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6)
- 2023(7740)
- 2022(6967)
- 2021(6505)
- 2020(5863)
- 2019(13759)
- 2018(13912)
- 2017(26197)
- 2016(15207)
- 2015(17628)
- 2014(17959)
- 2013(17925)
- 2012(17442)
- 2011(15945)
- 2010(16298)
- 2009(15349)
- 2008(16026)
- 2007(14928)
- 2006(12926)
- 2005(11705)
- 学科
- 济(60786)
- 经济(60700)
- 管理(40086)
- 业(38464)
- 企(31050)
- 企业(31050)
- 方法(29819)
- 数学(25405)
- 数学方法(25048)
- 学(18406)
- 农(17755)
- 财(15225)
- 中国(14941)
- 贸(12880)
- 贸易(12872)
- 易(12490)
- 业经(12176)
- 制(11844)
- 地方(11438)
- 农业(11423)
- 和(10688)
- 理论(10598)
- 银(9500)
- 银行(9435)
- 务(9361)
- 财务(9337)
- 财务管理(9304)
- 融(9125)
- 金融(9119)
- 行(8936)
- 机构
- 大学(235206)
- 学院(231605)
- 济(85921)
- 研究(84196)
- 经济(83864)
- 管理(80675)
- 理学(68975)
- 理学院(68012)
- 管理学(66318)
- 管理学院(65900)
- 中国(62367)
- 科学(58264)
- 农(53056)
- 京(51700)
- 所(47270)
- 研究所(43403)
- 农业(42624)
- 业大(41585)
- 财(40163)
- 中心(38273)
- 江(37278)
- 范(32618)
- 北京(32488)
- 师范(32158)
- 财经(31945)
- 院(29140)
- 州(29131)
- 经(28792)
- 省(27753)
- 农业大学(27435)
- 基金
- 项目(150617)
- 科学(114474)
- 基金(106570)
- 研究(102334)
- 家(96401)
- 国家(95600)
- 科学基金(77917)
- 社会(60546)
- 省(59667)
- 社会科(56939)
- 社会科学(56914)
- 基金项目(56473)
- 自然(53495)
- 自然科(52216)
- 自然科学(52192)
- 划(51712)
- 自然科学基金(51268)
- 教育(48098)
- 资助(44921)
- 编号(41415)
- 成果(35962)
- 重点(35000)
- 部(32811)
- 发(32131)
- 计划(31087)
- 创(30112)
- 科研(29853)
- 课题(29746)
- 科技(28424)
- 创新(28327)
- 期刊
- 济(97769)
- 经济(97769)
- 研究(63488)
- 学报(50355)
- 农(48782)
- 中国(46546)
- 科学(41422)
- 大学(35587)
- 学学(33635)
- 农业(32610)
- 财(32223)
- 管理(28197)
- 教育(25718)
- 融(19426)
- 金融(19426)
- 技术(18737)
- 业(17980)
- 财经(16037)
- 业经(15353)
- 版(14710)
- 经济研究(14676)
- 经(13775)
- 业大(13476)
- 问题(13379)
- 图书(12395)
- 贸(11502)
- 技术经济(11333)
- 农业大学(11252)
- 科技(11202)
- 统计(11046)
共检索到346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彬 陈谭星 韩亚萍 张亚如 郑先波 程钧 王伟 冯建灿
【目的】分离克隆桃(Prunus persica L.)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类受体蛋白激酶(somatic embryogenesis receptor-like kinases,SERKs)基因SERK2,检测其在不同状态桃愈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SERK2与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关系,为揭示组织培养困难树种桃胚性愈伤组织产生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法获得PpSERK2的cDNA全长序列,运用TMPred、DNAMAN和MEGA 5.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以‘秋蜜红’花药为外植体,接种至添加2.0 mg·L~(-1) 6-BA和1.0 mg·L~(-1) 2,4-D的NN69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将获得的不同状态愈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并进行组织细胞学观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PpSERK2在4种不同状态愈伤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克隆获得‘秋蜜红’PpSERK2的cDNA全长序列1 881 bp,编码626个氨基酸,其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68.99 kD,理论等电点为5.38,具有完整的SERK蛋白的保守结构域,与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等物种的同源性为67.88%—92.71%,且与秘鲁番茄(Solanum peruvianu)和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的相似性最高。在与其他物种的SERK蛋白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PpSERK2与SpSERK1、CitSERK1和PsSERK2等聚在一起,与同源性比对结果一致。以‘秋蜜红’花药为外植体诱导获得4种不同状态的愈伤组织,组织细胞学观察发现黄色疏松状(球形胚出现)、绿色紧实状(心形胚出现)和浅黄色透明状(尚未完全形成的鱼雷形胚结构出现)的3种状态的愈伤组织细胞小、排列紧密;而黄白色水渍状愈伤组织细胞体积大、排列不规则,细胞质稀且染色浅。根据形态学和组织学的鉴定结果,可知黄色疏松状、绿色紧实状和浅黄色透明状的3种状态的愈伤组织均为胚性愈伤组织,而黄白色水渍状愈伤组织为非胚性愈伤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PpSERK2在‘秋蜜红’3种状态的胚性愈伤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且在3种胚性愈伤组织中的表达量有差异,其中在黄色疏松状愈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绿色紧实状次之,浅黄色透明状中最低。【结论】克隆获得PpSERK2的cDNA全长序列,其在3种状态的胚性愈伤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且在黄色疏松状胚性愈伤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pSERK2在桃体细胞胚发育的早期发挥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英卿 赖钟雄 陈义挺 林玉玲 李惠华 张妙霞
分离克隆了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胚性愈伤组织Leafy Cotyledon 1(LEC1)基因,并分析该基因在龙眼体细胞胚胎(简称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结合RACE法及TAIL-PCR法,获得龙眼胚性愈伤组织LEC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序列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研究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克隆得到LEC1基因803 bp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检索号为GU584089.2),该cDNA的开放阅读框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含222个氨基酸)与其他植物LEC1具有较高同源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惠华 赖钟雄 林玉玲 苏明华
【目的】分离克隆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胚性愈伤组织乙烯合成关键酶ACO(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oxidase)基因,并分析该基因在龙眼体细胞胚胎(以下简称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法,获得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CO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和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研究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克隆得到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CO基因1315bp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FJ534854),该c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赖呈纯 赖钟雄 方智振 林玉玲 姜顺日
【目的】克隆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胚性愈伤组织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mitochondrial F1-ATPase beta subunit gene),并分析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法,通过T/A克隆测序,获得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全长序列;随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研究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成功克隆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完整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FJ222749),该序列全长2099bp,由1677bp核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隋娟 张志峰 邵明瑜 胡景杰
vasa基因编码DEAD-box家族成员中一种ATP依赖的RNA解旋酶,在生殖系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精巢中克隆得到vasa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序列全长2167bp,开放阅读框1593bp,编码530个氨基酸,具有DEAD-box家族蛋白的全部9个保守域。经同源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其属于DEAD-box家族的VASA亚家族成员。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vasa mRNA专一性的在刺参性腺中表达,据此,刺参vasa基因有望用于其生殖系起源和分化的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顺 蒋曹德 石萍 董然然 魏晋 田家伟
【目的】为了在猪中找到更多新的候选印记基因并分析它们在哺乳动物之间的保守性,以期为猪分子遗传育种提供基础分子生物学信息和分子标记。【方法】以长白与荣昌猪杂交F1代一月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生物学的方法,克隆COPG2和MEST全长cDNA,并分析基因的序列特点,然后利用IMpRH(法国农业科学院的辐射杂种克隆板)分析COPG2和MEST在猪染色体上定位信息。通过RT-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分析了这些基因在一月龄F1代个体11个不同组织(心、胃、肌肉、肾脏、肺、肝、小肠、膀胱、舌头、脾和脂肪)的印记状况,并进一步利用Real-timePCR方法,分析其在一月龄F1代个体11个不同组织的表达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占思远 董尧 李利 仲涛 王林杰 张红平
【目的】克隆获得南江黄羊IGFBP-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基因的cds区全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IGFBP-2的mrna和蛋白组织表达特征,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出生后山羊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表达调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下载ncBI的Gen 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绵羊(ovIs arIes,nm_001009436)和牛(Bos taurus,nm_174555)的IGFBP-2基因的mrna序列,经序列比对后采用保守区域序列并利用PrImer PremIer 6.0软件设计克隆引物,经Pcr扩增后采用t...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颖 孟亮 胡乔木 王晓夏 常亚青 陈松林
利用半滑舌鳎性腺转录组测序获得的StAR基因部分序列,设计RACE引物,克隆了半滑舌鳎StAR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1 294 bp,5'端UTR为132 bp,3'端UTR为310 bp,开放阅读框(ORF)为852 bp,共编码283个氨基酸。将半滑舌鳎StAR基因与其他物种StAR基因进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半滑舌鳎StAR与塞内加尔鳎、大口黑鲈、花鲈、金头鲷的同源性都达到了85%,与虹鳟、斜带石斑鱼及日本鳗鲡的同源性分别为81%、83%和76%。雌、雄鱼不同组织StAR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StAR基因在雄鱼性腺中高表达,在雄鱼的肝脏、脑及心脏中表达量较低,而在雄鱼的其他组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黄进强 王晓谰 李永娟 吴深基 赵璐
前黑素小体蛋白a (premelanosome protein, pmela)基因是黑色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之一,对动物的体色有着重要影响。为探讨pmela基因在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色变异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技术对pmela基因cDNA全长进行克隆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同时采用qRT-PCR比较pmela在野生型虹鳟(虹鳟)、黄色突变型虹鳟(金鳟)和杂交F_(1)代受精期至孵化后3个月不同发育时期及成鱼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研究获得pmela基因cDNA全长序列3476 bp,包含2532 bp开放阅读框,编码843个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Pmela为疏水性蛋白且存在PKD功能结构域。同源性比对发现,虹鳟Pemla氨基酸序列与红鲑(Oncorhynchus nerka)的同源性高达97.75%;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虹鳟与红鲑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人类(Homo sapiens)和小鼠(Mus musculus)的亲缘关系最远。qRT-PCR结果显示,pmela基因在虹鳟与金鳟胚胎及出膜后各时期均有表达,在受精期至16细胞期中的表达为虹鳟高于金鳟,出膜后该基因在金鳟背部皮肤中的表达均高于虹鳟,且在4细胞期、16细胞期、原肠期、神经期、体节期、心跳期、1 day post-hatching (1 dph)、3 dph、5 dph、7 dph、10 dph、1 month post-hatching (1 M)和2 M时期中,虹鳟与金鳟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在各组织中,pmela基因在虹鳟与金鳟背部皮肤和眼睛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杂交F_(1)代中,pmela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与双亲类似,且在大部分相同时期和组织中的表达与双亲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pmela基因的表达量高低与虹鳟体色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可能参与其体色的形成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mela基因在虹鳟体色变异中的作用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金梦 秦贝贝 黎航航 肖调义 苏建明
采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II型小肽转运载体(PepT2)基因全长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共线性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分析健康草鱼PepT2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草鱼PepT2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733 bp,包括开放阅读框2169 bp(编码722个氨基酸残基),5′非编码区82 bp和3′非编码区482 bp;草鱼PepT2基因结构含有20个外显子和19个内含子;预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8.032×10~(4),等电点为6.01,该蛋白具有与哺乳动物同源蛋白类似的12个螺旋跨膜结构,并且在跨膜区9和10之间有1个大的外环,跨膜区氨基酸高度保守,含有6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3个N–糖基化位点;预测的PepT2蛋白三级结构包含有18个α–螺旋和21个β–折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草鱼PepT2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Danio rerio)的同源性最高,为86.65%,与其他所比较的物种的同源性则为52.83%~68.1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草鱼与斑马鱼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斑马鱼相比,草鱼PepT2所在的染色体保留着大多数基因,具有保守的基因块;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草鱼PepT2在肠道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肾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金梦 秦贝贝 黎航航 肖调义 苏建明
采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II型小肽转运载体(PepT2)基因全长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共线性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分析健康草鱼PepT2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草鱼PepT2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733 bp,包括开放阅读框2169 bp(编码722个氨基酸残基),5′非编码区82 bp和3′非编码区482 bp;草鱼PepT2基因结构含有20个外显子和19个内含子;预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8.032×10~(4),等电点为6.01,该蛋白具有与哺乳动物同源蛋白类似的12个螺旋跨膜结构,并且在跨膜区9和10之间有1个大的外环,跨膜区氨基酸高度保守,含有6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3个N–糖基化位点;预测的PepT2蛋白三级结构包含有18个α–螺旋和21个β–折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草鱼PepT2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Danio rerio)的同源性最高,为86.65%,与其他所比较的物种的同源性则为52.83%~68.1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草鱼与斑马鱼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斑马鱼相比,草鱼PepT2所在的染色体保留着大多数基因,具有保守的基因块;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草鱼PepT2在肠道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肾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茂 吴丽艳 龚亚菊 鲍锐 桂敏 黎志彬 杜光辉
【目的】克隆云南野生蒜芥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 Lam.)中的FLS2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以及表达情况予以分析,初步探究野茄FLS2基因在黄萎病胁迫下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基于前期所测转录组数据(蒜芥茄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克隆获取蒜芥茄FLS2基因,命名为SsFLS2;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SsFLS2基因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其在蒜芥茄根、茎、叶的表达以及在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结果】蒜芥茄SsFLS2基因全长3655 bp,具有完整的ORF框,编码1126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分子式为C5596H8814N1494O1627S4,理论分子量为124.34 kD,理论等电点(pI)为7.33,总平均亲水性系数为0.081。该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42.81%的无规则卷曲、40.23%的α-螺旋、13.23%的延伸链以及3.73%的β-折叠组成,且存在跨膜结构,定位于细胞膜上,其中可被磷酸化且超过阈值线的位点,共计151个。SsFLS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同源蛋白(XP 006358149.2)的关系最近。RT-qPCR检测发现,在蒜芥茄根、茎、叶中均有SsFLS2基因的表达,且根、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茎部;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后72 h內,处理组和对照组均在24 h时,SsFLS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大幅度增加且极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蒜芥茄的SsFLS2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以及基因表达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sFLS2是蒜芥茄响应黄萎病胁迫的重要基因,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蒜芥茄黄萎病抗性中的功能奠定前期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聪 朱国利 唐文乔 刘东 杨金权
嗅觉是鱼类感知周围环境的重要工具,可能参与生殖洄游的过程。嗅觉由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基因所编码的受体蛋白识别气味分子所引发,主嗅觉受体(Mor)基因是数量最大的一类嗅觉基因,可识别水溶性气味分子。为了弄清刀鲚定居型与洄游型种群的主嗅觉基因差异,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洄游型刀鲚Mor-2aK2基因,其开放阅读框长度972 bp,为单外显子结构,可编码323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表明,Mor-2aK2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为7个疏水性的α-螺旋跨膜结构,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对10种组织所作的定量分析表明,Mor–2aK2基因在嗅囊和性腺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组织器官,并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爱玲 沈欣杰 刘芸 袁华招 张晓明 李天红
为了解黄酮醇合酶在甜樱桃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根据其他物种已知的FLScDNA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和RACE的技术,从甜樱桃(Prunus avium.L)嫩叶中扩增获得FLScDNA全长,命名为PaFLS(GenBank登录号:JQ289290)。该基因cDNA全长为1 077bp,开放阅读框为1 014bp,编码337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8ku,等电点pI为5.58。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aFLS属于依赖2-酮戊二酸的双加氧酶家族(2OG-FeII_Oxy),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苹果、梨和草莓的同源性分别为99%、97%和77%。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pGEX...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慧峰 贾厚振 董庆龙 冉昆 王宏伟
【目的】克隆‘鲁星’桃(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na‘Luxing’)中参与调控营养和生殖生长的MaDs-box(PP MaDs)基因,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特性,为解析该基因在花发育和果实发育及成熟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比对和rt-Pcr技术,克隆获得‘鲁星’桃中10个PP MaDs全长c 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采用rt-Pcr技术检测PPMaDss在茎、叶、萼片、子房、雄蕊、花瓣等组织以及花发育7个阶段和果实发育5个阶段的表达特性。【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获得10个PPMaDss(PP MaDs11、12、19、20、21、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