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61)
- 2023(4387)
- 2022(3688)
- 2021(3643)
- 2020(3164)
- 2019(7530)
- 2018(7426)
- 2017(14171)
- 2016(7939)
- 2015(9047)
- 2014(9002)
- 2013(8554)
- 2012(7423)
- 2011(6695)
- 2010(7025)
- 2009(6470)
- 2008(6172)
- 2007(5490)
- 2006(4691)
- 2005(3954)
- 学科
- 济(30271)
- 经济(30251)
- 管理(19772)
- 业(18540)
- 方法(17567)
- 数学(16234)
- 企(15897)
- 企业(15897)
- 数学方法(15696)
- 学(7906)
- 农(7331)
- 中国(6999)
- 理论(6496)
- 业经(6039)
- 财(5353)
- 地方(5238)
- 教学(4805)
- 贸(4762)
- 贸易(4758)
- 易(4633)
- 农业(4533)
- 技术(4469)
- 和(4228)
- 制(4206)
- 环境(3999)
- 划(3879)
- 教育(3640)
- 体(3633)
- 策(3623)
- 银(3391)
- 机构
- 学院(108875)
- 大学(106511)
- 管理(41649)
- 济(38370)
- 经济(37496)
- 理学(36265)
- 理学院(35896)
- 研究(35648)
- 管理学(34700)
- 管理学院(34537)
- 科学(25819)
- 中国(25588)
- 京(23402)
- 农(21210)
- 业大(20984)
- 所(19249)
- 研究所(17922)
- 江(16447)
- 农业(16173)
- 财(16010)
- 中心(15762)
- 北京(15107)
- 技术(14572)
- 院(14287)
- 范(13408)
- 州(13239)
- 师范(13208)
- 财经(12889)
- 省(12612)
- 工程(11967)
- 基金
- 项目(78848)
- 科学(60357)
- 基金(54937)
- 研究(52949)
- 家(50275)
- 国家(49933)
- 科学基金(41827)
- 省(33245)
- 社会(30456)
- 自然(30037)
- 自然科(29366)
- 自然科学(29360)
- 社会科(28878)
- 社会科学(28864)
- 自然科学基金(28802)
- 基金项目(28236)
- 划(27653)
- 教育(25800)
- 资助(24748)
- 编号(21487)
- 重点(18337)
- 计划(16571)
- 发(16483)
- 创(16257)
- 成果(16093)
- 课题(15902)
- 部(15623)
- 科研(15621)
- 科技(15338)
- 创新(15151)
共检索到153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晓东 莫晓勇 邓海燕 江瑶 刘丽婷
为提升人工林林分结构的稳定性,本研究提出一种实际操作性强的抚育方法,以期为林分结构优化提供新思路.采用乘除法结合角尺度、开敞度、竞争指数、大小比数和材积等5个结构参数提出评价指数.以评价指数最优为目标,对林地进行栅格化处理,建立林分栅格间伐模型.使用C语言编制间伐模型计算机程序,并以桉树人工林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评价指数可量化描述林分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并可作为指标比较间伐方案的优劣;3年生林分适合(15%,20%]的间伐强度,4和5年生林分适合(20%,25%]的间伐强度;3~5年生林分使用林分随机间伐模型的效果与林分栅格间伐模型相差不大,后者的操作更为简便;采用林分栅格间伐模型输出的间伐方案可减少林木竞争压力,增加林木生存空间,林分评价指数提高46.85%~67.57%,显著提高林分结构的稳定性.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 间伐模型 桉树人工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敏 张怀清 陈永富
以湖南省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为试验区、以森林抚育间伐为例、以杉木人工林为主要研究树种,研究森林经营措施的可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了一个面向森林经营管理的虚拟森林原型系统。系统以林业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实现虚拟森林漫游、小班属性查询、抚育间伐模拟等功能,为森林资源和森林经营可视化提供了新的平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金良 毛玉明 郑成忠 范荣德 周世水 陈永辉 成向荣 虞木奎
间伐对人工林生长及木材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浙江开化开展了间伐强度(强度、中度和对照)和间伐方式(间伐1次,间伐2次)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等的影响研究,第1试验区大径材培育林分在第7年和第14年进行了2次间伐,第2试验区中径材培育林分仅在第12年时进行1次间伐。结果表明:22年生大径材培育林分和19年生中径材培育林分不同间伐处理之间树高、总断面积的差异均不显著。间伐显著增加了林木胸径的生长,大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3.78%和9.69%,中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2.28%和7.02%。间伐显著促进了林木单株材积的增加,2组试...
关键词:
杉木 间伐 断面积 材积 蓄积量 出材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春明 杜纪山 张会儒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对林分生产力及其林分因子、林下植被及灌木、林下土壤和天然更新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影响的模型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影响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明安刚 张治军 谌红辉 张显强 陶怡 苏勇
对广西大青山林区不同间伐强度下2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碳贮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措施有利于提高马尾松乔木层生物量和碳贮量,不利于林下地被物和凋落物生物量和碳的累积,重度、中度和轻度间伐下马尾松林乔木层碳贮量分别高出对照11.47%,11.78%和14.49%,林下植被层分别低于对照20.82%,19.80%和0.20%,凋落物层分别低于对照15.81%,2.87%和27.31%;间伐对土壤层碳贮量和生态系统碳贮量总量无显著影响,但有降低土壤碳贮量和增加生态系统碳贮量总量的趋势,土壤碳贮量分别低于对照4.15%,1.83%和5.53%,生态系统碳贮量总量分别高出对照2.62%,4.19%和3.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商添雄 韩海荣 程小琴 蔡锰柯 李斌 张雯雯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并找出影响林分生长的关键土壤因子。[方法]在山西省沁源县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设置12块抚育间伐试验样地,开展轻度(间伐强度15%)、中度(间伐强度35%)、重度(间伐强度50%)抚育间伐并设置对照样地,以树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枝下高、平均冠幅、乔木层生物量与生产力为林木生长指标,利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分析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生长特征,结合土壤因子运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林木生长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中度、重度间伐2年与4年后,各树木生长指标与对照样地相比均显著增加;间伐在减少林分内乔木层生物量的同时能显著提高乔木层生产力,各时间段及间伐强度下乔木层生产力均表现为重度>中度>轻度>对照;间伐可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全氮(TN)、土壤全磷(TP)含量,减缓土壤养分的流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平均胸径生长量与SOC、TN呈显著正相关,平均冠幅生长量与土壤含水率(MC)、SOC、TN、TP显著正相关。[结论]间伐可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林木胸径和冠幅生长,增大林木单株冠径比与生产力,在本研究的3个间伐强度中,50%的重度间伐是最适间伐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全氮含量较为丰富,土壤全磷含量较少,土壤pH为弱酸性,SOC、TN、TP是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重要土壤因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哲 魏浩亮 周庆营 王海东 丁万林 李艳茹 贾晓静 徐满 王超 陈瑜 谷建才
【目的】研究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的影响,探究适合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最佳抚育间伐强度,以期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6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及22%、38%抚育间伐强度样地,分别于伐后1 a、伐后3 a、伐后5 a、伐后7 a进行林分结构指标的定期调查,分析各处理样地的林分生长和径级结构。【结果】抚育间伐促进了林分胸径和单株材积年均生长量。22%间伐、38%间伐的胸径年均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长了25.6%、52.0%;22%间伐、33%间伐的单株材积年均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长了29.0%、88.7%。各处理样地的树高年均生长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抚育间伐对树高生长无明显影响。林分蓄积量、胸高断面积年均生长量以及生物量和碳储量年均增长量都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减少,但从时间变化来看,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照样地增长率逐渐降低,抚育间伐样地增长率逐渐增加。对照、22%间伐、38%间伐样地直径分布范围分别为6~22、10~22、12~22 cm,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加大,林木向更大径阶方向偏移。KS检验结果表明,对照样地均符合正态分布,22%间伐样地以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效果最佳,其次为伽玛分布;38%间伐样地正态分布拟合效果最好,其次为Weibull分布。【结论】抚育间伐可以促进林分的生长,改善林分结构,使林分结构向更高径阶方向发展,综合考虑采用38%间伐强度为宜。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抚育间伐 生长结构 径级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永富
选取正态分布、β分布、Γ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逻辑斯特分布、泊松分布、奈曼A型分布、负二项分布、二项分布、几何分布和对数分布分别拟合雷州林业局U6桉树无性系林分的直径分布,结果表明:β分布函数的适合率为88%,Weibull分布函数的适合率为83%,正态分布函数的适合率为81%,其它分布函数的适合率均低于50%,β分布函数是最佳的拟合函数。根据β分布函数,建立了基于林分年龄、立地指数、林分密度的直径分布动态预测模型,利用40块未参与模型建立的样地对直径分布动态预测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且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
关键词:
短周期 桉树 直径分布 函数 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纪山 唐守正
简述了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的一般效应,着重分析了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研究中的间伐考虑,并就以往间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间伐效应,林分生长,林分收获,数学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书蓉 李淑仪 廖观荣 蓝佩玲 廖新荣
经多年对桉树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树龄林分人工控制施肥量的肥料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桉树基肥施用效果明显,其肥效可持续5a以上,但其肥效随树龄增长而下降。基肥每株施有机肥2.5kg,配施N15g、P30g、K15~30g和适量B、Cu、Zn微量元素为宜;(2)追肥效应因树龄而异,2年生大于3年生大于1年生,施肥以每株N30~90g、P和K各15~30g为宜;(3)植桉后土壤有机质大部分有不同程度下降,全N、全P、速效N变化不大,全K、速效P、速效K、B、Zn、Cu含量明显下降。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科学施肥的建议。
关键词:
桉树 施肥效应 土壤养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虎 王秀琴 陈祥伟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幼龄林(17年生)为对象,设置5种长期、多次、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2次高强度间伐(L1,35.6%~43.4%)、2次中强度间伐(L2,23.1%~24.3%)、3次中强度间伐(L3,15.3%~23.8%)、4次低强度间伐(L4,5.8%~17.1%)和对照(CK,历次间伐时仅移出枯立木)。通过5种处理后幼龄林生长至成熟林时(56年生)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储量调查,结合1974—2013年历次间伐木和枯死木碳储量,从枯死木、间伐木和成熟林活立木生物量碳、土壤碳、生态系统碳分配和林分累计固碳量方面,评价长期间伐对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间伐不仅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钰淮 王瑞辉 刘凯利 张斌 李雪惠 胡佳怡
【目的】研究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为柳杉人工林提质增效探究最适间伐强度和间伐间隔期。【方法】以8年生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按间伐株数强度设置4个处理(CK:对照、T1:20%、T2:30%、T3:40%),连续6年观测不同处理下柳杉林木生长、林下植被多样性等指标。【结果】间伐后第3年和第6年,柳杉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均为T3> CK,差异显著(P T2> T1> CK,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 T2> T1> CK,T3、T2与CK存在显著差异(P 0.05),树高年生长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随间伐强度增大柳杉林分较大径阶株数比例增加;间伐能提高柳杉乔木层的平均生产力,但降低了乔木层的平均生物量;间伐能够丰富柳杉林下植被多样性,间伐后前3年和后3年,4种处理样地林下植物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和Pielou多样性指数的变化量均为T3> T2> T1> CK;间伐后的后3年与前3年相比,柳杉胸径和单株材积年生长量、乔木层平均生产力、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量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程度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减缓。【结论】抚育间伐能促进川西柳杉人工林的生长,有利于大径阶林木培养,能够提高乔木层的生产力和林下植被的多样性,这些作用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强,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关键词:
柳杉 抚育间伐 生物量 生产力 林下植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义 马履一 王希群 徐昕
侧柏人工林是北京山区主要生态公益林,由于林分密度普遍偏大,树木长势弱,林下植被稀疏,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分质量普遍较差,难以全面发挥生态功能.抚育间伐作为森林经营中一项基础性措施,对于提高侧柏人工林质量,恢复林下植物多样性,加速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抚育后侧柏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合理的抚育技术提供依据,2004年在北京山区分别选择低山阳坡薄土、阳坡厚土、半阳坡厚土3种立地类型的侧柏人工林进行弱度、中度、强度间伐(修枝、割灌试验),共设置样地41块.2005和2006年夏季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抚育后第1年和第2年的林下植物种类、数量、Simpso...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钰淮 王瑞辉 刘凯利 张斌 李雪惠 胡佳怡
【目的】研究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为柳杉人工林提质增效探究最适间伐强度和间伐间隔期。【方法】以8年生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按间伐株数强度设置4个处理(CK:对照、T1:20%、T2:30%、T3:40%),连续6年观测不同处理下柳杉林木生长、林下植被多样性等指标。【结果】间伐后第3年和第6年,柳杉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均为T3> CK,差异显著(P T2> T1> CK,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 T2> T1> CK,T3、T2与CK存在显著差异(P 0.05),树高年生长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随间伐强度增大柳杉林分较大径阶株数比例增加;间伐能提高柳杉乔木层的平均生产力,但降低了乔木层的平均生物量;间伐能够丰富柳杉林下植被多样性,间伐后前3年和后3年,4种处理样地林下植物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和Pielou多样性指数的变化量均为T3> T2> T1> CK;间伐后的后3年与前3年相比,柳杉胸径和单株材积年生长量、乔木层平均生产力、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量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程度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减缓。【结论】抚育间伐能促进川西柳杉人工林的生长,有利于大径阶林木培养,能够提高乔木层的生产力和林下植被的多样性,这些作用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强,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关键词:
柳杉 抚育间伐 生物量 生产力 林下植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勇军 王兵 陈步峰 陈进 史欣 李汉强
土壤温度是太阳辐射平衡、土壤热量平衡和土壤热学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时空特点,大气和土壤温差以及土壤之间的温度梯度决定热通量的大小,进而改变地表能量收支,影响大气边界层发展,对土壤中发生的物理、生物、化学过程有很大的影响。森林土壤温度是森林气候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热量资源,其变化特征直接影响着土壤生物的生存和功能的作用,影响植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土壤温度 轮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