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5)
- 2023(2122)
- 2022(1877)
- 2021(1846)
- 2020(1593)
- 2019(3392)
- 2018(3423)
- 2017(5558)
- 2016(3692)
- 2015(4219)
- 2014(4274)
- 2013(4115)
- 2012(4213)
- 2011(3824)
- 2010(3963)
- 2009(3815)
- 2008(4093)
- 2007(3986)
- 2006(3530)
- 2005(3176)
- 学科
- 济(9914)
- 经济(9896)
- 管理(8457)
- 学(7584)
- 业(7300)
- 企(6435)
- 企业(6435)
- 方法(4295)
- 壤(3765)
- 土壤(3752)
- 数学(3250)
- 数学方法(3105)
- 财(2944)
- 中国(2923)
- 农(2870)
- 制(2774)
- 及其(2600)
- 理论(2582)
- 生物(2231)
- 害(2118)
- 草(2115)
- 业经(2067)
- 体(2025)
- 教育(2017)
- 贸(1974)
- 贸易(1971)
- 务(1936)
- 和(1934)
- 财务(1928)
- 防(1928)
- 机构
- 大学(58291)
- 学院(57289)
- 研究(25378)
- 农(22056)
- 科学(21847)
- 农业(17899)
- 中国(17758)
- 所(16394)
- 业大(15863)
- 研究所(15271)
- 京(14089)
- 济(13863)
- 管理(13728)
- 经济(13342)
- 省(11607)
- 农业大学(11587)
- 理学(11347)
- 室(11160)
- 理学院(11041)
- 中心(10650)
- 实验(10469)
- 管理学(10426)
- 管理学院(10357)
- 业(10148)
- 实验室(10047)
- 江(9985)
- 重点(9465)
- 技术(9342)
- 科学院(9226)
- 北京(8916)
共检索到90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奇 胡文文 林晓丹 李家玉 梁友谊 杨特 何海斌
通过平板稀释法分离纯化菌株,以莴苣和稗草为受体对候选菌株发酵液进行抑草潜力评价,得到1株高抑制率的菌株.形态学观察结合18S r DNA测序鉴定为曲霉真菌,命名为FJ-Z10.土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白菜根长和株高的抑制率分别为65.88%和18.97%;对白萝卜根长和株高的抑制率分别为43.35%和19.55%;对稗草根长和株高的抑制率分别为60.12%和55.00%;对水稻生长没有明显影响.该真菌可应用于稻田除草,但不适用于蔬菜田除草.
关键词:
桉树 根区土壤 抑草 真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欢 俞新玲 林勇明 吴承祯 谢安强 陈灿 李键 洪滔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柳桉、邓恩桉和尾巨桉3种桉树林地根际土壤解磷细菌进行分离和筛选,并对其解磷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种林分根际土壤中均存在大量的解磷细菌,其中的解有机磷细菌数量为(2.23~4.17)×104cfu·g-1,溶无机磷细菌数量为(2.05~4.00)×104cfu·g-1,解有机磷细菌数量多于溶无机磷细菌数量.不同林分根际土壤解磷细菌数量分布有差异,其数量大小为:柳桉>尾巨桉>邓恩桉.(2)筛选到12株溶无机磷细菌和14株解有机磷细菌,且不同解磷细菌的解磷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12株溶无机磷细菌在无机磷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含量为55.854~367.169μg·m...
关键词:
桉树 解磷细菌 溶磷能力 有效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雲飞 张玥 张彩丽 杨路成 陈暄 庄静 黎星辉
从不同季节的茶树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真菌2 019株,包括茶树根系内生真菌826株、根际土壤真菌1 193株。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rDNA-ITS区段进行扩增及分析,共鉴定出13个属28种真菌,其中茶树根系内生真菌12种,根际土壤真菌20种。对不同季节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分离出茶树根系内生真菌种类分别为12、11、12;3个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而均匀度指数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春、夏、秋季分离出根际土壤真菌种类分别为18、17、20;3个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差异均不明显。根际土...
关键词:
根际土壤 根系 真菌 茶树 多样性指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小芳 陈凯鹏 陈丹 王聪 李勇 何斌 杨梅
深刻认识桉树人工幼龄林根区和非根区土壤属性特征对优化桉树营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桉树人工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冬季和夏季桉树人工幼龄林根区和非根区0~20 cm和20~40 cm深度土壤理化性质、C∶N∶P化学计量比和细菌数量,探讨桉树人工幼龄林根区和非根区土壤理化属性和细菌丰度特征。结果表明,非根区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显著大于根区土壤,非根区0~20 cm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和全磷(TP)含量显著大于根区土壤。夏季根区、非根区土壤含水量、DON、SOC和非根区DOC含量显著大于冬季;夏季桉树根区和非根区0~20 cm土壤TN、TP、土壤全钾含量显著低于冬季。参照全国土壤分级标准,冬季根区土壤SOC和夏季根区土壤TN含量为四级较缺乏水平。与全球森林土壤C∶N∶P平均值相比,桉树幼龄林根区土壤C:N夏季高、冬季低,且根区土壤N∶P和C∶P均低于平均水平,推断桉树人工幼龄林冬季根区土壤存在C限制,夏季根区土壤存在N限制。桉树非根区0~20 cm土壤细菌丰度显著大于根区0~20 cm和非根区20~40 cm土壤。夏季土壤细菌丰度较冬季显著增加。研究表明,桉树人工幼龄林非根区土壤C、N含量和细菌丰度较根区高,根区土壤可能处于C、N元素缺乏状态,根区、土壤深度和季节是影响桉树幼龄林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丰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理春 赵琪 张克华 杨顺林 瞿文林 张明忠 金杰 何璐 陈新云 范源洪
从能源植物麻疯树的根部凸起部分韧皮部、木质部中分离到内生真菌42株,应用PCR技术对分离菌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基因克隆后测序,并将所测序列提交到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核酸数据库(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Gen-bank),通过Blast程序将该序列与数据库已有的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2个菌株分别与Genbank中的拟盘多毛孢菌属Pestalotiopsis、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枝顶霉孢霉属Acremonium、镰孢霉菌Fusarium、木霉属Trichoderma、毛霉属Mucor、青霉属Penicill...
关键词:
麻疯树 内生真菌 分离 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辉 李燕歌 周春然 宁留芳 杨洪强
【目的】根区土壤微生物是影响根系环境的重要因素,炭化苹果枝是废弃果树枝条低氧高温热解产物,研究施用炭化苹果枝对苹果根区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为炭化苹果枝的合理应用以及改善果园土壤生物学性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春季,将长势一致的2年生‘富士’苹果幼树(砧木为平邑甜茶)移栽到含有不同质量比(0—4%)炭化苹果枝的盆栽土壤中,于移栽120 d后采集土样,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建立文库,利用Miseq平台illuMiNA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V3+V4区域和真菌iTs1区域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以及群落结构。【结果】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秀英 白红霞 白玉明 呼达古拉 刘俊霞
从健康杨树植株的叶(芽)、皮、枝中分离获得154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归属于3个目、5个科、13个属中。利用两点对峙培养拮抗试验、孢子萌发试验和人工接种试验,从中筛选杨树烂皮病病原菌的拮抗菌。试验结果表明所获内生真菌(4属)菌株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sp.)的菌株拮抗效果表现最明显。青霉菌可迅速对病原菌菌落包围、覆盖,从而使植物病原菌生长受到抑制,孢子萌发试验中,3 d的培养滤液就可对病原菌孢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生防潜能。
关键词:
杨树 内生真菌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鹏亮 董新光 郭开政 马英杰 岳文俊
【目的】探明干旱区滴灌条件下枣树根区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根系分布和土壤水分动态资料为基础,用考虑二维根系吸水的HYDRUS模型对滴灌条件下枣树根区土壤水分动态进行模拟,用含水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均方误差(RMAE)检验模拟效果。【结果】(1)各层土壤水分90d内的动态模拟结果显示,RMSE小于0.024cm3/cm3,RMAE小于14.2%;(2)典型灌溉周期剖面含水率分布的模拟结果显示,RMSE小于0.016cm3/cm3,RMAE小于5.6%。【结论】模拟结果表明,试验灌溉定额(450m3/hm2)合理,灌溉周期需调整,说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反映干旱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汤小美 林天元 周珊珊 李国凤 刘普 叶振风 吴中营 王东升 朱立武
[目的]为了明确黄河故道地区造成梨树根腐病的病原菌的种类,研究18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通过对梨树根腐病发病根系样品病原菌的分离和单孢纯化,根据代表性菌株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试验,进行病原菌的种类鉴定,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效抑制的化学药剂进行筛选,并对部分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从发病根系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4个菌株,经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同一致病菌;结合致病性试验结果,确定该致病菌是腐皮镰刀菌(Nectria haematococca
关键词:
梨树 根腐病 病原菌 鉴定 杀菌剂 筛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蕾 梁军 周国英 倪杨 吕全 张星耀
【目的】杨树溃疡病是中国杨树人工林重大生物灾害之一,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杨树溃疡病是持续有效的手段。本研究旨在从杨树林地土壤中分离出对杨树溃疡病菌有良好生防效果的拮抗微生物。【方法】以杨树溃疡病病原菌葡萄座腔菌为靶标,进行土壤中生防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和鉴定。土壤微生物的分离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分为初筛、发酵液复筛和拮抗菌株离体复筛3步,初筛采用平板对峙法,拮抗菌发酵液复筛选择三明治法和改良琼脂扩散法相结合的方法,最终通过离体组织防治效果测定确定目的生防菌株;生防菌株的鉴定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河北省廊坊市和河南省原阳县的杨树林地中按上、中、下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骆婷 夏虹 冯定胜 高友 王一丁
【目的】本研究旨在为土壤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采自四川汶川的高山森林土壤中分离可培养细菌,采用透明圈法等对其多项降解功能进行鉴定,筛选能够同时降解纤维素、蛋白质、淀粉、油脂和过氧化氢的多功能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共分离到40株可培养细菌,其中21株为多功能菌株,菌株N14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最强,菌株N12对蛋白质的降解能力最强,菌株N32对淀粉的降解能力最强,菌株N12、N16、N19、N20对油脂的降解能力较强,菌株N19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能力最强。经鉴定,这些多功能菌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高山森林土壤具有较高的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并且其中的功能菌数量多且降解能力较高,因此,该结果在高山森林土壤资源菌的应用方面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森林土壤 多功能菌株 微生物资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坤 杨建军 李璐 王彦淇 王颖 马焕成
生长在干热河谷的木棉普遍具有丛枝菌根真菌(AMF)共生系统,这是否是它对干旱环境适应的策略之一?为揭示AMF是否促进木棉吸收养分能力从而提高其抗旱能力,采用盆栽试验对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木棉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木棉根区土壤养分及植株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中度干旱胁迫下,接菌提高了植株根区土壤AK、NO3--N含量而降低了TN、TP含量,在干旱胁迫第30、60、90d时,AK、NO3--N含量分别比未接菌株多37.35%、20.48%、17.77%和173.61%、285.94%、84
关键词:
营养吸收 丛枝菌根真菌 木棉 干旱胁迫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美娜 杨红 刘志恒 张江林 李昕月 白海涛
2010年9月至2010年10月,从辽宁省7个玉米主要产区采集土壤样品70份。通过不同分离方法,获得132个菌株,菌种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真菌实验室(HMSYAU)。经纯化培养鉴定出17个属,包括已定种19个,未定种3个。鉴定结果表明: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分离频率最高,为28.0%,其次分别为金孢属(Chrysosporium sp.)12.1%、微黄青霉(Penicillium minioluteum)10.6%;短毛毛壳(Chaetomium brevipilium)、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绿僵菌(Metarrhizium ani...
关键词:
辽宁 玉米田 真菌 分离 鉴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建伟 邢存芳 邓晓梅 陈芬
【目的】研究不同pH花椒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为提高土壤质量及促进花椒生长提供依据。【方法】在300 hm~2花椒园中,分别采集低pH区(pH≤5.5)、中pH区(5.5碱解N>有效P>速效K。相关性分析表明,花椒根区土壤pH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相对丰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C/N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碱解N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K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效P与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土壤pH、C/N、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对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较大,土壤pH改变了花椒根区土壤细菌的群落构成和多样性,是决定花椒根区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首要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