18741)
业经(18347)
经济研究(16955)
财经(16632)
图书(15970)
科技(15611)
(14861)
问题(14516)
技术经济(14239)
(14060)
理论(13296)
林业(12579)
(12511)
现代(12421)
实践(12394)
共检索到378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奇  刘丽婷  莫晓勇  
通过矮化措施控制桉树砧木树体高度,再将从雷州林业局选出的6个桉树树种的31个优良无性系嫁接于矮化砧木上,然后以嫁接好的穗条作为母本进行控制授粉。结果表明:与砧木U6的嫁接亲和性由大到小为韦塔桉F1代杂交种>尾叶桉>粗皮桉>韦塔桉>细叶桉>巨桉。通过人工杂交现已成功收集了17个杂交组合的种子,不同父本与同一母本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间在座果率、单果产种量和单果重量上均有显著差异。从座果率和单果产种量看,以M1(E.urophylla×E.tereticornis)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表现都比较好,座果率平均为60%;韦塔桉2-1(E.wetarensis)×尾巨桉2号(E.urophylla×E.gr...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庞彩红  亓文英  李双云  夏阳  杨勇  乔玉玲  孙超  毛秀红  臧真荣  刘盛芳  
以聊红槐为父本,不同树龄的普通国槐为母本,研究了授粉时间、花朵着生位置、形态、发育程度以及母树树龄对国槐人工授粉率和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脱落花朵中长雌蕊花朵所占比例超过50%时是人工授粉的适宜时期;上午和下午的授粉率没有明显差异;成功授粉的花朵是位于花枝中末端、具有长雌蕊、处于含苞待放的大花朵(长度大于14 mm。联苯胺-过氧化氢染色柱头外缘变蓝且有少量气泡产生);树龄为1520 a的母树授粉效果明显好于树龄为30 a以上的;在此条件下,人工授粉率可达80%以上,坐果率达30%以上。该研究结果为国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坤明  吴菊英  徐建民  甘四明  
以尾叶桉为母本,细叶桉、赤桉、窿缘桉、柳桉、巨桉、雷林一号桉、巨桉×尾叶桉和粗皮桉为父本,进行了201个组合的人工控制授粉,已掌握各亲本树种的开花物候。改进花粉处理和贮藏以及人工授粉技术,经干燥处理的花粉,在低温(-18~22℃)下贮藏42个月,发芽率保持在60%以上。建有72个杂种桉参试的试验林7块。3年生杂种桉的材积生长大部分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强的尾叶桉×细叶桉和尾叶桉×赤桉,单株材积的实际增益分别为120.73%和89.4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之武  张同智  龙广怀  李玉金  张继新  
我们以奥利亚罗非鱼(♂)作父本,尼罗罗非鱼(♀)作母本,于1991年早春比自然繁殖时间提前50~100天配组杂交,繁育出三批雄性化奥—尼鱼种。到5月14日验收,数量为38.8万尾,三批鱼种的规格分别达到6.01、2.05、0.61克;同年9月13日验收养成雄性化率,当年养成平均规格454克,雄性化率达到92.7%。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龚春  何小三  王玉娟  敖婉初  幸伟年  周文才  黄建建  
为了培育出果大、皮薄、出籽率高、含油率高的油茶新品种,进行了油茶远缘杂交育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花油茶与油茶优良无性系和农家品种进行杂交的成功率均非常低;其中,6个杂交组合,共计授粉182个,最后仅获得1个杂交果实。综合分析杂交新品种的各项果实性状,初步得出白皮中子(父)×赣无2(母)、白皮中子(父)×赣无1(母)及泰顺粉红(父)×赣55(母)的杂交种子均表现出果大、皮薄、出籽率高、含油率高的特点,目前选出的品种已播种培育,其后期表现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晓宇  王宇希  谢楠  郭水荣  刘新轶  姚桂桂  
本文研究了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argus♂)的亲鱼斑鳢(C.maculata)培育、杂交鳢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结果显示:斑鳢在杭州地区池塘条件下经人工培育可达性成熟,但无法在自然条件下过冬,需进行保温越冬。杂交鳢人工催产繁殖的适宜水温在22℃以上,以25~28℃为宜。25~30℃水温条件下,分二次注射LHRH-A2、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在32 h以内;采用自然受精,泡沫箱或网箱孵化,其平均催产率为93.3%,平均受精率为72.9%,孵化率为64.1%,孵化时间18~45 h;通过定时过筛、分级分养、适时驯食等技术培育20 d左右,鱼种全长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池忠志  姜心禄  郑家国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变温条件下于抽穗开花期对水稻进行高温胁迫,研究了杂交籼稻结实率对高温的响应。结果表明:高温影响水稻结实的敏感时期是开花期;不同品种的结实率对温度的响应不同,Ⅱ优7号和D优527于开花期处于日均温35℃的短期高温环境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结实率,而Ⅱ优802开花期所处环境的日均温超过30℃,结实率就迅速下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长萍  汪李平  李云荣  
采用人工授粉研究了瓠瓜杂种一代的制种种术,结果表明:每株瓠瓜上以选留3个种瓜,在上午8∶00前后进行人工授粉,所生产的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丹  张启翔  
该文用浓度为 0~ 15 0mg kg的赤霉素 (GA)溶液处理柱头及幼果后发现 ,不同浓度溶液对不同杂交组合的落果率及结实率有不同影响。作者通过具体实验组合首次发现不同品种梅花杂交组合 ,其GA处理最佳浓度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 ,‘淡丰后’ב北京玉蝶’、‘淡丰后’ב变绿萼’ ,以 10mg kgGA处理结实率最高 ;‘淡丰后’ב南京红’、‘淡丰后’ב单瓣跳枝’ ,以 5 0mg kgGA处理结实率最高 ,‘淡丰后’ב双碧垂枝’及‘淡丰后’ב重瓣粉口’ ,以 10 0mg kgGA处理最佳 ;而‘淡丰后’ב淡寒红’ ,则以 15 0mg kgGA处理结实率最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启翔  
用 EC、TTC 以及组织变褐法测定梅花根系抗寒性.结果表明,梅花根系抗冻能力为-5~-8℃,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一年生根系多数分布于冻土层内,在-8℃低温下,根内生活细胞基本失去还原 TTC 的能力.‘辽梅’山杏根系抗寒性最强,根系可耐-12~-18℃低温.梅与杏杂交种的根系抗寒性偏于杏,梅与山桃杂种偏于梅.抗寒性低于-1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金晓玲  傅建敏  张冬林  杜红岩  田英翠  邹义萍  
以从美国引进的34个杂交冬青照片品种为材料,对其适应性和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4个杂交冬青栽培品种栽植的成活率在80%以上,其中以光滑冬青系列成活率最高,达100%;适合光滑冬青扦插的基质为珍珠岩∶泥炭土(3∶1),激素为HorI;不同品种间扦插的成活率存在较大差异,以光滑冬青Ilexglabra最好(90.5%~100%),美洲冬青Ilex verticillata最差(47.5%~64.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建社  樊军锋  张存旭  周永学  
以白杨派中的河北杨、新疆杨和84K杨及黑杨派中的陕林3号、美黑57和I-69杨作为杂交亲本,研究了不同亲本组合的可配性,并采用冻融、油脂膜浸提液处理花粉及正己烷熏蒸或涂抹柱头等措施进行了黑白杨远缘杂交技术研究,对不同杂交组合采取不同措施处理后所获得的杂交种子数量、千粒重及芽苗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黑杨作母本杂交的可配性高于以白杨作母本;对于美黑57×新疆杨杂交组合,采用正己烷熏蒸柱头的处理来克服杂交障碍的效果较为理想;而对河北杨×陕林3号杂交组合,采用正己烷涂抹柱头处理的杂交效果较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广春  孟维韧  全东兴  陈温福  
为了明确水稻高产条件下的栽培模式,增加水稻产量,本研究采用规范化设计,以辽优9466为试材,研究了氮、穗肥施用、播量、插秧穴距和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为施氮量>播量>插秧穴距>插秧苗数>穗肥施量。增施氮肥、适当降低栽插密度是实现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栽培措施的适宜取值为:施氮量172.4~177.6kg/hm2,穗肥施量14.1~15.9kg/hm2,播量2.2~2.4粒/钵,插秧穴距484.2~515.8cm2,苗数2.9~3.1株/穴,按此栽培方案,可获得9.97t/hm2以上的产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专门从事小麦遗传育种、栽培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高新技术研究机构,为中国小麦科学研究的主要优势单位之一。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赵昌平博士,先后主持和参加育成京麦号、京冬号、京花号等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专门从事小麦遗传育种、栽培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高新技术研究机构,为北部冬麦区小麦育种主要优势单位之一。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赵昌平博士。先后育成京麦号、京冬号、京花号等系列品种20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