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7)
- 2023(5978)
- 2022(5002)
- 2021(4531)
- 2020(3786)
- 2019(8126)
- 2018(7669)
- 2017(13795)
- 2016(7996)
- 2015(8541)
- 2014(8107)
- 2013(8043)
- 2012(7413)
- 2011(6620)
- 2010(6508)
- 2009(5896)
- 2008(5789)
- 2007(4948)
- 2006(4166)
- 2005(3440)
- 学科
- 济(26261)
- 经济(26228)
- 管理(20425)
- 业(20045)
- 企(15449)
- 企业(15449)
- 方法(13251)
- 数学(12039)
- 数学方法(11938)
- 学(9015)
- 农(7950)
- 财(7546)
- 中国(6826)
- 贸(6641)
- 贸易(6641)
- 易(6495)
- 业经(5994)
- 制(5915)
- 农业(5562)
- 教育(5366)
- 环境(5073)
- 技术(5028)
- 务(4810)
- 财务(4807)
- 财务管理(4802)
- 研究(4750)
- 企业财务(4585)
- 生(4196)
- 划(4081)
- 产业(3972)
- 机构
- 大学(117357)
- 学院(114244)
- 研究(45770)
- 济(41337)
- 经济(40405)
- 管理(39736)
- 农(36279)
- 理学(35625)
- 理学院(35093)
- 管理学(34255)
- 管理学院(34092)
- 科学(33982)
- 农业(29414)
- 中国(29370)
- 业大(28693)
- 所(25730)
- 京(25100)
- 研究所(24354)
- 农业大学(20103)
- 中心(18841)
- 省(17505)
- 院(17199)
- 江(16987)
- 室(16902)
- 财(16629)
- 实验(15615)
- 业(15221)
- 北京(15047)
- 实验室(14940)
- 科学院(14598)
- 基金
- 项目(89764)
- 科学(67648)
- 基金(64778)
- 家(62448)
- 国家(61939)
- 研究(53317)
- 科学基金(50093)
- 自然(36831)
- 省(36587)
- 自然科(35969)
- 自然科学(35944)
- 自然科学基金(35322)
- 基金项目(34917)
- 社会(33255)
- 社会科(31532)
- 社会科学(31523)
- 划(31453)
- 资助(25912)
- 教育(24679)
- 计划(21603)
- 重点(21013)
- 科技(20687)
- 创(19163)
- 科研(18745)
- 发(18683)
- 部(18425)
- 编号(18279)
- 创新(18041)
- 业(18007)
- 农(16913)
共检索到155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安强 洪伟 吴承祯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种植桉树(Eucalyptus spp.),现在栽植已经遍布我国17个省、自治区的600多个县,栽植面积达到150多万hm2(祁述雄,2002)。然而,随着桉树大面积的种植,影响其种植的主要限制因子低温伤害也逐渐呈现。目前对桉树抗寒性的研究主要有抗寒锻炼、良种选育与引种、抗寒分子水平的研究等方面(庄国庆等,2010;赵娟娟,2006;郭祥泉,2003;黄德先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安强 洪伟 吴承祯 封磊 林晗 李键 范海兰
采用菌液浇施方法对尾巨桉幼苗接种10株桉树内生菌,接种30 d后进行低温胁迫.结果表明,处理1、7、5、6、9、3、2、8的半致死温度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71、2.28、1.98、0.77、0.61、0.61、0.26、0.08℃.植株在低温条件下,处理1、7、10、5、8、2、6、4的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5.40%、22.52%、12.11%、12.11%、10.04%、8.23%、4.04%和0.62%;处理1、3、4、5、7、8的S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6.39%、6.79%、0.06%、4.97%、12.98%和8.25%;处理5、7、1、4、9的MDA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安强 洪伟 吴承祯 林勇明 陈灿
通过菌液浸泡的方法接种10株内生菌于尾巨桉幼苗,随之将幼苗进行铝胁迫试验,胁迫处理10d后,测量植株叶绿素含量、植株鲜重和植株Al含量。处理A、E和D的总叶绿素含量增加44.78%、38.81%和34.33%。处理D、A和E的铝含量分别减少74.52%、66.24%和54.14%。处理A、E和D的生物量增加43.05%、41.67%和34.72%。菌种A、D、E具有较强的提高植株铝胁迫抗性的能力,可以尝试进行推广试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建设 耿广东 程智慧
分别在 5 ,8℃低温胁迫下 ,对耐寒性不同的两个茄子品种叶片内部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温度降低 ,两品种细胞膜透性增大 ,MDA含量增加 ,SOD和 POD活性上升 ,CAT活性变化表现相反的趋势 ,但低温处理与对照温度间差异较小 ;脯氨酸含量也随胁迫温度降低而呈增加趋势。低温下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更高的 SOD和 POD等保护酶活性、更好的细胞膜完整性和更低的 MDA含量 ,并诱导产生更多的脯氨酸。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安强 洪伟 吴承祯
通过菌液浇施的方法接种10株桉树内生菌于磷胁迫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幼苗,接种30d后进行低磷胁迫。在胁迫15,30,45 d后取样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3个月后收获植株样品进行生物量测定和植株含磷量测定。在正常供磷条件下,接种真菌菌株G,菌株E和菌株J的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69.24%,53.87%和53.87%。在磷胁迫处理1条件下,接种菌株E,菌株G和菌株J的根系磷酸酶活性增加了50.00%,50.00%和27.78%。在磷胁迫处理2条件下,接种菌株J,菌株G和菌株E的根系磷酸酶活性增加了50.00%,37.50%和25.00%。接种菌株J...
关键词:
植物学 尾巨桉 真菌 磷酸酶 生物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凯茜 郑元 黄新会 于福科
为探索紫茎泽兰对桉树的生态影响,采用盆栽实验法,测定了紫茎泽兰叶片干粉末添加(添加量:20g/盆、40 g/盆、80 g/盆,添加比例:单盆基质重量的0.5%、1%、2%)对直杆桉Eucalyptus maidEnii盆栽苗生长及生理生态指标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对桉树生长指标均显示促进作用,其中,对受体株高的促进强度20 g/盆>40 g/盆>80 g/盆,对地径和叶片数量的促进强度40 g/盆>20 g/盆>80 g/盆,对叶面积的促进强度40 g/盆>80 g/盆>20 g/盆。(2)对桉树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为:叶绿素总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被抑制,且抑制强度20 g/盆>40 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雁军 刘建辉
为了解抗寒性不同的厚皮甜瓜品种“玉金香”和“白兰瓜”在低温胁迫下的抗寒生理反应,以20℃为对照温度,分别在4,6,8℃下低温胁迫6 h,在6℃下低温胁迫2,4,6 h后,测定幼苗叶片的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两品种随温度降低和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其电导率增大,SOD、POD和CAT活性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呈增加趋势,但抗寒性强的品种在低温下的电导率较低,SOD、POD和CAT等保护酶活性较高,并且能够产生更多的可溶性蛋白。在6℃下胁迫6 h后,抗寒性强的“玉金香”电导率较对照增加幅度比抗寒性弱的“白兰瓜”低69%;在4℃下胁迫6 h后,“玉金香”CAT活性较对照增加幅度比“白兰瓜”高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国祚 彭彦 谢耀坚 尚秀华 张华林
以2月生尾巨桉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控水的方法,设置5个水分梯度(CK、T1、T2、T3、T4),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尾巨桉幼苗在生长及生理特性上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尾巨桉幼苗形态生长及生物量等均呈下降的趋势,CK、T1下各项生长指标要显著优于T2、T3,而CK与T1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时各处理下根冠比呈上升的趋势;尾巨桉幼苗叶片P n、Tr、G s、FV/Fm及ФPSⅡ随土壤含水量下降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C i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POD活性在T1下显著降低,而在T2、T3下又显著地提高,根系活力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呈升高的...
关键词:
尾巨桉 土壤含水量 光合特性 生理特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陆梅
为了科学经营耐寒桉树Eucalyptus短周期工业原料林,解决桉树速生和林地退化及冻害的矛盾,于2004年在福建省建瓯市徐墩镇建立了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速生丰产林基地,开展了腐殖酸桉树系列有机专用肥对邓恩桉抗寒促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各有机专用肥的林分受冻率、冻害等级和冻害指数比常规化肥处理分别下降了23.9%~43.5%,25.0%~50.5%和32.4%~49.7%;林分树高、胸径、冠幅和材积等生长量指标比常规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6.3%~26.6%,14.7%~37.2%,6.5%~18.8%和42.9%~136.7%。其中以基肥为腐殖酸桉树专用肥500 g.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榜眼 刘世男 杨梅 梁喜献
【目的】探究低磷胁迫对大花序桉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大花序桉抗低磷机制研究及其苗木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低磷浓度(0.1 mmol/L)和正常磷磷浓度(1.0 mmol/L) Hoagland营养液对大花序桉无性系1203号和1212号幼苗进行水培,20 d后测定其叶片的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不同磷浓度处理大花序桉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结果】在低磷处理下,大花序桉无性系1203号和1212号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分别为0.0032和0.0037μmol/g FW,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为18.42和16.25 U/g FW,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别为894.13和1138.00 U/g FW,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为579.67和471.33 U/g FW,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分别为1598.89和688.33 U/g FW,均显著高于正常磷处理(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邱权 潘昕 李吉跃 何茜 苏艳 董蕾
选择华南地区两种速生树种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和竹柳Salix spp.幼苗,通过测定其各自光响应曲线特征、光合生理指标(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蒸腾速率T 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规律以及根系特征指标(根长、表面积、体积和根尖数),对比此两种树种光合生长能力、水分利用和消耗能力以及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0:00和16:00,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规律不明显,尾巨桉和竹柳白天瞬时WUE变化范围分别介于1.86...
关键词:
尾巨桉 竹柳 光合特性 根系特征 日变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侯姣姣 孙涛 余仲东 康永祥 布芳芳 甘明旭
以盆栽国槐Sophora japonica幼苗为试材,进行200 mmol·L-1氯化钠(NaCl)胁迫处理,采用菌液定量灌根法,通过测定国槐苗高增长量、根冠比、干质量,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脯氨酸(Pro)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探讨8株优势内生真菌分别灌根对国槐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mol·L-1氯化钠胁迫下,每种菌株处理下的国槐幼苗生物量与生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菌株H-1,H-3,H-4和H-6灌根处理的国槐幼苗抗盐
关键词:
植物学 内生真菌 国槐 幼苗生长 盐胁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广东 程智慧 李建设 张素勤
分别以2.5,5.0,7.5mmol/L水杨酸(SA)溶液对4片真叶期茄子幼苗进行叶面喷施,研究SA对茄子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25℃)和空白处理相比,3种SA浓度喷施的幼苗经5℃低温处理2d后,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增大,CAT活性降幅减少,MDA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认为SA处理可增强茄子幼苗的耐寒性,且以7.5mmol/L的效果最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德岭 方文惠 张宝珍 李素文
在低 温(15 ℃) 、中温(20 ℃) 、高温(25 ℃) 条件下 生长的 番茄幼苗 ,定植前 15 d 放 置在 相同的高温 条件下(25 ℃) ,测定 了各处 理不 同 时期 幼苗 叶 片中 脯 氨酸、束缚 水、自由 水 含量 ,以 观 察其抗寒 性的变 化,结果 表明:在 低温下生 长的番茄 幼苗 抗寒 性较 强,中 温下 生长 的 幼苗 次之 ,高 温下生长的 幼苗抗 寒性最差 ;但三种 处理的 幼 苗放 置在 同 样的 高 温下 抗寒 性 迅速 下降 ,尤 其是 低 温下生长的 幼苗下 降幅度最 大,到定 植时不同 温度处 理幼苗的 抗寒性已 无明显 差异。
关键词:
番茄 抗寒性 脯氨酸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桂华 李静波 蔡海林 柏连阳
用香豆素类化合物(前胡香豆素Ⅲ、前胡香豆素Ⅱ、北美芹素),每种化合物分别设1、5、10、50、100mg/L处理早稻组合培两优500,研究在低温(5±1)℃胁迫下香豆素对水稻幼苗的成苗率、茎叶干重、根干重以及防御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香豆素化合物处理均能使水稻幼苗的成苗率、茎叶干重、根干重显著高于对照(清水),且50mg/L处理时效果最佳.50mg/L的香豆素化合物处理均使水稻秧苗在低温胁迫下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升高,游离脯氨酸积累增加.
关键词:
香豆素类化合物 水稻幼苗 抗寒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