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
- 2023(745)
- 2022(700)
- 2021(649)
- 2020(634)
- 2019(1421)
- 2018(1420)
- 2017(2411)
- 2016(1717)
- 2015(1959)
- 2014(1935)
- 2013(1913)
- 2012(1914)
- 2011(1810)
- 2010(1762)
- 2009(1662)
- 2008(1721)
- 2007(1627)
- 2006(1370)
- 2005(1344)
- 学科
- 济(2971)
- 经济(2969)
- 业(2579)
- 学(2311)
- 管理(2236)
- 农(1982)
- 企(1511)
- 企业(1511)
- 中国(1416)
- 水产(1197)
- 农业(1115)
- 贸(1114)
- 贸易(1114)
- 易(1077)
- 制(1023)
- 动物(977)
- 教育(962)
- 地方(958)
- 方法(885)
- 动物学(864)
- 财(841)
- 业经(816)
- 银(805)
- 银行(797)
- 行(784)
- 和(760)
- 度(742)
- 制度(740)
- 数学(687)
- 及其(685)
- 机构
- 学院(24010)
- 大学(23389)
- 研究(12032)
- 农(11222)
- 科学(10169)
- 农业(9091)
- 所(8183)
- 中国(8050)
- 研究所(7733)
- 业大(7238)
- 济(6001)
- 京(5936)
- 省(5829)
- 经济(5731)
- 管理(5711)
- 农业大学(5536)
- 室(5289)
- 业(5282)
- 中心(5127)
- 实验(4888)
- 技术(4822)
- 江(4732)
- 实验室(4727)
- 理学(4611)
- 科学院(4520)
- 重点(4514)
- 理学院(4513)
- 管理学(4305)
- 院(4279)
- 管理学院(4272)
共检索到37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英军 张开春 李荣旗 林珂 尹淑萍 姜全 张晓明
以桃品种京玉和美味的正反交后代 6 9株为试材 ,采用RAPD指纹分析技术 ,获得了控制桃果实性状有毛 /无毛、白肉 /黄肉这 2个基因的RAPD分子连锁标记 ,其中多态性扩增DNA片段OPP2 0 - 2 2 0 0与果实有毛 /无毛基因的连锁遗传距离为 5.0cM ,多态性扩增DNA片段OPU0 3-850与果实白肉 /黄肉基因的连锁距离为 9 6cM。
关键词:
RAPD标记 桃 油桃 桃果肉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静 谢汉忠 方金豹 黄玉南 王超 乔成奎 庞涛
为分析红肉桃的特征香气成分,以2份白肉桃‘白凤’和‘肥城白里10号’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提取2份红肉桃‘乌黑鸡肉桃’和‘天津水蜜’成熟果实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在4份种质中共鉴定出10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乌黑鸡肉桃’最多,‘肥城白里10号’最少。比较红肉桃和白肉桃的挥发性成分,顺式-3-己烯醇乙酸酯和3-己烯醛是2份红肉桃种质特有的大量挥发性成分。除此之外,在微量挥发性成分中,红肉桃特有的挥发性成分还包括壬醛、1-辛醇和乙酸己酯。从2种类型桃不同类别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可以看出,红肉桃醛类物质较低,但烷烃和酯的含量却高于白肉桃。红肉桃与白肉桃除了花色素苷含量存在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姬改革 陈智武 单艳菊 刘一帆 屠云洁 邹剑敏 章明 巨晓军 束婧婷 张海涛 唐燕飞 蒋华莲
【目的】通过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的形态学和基因表达差异,挖掘调控黄羽肉鸡羽毛干毛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分别采集背部未干毛和干毛羽毛皮肤组织样本各3个,运用组织切片技术,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形态学差异;运用RNA-seq技术,比较两组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对测序结果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证实未干毛羽毛的毛囊处于生长期,已干毛的羽毛毛囊处于静止期。以未干毛毛囊(生长期)皮肤样本为对照,在干毛毛囊(静止期)皮肤样本中发现了942个DEGs(|fold-change|>2和P<0.05),其中384个基因表达下调,558个基因表达上调。Go功能分析显示细胞分裂、周期调控等相关生物过程被显著富集(P<0.05)。KEGG分析发现,MAPK、TGF-β、p53及DNA复制等相关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P<0.05)。构建差异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Hubba分析获得6个hub基因,分别为CDK1、MAD2L1、BUB1、CCNB2、PLK1和BUB1B。GSEA富集分析筛选到紧密连接、胰岛素、MAPK、TGF-β和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与鸡羽毛毛囊生长周期显著关联(|NES|>1, FDR<0.25)。RT-qPCR结果显示8个DEGs表达趋势与RNA-seq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鸡羽毛的干毛性状与毛囊周期发育相关,MAPK和TGF-β等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在羽毛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结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黄羽肉鸡羽毛干毛性状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淑霞 谢红江 李靖 涂美艳 陈栋 江国良
为了探索与枇杷果肉色泽深浅有关的分子标记及其特异片段,本研究以枇杷突变体(红沙枇杷一枝芽变结出白沙果实)为材料,对其野生型和突变型果实品质进行评价。利用ISSR、SSR和SRAP 3种分子标记及前人研究的OPH-01/1800bp标记分析该突变体野生型和突变型基因组。结果表明,突变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较高,β-胡萝卜素极显著低于野生型。所检测的108对SSR标记和9×11对SRAP引物组合在野生型和突变型没有多态性,从95条ISSR标记中获得了2条(UBC854和UBC813)多态性条带,这2条差异片段和OPH-01/1800bp标记都是在野生型出现,在突变型缺失,大小分别为1369(TB...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利群 高俊生 李绍戊 孙效文 雷清泉
以黑龙江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Temminck et Schlegel)、荷包红鲤抗寒品系(Cyprinus carpiovar.wana-nensis)、荷包红鲤(Cyprinus carpiovar.wananensis)、柏氏鲤(Cyprinus pellegniniTchang)以及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柏氏鲤的杂交F2的DNA样品为材料,用200个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RAG20,并在F2代分离个体中得到验证。至此,本实验室共获得10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更加证明抗寒性状是数量性状(QTL)受微...
关键词:
鲤鱼 抗寒 SCAR RAPD 分子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君仁 曾文芳 邓丽 潘磊 鲁振华 崔国朝 王志强 牛良
【目的】开发一系列高通量、低成本的桃重要性状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标记,包括果皮有毛/无毛、果形扁平/圆形、果肉硬质/非硬质、DBF(Dominant Blood Flesh)红肉/非红肉、抗/感蚜等5对性状,加速桃优良品种培育,缩短桃育种年限。【方法】本研究在控制这些性状的候选基因及位点附近300 kb内,利用已有桃种质资源的基因组序列比对,开发KASP标记,对已知表型的桃种质材料进行基因分型验证,最终获得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KASP标记。【结果】利用开发的5个性状的KASP分子标记对桃杂交分离群体和自然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标记鉴定结果与已知表型完全一致,准确率为100%。其中,杂交群体中果皮有毛/无毛性状分离比例为30﹕30,果形扁平/圆形分离比例为31﹕29,果实硬质/非硬质分离比例为27﹕26,抗蚜/感蚜分离比例为49﹕46,均符合孟德尔遗传1﹕1的分离定律。【结论】开发的KASP标记可高效检测桃果实外观、抗性、肉质等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等位变异,在基因型鉴定、亲本选配和杂种后代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桃 KASP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育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万伟 樊军锋 周飞梅 赵淑芳
应用RAPD技术筛选与毛白杨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对毛白杨雌雄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混合分组分析(BSA).结果表明:在88条随机引物中有12条引物能够在雌雄DNA反应池间形成多态性条带,应用这12条引物分别对毛白杨雌雄个体(雌雄个体各选取5个)进行RAPD分析,其中引物S60扩增得到1个约为1 800 bp的与雄性相关的RAPD标记.该标记的获得进一步表明毛白杨雌雄株间存在基因水平的差异,为毛白杨的性别研究提供了分子依据.
关键词:
生物技术 RAPD 混合分组分析 毛白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 汤玉喜 唐洁 郭生豫 李昌珠 李永进 吴敏
为有效地开发利用黄栀子种质资源,加快育种进程,对黄栀子果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探讨了有效成分与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种类黄栀子果实均含有栀子酸、绿原酸、栀子苷以及藏红花素,但各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栀子苷含量最高,平均可达10.44 mg/g,其次是藏红花素,为9.4 mg/g,绿原酸为1.74 mg/g,栀子酸含量最少,平均仅为1.15 mg/g;果实有效成分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0,但遗传力均比较小,表明供试的4种黄栀子品种果实有效成分遗传分化能力强,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叶片性状及冠幅与果实有效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表型性状及单株果数与果实有效成分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均高于0.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凤兰 赵永 彭木 张智勇 陈晓凤 包春光 邹千稳 吴春桃
为探讨蓖麻果刺性状相关分子机理,以9个果实有刺和5个果实无刺的蓖麻为研究对象,对蓖麻果刺性状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用单因素法优化后的蓖麻果刺相关性状的RAPD-PCR反应体系为Taq polymerase0.9μL、10×Buffer 2.5μL、dNTP 2.5μL、Mg2+1.3μL、SBS126号Primer 1.4μL、DNA 1.4μL、ddH2O 15.0μL,Total25μL;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94℃4 min 30 s;94℃45 s,38℃45 s,72℃45 s,35个循环;72℃5 min;4℃保存。利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在果实有刺材料中得到了约1 80...
关键词:
蓖麻 果刺 RAPD 磷酸转移蛋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日升 李立志 方锋学 郭文锋 李杨瑞
为了加速培育出人们青睐的优质黄皮西瓜,以西瓜黑皮母本(H97)和黄皮父本(2605)构建BC1分离群体单株,利用RAPD技术结合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从该群体单株中筛选与黄皮性状连锁基因的分子标记,结果获得1个与黄皮性状连锁的RAPD标记AI09-1500,重组率为17.2%。
关键词:
西瓜 黄皮性状 RAPD BS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芮 张宗营 高利平 冀晓昊 毛志泉 许海峰 王楠 吴树敬 陈学森
【目的】研究新疆红肉苹果(Malus sieversii f.neidzwetzkyana)与‘富士’苹果品种(M.domestica cv.Fuji)杂交后代绵/脆肉株系果实质地差异的分子机理,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功能型苹果育种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红肉苹果杂交后代‘红绵2号’和‘红脆2号’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材,检测乙烯释放量、果实硬度与脆度以及ACS1等4个乙烯生物合成基因和PG等30个果实软化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观察其变化。【结果】‘红绵2号’和‘红脆2号’苹果果实发育期间的硬度和脆度均呈下降趋势,但‘红脆2号’各时期果实硬度和脆度均明显高于‘红绵2号’。‘红绵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晴 曹珂 朱更瑞 方伟超 陈昌文 王新卫 刘扩展 游双红 王力荣
以大久保、08-9-106和08-9-107为试材,分析了果实成熟后期中果皮果肉硬度变化、粘离核性状的形成以及中果皮和近核处果肉的乙烯释放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中果皮中,大久保在成熟期果肉硬度下降快,乙烯释放明显,同期PpPG、PpACS1、PpYUC11相对表达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而08-9-106果肉硬度下降较快,但没有明显的乙烯释放和乙烯合成相关基因(PpACS1和PpYUC11)的表达;08-9-107在成熟后期硬度下降不明显,没有检测到明显的乙烯释放和乙烯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近核处果肉中,大久保的果实表现为离核性状,同期检测到明显的乙烯释放和相关合成基因(主要为PpACS1)的表达;而08-9-106的果实也表现为离核,但乙烯释放和基因表达与中果皮类似,均无明显检出;08-9-107表现为粘核,虽然乙烯释放量和PpACS1表达较低,但PpACO1和PpYUC11却有一定程度的表达。综上,大久保属于响应乙烯的离核溶质类型,08-9-106属于不响应乙烯的离核溶质类型,08-9-107属于响应乙烯的粘核硬质类型。桃果肉硬度的变化及粘离核性状的形成与PpPG基因的表达相关,PpACS1而非PpACO1是3份桃种质中调控乙烯含量的关键基因。
关键词:
桃 质地 粘离核 基因表达 乙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庆 徐娟 黄洁 甘学德 刘子凡 许瑞丽
【目的】对28份供试红、黄肉甘薯的主要性状、食味及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为我国南方优质食用甘薯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甘薯地上部主要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关联度;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薯块主要营养成分间及其与熟食食味间的相关性。【结果】桂粉1号、维多丽、广薯79和心香可作为优异食用甘薯种质;与鲜薯产量关联度较大的性状为茎径和茎叶鲜质量,与薯干产量关联度较大的性状为株型和大中薯率;干物率与粗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干物率、粗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食味与β-胡萝卜素含量、粗蛋白含量和干物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福生 李威娜 林伟鸿 黄晓娟 黄勋和 周彩云
五华三黄鸡是广东省特有的地方优良肉用家禽品种。为给五华三黄鸡的保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对公母混养的60只五华三黄鸡进行饲喂试验,测定其体重、体尺、屠宰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五华三黄鸡生长发育比较缓慢,210日龄的鸡的平均体重为1 022.5 g,其体斜长和胫长较长,胸深较深;公鸡的屠宰率为88.71%,母鸡的屠宰率为92.63%;公鸡的全净膛率为63.14%,母鸡的全净膛率为60.93%;公鸡的腿肌率为23.67%,母鸡的腿肌率为19.61%;公鸡的腹脂率为0.58%,母鸡的腹脂率为0.63%;对屠宰性能进行邓肯检验的结果显示,公、母鸡的屠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五华三黄鸡 体重 体尺 屠宰性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靖 孙淑霞 陈栋 涂美艳 刘佳 江国良
【目的】本文比较分析了枇杷白肉突变体的突变型与野生型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差异,为探讨枇杷白肉果实形成原因,以及进一步揭示枇杷果实品质形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及生理生化测试,分析突变型与野生型的物候期、叶及果实品质差异。【结果】突变型与野生型的物候期十分接近,突变型的果实始熟期比野生型晚1周左右;突变型叶片长度、叶柄长度明显长于野生型,叶片厚度明显薄于野生型;突变型果实的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均小于野生型,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分别比野生型高出9.2%和9.3%,总酸含量比野生型低21%;突
关键词:
枇杷 突变体 生物学特性 果实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