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8)
2023(9393)
2022(8542)
2021(8146)
2020(6912)
2019(15982)
2018(16035)
2017(30954)
2016(17240)
2015(19265)
2014(19398)
2013(19228)
2012(17636)
2011(15756)
2010(15499)
2009(14000)
2008(13508)
2007(11598)
2006(9924)
2005(8483)
作者
(51753)
(42797)
(42398)
(40326)
(27335)
(20773)
(19164)
(17080)
(16254)
(15248)
(14788)
(14388)
(13657)
(13592)
(13228)
(13191)
(13141)
(12793)
(12189)
(12102)
(10888)
(10487)
(10385)
(9632)
(9610)
(9598)
(9545)
(9371)
(8713)
(8602)
学科
(63279)
经济(63204)
管理(46635)
(44535)
(37648)
企业(37648)
方法(32059)
数学(27524)
数学方法(27155)
(17393)
(16282)
(15544)
中国(15010)
业经(13867)
地方(12892)
理论(11633)
(11256)
(11189)
贸易(11185)
农业(10978)
(10852)
技术(10392)
环境(10214)
(10200)
(10134)
财务(10128)
财务管理(10111)
企业财务(9596)
教育(9432)
(8988)
机构
大学(243015)
学院(239859)
管理(96117)
(86945)
经济(84894)
理学(84314)
理学院(83348)
管理学(81722)
研究(81500)
管理学院(81317)
中国(56773)
科学(55984)
(52560)
(44078)
(42652)
业大(42101)
研究所(39646)
(38235)
中心(35912)
农业(34828)
(33608)
北京(33275)
(31747)
财经(31598)
师范(31380)
(30201)
(28717)
(27759)
技术(26864)
师范大学(25551)
基金
项目(174741)
科学(134520)
基金(124763)
研究(122722)
(111372)
国家(110481)
科学基金(92971)
社会(73423)
社会科(69368)
社会科学(69349)
(68986)
基金项目(67461)
自然(63862)
自然科(62347)
自然科学(62328)
自然科学基金(61179)
(58614)
教育(55734)
资助(52093)
编号(49807)
成果(40104)
重点(39117)
(37377)
(36583)
(36036)
课题(34321)
科研(34247)
计划(33854)
创新(33597)
大学(31883)
期刊
(90596)
经济(90596)
研究(66494)
学报(46339)
科学(40617)
中国(39963)
(39153)
大学(33697)
管理(33524)
学学(31886)
农业(27598)
(27099)
教育(26417)
技术(19751)
(15471)
金融(15471)
业经(15066)
(14263)
财经(14216)
图书(13973)
林业(13908)
经济研究(13822)
科技(13630)
业大(12711)
理论(12569)
(11914)
(11885)
实践(11857)
(11857)
问题(11818)
共检索到332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修武  周文龙  曾浩生  
在海南省琼海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按树种源试验林内,采集了巨桉、柳桉、赤按和尾叶桉44个种源的木材试材。对木材解剖分子和基本密度进行了研究和评优。从中选出巨桉14860、14849、14509;柳桉14429、14435、14527;赤桉12187、15050、15062和尾叶桉15089为最优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雪标  杨伟东  杨敬华  吕春艳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 ,胸高形率、胸高形数和高径比等指标逐代升高 ,而干材尖削度则逐代下降 ,表明连栽代次增加 ,立木树干圆满度提高 ,有利于干材的出材率。木材的基本密度随树高部位上升而有递减趋势。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则随代次增加而逐代递增。 2、3、4代林木材基本密度分别比1代林增加了 7 3%、1 2 4 %和 1 5 8%。与 1代林相比 ,2、3、4代林干材率分别提高了 1 5 5 %,2 0 7%和2 0 3%。总体来看 ,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 ,木材的基本材性有所改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修武  王豁然  方玉霖  王维辉  
在福建省长泰县桉树种源试验林内,采集了巨桉、柳桉、赤桉和尾叶桉共45个种源232株5年生桉树试材,进行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桉树种间和种源间均有一定差异;巨桉、柳桉、赤桉和尾叶桉的基本密度变幅分别为“0.407~0.462、0.427~0.475、0.498~0.541和0.471~0.558g/cm~3;纤维长度变幅分别为799.3~904.5、859.0~937.8、841.4~924.8和847.9~945.5μm。尾叶桉具有最快的生长速度、最大的木材基本密度和较大的纤维长度。种源间,巨桉种源(昆士兰)14431、(巴西)14860、(南非)13365;柳桉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晓鸣  陈勇  周朝鸿  王自力  叶寿德  王绍云  
本文对云南昆明、昭通和四川金口河三个不同地理种源白蜡虫的泌蜡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昆明虫泌蜡历时最长,泌蜡量最高,昭通虫泌蜡历时和泌蜡量次之,金口河虫泌蜡历时短,泌蜡量低。在泌蜡周期中,白蜡虫泌蜡有高峰期,昆明虫泌蜡高峰期在泌蜡后50d,昭通虫在泌蜡后30d,金口河虫在泌蜡后20d。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结果表明,三个不同地理种源的白蜡虫种群已产生了分化,昆明种虫与昭通种虫分化较小,昆明种虫和昭通种虫与金口河种虫的分化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石雷  孙庆丰  邓疆  
对印度黄檀木材的解剖和物理力学性质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印度黄檀属散孔材,纤维形态均匀,平均长度1.43 mm;微纤丝角为12.24°;气干密度和剖面密度分别为0.746 g.cm-3和0.634 g.cm-3,属中等;气干和全干差异干缩分别为1.75和1.55;印度黄檀的综合品质系数为2 309×105Pa,为高等级材。综合分析,人工培育的印度黄檀材质优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娟  何小三  敖婉初  黄建建  左继林  龚春  
为了选育食用、油用及药用价值较高的倒卵叶野木瓜品种,对6个不同地理种源的倒卵叶野木瓜果实经济性状、种子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果肉营养成分和藤条药用成分相关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地理种源倒卵叶野木瓜的果实性状中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靖安双溪镇双溪村倒卵叶野木瓜的平均单果重居中,为102.28 g,但果肉重却达到了44.88 g,可食率最高,为44.16%,显著高于其他5个地理种源倒卵叶野木瓜的可食率,且果皮最薄,食用价值较高。(2)不同地理种源倒卵叶野木瓜的种子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宁国县霞西乡石河村倒卵叶野木瓜虽然种子含油率较低,但其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民胜  陈少雄  
根据我国目前桉树人工林成片造林的实际情况,将桉树造林地分为A类:海滨平原、台地、丘陵和小盘地;B类:台地、中低山丘陵;C类:云贵高原三种类型。对其中的造林整地方式进行分析比较后,选择出:A类以机械整地为主,在各种机械整地方式中,拔桩裂土的投资额合理,经济效益较好;人工拔桩后再行机械全垦,开沟造林是人工整地和机械整地结合的模式,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B类地区人工全垦能获得较大生长量;大穴(80cm×80cm×50cm)整地同样可以获得高水平生长量。C类地区以高强度的撩壕(60cm×60cm)整地为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张志钧  邓疆  
系统采集了10个龄级和12个地理种源的云南红豆杉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树皮、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其平均值分别为0.0048%、0.0040%和0.0151%,3年生枝和叶的紫杉醇含量相近,差异不显著。树皮的紫杉醇含量与年龄存在回归关系:Y=0.0316×e0.0067x;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与树龄不相关,但树龄小于72a时其含量随树龄增加而递增,树龄超过72a和114a后,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逐渐减少。12个云南红豆杉地理种源中,新平、宁蒗和泸水种源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最高,在0.0077%~0.0098%间;兰坪、宁蒗和新平种源3年生小枝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喜明  贺勤  
该文以25mm及50mm厚桉树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40、160和180℃下热压干燥,研究其干燥过程曲线,包括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干燥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的热压干燥为先等速而后减速干燥,等速和减速干燥转折点的含水率为51.29%,干燥速度随板的厚度的增加而减慢,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旭  杨志玲  谭美  程小燕  曾平生  谭梓峰  李公荣  
为揭示厚朴种质资源的品质优劣,同步研究了20个种源9年生厚朴林分的生长特性、药材产量和药效成分变异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源间厚朴生长及药材产量性状在各指标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生物量和药材产量的性状遗传力(0.84~0.86)均很高,说明对这些性状选择都具有较高的价值;以隶属函数分析了20个厚朴地理种源的综合排名,以20%的比例进行筛选,4号(湖北利川)、12号(江西庐山)、20号(湖南永州)和17号(四川都江堰)等入选优良种源,综合排名第5、6名的5号(贵州习水)和16号(湖北香党坪)种源厚朴的总酚含量分别为4.06%、3.14%,在20个种源中处于次高水平,值得继续观察和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文  于青君  张卫强  赵连清  张龙玉  罗桂生  贾茜  贾忠奎  
【目的】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木材性质及生长过程,为油松建筑材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油松建筑材林高效培育技术措施。【方法】选取河北平泉黄土梁子林场的油松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树龄油松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间的差异研究,并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树高、胸径生长过程。【结果】50年生油松木材基本密度达到0.449 g/cm~3,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顺纹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差异干缩比分别为3.8%、5.7%、0.5%、9.7%、1.459,端面硬度、弦面硬度、径面硬度分别为4 005.75、3 136、3 247.75 N,抗弯强度为119.94 MPa,抗弯弹性模量为13.79 GPa,顺纹抗压强度为78.61 MPa。各项指标均优于30年、40年、60年生油松,且50年生油松木材各项指标等级均处于中等或较高级别,满足建筑用材的需要。油松树高连年生长量在5~20 a时达到峰值,峰值为0.36~0.40 m·a~(-1),平均生长量在10~30 a达到峰值,峰值为0.31~0.35 m·a~(-1)。油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在5~10 a时达到峰值,峰值为0.51~0.55 cm·a~(-1),平均生长量峰值在5~15 a,峰值为0.51~0.63 cm·a~(-1)。【结论】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随着树龄增加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50年生油松木材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优于其他树龄,且差异显著。油松在0~20 a时生长最快,20~30 a时林内竞争加剧,林木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减缓,且树干容易产生弯曲、节子、裂纹等现象,50 a以后生长速度再次下降。从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生长过程考虑,应在50 a时对油松建筑材进行采伐利用,期间为了保持良好的木材品质,应及时进行抚育间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翠  康平德  杨丽云  汤王外  徐中志  袁理春  杨少华  
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对来源于云南省23份云南重楼种源进行了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观察、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重楼生长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因地理来源不同有一定的差异;综合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分析与评价,来自于鹤庆县马鞍山、玉龙县巨甸的重楼为优势种源,可作为今后良种选育的种质材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新毅  姜笑梅  殷亚方  
使用国内木器涂饰常见的3种清漆:硝基清漆、醇酸树脂清漆、聚氨酯清漆,系统测试3种桉树木材涂饰前后色度学参数的变化,以期揭示涂饰过程中3种桉树木材材色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涂饰工艺的确定及控制涂饰后的材色提供参考。试验表明:涂饰前后木材色度学特征的变化是渐变过程,与涂饰次数有关;使用不同清漆,不同树种色度学参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有明  徐姗姗  林汉  张水木  许建忠  
福建南屿15年生火炬松31个种源间木材抗弯弹性模量(MOE)的群体平均值为6702.6MPa,变化范围为5042.5~8610.2MPa;抗弯强度(MOR)群体平均数为99.11MPa,变化幅度为77.32~119.79MPa。种源间木材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广义遗传力大于0.441、0.422,方差分析中遗传方差分量在43.07%~60.79%范围内,环境方差分量范围为39.21%~56.93%,说明MOE、MOR除在遗传上受中等程度控制外,还显著受到环境条件影响。种源内MOE、MOR变异系数远大于种源间变异,说明火炬松材质改良在种源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个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瑾  吴鸿  孙同兴  高振忠  李凯夫  李秉滔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国产樟属 17种木材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管孔排列为散孔材和半环孔材 ;较高的单管孔率 ;具有梯状穿孔和单穿孔两种类型 ,管间纹孔式主要为互列 ,少数种具对列。单列射线稀少、细而短 ,多列射线量多 ,形状差异较大 ;射线组织以异形Ⅲ和ⅡB型为主 ,射线 -导管间纹孔式主要为刻痕状。轴向薄壁组织以稀疏傍管状和星散状为主 ,部分种具环管束状、翼状 ,数量差异较大。樟属所有木材的射线或轴向薄壁组织中含油细胞或粘液细胞。木材的上述特征表明 ,樟属木材内部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并可作为种级分类依据。另外 ,根据木材结构的显著差异 ,建议光叶桂和细叶香桂按两个种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