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
2023(808)
2022(644)
2021(582)
2020(491)
2019(933)
2018(894)
2017(1477)
2016(920)
2015(967)
2014(996)
2013(976)
2012(948)
2011(871)
2010(934)
2009(763)
2008(775)
2007(682)
2006(582)
2005(511)
作者
(4139)
(3634)
(3615)
(3228)
(2244)
(1771)
(1479)
(1397)
(1384)
(1336)
(1228)
(1192)
(1179)
(1175)
(1126)
(1092)
(1081)
(1077)
(1033)
(1031)
(1012)
(944)
(873)
(867)
(842)
(838)
(821)
(800)
(786)
(780)
学科
(1822)
经济(1821)
中国(1653)
(1478)
(1288)
金融(1288)
(1208)
银行(1187)
(1183)
中国金融(1018)
业经(954)
(858)
贸易(858)
(854)
(832)
(748)
管理(724)
信息(715)
产业(713)
总论(700)
信息产业(698)
(621)
(612)
森林(612)
(610)
(580)
农业(577)
出口(555)
出口贸易(555)
(555)
机构
学院(12240)
大学(12135)
研究(7387)
(6913)
科学(6672)
农业(5538)
(5087)
业大(4838)
研究所(4837)
中国(4577)
(3756)
(3571)
实验(3452)
农业大学(3395)
(3377)
实验室(3326)
林业(3324)
(3269)
重点(3173)
(2952)
中心(2931)
科学院(2819)
技术(2616)
研究院(2533)
科学研究(2453)
(2320)
(2264)
(2260)
北京(2226)
(2194)
基金
项目(10539)
(7736)
国家(7675)
科学(6957)
基金(6702)
科学基金(5173)
(4955)
研究(4895)
自然(4440)
自然科(4331)
自然科学(4328)
自然科学基金(4248)
(4172)
科技(3898)
计划(3493)
基金项目(3464)
专项(2934)
资助(2798)
(2749)
重点(2720)
技术(2352)
(2351)
(2311)
科研(2305)
(2162)
农业(2137)
教育(2137)
创新(2044)
社会(1901)
社会科(1741)
期刊
学报(7254)
(6576)
科学(5124)
大学(4738)
学学(4634)
农业(4325)
林业(3447)
中国(3396)
研究(2914)
(2630)
业大(2578)
(2134)
经济(2134)
农业大学(1777)
教育(1540)
(1492)
科技(1406)
中国农业(1351)
自然(1271)
科技大(1257)
科技大学(1257)
(1256)
自然科(1220)
自然科学(1220)
西南(1085)
农林(1074)
(1074)
(1053)
金融(1053)
农业科学(986)
共检索到20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涛  何茜  苏艳  
‘普桉1号’是以尾叶桉为母本、细叶桉为父本杂交和无性繁殖测定获得。该品种平均叶长19.2 cm,平均叶宽4.3 cm,在树皮、果实等形态特征方面与尾叶桉和细叶桉有较明显区别;年生长量略高于父母本,适合在华南大部分地区推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军  赵自成  苏雪辉  李喜林  卢孟柱  
杨树新品种‘中成1号’,雌株,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美洲黑杨F2代种内杂种,其母本为丹红杨,父本为南杨。5年生平均胸径19.7 cm,平均树高15.8 m,单株材积0.174 6 m3,比对照I-69杨和中林46杨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33%和46%。窄冠,速生,树干通直,抗天牛,耐涝。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军  赵自成  苏雪辉  李喜林  卢孟柱  
中豫1号,雌株,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美洲黑杨种内杂种,其母本为丹红杨,父本为创新杨。5年生平均胸径18.2 cm,平均树高14.8 m,单株材积0.142 8 m3,分别超出对照108杨16.7%,22.5%和26.6%。速生,抗天牛,树主干通直,冠幅较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渝嘉  钟渭基  彭萍  秦为杰  李廷元  魏芳华  胡启坤  
南江1号以南江大叶茶群体品种为原始材料,采用系统选种法育成,历经10年的品比试验和6年的全国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南江1号为早生种,适制绿茶,品质、产量都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抗性强。2010年8月通过鉴定,成为新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春华  王云  罗凡  王小萍  唐晓波  张厅  马伟伟  李刚  郑淑琴  
茶树新品种—‘宜早一号’是从四川中小叶群体种中经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其品种性状突出,性状明显,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具有发芽特早,生长势强,叶色绿,叶片厚,持嫩性较强,芽肥大,年生长期长,其加工的的名优绿茶,具有条索紧细油润、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汤色黄绿明亮等特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军  李玲  李淑梅  赵自成  韩一凡  
中怀1号杨,雄株,属美洲黑杨种内杂种。以50号杨为母本,帝国杨为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获得,经田间试验和区域试验选育而成。具有抗光肩星天牛、速生、抗寒等特性,是优良的杨树工业用材新品种,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南部等地种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秦军  苏晓华  王胜东  蔄胜军  杨志岩  沈应柏  
以60个黑杨杂种候选新品系为试验材料,108杨为对照,在北京进行苗期测定,辽宁凌海,山东诸城、鄄城、宁阳、莒县等地多点田间测试,结合抗病性、木材品质、纸浆造纸性能和养分利用效率等性状的综合评价,最终获得‘渤丰1号’杨和‘渤丰2号’杨2个优良纸浆材良种。在辽宁凌海,6年生‘渤丰1号’杨平均单株材积达0.348 7 m3,"渤丰2号"杨平均单株材积达0.323 9 m3,分别超过108杨(0.282 3 m3)23.52%和14.73%。同时该品种还具有抗病能力强、材质优良、氮素养分利用高效、适应性广等特点,是适合于我国环渤海湾区域内推广应用的高效高产优质欧美杨优良纸浆材新品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品种来源:宁夏枸杞单株选优。特征特性:生长快,发枝多,枝条节间长,叶片宽大肥厚,起始结果节位低,每节花果数多,果实圆柱形,鲜果纵径1.68cm、横径0.97cm,果肉厚度0.114cm,种子占鲜果重的5%;根茎粗5.40m、树高1.59m、树冠直径1.70m、发枝数210。按商业标准分级,测定结果:特级果占83.8%,甲级果占9.7%,乙级果占4.3%,丙级果仅占2.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江涛  朱延林  赵蓬晖  马永涛  晏增  
豫刺饲1号为刺槐的变异品种。该品种复叶长,平均复叶长度60cm左右,最长可达72cm,复叶平均长度是一般刺槐的2~3倍。叶片平均粗蛋白含量为23.85%,超过一般刺槐39.66%,是良好的饲料型刺槐品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淑文  杨立军  王天茂  朴基正  
采用系统分离育种方法,对柞蚕全茧重和生命力两项主要指标进行平衡选择。经10年12代的定向选择培育,育成了柞蚕新品种“龙蚕1号”。其千粒茧重达11.4kg,产量比对照青6号提高12.8%。结果表明,新品种“龙蚕1号”的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对照品种青6号,具有茧型大、生命力强、产量高、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业洲  杜超群  徐向阳  胡兴宜  张亚东  许秀环  黄国伟  方联群  
‘鄂杉1号’是在杉木变异类型罗田垂枝杉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干形通直圆满、适应性强、耐瘠薄、耐水湿等特点,其区别于其他杉木的主要形态特征是树冠窄小、枝条短细、老枝下垂并自然脱落。可采用根蘖、嫁接、扦插等方式繁殖,能在杉木适生区广泛栽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君  孙宇涵  李云  
‘北林槐1号’是刺槐K5的变异品种。该品种速生、侧枝少、托叶刺细短、小叶长、百叶干质量大,叶片单宁含量0.95%;易扦插和嫁接繁殖,造林技术简单,是优良的多用途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永福  付贵生  姜鹏  张金旺  包双喜  阿茹娜  
经过17年选育的‘汇林88号杨’采用常规育苗法,其平均成苗率达87%,地径、苗高分别对照提高28.2%和22.4%,具有明显的苗期生长优势;在风沙地常规造林,7年生林分平均材积比对照提高60.9%。该品种具有速生、耐寒冷、抗干旱、耐瘠薄土壤、抗病虫等适生性强的特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捷  贺润平  赵飞  孔维娜  牛荣山  
‘金昌一号’是从壶瓶枣变异单株中选育而来,树势较强,针刺退化,叶片较大,浓绿色。果实特大、果个均匀、品质上等,适宜生食、制干和蜜枣加工等用途。该品种适应性较强,适宜华北沿黄河及西北枣树栽植区种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贤崇  张存义  冯锦霞  白坤栋  程国华  张兆欣  
‘普瑞’是从欧美107杨速生丰产林中自然选择得到的,除具有普通107杨的生长习性外,还具有抗二氧化硫有毒气体的特性,适宜种植在华北、长江以南酸雨地区,以及高二氧化硫污染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