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42)
- 2023(4089)
- 2022(2727)
- 2021(2295)
- 2020(1805)
- 2019(3742)
- 2018(3941)
- 2017(7263)
- 2016(4275)
- 2015(4872)
- 2014(5113)
- 2013(4713)
- 2012(3931)
- 2011(3422)
- 2010(3403)
- 2009(3083)
- 2008(3118)
- 2007(2855)
- 2006(2679)
- 2005(2555)
- 学科
- 济(16482)
- 经济(16465)
- 业(9753)
- 管理(9294)
- 中国(7191)
- 企(6800)
- 企业(6800)
- 农(6678)
- 业经(5761)
- 学(5322)
- 农业(4591)
- 发(4380)
- 地方(4180)
- 发展(3937)
- 展(3933)
- 方法(3844)
- 产业(3704)
- 信息(3292)
- 制(3224)
- 总论(3144)
- 信息产业(3109)
- 体(3031)
- 化(2997)
- 数学(2997)
- 数学方法(2955)
- 财(2894)
- 银(2589)
- 银行(2566)
- 城市(2462)
- 镇(2461)
- 机构
- 学院(60659)
- 大学(60254)
- 研究(24381)
- 济(21330)
- 经济(20833)
- 管理(18470)
- 科学(17760)
- 中国(17517)
- 农(15883)
- 理学(15422)
- 理学院(15224)
- 管理学(14722)
- 管理学院(14635)
- 京(14004)
- 所(13534)
- 业大(12612)
- 研究所(12565)
- 农业(12228)
- 江(10360)
- 中心(10320)
- 院(9494)
- 财(9328)
- 北京(8798)
- 省(8780)
- 范(8243)
- 技术(8209)
- 师范(8099)
- 州(7985)
- 农业大学(7977)
- 研究院(7746)
- 基金
- 项目(43107)
- 科学(32520)
- 基金(29970)
- 研究(28283)
- 家(28071)
- 国家(27873)
- 科学基金(22584)
- 省(17573)
- 社会(17244)
- 社会科(16217)
- 社会科学(16213)
- 基金项目(15485)
- 自然(15230)
- 自然科(14855)
- 自然科学(14846)
- 自然科学基金(14581)
- 划(14535)
- 教育(12465)
- 资助(11733)
- 编号(10999)
- 重点(10404)
- 发(9923)
- 成果(9022)
- 计划(8937)
- 科技(8768)
- 科研(8473)
- 课题(8437)
- 创(8293)
- 部(8205)
- 化(8156)
共检索到93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符韵林 莫引优 覃冠利 赵林 容玉泉
在质量浓度为36%(360 g.L-1)的硫酸催化作用下用苯酚对桉树Eucalyptus spp.树皮进行液化,考察催化剂用量、液固比、液化温度和液化时间对液化反应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桉树树皮液化的较佳方案,并对桉树树皮液化物树脂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液固比对桉树树皮液化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液化温度、液化时间。②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得出桉树树皮较理想的液化工艺条件:液固比为10∶3,液化温度为150℃,液化时间为80 min,质量浓度36%硫酸用量为液化物总量的6%。③以树皮液化物为基准,选择甲醛摩尔比为1.6,氢氧化钠摩尔比为0.3,水摩尔比为8.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结旺 傅深渊 于红卫 槐敏
以苯酚为液化剂,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树皮进行了液化实验。分析了反应温度、液比(苯酚与杉木树皮的质量比)、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及液化时间对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盐酸和磷酸相比,硫酸对杉木树皮的液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适宜液化工艺条件为:以72%(720 g.kg-1)硫酸为催化剂,用量为0.15 mL.g-1,液化时间为1.0 h,反应温度为150℃,液比为3,此时液化残渣率为9.97%。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杉木树皮及其液化产物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杉木树皮的化学组分发生了明显的酚化反应。图6表1参2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贵全 张卓睿 张诗朦 任宣百 庞久寅
【目的】研究落叶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的树脂催化降解工艺及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落叶松树皮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落叶松树皮中多聚原花青素(LPPC)为原料,使用CR57树脂催化降解制备了落叶松树皮低聚原花青素(LOPC)。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优化降解工艺条件,并对降解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考察其抗氧化能力。【结果】催化降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每100 m L多聚原花青素中加入18 m L催化树脂,催化温度76℃,催化时间1.8 h,此条件下降解产物平均聚合度为3.76。对比LPPC和降解产物LOPC的色谱图,发现降解产物中多聚组分含量明显降低,证实LPPC发生了降解反应;根据紫外光谱图和红外光谱图,确定降解产物具有原花青素的结构特征;由质谱图可知降解产物是从三聚体到十二聚体,并以四聚体为主分布的低聚物。分析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铵盐(ABTS)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72.56、12.64和2.52 mg/L。与各对照品相比较,降解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其还原能力、清除·OH自由基能力和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仅低于葡萄籽提取物(GS),而高于松树皮提取物(PB)、VC、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结论】催化树脂CR57可适用于催化LPPC的降解反应,降解后的LOP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殷金莲 孙卉 谢顺虎 杨阳 张红勇 徐怀德
为了确定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鲤鱼的最佳酶解条件及其酶解效果,应用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对鲤鱼酶解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酶解前后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鲤鱼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24 g/kg,酶解温度50℃,pH值7.0,在此条件下酶解3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59.2 mg/L;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0.16 g/kg,酶解温度45℃,pH值8.0,在此条件下酶解4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44.6 mg/L;木瓜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10 g/kg,酶解温度60℃,pH值7.0,在此条件下酶解4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102.6 m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敏 赵广杰 M H ALMA
为了探究木粉多元醇液化过程中缩聚反应阶段液化残余物的化学基团、结晶度以及微观形态的变化,进而探明缩聚反应机理,以聚乙二醇和丙三醇为液化剂、H2SO4为催化剂,对桦木木粉液化,并用FTIR、XRD和SEM对液化残余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0~180min液化时间内,缩聚反应约发生在70min以后。2)与木粉相比,分解反应和缩聚反应阶段的液化残余物在1500、1607和1248cm-1处基于木素的芳香环和甲氧基的吸收特征峰消失,在1739cm-1处基于糖类化合物基团的吸收特征峰明显变小。3)在分解反应阶段,液化残余物的结晶度有所增大;而在缩聚反应阶段,结晶度保持一段恒定值,后呈增大趋势。4)在...
关键词:
化学基团 结晶度 微观形态 液化残余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贵武
采用湿地松树皮提取物对酚醛树脂胶改性,以研制人造板胶粘剂.选用L9(34)方案进行正交试验,找出最佳改性酚醛树脂胶制备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改性酚醛树脂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5 min、催化剂加入量(催化剂与总酚量摩尔比)0.06∶1、湿地松树皮提取物替代苯酚量40%.所制成的胶粘剂用于压制胶合板,其质量符合类胶合板国家标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章 李文军 周文瑞 范东斌 高伟
脲醛树脂在人造板生产中的大量使用是室内空气中产生甲醛污染的主要原因.掌握脲醛树脂的固化机理将成为解决甲醛污染问题的关键.该文依据高分子缩聚的经典理论和胶体学说以及一些实验与生产事实,讨论了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问题、胶接制品的甲醛释放问题、脲醛树脂的耐水性问题、脲醛树脂固化速度与摩尔比以及固化剂种类的关系问题,分析了脲醛树脂固化的经典理论与胶体学说存在的问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军 赵广杰
为了扩大木材的应用领域和降低碳纤维的成本,以木材液化物为原料,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熔融纺丝,经甲醛和盐酸溶液固化处理后获得木材液化物碳纤维原丝,利用IR、XRD、拉曼光谱分析仪等初步揭示了木材液化物碳纤维原丝在炭化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炭化温度400℃以上,木材液化物原丝中出现了较明显的(100)衍射峰;炭化温度500℃以上在1360cm-1处附近出现D峰、1595cm-1处附近出现G峰;随炭化温度的提高,原丝内部微观结构逐步趋于有序化;炭化过程中,原丝分别在500和800℃时结构发生了两次大的改变,但代表芳环骨架振动的1632、1454cm-1处吸收峰在整个炭化过程中依然存在,表明木材液...
关键词:
碳纤维 木材液化物 微结构 温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求慧 赵广杰 何静
为搞清酸性条件下三倍体毛白杨和杉木苯酚液化物的结构,该研究对两种木材分别进行了液化处理,并对液化物进行了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1H--NMR1、3C--NMR和31P--NMR)以及电子扫描电镜(SEM)的测定分析.FTIR和NMR的分析结果表明,液化后的毛白杨和杉木均发生了结构上的明显变化,出现了纤维素和木素的基本活性结构单元,表明液化处理使木材发生了降解、酚化等化学反应.SEM测定结果表明,木材液化物中含有未完全液化的微小木材组织碎片,两种木材液化物中残存的这种物质的大小存在差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军 赵广杰
该文以木材苯酚液化物为原料,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后熔融纺丝,将熔纺纤维置于甲醛和盐酸溶液中固化处理后制成碳纤维原丝,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碳纤维原丝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丝的拉伸强度随收丝辊转速和固化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在盐酸浓度15%、固化升温速率15℃/h时,拉伸强度和模量达到最大值;原丝的拉伸模量与其拉伸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收丝辊转速72 r/min、固化液盐酸浓度18.5%、固化升温速率10℃/h和固化时间4 h条件下,制备出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分别为356 MPa和31 GPa的木材苯酚液化物碳纤维原丝。
关键词:
碳纤维原丝 木材液化物 拉伸强度 固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求慧 赵广杰 陈金鹏
为了探讨酸性催化剂对木材 (杉木和三倍体毛白杨 )苯酚液化的影响 ,该研究采用磷酸 (85 % )、低浓硫酸(36 % )、盐酸 (37% )、草酸 (99 5 % ) 4种弱酸性无机酸 ,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木材的液化试验 .结果表明 ,磷酸和低浓硫酸是木材苯酚液化效果较好的催化剂 .在温度为 15 0℃、液化时间为 2h、液体比 (苯酚 木材 )为 4、催化剂含量为10 %的条件下 ,采用磷酸或低浓硫酸 ,可以分别使木材液化后的残渣率降至 3 2 %和 4 0 % .
关键词:
木材苯酚液化 催化剂 残渣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 母军 李思锦 赵阳
为了有效利用热解技术处理废弃人造板,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比分析桉木、添加质量分数10%脲醛(UF)树脂的桉木、添加质量分数10%三聚氰胺改性脲醛(MUF)树脂的桉木、UF树脂、MUF树脂的热解液组分。结果表明:桉木热解液成分复杂,其中2,5-二甲基呋喃的相对含量达到27.56%,3-甲基-2-羟基-2-环戊烯-1-酮和4-(2-氧代)-2-环己烯-1-酮的相对含量分别为7.04%和7.02%,2,6-二甲氧基苯酚的相对含量为9.48%。添加UF树脂的桉木热解液检测到含氮物质的相对含量比桉木热解液增加22.93%,该热解液有望用于肥料生产和土壤改良;添加MUF树脂的桉木热解液出现了木糖、丁内酯等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龚仰军 薛珊
一、天然气是日本的重要能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们在积极寻找新能源的同时,也不断地对已广泛使用的常规能源进行再认识和再开发,以提高其使用效率。天然气就是其中之一。天然气作为能源,对日本来说有许多优越性。首先,在环境污染方面,它是矿物化石燃料中污染较小的“清洁能源”,燃烧时产生的CO_2只有煤炭的60%、石油的70%。而大量排放的CO_2,正是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此外,天然气几乎不产生SO_x,SO_x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其次,日本天然气进口的主要产地分别位于东南亚、澳大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怡沛
天然气资源丰富、清洁,现代内燃机技术发展使天然气替代燃油成为现实。在对比分析液化天然气相对于压缩天然气和燃油的技术经济优势和环境效益,以及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生产情况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液化天然气替代内燃机燃料的现状,得出我国液化天然气替代内燃机燃料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结论;提出了中国液化天然气替代燃料油的目标市场主要有: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市政车辆,陆路货运车辆,矿山施工机具、建筑施工机具及农用机具,江河湖泊船舶、近海及内海船舶等,同时分析了其市场容量。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液化天然气替代燃油的6条建议。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内燃机燃料 替代 市场 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