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
- 2021(2)
- 2019(5)
- 2017(1)
- 2016(3)
- 2015(6)
- 2014(1)
- 2013(5)
- 2012(3)
- 2011(2)
- 2009(5)
- 2008(2)
- 2007(3)
- 2006(2)
- 2005(3)
- 2004(2)
- 2003(1)
- 2002(5)
- 2001(2)
- 2000(4)
- 学科
- 济(16)
- 经济(16)
- 学(12)
- 中国(7)
- 桃(6)
- 经济学(6)
- 书馆(5)
- 图书(5)
- 图书馆(5)
- 中国经济(4)
- 业(3)
- 企(3)
- 企业(3)
- 体(3)
- 体育(3)
- 史(3)
- 图书馆学(3)
- 教育(3)
- 文化(3)
- 管理(3)
- 经济史(3)
- 育(3)
- 事业(2)
- 人物(2)
- 划(2)
- 地方(2)
- 法令(2)
- 版本(2)
- 猕猴(2)
- 猕猴桃(2)
- 机构
- 大学(29)
- 学院(27)
- 研究(16)
- 中国(15)
- 所(14)
- 科学(14)
- 济(13)
- 研究所(13)
- 经济(12)
- 农(10)
- 京(9)
- 技术(9)
- 科学院(9)
- 系(8)
- 中心(7)
- 江(7)
- 管理(7)
- 业大(6)
- 书馆(6)
- 农业(6)
- 北京(6)
- 图书(6)
- 图书馆(6)
- 技术学院(6)
- 林(6)
- 省(6)
- 社会(6)
- 社会科(6)
- 社会科学(6)
- 社会科学院(6)
共检索到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明霞 白迪 王启烁
介绍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执教60年来的学人风采和育人心得。围绕育人理念、为人原则、师生关系、人才战略、科研创新以及育人感悟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徐光宪院士作为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为人治学、培养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塑造研究生的科学精神等问题上的心得感悟,以期为广大研究生导师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徐光宪 研究生教育 北京大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精国
杜乐勋教授是我的卫生经济学启蒙老师。作为学生,大学时聆听过他的教诲;作为朋友,在共同领域进行过学术探讨;作为编辑,曾经编辑过他的文章;我曾梦想有一天能拜在他的门下,成为一名研究生。在交往中我发现:他治学严谨,平易近人,知识渊博,著述颇丰,在学术研究上有创新精神。今年6月,他出席了在台北市举办的“海峡两岸医学交流研讨会”,回国后,记者几次相约,都因他活动较多而未能晤面,直至近日记者在他的办公室采访了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雯莉
<正>陈华癸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农业教育家,是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先生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193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深造获得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后先后执教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一直在华中农业大学(前身为华中农学院)任教。在华中农业大学,他创立了微生物学科,建立了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设了微生物学课程,主编了《微生物学》系列教材,对微生物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先生在共生固氮作用和水稻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坦
2011年7月8日15时45分,我们敬爱的吴承明老师走完了他坎坷而光辉的一生驾鹤西归,享年94岁。他的离去是经济学界和经济史学界无法估量的损失,也是我永远的痛!自1985年始聆先生教诲,到1993年至今同住一栋居民楼,20多年来先生之为人治学耳濡目染,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一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吴水澎
一、家庭我于1941年1月出生在福建诏安县梅州乡。兄弟姐妹七人,我排行最小。父母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只能凭钞票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票额。父亲很勤劳,天没亮就踏着晨露下地了;中午人家歇午,他还在锄草、拔草;日落西山,人家都在纳凉、闲谈,他却仍在地里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国新
人的一生有许多遗憾。对我而言,恐怕要成为终生遗憾之一的事情,发生在2013年7月29日。当日上午,我收到倪晓建师兄的短信,告朱天俊先生因病入住北医三院治疗。下午,我和爱人匆匆赶往北医三院探望。在北医三院急诊重症病房区,见到了在这里值守的先生女婿(我们习惯上称为"小石")。重症病房区门卫管理非常严格,我们和小石一起和门卫好说歹说,最终还是没被允许进入病房。不过当时据小石介绍,先生入住三院后,经过两天的紧急治疗,已经度过了危险期,病情已有好转,正在联系转入普通病房。由于当天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连友 黄保聪
大规模减税降费背景下,探索地方财政压力提升如何影响微观企业杠杆率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断点回归(RD)模型,实证评估财政压力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压力提升对企业杠杆率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处理组企业的杠杆率提高了大约1.2%。具体地,财政压力提高可能会降低企业避税意愿和经营绩效,从而促使企业增加杠杆率。而且,在那些经济越落后、技术发展水平越低、企业规模越小的地区以及那些活力较低的国有企业和僵尸企业中,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以上发现对于理解财政压力的微观经济后果以及推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和宏观"稳杠杆"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雁 张思瑶 王萍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通过金陵大学及北京大学的刘国钧先生的弟子们的回忆,借助若干新发现的资料,重点阐述了刘国钧先生致力敬业于金陵大学及北京大学教育事业的人文精神,呈现了其作为现代图书馆学教育家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斐然业绩,及其中、晚年满怀奉献热诚却未尽其才的人生悲剧。文章呼吁:在纪念刘国钧先生诞辰120周年研讨会举办之后,宜以"著名图书馆学家、教育家及中国书籍史、思想史研究学者"的全面完整学术头衔,来认定刘国钧先生毕生的事功,并以此作为编纂《刘国钧文集》及撰著《刘国钧评传》的常识基础和知识核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爱国侨胞李尚大先生兴学育人侧记坐落在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西南的慈山学园,是爱国侨胞李尚大、李陆大先生昆仲近10年来捐巨资兴建的一个规模宏大,融基础教育、应用教育和科技开发于一体的育才基地。慈山学园环境清幽、花繁树茂、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它充分体现了李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田晓忠
李埏先生是20世纪至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中国土地国有制理论的重要代表,中国商品经济史和云南地方经济史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也是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人。一、李埏先生的学术生平概况李埏先生,字子诉,号幼舟。1914年11月21日出生于云南省路南县(今石林县)一个传统书香家庭。四岁入私塾发蒙读书,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史教育。1928年随家旅居昆明,始接受近代教育。1935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38年,因抗战形势变化转入西南联大历史系,得亲炙钱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李根蟠先生(1940年8月28日—2019年8月16日),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家、农史学家。1940年8月生于香港,成长于广东新会书香之家。1963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1963年9月至1980年12月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历任农业经济所研究人员和《中国农业科学》杂志编辑。1981年1月起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历任中国经济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1986年任《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编辑部主任,后任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陈忠海
《档案法》修订草案中的法定档案定义的外延小于学理档案定义的外延,并以其明确性、强制性区别于学理定义的严谨性、系统性。"归档"是一项移交档案的工作,不是指"归入档案"。《档案法》的调整对象是以档案的价值来界定的,而非档案的所有权。政府信息公开不等于档案信息公开,《会计法》中的故意销毁会计凭证并不等于故意销毁档案。《档案法》修订草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至于没有设置相应的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制度,可以进一步修改完善,也可以通过《档案法实施办法》的修订加以具体规定。
关键词:
档案法 法定档案定义 法律协调 立法理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2021年9月16日是徐寿波院士九十华诞。9月15日,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李平理事长等来到徐寿波院士的住所,代表学会祝贺徐寿波院士寿辰,并致以中秋及国庆双节慰问。徐寿波院士是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首届干事会总干事,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第二届、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四届、五届和六届理事会顾问。
关键词:
徐寿波 理事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