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
- 2023(119)
- 2022(114)
- 2021(111)
- 2020(102)
- 2019(251)
- 2018(224)
- 2017(348)
- 2016(186)
- 2015(226)
- 2014(210)
- 2013(289)
- 2012(244)
- 2011(212)
- 2010(211)
- 2009(228)
- 2008(225)
- 2007(178)
- 2006(151)
- 2005(151)
- 学科
- 桃(507)
- 济(409)
- 经济(409)
- 学(357)
- 中国(253)
- 图书(243)
- 业(241)
- 书馆(234)
- 图书馆(234)
- 教育(222)
- 胡桃(203)
- 核桃(192)
- 企(188)
- 企业(188)
- 管理(187)
- 方法(130)
- 工作(122)
- 农(117)
- 年(114)
- 史(109)
- 体(107)
- 虫(98)
- 1949(97)
- 理论(97)
- 财(94)
- 地方(93)
- 害(90)
- 数学(89)
- 农业(87)
- 经济学(87)
- 机构
- 大学(2541)
- 学院(2381)
- 研究(1139)
- 科学(1002)
- 农(943)
- 中国(836)
- 所(772)
- 研究所(698)
- 农业(664)
- 京(637)
- 省(606)
- 业大(582)
- 济(561)
- 管理(552)
- 经济(537)
- 江(526)
- 科学院(457)
- 范(454)
- 师范(444)
- 室(438)
- 农业大学(435)
- 理学(423)
- 林业(422)
- 北京(415)
- 图书(415)
- 理学院(406)
- 实验(402)
- 技术(402)
- 书馆(399)
- 图书馆(399)
共检索到5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雯莉
<正>陈华癸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农业教育家,是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先生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193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深造获得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后先后执教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一直在华中农业大学(前身为华中农学院)任教。在华中农业大学,他创立了微生物学科,建立了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设了微生物学课程,主编了《微生物学》系列教材,对微生物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先生在共生固氮作用和水稻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明霞 白迪 王启烁
介绍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执教60年来的学人风采和育人心得。围绕育人理念、为人原则、师生关系、人才战略、科研创新以及育人感悟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徐光宪院士作为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为人治学、培养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塑造研究生的科学精神等问题上的心得感悟,以期为广大研究生导师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徐光宪 研究生教育 北京大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精国
杜乐勋教授是我的卫生经济学启蒙老师。作为学生,大学时聆听过他的教诲;作为朋友,在共同领域进行过学术探讨;作为编辑,曾经编辑过他的文章;我曾梦想有一天能拜在他的门下,成为一名研究生。在交往中我发现:他治学严谨,平易近人,知识渊博,著述颇丰,在学术研究上有创新精神。今年6月,他出席了在台北市举办的“海峡两岸医学交流研讨会”,回国后,记者几次相约,都因他活动较多而未能晤面,直至近日记者在他的办公室采访了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予庆
汪敬虞先生是我国学术界的老前辈,他在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卓越建树,学术界已有公论。同时他在传授学生,培育新人方面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作为汪先生的学生,在这里我想谈谈他对我的研究生教育。1989年下半年,作为"文革"后毕业的大学生,在高校任教七八年的我,愈来愈感到由于"文革"的耽搁,基础单薄,学力不足,已不能适应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于是就萌生了报考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念头。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自然就想报考敬慕已久的汪先生。于是我给汪先生写了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并附上了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信寄出后,又感到有点冒昧,汪先生这么著名的专家,和自己素昧平生,能有回音吗?但不久,汪先生就回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坦
2011年7月8日15时45分,我们敬爱的吴承明老师走完了他坎坷而光辉的一生驾鹤西归,享年94岁。他的离去是经济学界和经济史学界无法估量的损失,也是我永远的痛!自1985年始聆先生教诲,到1993年至今同住一栋居民楼,20多年来先生之为人治学耳濡目染,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秀文
陈誉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图书馆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图书馆工作的卓越管理者他在长期办馆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的办馆理念和科学的办馆方法是图书馆管理界的共同财富,应得到发扬和光大。
关键词:
陈誉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夏国栋
我从同事那里得知赵先生因心梗辞世的噩耗,已经是单位为他举行告别仪式后的第三天了。开始以为是我听错了,得到肯定后,一种惊愕、惋惜和悲伤杂在一起的心情涌在胸中,久久不能释去。我因身处他乡,没能为先生送行,也错过了第一时间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吴水澎
一、家庭我于1941年1月出生在福建诏安县梅州乡。兄弟姐妹七人,我排行最小。父母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只能凭钞票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票额。父亲很勤劳,天没亮就踏着晨露下地了;中午人家歇午,他还在锄草、拔草;日落西山,人家都在纳凉、闲谈,他却仍在地里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国新
人的一生有许多遗憾。对我而言,恐怕要成为终生遗憾之一的事情,发生在2013年7月29日。当日上午,我收到倪晓建师兄的短信,告朱天俊先生因病入住北医三院治疗。下午,我和爱人匆匆赶往北医三院探望。在北医三院急诊重症病房区,见到了在这里值守的先生女婿(我们习惯上称为"小石")。重症病房区门卫管理非常严格,我们和小石一起和门卫好说歹说,最终还是没被允许进入病房。不过当时据小石介绍,先生入住三院后,经过两天的紧急治疗,已经度过了危险期,病情已有好转,正在联系转入普通病房。由于当天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贞锁
人生就像电影,由不同的片段拼接而成,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电影的导演和主角,场景每天都在变换,情节有高潮低谷,心情亦有快乐忧伤。当静下心来仔细回忆时,去掉一些过渡的片段,留下来的片段才是构成电影的故事主线。于我而言,会计就是我人生电影中的主线,它连接着渐行渐远的过去、书写着奋力拼搏的当下、昭示着超越梦想的未来。勤求索筑梦会计人1978年,15岁的我从河北晋州市一所农村初中考入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岱孙先生1900年10月出生于福建闽侯,1920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1922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学士学位,1924年和1926年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28年任经济学系主任,1929年任法学院院长。195...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伍卓群
二十年前,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作为两国友好交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大学间的交流取得了长足进展。仅吉林大学,迄今己与日本国六所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除此之外,还与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密切的学术交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