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4)
- 2023(5304)
- 2022(4529)
- 2021(4133)
- 2020(3448)
- 2019(7405)
- 2018(7445)
- 2017(13705)
- 2016(7746)
- 2015(8488)
- 2014(8487)
- 2013(8218)
- 2012(7493)
- 2011(6838)
- 2010(7090)
- 2009(6773)
- 2008(6953)
- 2007(6270)
- 2006(5667)
- 2005(5403)
- 学科
- 管理(30979)
- 济(27108)
- 经济(27043)
- 业(23186)
- 企(20658)
- 企业(20658)
- 制(11524)
- 财(11224)
- 环境(10393)
- 方法(8655)
- 体(8020)
- 农(7924)
- 业经(7626)
- 学(7227)
- 中国(7123)
- 划(7111)
- 数学(7037)
- 体制(6976)
- 数学方法(6948)
- 务(6860)
- 财务(6843)
- 财务管理(6825)
- 企业财务(6507)
- 银(6169)
- 银行(6155)
- 行(5860)
- 生态(5839)
- 融(5751)
- 金融(5748)
- 和(5103)
- 机构
- 学院(111181)
- 大学(110966)
- 济(44571)
- 经济(43562)
- 管理(40448)
- 研究(40179)
- 理学(34070)
- 理学院(33686)
- 管理学(33148)
- 管理学院(32947)
- 中国(30944)
- 财(24860)
- 科学(24699)
- 京(24176)
- 所(20842)
- 农(19433)
- 研究所(18689)
- 财经(18546)
- 江(18253)
- 中心(17753)
- 业大(17472)
- 经(16626)
- 院(15321)
- 北京(15284)
- 农业(14742)
- 省(14157)
- 州(13998)
- 经济学(13953)
- 财经大学(13635)
- 范(13233)
- 基金
- 项目(74873)
- 科学(59015)
- 基金(54835)
- 研究(54178)
- 家(48582)
- 国家(48238)
- 科学基金(40970)
- 社会(35201)
- 社会科(33338)
- 社会科学(33332)
- 省(29609)
- 基金项目(29075)
- 自然(26301)
- 自然科(25534)
- 自然科学(25527)
- 自然科学基金(25070)
- 划(24676)
- 教育(24140)
- 资助(21507)
- 编号(20490)
- 制(20150)
- 重点(17603)
- 成果(17177)
- 部(16562)
- 发(15799)
- 创(15755)
- 课题(15205)
- 国家社会(14961)
- 创新(14918)
- 科研(14360)
共检索到174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茂彬 洪富文
我国桉树主要用作纸浆材,随着桉树纯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害虫种类与危害程度也呈上升趋势,为此必须以生态学原理和害虫生态控制理论来指导桉树害虫的控制。森林害虫生态控制的主要内涵是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我们对桉树害虫的生态控制采取了选育抗虫树种、适地适树和科学施肥等措施,培育了健康的林分,已经成功地控制了某些害虫对桉树的危害,此举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可持续控制桉树害虫的危害,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桉树地下害虫是一类特殊的害虫群体,在造林初期的危害比较严重,此时应针对不同的害虫选用不同的化学药剂来控制其种群密度,施药时要考虑减轻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应采用毒饵诱杀、根部施药等方式。
关键词:
桉树 害虫 生态控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茂彬 邓玉森
Eucalyptus ,native to Australia,is distributed in natural forests. The insect communication of Australia′s Eucalyptus species is different to that of China. 207 insect species fed by the Eucalyptus ,11 of which were belonging to the species of outside flora...
关键词:
桉树 害虫 检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佩珍 顾茂彬
我国已发现取食桉树的昆虫共207种,隶属于10目50科。其中分布在东洋区的有149种,占71.98%;跨区系分布的58种,占28.02%。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我国未发现桉树原产地的害虫,因此,必须对桉树害虫实施检疫。
关键词:
桉树 害虫 种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尤民生 王海川 杨广
把农业害虫防治的工作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原始防治阶段、化学防治阶段、综合治理阶段、持续控制阶段.从昆虫的多样性及害虫与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探讨利用抗虫品种、自然天敌、昆虫激素、不育技术、栽培措施等安全有效的方法实施害虫持续控制的可行性.根据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出研究农田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在我国农村现行经济体制和现代农业技术条件下的时空动态,将可望从系统和群落的水平深入理解植物—害虫—天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害虫发生及其天敌繁衍的生态机制,并为制订以利用品种抗性、生境调节和自然天敌为基础的农业害虫可持续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害虫 综合治理 持续控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秀好 于永辉 曹书阁 骆有庆 罗基同 王辑建
桉蝙蛾是近年来在广西、广东新发现严重危害桉树的蛀干害虫,本文记述了该害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广西分布于12个市49个县,10个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232个乡镇,危害桉树面积达2 894.42 hm2,多数个体1年完成1代,以幼虫于12月中下旬开始在受害树干中越冬,次年2—3月化蛹,4月羽化,5月上旬初孵幼虫出现,6—8月幼虫上树转移危害,1年只有1次羽化;该虫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以沟谷和坡底危害较严重,主要危害1 2年生巨尾桉和尾巨桉无性系。1年生和2年生受害桉树单株材积生长量下降率分别为16.70%和24.78%。沟谷和坡底1 2年生速生桉无性系是防治的主要对象。
关键词:
桉蝙蛾 形态特征 生物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长维 李昆
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人工林害虫可持续控制的需求出发,对利用物种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控制虫害的可能性、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与害虫控制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天然林与人工林在抑制虫害能力上的差别进行综述,分析人工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昆虫物种多样性对害虫控制的影响,认为植物物种多样性主要从植食性昆虫搜寻寄主植物,植物营养的差异对植食性昆虫取食和发育的影响,及种类组成不同的植物群落中植食性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3个方面影响害虫的发生;要通过调节植物群落中昆虫物种的多样性影响目标害虫的种群数量,既要维护其天敌类群的稳定,也要使与害虫处于同一营养层次的其他植食性昆虫有足够的多样性,甚至也要保护和利用中性、中位...
关键词:
人工林 天然林 物种多样性 害虫控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冉隆贤 向妙莲 李正楠 姬惜珠
以对桉树青枯病有防治效果的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CS417r为对照,用水杨酸和产生PCA抗生素(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的荧光假单胞杆菌(P.fluorescens)2-79进行了桉树青枯病防治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将水杨酸与2-79、WCS417r分别组合,将诱导抗病性和抗生作用结合起来共同控制桉树青枯病的发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菌液蘸根的方法,2-79和WCS417r分别比对照的发病率降低18.4%和33.8%,差异显著(α=0.05).在组合防病试验中,经水杨酸、2-79、WCS417r分别处理后的桉树苗发病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慧慧 林志强 谭万忠 罗华东 鲜菲 毕朝位 余洋 杨宇衡
【目的】分析并鉴定对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具强致病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CPB012菌株的杀虫基因型,为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此生防菌奠定基础。【方法】CPB012菌株在LB培养基上30℃培养2—3 d,用苯酚品红进行晶体染色,观察伴孢晶体形态。cry1—cry10杀虫基因的检测选用技术成熟的PCR-RFL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法,即对某一类基因(如cry1、cry2…)保守区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并引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志明 刘进宝 王海峰 杨彦龙
大腹圆蛛(Araneus ventricosus)在吉林省2年完成1代,跨3个年度,以1 2龄和6 7龄若蛛越冬。该蛛除卵期及1、2龄蛛外,其它龄态的若、成蛛均张网捕食生活。该蛛喜居有光的栖境,在林缘、林窗处、路旁处结圆形垂直网,昼伏夜出,在小雨条件下可以正常活动。大腹圆蛛对小型猎物可直接取食,对中、大型猎物,需缠绕成束的捕获丝缚住再取食。在林间大腹圆蛛可取食多种蛾和叶蜂成虫,包括兴安落叶松鞘蛾、落叶松毛虫、黄褐幕枯叶蛾、舞毒蛾、栎毒蛾、松皮小卷蛾、松廮小卷蛾、伊藤厚丝叶蜂和落叶松叶蜂等多种落叶松害虫,是一种有效的害虫天敌。
关键词:
大腹圆蛛 生物学特性 害虫防治 落叶松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京社 高希武
研究了山西大白菜制种田主要害虫菜蚜、菜蛾和豌豆潜叶蝇田间种群消长动态,并据此将制种大白菜生育期分为3个阶段,制订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
大白菜制种 害虫 种群动态 综合治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耀军 蒋学建 李德伟 罗基同 周国福 常明山 杨忠岐
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Salle,an invasive gall-making wasp on trees of Eucalyptus spp.,was newly found in Guangxi,China.In this paper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were described.The pest formed galls on the twigs,midribs and leaf petioles of the host trees.Those caused deformation of twigs and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彭欣 王瀚棠 郭春晖 杨振德 周静 王雪 丁芷柔
【目的】对入侵性致瘿害虫桉树枝瘿姬小蜂(膜翅目:姬小蜂科)进行EST-SSR引物开发和隐种鉴定,为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遗传学研究及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TM2000测序平台对3个地理种群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性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MISA和Primer Premier 3软件进行EST-SSR标记的搜索、挖掘和引物设计。选取400对EST-SSR引物,结合国外报道的14对多态性G-SSR引物,应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效率,并用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引物多态性。基于桉树枝瘿姬小蜂COI基因序列数据对我国14个地理种群320个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性成虫样本进行隐种鉴定。【结果】1)共获得277 048 525条clean reads,包括82.86 G个核苷酸,组装后得到44 878个unigene,平均长度1 082.76 bp,N50为1 976 bp;利用MISA软件搜索到EST-SSR位点14 190个,其中主要重复类型是单核苷酸重复(占总EST-SSR的69.63%),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和三核苷酸重复(分别占总EST-SSR的16.17%、13.51%)。2) 400对EST-SSR引物中有205对引物可有效扩增出目的片段,扩增效率51.25%,国外报道的14对G-SSR引物均能扩增出目的片段;3)用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SSR引物多态性,最终筛选出10对多态性良好的EST-SSR引物,国外报道的14对G-SSR引物中仅有LiSS2、LiSS5、LiSS13在我国桉树枝瘿姬小蜂样本中存在多态性;4)从我国14个桉树枝瘿姬小蜂地理种群中共获得320条605 bp的COI基因序列,基于桉树枝瘿姬小蜂COI基因序列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表明,我国仅存在A、B 2种类型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隐种,样本比例约为1∶2。【结论】筛选出10对适合我国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遗传学研究的EST-SSR引物。我国存在A、B 2种类型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隐种,其中隐种A首次在我国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隐种鉴定可为该害虫在生物防治中采用正确的生物型提供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连珍 郎庆龙 夏兴宏 孙娟 高伟 王福廷 那凯 左奎华
为控制和预防柞树天牛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收集相关的基础信息,以辽宁柞蚕区实地调查与其他省区查阅文献相结合,查明并记录了柞树天牛科害虫共58属,87种。其中云斑天牛和黄带蓝天牛为辽宁省首次发现,青杨楔天牛和麻竖毛天牛为辽宁省首次发现危害柞树。介绍了柞树天牛科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分布区域。
关键词:
柞树害虫 鞘翅目 天牛科 名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甄若宏 王强盛 张卫建 卞新民 李元喜 沈晓昆
通过鸭子在稻田食物链的增加,研究了稻鸭共作对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病、虫、草发生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对杂草的防除效应达到96.1%,降低了稻田杂草的发生种类,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提高;稻鸭共作对稻飞虱具有明显的生物控制效应,综合防效达到65.49%;稻鸭共作因鸭子对蜘蛛的捕食,虽然降低了稻田蜘蛛的数量,但由于稻飞虱数量明显减少,因此显著提高了稻田蜘蛛与稻飞虱的比例;鸭子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有一定的控制效应,但控制能力随着水稻株高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稻鸭共作虽不能因鸭子的活动而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但能减轻纹枯病的发病程度;稻鸭共作对稻瘟病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防效达到57.02%。此外,...
关键词:
稻鸭共作 病虫害 杂草 生态控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玉国 嵇保中 刘曙雯 高江勇 王国兴 况美华
采用CEPA、GA3、PP333、B9等植物生长物质,以不同浓度处理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枝梢,比较药剂种类和处理浓度对枝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GA3(2 500 mg.L-1)对各供试树种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试验3中对湿地松除外);试验1中,5 000 mg.L-1PP333显著抑制马尾松枝和黑松枝的伸长生长,具有最佳调节效果;试验2中,5 000 mg.L-1PP333显著抑制湿地松和马尾松枝的伸长生长,具有最佳调节效果;试验3中,5 000 mg.L-1PP333+5 000 mg.L-1B9复合制剂显著抑制湿地松和火炬松枝梢的伸长生长,具有最佳调节效果。用"Y"型嗅觉仪测定微红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