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2)
- 2023(8657)
- 2022(7850)
- 2021(7492)
- 2020(6274)
- 2019(14672)
- 2018(14773)
- 2017(28548)
- 2016(15654)
- 2015(17713)
- 2014(17716)
- 2013(17583)
- 2012(15978)
- 2011(14218)
- 2010(13981)
- 2009(12601)
- 2008(12001)
- 2007(10163)
- 2006(8698)
- 2005(7351)
- 学科
- 济(58941)
- 经济(58876)
- 管理(44186)
- 业(41560)
- 企(35333)
- 企业(35333)
- 方法(29919)
- 数学(25915)
- 数学方法(25598)
- 农(15076)
- 学(14366)
- 中国(14191)
- 财(13937)
- 业经(13074)
- 地方(12148)
- 理论(10724)
- 和(10393)
- 农业(10117)
- 贸(10090)
- 贸易(10086)
- 技术(9838)
- 易(9778)
- 环境(9713)
- 务(9308)
- 财务(9237)
- 财务管理(9222)
- 制(9144)
- 教育(8897)
- 企业财务(8734)
- 划(8546)
- 机构
- 大学(218884)
- 学院(216525)
- 管理(90530)
- 济(79883)
- 理学(79541)
- 理学院(78677)
- 经济(78009)
- 管理学(77258)
- 管理学院(76890)
- 研究(69954)
- 中国(49728)
- 京(47237)
- 科学(46684)
- 业大(35373)
- 所(35038)
- 财(34682)
- 农(34227)
- 研究所(32441)
- 中心(31287)
- 北京(29856)
- 江(29594)
- 范(28843)
- 财经(28808)
- 师范(28586)
- 农业(26708)
- 经(26248)
- 院(26236)
- 州(24698)
- 技术(23600)
- 师范大学(23284)
- 基金
- 项目(157571)
- 科学(122770)
- 研究(114073)
- 基金(113452)
- 家(99231)
- 国家(98410)
- 科学基金(84375)
- 社会(68993)
- 社会科(65255)
- 社会科学(65237)
- 省(61818)
- 基金项目(61526)
- 自然(57011)
- 自然科(55649)
- 自然科学(55636)
- 自然科学基金(54613)
- 划(52102)
- 教育(52070)
- 编号(47156)
- 资助(46862)
- 成果(37577)
- 重点(34645)
- 部(33950)
- 发(32700)
- 创(32667)
- 课题(31922)
- 科研(30499)
- 创新(30344)
- 项目编号(29316)
- 大学(29282)
共检索到298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喜明 贺勤
该文以25mm及50mm厚桉树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40、160和180℃下热压干燥,研究其干燥过程曲线,包括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干燥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的热压干燥为先等速而后减速干燥,等速和减速干燥转折点的含水率为51.29%,干燥速度随板的厚度的增加而减慢,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热压干燥 干燥曲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雪标 杨伟东 杨敬华 吕春艳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 ,胸高形率、胸高形数和高径比等指标逐代升高 ,而干材尖削度则逐代下降 ,表明连栽代次增加 ,立木树干圆满度提高 ,有利于干材的出材率。木材的基本密度随树高部位上升而有递减趋势。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则随代次增加而逐代递增。 2、3、4代林木材基本密度分别比1代林增加了 7 3%、1 2 4 %和 1 5 8%。与 1代林相比 ,2、3、4代林干材率分别提高了 1 5 5 %,2 0 7%和2 0 3%。总体来看 ,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 ,木材的基本材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连栽 桉树 木材性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新毅 姜笑梅 殷亚方
使用国内木器涂饰常见的3种清漆:硝基清漆、醇酸树脂清漆、聚氨酯清漆,系统测试3种桉树木材涂饰前后色度学参数的变化,以期揭示涂饰过程中3种桉树木材材色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涂饰工艺的确定及控制涂饰后的材色提供参考。试验表明:涂饰前后木材色度学特征的变化是渐变过程,与涂饰次数有关;使用不同清漆,不同树种色度学参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尾巨桉 柠檬桉 窿缘桉 透明涂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彪 罗迎社 李贤军 马远荣
以桉树木材为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外加荷载、不同含水率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在5 h内的短时蠕变,并根据Burger模型对短时蠕变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在含水率及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桉树木材的蠕变变形随着外加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且在荷载较低的条件下蠕变曲线无显著加速蠕变阶段;(2)保持温度和荷载恒定,增加木材的含水率,其蠕变也随之增大;(3)在含水率及荷载恒定的情况下,温度的增加也能导致桉树木材的蠕变变形显著增加;(4)Burger模型可用来描述桉树木材的短期蠕变行为。
关键词:
桉树 抗弯蠕变 荷载 含水率 温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自湘 王守宗 徐红 韩玉兰
测定了24个不同产地青杨3年生幼树的木材性质,对材性性状在产地与单株两水平上的变异进行了研究。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异产地间大于个体间,密度随产地纬度升高而增大。纤维、导管性状产地间的变异达到0.05水平显著,被测个体数较大时产地内表现出差异。纤维、导管与产地纬度呈微弱负相关。纤维、导管单株内变异较大,所以进行纤维、导管测定应取大样本数。在育种改良时要根据不同的目的性状采用各自方案。
关键词:
青杨,产地,材性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修武 周文龙 曾浩生
在海南省琼海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按树种源试验林内,采集了巨桉、柳桉、赤按和尾叶桉44个种源的木材试材。对木材解剖分子和基本密度进行了研究和评优。从中选出巨桉14860、14849、14509;柳桉14429、14435、14527;赤桉12187、15050、15062和尾叶桉15089为最优种源。
关键词:
桉树,种源,木材构造,基本密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杏娥 江泽慧 王小青 费本华 任海青
为了揭示树木生长特征与木材生长量(幼龄材、成熟材面积及心、边材面积)的关系,该文以山西朔州地区的小黑杨为研究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树木特征因子的木材生长量经验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弹性分析.结果表明:冠幅、冠长、胸径与木材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性;以树木胸径、树高、冠幅、尖削度为自变量,采用乘幂函数的方程形式能很好地拟合小黑杨树木特征因子与其木材生长量的关系,其决定系数为0.606~0.932.回归模型的标准回归系数分析表明,胸径对木材生长量的贡献最大.弹性分析进一步表明胸径的影响最大,且模型因子间存在互补又竞争的复杂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盛全 江泽慧 鲍甫成
本文以生长在 3种长江滩地类型 (江滩、洲滩、湖滩 )、3种栽植密度 ( 3m×4m ,4m× 5m ,5m× 6m)下的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 [欧美杨无性系 72杨 (Populus×euramericacv.I -72 58) ,美洲黑杨无性系 63杨(P .deltiodescv.I-63 51 )和 69杨 (P .deltoidescv.I-69 55) ,以下简称 72杨 ,63杨 ,69杨 ]为对象 ,深入地分析了人工林杨树木材材性与生长培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品系对滩地杨树木材材性有较大的影响。安徽新洲洲滩和湖北黄洲江滩上生长的 63杨 ,湖南沅江湖滩上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符韵林 邱炳发 韦鹏练 廖克波 刘晓玲 袁振双
为了获得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木材的基础干燥特性,编制合理的干燥基准,利用百度试验法对其木材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光木属易干木材,主要干燥缺陷为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截面变形程度轻,为1~2级;干燥速度2级,较快;初期开裂严重,为3级;扭曲等级3级,无内裂,体积干缩系数小。针对主要干燥缺陷的等级情况,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5~30 mm厚观光木木材干燥基准,为实际窑干过程的工艺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林业工程 观光木 干燥特性 百度试验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战剑锋 顾继友 艾沐野
采用白桦锯材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常规干燥 ,把时间因子引入到木材干燥变形中 ,运用聚合物粘弹性变形与流变学理论分析木材干燥过程蠕变变形的发展 ,采用切片法测定了沿木材厚度方向的瞬时弹性应变εe、粘弹性应变εc、机械吸附应变εm 的分布与变化趋势 ,定性分析了在一个干燥周期内木材横纹方向变形特性。理论研究与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干燥过程中木材表层与芯层的弹性应变始终是方向相反的 ,木材表层的弹性应变在干燥中期与后期达到极值的时刻可以作为进行热湿处理的参考点 ;粘弹性应变是与时间相关的、可恢复的变形 ,在木材干燥过程中较难与机械吸附应变严格区分开 ,机械吸附应变 (前期 )包括粘弹性应变 ,因而它在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本华 赵勇 侯祝强 赵荣军
该文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分形理论来描述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孔隙度的变化情况.实验以银杏和板栗为试材,采用连续升温干燥的方法,并建立了不同干燥温度下木材重量和尺寸之间的双对数关系,计算得出木材内部孔隙度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木材内部孔隙度的分形维数是定量反映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孔隙复杂程度新的有效指标.木材内部孔隙度分形维数的变化与干燥温度和木材含水率的变化相对应,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两种试材含水率逐渐降低,内部孔隙度的分形维数均逐渐增大,内部孔隙的复杂程度也增大.当干燥温度从20℃到100℃,试材从气干状态(含水率14%)到绝干状态,银杏木材内部孔隙度的分形维数变化在2.1057~2.875...
关键词:
木材 分形理论 内部孔隙度 分形维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邵千钧 徐群芳 王伟龙
在微机控制的木材干燥过程中,需要选用合理的控制策略与方法。根据木材干燥的特点,对木材干燥中控制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作了分析,主要论述了PID控制、自适应控制和人工智能控制等方法在木材干燥中的应用研究。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指出PID及其变形控制器是目前木材干燥控制方法的主流,而智能控制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图4参12。
关键词:
木材学 木材干燥 控制策略 智能控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海青 中井孝
按照中国国家标准研究杉木和I-214杨树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密度,同时按照日本国家标准研究2个树种的顺纹抗剪强度。结果表明:杉木的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密度由胸高直径处向上呈波浪形增加,抗弯弹性模量则稳定降低,但不同高度间杉木的物理力学性质没有显著差异;近树皮处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高于近髓心处木材,并有极显著差异。对于I-214杨树,只有抗弯弹性模量从髓心到树皮逐渐增加,其他的物理力学性质,最小值在从髓心到树皮的过渡区,最大值在近树皮处,从髓心到树皮,杨树的物理力学性质有极显著的差异。杉木和杨树的径面顺纹抗剪强度从髓心到树皮有极显著差异,并且近树皮的高于近髓心的木材,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斌 刘杏娥 孙主义 查朝生
对滩地杨树经长时间沙埋这一特定情况下的木材解剖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滩地杨树经泥沙长时 间的掩埋后(以下称沙埋杨树),其纤维长度为短级(829.08μm),纤维壁厚为薄至厚,纤维、导管比量分别为 62.48%和24.09%,纤维长宽比为47.5,微纤丝角为15.3°。与同一品系正常立地条件下生长的杨树比较,其纤维 长度、纤维壁厚、导管组织比量等受到较大影响,相对差异值分别为-33.78%,34.70%、-33.08%,而射线比量、纤 维长宽比等影响相对较小;沙埋杨树微纤丝角较小、木纤维组织比量较大、纤维壁较厚,可预测其较正常立地条件下 的杨树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各指标的径向变异,与正常...
关键词:
沙埋杨树 木材解剖性质 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志明 赵立 常晓明 李文军 张世国
木材单板染色有利于改善木材视觉特性 ,可以实现模仿珍贵树种木材的色泽 ,提高装饰效果 .该研究选取毛白杨和泡桐等阔叶树种木材单板采用酸性染料进行染色实验 ,结果表明 :纺织工业用酸性染料可用于木材染色 ,也可以采用几种染料混合复合染色 ;木材染色前的不同处理方法影响木材的染色效果 ;染色单板的变形程度有较大差异 ,平整度与木材密度相关 ;染料浓度、染色时间和染色温度等对染色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不同树种单板应采用不同工艺
关键词:
单板 染色 工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