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80)
2023(13318)
2022(11492)
2021(11084)
2020(8958)
2019(21038)
2018(20888)
2017(39715)
2016(21814)
2015(24764)
2014(24658)
2013(24296)
2012(21937)
2011(19686)
2010(19780)
2009(17958)
2008(17716)
2007(15815)
2006(13976)
2005(12290)
作者
(60770)
(50315)
(50227)
(47627)
(32052)
(23986)
(22884)
(19821)
(19033)
(18096)
(17200)
(16814)
(15941)
(15741)
(15374)
(15305)
(15087)
(15003)
(14341)
(14233)
(12433)
(12347)
(12054)
(11454)
(11259)
(11235)
(11192)
(10988)
(10105)
(9828)
学科
(82021)
经济(81929)
管理(69576)
(61742)
(54224)
企业(54224)
方法(38754)
数学(31959)
数学方法(31589)
(24346)
中国(21841)
(21688)
业经(20076)
(19154)
贸易(19148)
(18884)
(18705)
理论(17450)
地方(16142)
(15651)
(15504)
(15490)
财务(15431)
财务管理(15391)
企业财务(14532)
农业(14414)
(13374)
技术(13045)
(12994)
银行(12961)
机构
大学(302241)
学院(300713)
管理(123688)
(115157)
经济(112334)
理学(105608)
理学院(104464)
管理学(102844)
管理学院(102268)
研究(94687)
中国(72441)
(64959)
科学(59035)
(55661)
(46382)
(44446)
中心(43877)
财经(43752)
(43105)
业大(42859)
研究所(42114)
北京(41013)
(40646)
师范(40329)
(39698)
(36817)
(34812)
经济学(34072)
农业(33497)
财经大学(32533)
基金
项目(203930)
科学(159832)
研究(153964)
基金(145921)
(125420)
国家(124313)
科学基金(107276)
社会(94951)
社会科(89832)
社会科学(89807)
(80075)
基金项目(77718)
教育(71232)
自然(68526)
(66881)
自然科(66846)
自然科学(66833)
自然科学基金(65605)
编号(64941)
资助(59623)
成果(53417)
重点(45037)
(44685)
课题(44420)
(42906)
(42526)
项目编号(40749)
创新(39466)
教育部(38742)
大学(38601)
期刊
(128229)
经济(128229)
研究(88506)
中国(58363)
管理(47197)
学报(45385)
(44274)
科学(41479)
教育(39141)
(38998)
大学(34771)
学学(31883)
技术(27189)
农业(27186)
(24829)
金融(24829)
业经(21059)
财经(20876)
图书(20518)
经济研究(19429)
(17821)
问题(16563)
理论(15502)
(15395)
实践(14329)
(14329)
技术经济(14304)
科技(14294)
现代(14076)
书馆(13876)
共检索到445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敬勤  刘静  吕禾雨  
尽管学术界关于案例研究能够助推本土管理理论的认识逐渐形成共识,但对于案例研究为什么能够为本土管理理论作出贡献仍然存在认识难以达成统一、方法有待进一步规范、研究较为碎片化等诸多挑战。本文基于对案例研究探索性功能的理解,梳理案例研究的知识发现过程,总结归纳背后的内在逻辑,提出了涵盖“归纳—溯因—演绎”三阶段的统一底层逻辑,形成了一套各管理学派可以共用的知识发现结构框架,以辅助管理学者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厘清学理基础并在构建路径上建立起共用的逻辑框架,是进一步推动案例研究助力本土管理理论研究走出困境、走向世界的根本出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达奇  
当今各跨国公司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这种全球化进程及伴随而来的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到1992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达2000亿美元。同4000亿美元的世界商品出口及无形贸易额相比,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创造了约5500亿美元的销售额。本世纪80年代,全球对外直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力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方位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等重大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红萍  
现代管理理论如雨后春笋,但是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却普遍存在“南橘北枳”的现象,帮助甲企业获得卓越成功的理论,应用在乙企业,却导致乙企业的灾难。通过管理理论建立中的一些现象说明现代管理理论研究需要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实证研究不是数据收集,需要建立研究的内部逻辑结构,以合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并需要重视理论的环境适应性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小娅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教育科研成绩显著,贡献突出,主要表现为:教育科研的组织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教育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教育科研的投入趋向多元化,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形成多学科、跨领域、综合化的格局。但是,在观念、体制、方法、技术、管理和学术环境等方面,在对教育理论发展的贡献和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教育科研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与回答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质量,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联初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2006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人民银行分支行的工作至关重要。这次总行工作会议,对人民银行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对分支行提出了许多更高的工作要求,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我们要认真总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欢  韩正彪  
[目的/意义]旨在调查国内外信息实践研究中的基础理论,并揭示这些理论的特征及其对信息实践研究的贡献。[方法/过程] 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于55篇文献中识别出19个理论,并归纳出这些理论对信息实践研究的贡献。[结果/结论] 信息实践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源于社会学、哲学、图书情报学、心理学和生态学,且呈现出三个特征:认可实践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塑造,强调信息实践根植于实践和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从社会文化视角考察人类的信息实践;不排斥影响信息实践的认知因素,而是将其融入主体能动性中考虑。这些理论对信息实践研究的贡献体现在:在宏观层面确立了信息实践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路;在中观层面为信息实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支持;在微观层面塑造了信息实践的核心研究内容。此外,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信息实践研究尚未发展出属于自身领域的理论,未来应辩证地融入其他学科以及图书情报学的相关理论,以丰富信息实践的基础理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菲菲  汪涛  
本土管理理论的开发离不开对中国独特文化的理解。但中国文化对组织行为的作用机制究竟如何,是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为此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文章首先界定了本土文化的相关概念,然后基于文化构成,从基本假设、价值观和子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具体文化要素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后从中国文化情境的双重属性出发,揭示了文化影响组织行为的制度环境效应和个体偏好效应,构建了中国文化与组织行为的关系路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尹效国  
基础管理是全部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根基。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基础管理是指为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需的各项专业管理职能得以发挥而应具备的规则、程序、标准、机制和框架等。其内容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管理趋向规范化及形成企业文化的过程。规范化过程是建立硬约束的过程,文化建设过程则是软约束、正激励的形成过程。这些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软硬结合"。因此,对于基础管理还不够完善的企业,要加强沟通、提高员工的认识水平,并在借鉴学习、逐步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规范化硬约束;从用好激励、培养习惯入手,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化软约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金晓玲  汤振亚  周中允  燕京宏  熊励  
本文基于积分等级不同的用户,运用实证研究探讨了网上问答社区用户持续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贡献知识意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除了互惠;声誉的提升、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均显著影响用户的持续贡献知识意向;积分作为一种虚拟社区中常见的激励机制显著的调节用户的持续贡献知识意向;对于积分等级高的用户来说,其持续贡献知识意向更多的是为了声誉的提升和互惠;而对于积分等级低的用户而言,其持续贡献知识意向更多的是为了提升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本文深化了对于持续性知识分享行为的研究,对于网上问答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义平  
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我谈以下几点看法:第一,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我国经济学家,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伟大贡献。我国历史上曾经发生的经济落后,在于我们没有步入市场经济,而我国现在的经济繁荣是来自市场经济的繁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选择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龙  李想  
管理者是否纳言将对员工后续建言和组织变革产生影响。首先基于说服理论阐述左右管理者纳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建言是否具有说服力;其次,构建了一个管理者纳言的说服过程模型,认为建言的说服力主要体现在建言者、信息、情境和管理者四个方面;再者,阐述了与这四个方面密切相关的一些具体因素(建言者的内群体成员身份、专业性和可信赖性,建言性质、是否提供证据和解决方法,建言时机、组织规范、权力距离以及管理者的情绪和认知)对于管理者纳言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员工建言的结果,而且对研究管理者纳言的发生机制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大安  
行为经济学可谓是继新制度经济学之后进一步将经济理论分析由讲台推向现实蹬一个经济学流派。2001、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2001年美国Clark奖均授予行为经济学家的这一事实,反映了主流经济学对行为分析方法的认可。本文拟结合主流经济学的分析难题对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架构作出解析,在对预期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述该学派之于经济理论发展的贡献。鉴于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本文的分析会在一定范围内涉及到实验经济学;但本文的重点是介绍行为经济学,只是在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作出评论的某些场合阐述一点个人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