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12)
- 2023(6319)
- 2022(5263)
- 2021(4650)
- 2020(4005)
- 2019(8778)
- 2018(8518)
- 2017(16218)
- 2016(8683)
- 2015(9604)
- 2014(9770)
- 2013(9825)
- 2012(9217)
- 2011(8683)
- 2010(9087)
- 2009(8760)
- 2008(8419)
- 2007(7783)
- 2006(7194)
- 2005(6592)
- 学科
- 济(61394)
- 经济(61363)
- 管理(24008)
- 业(20527)
- 方法(19605)
- 数学(17771)
- 数学方法(17603)
- 地方(16921)
- 企(14820)
- 企业(14820)
- 中国(13521)
- 学(12314)
- 地方经济(12205)
- 环境(11781)
- 险(10719)
- 保险(10626)
- 业经(9939)
- 农(9283)
- 银(8745)
- 银行(8731)
- 融(8570)
- 金融(8570)
- 制(8470)
- 行(8323)
- 财(8289)
- 生态(8243)
- 和(7232)
- 经济学(7210)
- 资源(7072)
- 划(6698)
- 机构
- 学院(134802)
- 大学(134492)
- 济(66801)
- 经济(65574)
- 研究(51227)
- 管理(50098)
- 中国(42456)
- 理学(41491)
- 理学院(41022)
- 管理学(40369)
- 管理学院(40139)
- 科学(30950)
- 财(29835)
- 京(29152)
- 所(26586)
- 研究所(24196)
- 财经(23357)
- 中心(22554)
- 经济学(21775)
- 经(21017)
- 江(20691)
- 农(20389)
- 业大(19566)
- 北京(19537)
- 院(19476)
- 经济学院(19240)
- 财经大学(17181)
- 州(16177)
- 省(15937)
- 科学院(15911)
- 基金
- 项目(86468)
- 科学(67263)
- 基金(62311)
- 研究(61146)
- 家(54849)
- 国家(54481)
- 科学基金(45761)
- 社会(40799)
- 社会科(38666)
- 社会科学(38650)
- 省(33918)
- 基金项目(32532)
- 自然(28615)
- 自然科(27745)
- 自然科学(27735)
- 划(27706)
- 自然科学基金(27202)
- 资助(26558)
- 教育(25496)
- 编号(22230)
- 重点(19918)
- 发(19779)
- 部(18138)
- 国家社会(17221)
- 成果(17210)
- 课题(16452)
- 创(16449)
- 科研(16306)
- 发展(16032)
- 展(15801)
共检索到215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亭然 秦晓锐 鲁法典
以广西桉树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两种经济指标探索不同立地条件及连作代数对桉树林经济生态效益、价格盈利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立地指数大于17时,桉树林在一般市场条件下都可获得收益;当桉树木材市场价格为560.66~1 661.00元/m~3时,处于立地指数差的桉树林的盈利概率为0.14%且固碳效益降低,经济及生态抗风险能力差;在立地指数等于21的基础上进行桉树连作,第四代桉树林经济效益明显降低,当桉树林木材市场价格低于837.90元/m~3时,经营第四代桉树林在经济上易亏损且碳汇效益低于中等立地的效益产出,生态风险高。由此,建议当桉树连作至第四代或林业用地立地条件差时应及时更换树种、种植水土保持较好的乡土树种从而恢复地力以减少经济损失。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陆道调 蔡会德 张旭 牟继平
采用系列固定标准地测定方法,对广西选育出来推广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2-28和DH32-29,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无性系GL-9和引种自广东省的尾叶桉E.urophylla无性系U6进行造林生长对比及经营效益测算。结果表明,无性系DH32-28,GL-9和DH32-29比U6在单位面积蓄积量、木材收入及经营利润上具明显优势。优先推广前3个无性系,将是桉树林发展的更好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辛琨 黄星 洪美玲 蓝崇钰 刘强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定量评价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重视其生态功能。文章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阐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类型,并根据两个估算实例,探讨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体系,最后针对目前估算过程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韦菊娴 王聪 何斌 尤业明 黄雪蔓
土壤微生物主要通过参与养分元素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过程来影响桉树生长发育,在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桉树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种类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土壤微生物学研究技术手段的限制,桉树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研究较少,当前对桉树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大多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系统综述了不同经营方式、林分类型和林分年龄条件下桉树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变化规律及研究进展。与桉树天然林相比,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一般较少。与桉树人工纯林相比,桉树混交林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样性和活性。桉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一般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外生菌根真菌与内生菌根真菌多样性随林龄的增长而下降。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参与桉树林土壤养分元素循环和重金属污染修复的作用机制,并对桉树林土壤微生物研究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展望。可为维持桉树林土壤健康、促进林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表1参9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蕾 陈宇翔 王旭 王帅 李佳灵 张晓琳 朱美玲 林灯 梁卿雅 邹耀进 李超
以海南儋州、屯昌、琼海三个市县的9个桉树林样地为试验对象,通过分析土壤碳含量、碳密度以及土壤碳储量,对海南省桉树林土壤固碳情况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海南岛桉树林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碳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介于3.15±0.81~47.99±3.73 g/kg之间,平均碳含量为12.74±10.74 g/kg;(2)平均碳储量为133.80 t/hm2,低于我国森林土壤平均碳储量但高于热带林土壤碳平均储量;(3)海南省桉树林土壤碳含量、碳密度、碳储量,均以表层土含量最大,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4)土壤碳储量随土层的分配率显示海南岛桉树林目前受到的人为干扰较严重,但除4年龄的桉树林对外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宿少锋 林之盼 雷湘龄 王小燕 薛杨
【目的】为探讨不同退化程度红树林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期为不同退化红树林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旨在为退化红树林恢复和治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不同退化程度红树林(未退化N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中土壤养分含量和重金属含量测定,并运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危害生态指数法对不同退化梯度土壤重金属特征进行污染程度评价。【结果】八门湾红树林土壤养分随着退化梯度的加剧,全碳、全氮、全磷、全钾、pH值、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降低幅度均超过50%。随着土层的加厚,全碳、全氮、全磷、pH值呈下降趋势,全钾、土壤含水率呈增大趋势。随着退化梯度的加剧,6种重金属均呈增大趋势,其中Cu、Zn、Pb、Cd等4种重金属增加10倍以上。随着土层的加厚,6种重金属总体呈减少趋势。总体上,不同退化梯度土壤重金属与土壤养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6种重金属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重金属来源相似。未退化红树林内梅罗综合指数小于1,未受到重金属污染,而轻度退化和中度退化红树林重金属污染达到重度水平,主要污染物为Cu、Pb和Cd。未退化红树林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轻微生态危害,而轻度退化红树林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达到中等生态危害,中度退化红树林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达到强生态危害。【结论】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八门湾红树林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也逐渐增加。
关键词:
重金属 退化 污染评价 八门湾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斌 庞碧剑 谭趣孜 巫冷蝉
研究了在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幼苗期(2013年5月,春季)、中鱼期(2013年7月,夏季)和成鱼期(2013年10月,秋季)北仑河口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系统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组成、风险及来源,分析了养殖环境对PAHs分布的影响因素及中华乌塘鳢的富集响应,并评估了养殖环境的理论阈值及剩余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系统内4个管理窗口(G1、G7、G3、G5)养殖水体的多环芳烃浓度的空间变化为G5>G7>G1>G3,主要受管理窗口理化性质差异、海水和陆源输入的影响;时间变化为中鱼期>成鱼期>幼苗期,主要与珍珠湾水质季节变化以及地表径流输入有关。受管道颗粒物含量影响,沉积物多环芳烃含量的空间变化为G1>G3>G7>G5;时间变化为幼苗期>中鱼期>成鱼期,主要与珍珠湾水质季节变化有关。幼苗期管理窗口水体多环芳烃主要源于石油燃烧排放,中鱼期主要是石油、石油燃烧和木、煤燃烧排放的混合源,成鱼期主要源于木、煤燃烧排放。而沉积物的多环芳烃主要是石油燃烧和木、煤燃烧排放来源。养殖水体多环芳烃的危害商值(HQ)小于1,沉积物多环芳烃含量均低于效应区间低值(ERL),说明该系统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较小。中华乌塘鳢的致癌风险指数(CRI)均低于1×10~(-6),没有致癌风险,CRI的时间变化主要与珍珠湾水质的季节变化有关,空间变化可能受陆源输入影响。中华乌塘鳢的CRI为可接受或较高时,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系统PAHs的剩余环境容量较高,养殖环境较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永智 丁四保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对于红树林,很多人可能会比较陌生,其实红树林不是红颜色的树林,而是一种木本胎生植物,其生长环境很特殊,主要生存在陆地与海洋交界的滩涂地带,是一种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作为海岸带湿地的重要木本植物,起到了海岸森林的作用,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宏光 温远光 梁宏温 徐海根 杨瑶青 李明臣 黄志辉 邓荣艳
对广西钦州市马尾松林和巨尾桉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开展研究,旨在阐明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功能群的影响,促进对桉树人工林的科学认知。研究表明,采伐马尾松林种植桉树后10年,在1800m2样地内,桉树林的物种数为95~98种(木本植物50种,藤本17~19种,草本24~28种),而马尾松林为63~88种(木本植物32~48种,藤本13~24种,草本16种),两类林分的木本、藤本和总物种数差异不显著(P为0.237~0.937),而草本植物差异显著(P=0.038),表明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将显著增加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铁芒萁有显著的负效应,重要值减少50%(P=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远光 郑羡 李明臣 徐海根 梁宏温 黄承标 朱宏光 何斌
对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巨尾桉林和马尾松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旨在阐明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后,0~60cm土层的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呈下降趋势,而0~20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稍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为0.42~0.91);②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相差不大,在各土层中的差异也不显著(P为0.79~0.89);③土壤养分的变化,除桉树林的土壤全氮和速效钾(0~20cm)含量比马尾松林低外,全钾、有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都高于马尾松林,而土壤有机质、pH值、全磷和水解氮相差不大;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0~40c...
关键词:
巨尾桉林 马尾松林 土壤理化性质 广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邓小飞 黄金玲
广东江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红树林及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文章对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性、生物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及生态公益性、生态旅游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对红树林湿地资源研究、加强退化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恢复、开展湿地旅游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红树林 生态评价 自然保护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程 欧阳林男 陈少雄
[目的 ]通过监测3种初植密度桉树人工林16 a的生长情况,分析其材种出材量及经济效益,为培育桉树中、大径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收集和分析桉树人工林3种初植密度1 250、883、667株·hm-2 16 a的生长数据,计算材种出材量,同时分析平均生长量、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结果 ]密度1 250株·hm-2与密度883、667株·hm-2的胸径生长均差异显著(p 0.05)。中径材出材量及其年均出材量在7~12 a和第16年以密度883株·hm-2的林分最大,7~12 a密度667株·hm-2> 1 250株·hm-2,第16年密度1 250株·hm-2超过密度667株·hm-2。密度883株·hm-2在第16年开始出现大径材。密度1 250株·hm-2的轮伐期为7 a,密度883、667株·hm-2均为9 a。9 a时密度1 250、883株·hm-2的净现值达到峰值,密度667株·hm-2在8 a时达到峰值,密度1 250、883、667株·hm-2的最大净现值分别为30 994、40 193、31 288元·hm-2,对应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37%、41%、42%。[结论 ]初植密度883株·hm-2有最高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以及较高的生长潜力,667株·hm-2次之,1 250株·hm-2最低。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再鸿 杨小波 余雪标 李跃烈 吴庆书
通过野外样方样地调查,在比较分析海南岛年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的基础上,寻找影响桉树Eucalyptusspp.林下植被的关键因子。单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木本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与土壤含水量、年降水量、土壤速效氮和有效磷达到了显著相关水平,但这些因子无一与草本多样性指数H′和D达显著相关水平。造成如此差异,可能由于桉树林下灌木发育阻碍了林下草本的生长,或由于桉树林下植被演替所处阶段使然。表2参1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巧 陈又清 周兴银 陈彦林 郭文俊
于2005年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不同树种组成的4个桉树Eucalyptus spp.林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在4个试验地内,通过网扫法采集乔木及灌草层昆虫2 541头,分属于11目84科218种,其中半翅目Hemiptera种类及个体最丰富;通过陷阱法采集地表层昆虫6 602头,分属于12目49科121种,其中膜翅目Hymenoptera种类及个体最丰富。不同桉树林昆虫群落中乔木及灌草层亚群落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Ⅰ(桉树林)>Ⅱ(桉树林)>Ⅲ(桉树-印楝Azadirachta indica林)>Ⅳ(桉树-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林);地表层多样性的排序为:Ⅲ>Ⅳ>Ⅰ>Ⅱ...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梁文海 刘吉凯 张伟 李新伟 钟仕全
高分2号(GF-2)是中国研制的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民用遥感卫星。为探讨GF-2遥感数据对林业资源信息的监测能力,以广西横县平朗乡桉树Eucalyptus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像多种特征的分析与提取,建立桉树林信息提取的知识规则,实现桉树林空间分布的准确提取,最终桉树林提取的用户精度和生产者精度分别达81.4%和86.4%。结果表明:利用GF-2数据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桉树林提取精度能够满足林业部门对于快速准确提取林业资源信息的生产需求。GF-2卫星因其高时空分辨率的特性可作为林业资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GF-2影像 桉树 面向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