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7)
2023(9398)
2022(8605)
2021(8235)
2020(6832)
2019(16105)
2018(16085)
2017(31166)
2016(17221)
2015(19300)
2014(19251)
2013(19126)
2012(17503)
2011(15646)
2010(15482)
2009(13796)
2008(13159)
2007(11273)
2006(9708)
2005(8199)
作者
(50331)
(41549)
(41411)
(39332)
(26486)
(20132)
(18708)
(16594)
(15746)
(14862)
(14377)
(13908)
(13103)
(13100)
(12825)
(12793)
(12707)
(12442)
(11831)
(11656)
(10592)
(10116)
(10099)
(9427)
(9338)
(9222)
(9210)
(9090)
(8381)
(8351)
学科
(65541)
经济(65474)
管理(47092)
(44105)
(36612)
企业(36612)
方法(31650)
数学(27466)
数学方法(27158)
(17287)
地方(16643)
(16308)
中国(15930)
(15846)
业经(14086)
农业(11852)
(10988)
理论(10963)
(10963)
贸易(10958)
环境(10616)
(10584)
(10353)
技术(10321)
(9778)
财务(9720)
财务管理(9699)
教育(9205)
企业财务(9199)
(9119)
机构
大学(238611)
学院(236987)
管理(96279)
(88040)
经济(86014)
理学(84444)
理学院(83469)
管理学(81944)
管理学院(81538)
研究(79610)
中国(55953)
科学(53224)
(51232)
(41032)
(40689)
业大(39361)
(39140)
研究所(37681)
中心(35386)
(32882)
农业(32318)
北京(32255)
财经(31992)
(31834)
师范(31518)
(29294)
(29131)
(27639)
师范大学(25520)
技术(25317)
基金
项目(172765)
科学(133955)
研究(123855)
基金(123828)
(109580)
国家(108709)
科学基金(92081)
社会(75131)
社会科(71026)
社会科学(71006)
(67964)
基金项目(67236)
自然(62075)
自然科(60582)
自然科学(60565)
自然科学基金(59452)
(57804)
教育(56240)
资助(50886)
编号(50716)
成果(40906)
重点(38575)
(37228)
(36763)
(35766)
课题(34676)
科研(33493)
创新(33316)
计划(32423)
大学(31611)
期刊
(92796)
经济(92796)
研究(67257)
学报(42522)
中国(40724)
科学(38049)
(36822)
管理(33456)
大学(31035)
学学(29309)
(27918)
教育(26535)
农业(25978)
技术(19463)
(16128)
金融(16128)
业经(15315)
财经(14648)
经济研究(14161)
图书(14057)
(13363)
科技(13047)
(12279)
理论(12201)
问题(12155)
林业(11899)
实践(11455)
(11455)
业大(11107)
(11087)
共检索到330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民胜  陈少雄  
根据我国目前桉树人工林成片造林的实际情况,将桉树造林地分为A类:海滨平原、台地、丘陵和小盘地;B类:台地、中低山丘陵;C类:云贵高原三种类型。对其中的造林整地方式进行分析比较后,选择出:A类以机械整地为主,在各种机械整地方式中,拔桩裂土的投资额合理,经济效益较好;人工拔桩后再行机械全垦,开沟造林是人工整地和机械整地结合的模式,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B类地区人工全垦能获得较大生长量;大穴(80cm×80cm×50cm)整地同样可以获得高水平生长量。C类地区以高强度的撩壕(60cm×60cm)整地为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修武  周文龙  曾浩生  
在海南省琼海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按树种源试验林内,采集了巨桉、柳桉、赤按和尾叶桉44个种源的木材试材。对木材解剖分子和基本密度进行了研究和评优。从中选出巨桉14860、14849、14509;柳桉14429、14435、14527;赤桉12187、15050、15062和尾叶桉15089为最优种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履一  翟明普  
对5种整地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整地可增加有机质含量0.5%~0.7%;全氮量0.02%~0.04%;地温1.2~1.8℃,减少容重0.1~0.2g/cm~3.但不同方法间除水平阶外,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通过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干梢率、冻拔害和整地成本的分析,指出规格为30cm×30cm×20~25cm的小块状整地为该地区最佳整地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谷战英  马金山  龙金先  赵西哲  原野  郑斯坤  
研究了4种整地方式对核桃叶片营养元素(氮、磷、钾、钙、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下5种营养元素含量均在标准范围之内;氮、磷和钙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钾和镁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处理3的钾元素含量最大,处理1的镁元素含量最大,磷元素变异系数最小,幼龄期苗木对氮元素的需求量最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宇晨  张心灵  
结合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的实地调研情况,首先定量分析三地区牧民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出各差异对不同地区的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其次建立计量模型,定性分析出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牧民满意度的具体影响程度;最后,根据不同地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提出各地区相对应的草原生态补偿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应动态确定合理载畜量以及实施贷款优惠政策对牧民进行补偿;中部地区应给予牧民相应的舍饲技术培训,转变养殖模式,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宣传,提高牧民保护草原思想意识;西部地区应给予牧民饲草料价格补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时明国  裴荆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颢光  魏晨星  祁魏峥  文才艺  王留超  万鑫茹  臧睿  赵莹  
为有效防控枣树干腐病,以47株不同来源的枣树干腐病斑分离物为材料,采用ITS和EF-1α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以及室内接种方法,对枣树干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及致病力差异。结果显示,47株不同来源的枣树干腐病病原菌包括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希氏座腔菌(Spencermartinsia viticola)、平截色二孢(Diplodia mutila)、色二孢菌(D. seriata)和火炬树暗葡腔菌(Phaeobotryon rhois)5个种,其中,S. viticola的分离频率最高,约65.96%,B. dothidea的分离频率次之,为17.02%;河南和河北的优势病原菌分别为葡萄座腔菌(B. dothidea)和色二孢菌(D. seriata),山西、甘肃和宁夏的优势病原菌均为希氏座腔菌(S. viticola);枣树干腐病的5种病原菌中B. dothidea的致病力最强,P. rhois的致病力最弱;病原菌S. viticola在山西和河北的分离株致病力较强,在河南、宁夏和甘肃的分离株致病力较弱。以上研究表明,枣树干腐病的病原主要由5种葡萄座腔科的真菌组成,不同地域的优势病原菌存在差异;此外,不同地区的同种病原菌的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同一地区的不同种病原菌株间的致病力也有差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建雄  殷亚方  赵有科  姜笑梅  
该研究选择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尾巨桉、尾叶桉、大花序桉、粗皮桉和园角桉等5种桉树人工林树种,对不同树种活立木和伐倒木的生长应变水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间,由圆周4个方向测量的活立木生长应变平均值差异显著;而活立木同一高度的不同方向,生长应变差异不显著.②大花序桉在5种树种中具有最低的生长应变水平;而尾叶桉生长应变水平最高.③各树种活立木和伐倒木之间生长应变水平差异不显著.④各树种不同高度间生长应变无显著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晓峰  曾艳玲  刘海龙  范晓明  刘长虹  
采用低温处理分析方法,对4个无性系及其中1个无性系的2个单株进行了耐寒性测定,分别分析了相对电导率、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以及CAT活性的变化。初步判断受试材料耐寒性由弱到强排序为:柳窿桉<桉树12号<广9<尾巨桉28<尾巨桉29。此外,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变化反应了不同受试材料在低温胁迫下的应激表现,以及不同保护酶之间的协调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雪标  杨伟东  杨敬华  吕春艳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 ,胸高形率、胸高形数和高径比等指标逐代升高 ,而干材尖削度则逐代下降 ,表明连栽代次增加 ,立木树干圆满度提高 ,有利于干材的出材率。木材的基本密度随树高部位上升而有递减趋势。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则随代次增加而逐代递增。 2、3、4代林木材基本密度分别比1代林增加了 7 3%、1 2 4 %和 1 5 8%。与 1代林相比 ,2、3、4代林干材率分别提高了 1 5 5 %,2 0 7%和2 0 3%。总体来看 ,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 ,木材的基本材性有所改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阿朋  陈少雄  张婧  张治军  
在广西东门林场进行了桉树不同施肥水平下林木碳贮量研究,分析了不同施肥水平下桉树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单株生物量和碳贮量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6种施肥处理中最大施肥量的胸径、树高最大,最小施肥量的胸径、树高最小;在施肥总量相同的条件下,P含量比例高的林分胸径、树高平均值均大于P比例低的施肥处理;施肥对桉树林分生长的影响效果随着施肥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弱;192月生时6种施肥处理下桉树林分平均单株碳贮量大小排序为处理3(81.37 kg)>处理1(80.22 kg)>处理5(79.65 kg)>处理4(78.07 kg)>处理2(77.86 kg)>处理6(76.21 kg);各器官碳贮量所占比例的大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斐扬  周群英  陈少雄  陈文平  李天会  吴志华  简明  
对广东廉江市石岭林场2种桉树不同林龄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桉树各器官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都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各器官生物量都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4.5年生雷林1号桉和尾巨桉林分生物量分别为77.13、80.03 t.hm-2。不同器官间灰分含量、干质量热值、去灰分热值差异很大,排序分别为:皮>叶>根>枝>干,叶>枝或干>根>皮,叶>枝或根>干>皮。叶、枝、根、干的灰分含量随林龄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而干质量热值则相反;皮的灰分含量和干质量热值随林龄的变化与前者相反。植株体的平均灰分含量与林龄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平均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则与林龄呈不显著的正相关。4.5年生雷林1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峰  陈顺立  康文通  汤行昊  欧文胜  方晓敏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雌成虫对不同桉树品种(系)气味及颜色的行为趋性,并在室外条件下研究了该虫对各桉树品个(系)产卵选择情况。结果表明:①桉树枝瘿姬小蜂对13个桉树品种(系)挥发性气味的趋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对10个品种(系)有不同程度的正趋性,尤其是对尾赤桉Eucalyptus urophylla×E.camaldulensis DH201-2的趋性最强,而对韦赤桉E.wetarensis×E.camaldulensis GL3和大花序桉E.cloeziana则表现出负趋性或不选择性;②不同色卡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引诱效果差异明显,其中纯白色(RAL...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友  江业根  
在广东阳江地区对5个桉树无性系、4种肥料、3个年度生长性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WC3和DH42-6适宜在丘陵背风面种植,而DH19-6、DH32-13和DH32-29抗风性较强,适宜迎风面种植;肥料特别是基肥影响着桉树无性系早期生长,施用量较多时促进生长,同时生长快的树木受风面积增加,降低了保存率,从而影响着最终的生长水平。3个年度所有生长性状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有利于生长的预测。最优种植模式为:基肥以0.50 kg/穴为最佳,深穴种植及前3年每年抚育和施适量追肥是提高其生长和抗风性能的重要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鹏  廖声熙  崔凯  袁首乾  李立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