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0)
- 2023(9587)
- 2022(7903)
- 2021(6895)
- 2020(5802)
- 2019(13426)
- 2018(13008)
- 2017(24806)
- 2016(13572)
- 2015(15411)
- 2014(15636)
- 2013(15643)
- 2012(14648)
- 2011(13099)
- 2010(13590)
- 2009(12480)
- 2008(12134)
- 2007(11153)
- 2006(9528)
- 2005(8539)
- 学科
- 济(59872)
- 经济(59810)
- 管理(40044)
- 业(37621)
- 企(30054)
- 企业(30054)
- 方法(29127)
- 数学(25453)
- 数学方法(25236)
- 农(16682)
- 财(16242)
- 中国(15950)
- 环境(13607)
- 学(13541)
- 审计(12168)
- 业经(12013)
- 贸(11383)
- 贸易(11373)
- 地方(11056)
- 易(11048)
- 农业(11014)
- 制(10544)
- 和(9791)
- 务(9661)
- 财务(9641)
- 财务管理(9566)
- 划(9276)
- 融(9160)
- 金融(9158)
- 企业财务(9075)
- 机构
- 大学(202333)
- 学院(200685)
- 济(85545)
- 经济(83816)
- 管理(77360)
- 研究(67150)
- 理学(66969)
- 理学院(66250)
- 管理学(65190)
- 管理学院(64824)
- 中国(50657)
- 京(42780)
- 科学(40978)
- 财(40216)
- 农(35675)
- 所(34445)
- 财经(32554)
- 中心(32065)
- 研究所(31032)
- 业大(30703)
- 江(30603)
- 经(29601)
- 农业(28143)
- 经济学(27200)
- 北京(26254)
- 范(25501)
- 师范(25245)
- 经济学院(24913)
- 财经大学(24269)
- 院(23924)
- 基金
- 项目(135658)
- 科学(106671)
- 基金(99369)
- 研究(98355)
- 家(87972)
- 国家(86901)
- 科学基金(73553)
- 社会(63209)
- 社会科(60061)
- 社会科学(60036)
- 省(52884)
- 基金项目(52708)
- 自然(47166)
- 自然科(45976)
- 自然科学(45959)
- 教育(45163)
- 自然科学基金(45135)
- 划(44692)
- 资助(40181)
- 编号(39362)
- 成果(31837)
- 重点(30988)
- 部(30828)
- 发(29357)
- 创(28175)
- 课题(26823)
- 科研(26787)
- 国家社会(26774)
- 教育部(26391)
- 创新(26387)
共检索到293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京平 朱哲茹
“双碳”目标是国家应对资源环境约束、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助力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大计。由国家审计的现代治理面向决定,国家审计赋能“双碳”目标实现是其题中应有之义。通过搭建“战略S—审计A”模型,将国家审计重点项目类型和“双碳”目标具体战略要求相匹配,以分析其赋能作用机理;结合政府战略管理“三角模型”理论,匹配国家审计赋能影响效应和“双碳”目标战略管理要素,以剖析其赋能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审计通过碳审计、重大公共工程投资审计、资源环境专项资金审计、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落实情况审计以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五种审计项目类型,可发挥其揭露阻断效应、抵御规制效应和预防减排效应,进而全方位赋能“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京平 廉海燕
本文使用理论与现实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结合PSR模型、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解构国家审计赋能“双碳”目标实现的逻辑意蕴;以三种机制和三种类型审计功能的发挥探讨赋能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以其监督、鉴证和评价功能契合我国低碳治理需求,并且通过低碳财税资金审计、低碳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和碳市场审计实现预防低碳资金滥用、揭示低碳政策落实情况、抵御碳交易市场风险,全方位为“双碳”目标实现赋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俊 曹恩桓 杨璐瑜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和国家统筹国内国际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旅游业的规模性发展已产生不可忽略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积极响应“双碳”目标,是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任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戚艳霞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的关键内容。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监督的法定职责和专业优势,能够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发挥积极作用和重要贡献。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审计工作需要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科学指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复杂、深层次问题,与时俱进调整审计重点,优化审计作用机制,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中作出新贡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彩芳 张菁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效用模型,实证检验“双碳”目标下流通产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在不考虑碳排放的前提下,流通产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的影响并不显著;将碳排放纳入到两者关系的分析框架后,流通产业发展的绿色赋能效应出现质的变化。第二,在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时,流通产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的赋能效应显著;随着碳排放的增加,其绿色赋能效应表现为短期的衰减。文章最后提出要加强新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现代绿色流通的管理模式创新、重视现代流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及促进流通企业的绿色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流通产业 绿色发展 碳排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丽
2023年5月《加拿大开放教育资源国家倡议框架》(简称《框架》)发布,这是加拿大第一个联邦层面的开放教育政策。《框架》总共包括6个部分与5个附录,重点关注法语开放教育资源、土著民开放教育资源和泛加拿大人开放教育资源三类资源。建设主体、资金保障、基础设施以及开放获取是《框架》的核心问题。推动国家层面开放教育资源政策出台,搭建开放教育资源政策体系;激发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主体意识,引领开放教育资源发展;关注开放教育资源政策的核心问题,建设特色开放教育资源是《框架》带给我国的启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立彦
我国当前实行的审计监督制度,起始于1982年宪法。二十多年来,以审计署和地方审计厅局组成的审计系统,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2010年新年到来之际,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暨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温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曦 苗领 王彦杰
立足国家“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双碳”目标实现进行研究,揭示数据要素赋能生产方式低碳转型、数字技术赋能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新兴产业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消费理念赋能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传导机制。剖析数字基础设施是高碳来源、碳数据管理平台和体系尚未完善、碳交易体系尚未完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产业绿色化有待提高等关键问题,并提出推进数字新基建节能降碳、合理利用数据资源、健全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及培育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路径。以期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曦 苗领 王彦杰
立足国家“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双碳”目标实现进行研究,揭示数据要素赋能生产方式低碳转型、数字技术赋能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新兴产业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消费理念赋能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传导机制。剖析数字基础设施是高碳来源、碳数据管理平台和体系尚未完善、碳交易体系尚未完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产业绿色化有待提高等关键问题,并提出推进数字新基建节能降碳、合理利用数据资源、健全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及培育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路径。以期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曲天任 马悦 陶菁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研究重点关注的内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任务和建设目标,为省域经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对国家审计赋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讨,梳理归纳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国家审计在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立足省域经济特点,从预防、揭示和抵御三个角度分析国家审计赋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探索提出国家审计助力后疫情阶段政策落实、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打造高质量审计队伍等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张权 尹平
理解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的作用,是有效推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从分权与权力制约监督的角度分析了国家治理能力的内涵,认为国家治理能力就是以权力配置和运行为基础,调配、运用社会资源,维护国家治理秩序的能力。然后构建了基于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具体表现在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资源管理现代化的监控机制、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监督机制、是国家治理风险防控和国家治理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张权 尹平
理解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的作用,是有效推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从分权与权力制约监督的角度分析了国家治理能力的内涵,认为国家治理能力就是以权力配置和运行为基础,调配、运用社会资源,维护国家治理秩序的能力。然后构建了基于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具体表现在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资源管理现代化的监控机制、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监督机制、是国家治理风险防控和国家治理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文李
文章对“双碳”目标赋能县域产业高质量集成的共同富裕的协同逻辑、供给侧改革的改革逻辑、双循环格局的循环逻辑及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展开研究,为加快“双碳”目标更好地赋能县域产业集成和加快实现人民群众公平享有绿色、健康、舒适、可持续的美好生活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继新 夏五洲
“双碳”目标成为驱动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指引。“双碳”目标驱动下的建筑企业面临的新变革是以绿色建造为根、技术创新为魂的绿色化转型,“双碳”目标促进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内在根源在于带动新旧动能的衔接与转换、实现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接合、推动绿色建造价值链迭代升级,“双碳”目标赋能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能力的路径是绿色功能研发设计、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建造方式转变和营造绿色运营场景,使能绿色化价值创新的着力点是建构企业绿色合作治理共同体、优化企业绿色管理过程、重构企业绿色能量场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国家审计都源于公共委托代理关系,然而,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国家审计主题呈现差异化。文章按公共委托代理关系、治理模式、机会主义类型到审计主题这个逻辑,分析国家审计主题差异的原因。应对机会主义的治理机制构造区分为内部-经常性治理模式和外部-非经常性治理模式两种类型,在内部-经常性治理模式下,委托人关注的重点是代理人的信息机会主义,信息成为这种治理模式下的主要审计主题;在外部-非经常性治理模式下,委托人关注的重点是代理人的行为机会主义,行为成为这种治理模式下的主要审计主题。中美两国政府审计的审计主题差异符合这个理论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