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
- 业大(2)
- 中国(2)
- 中国农业(2)
- 农(2)
- 农业(2)
- 农业大学(2)
- 大学(2)
- 学院(2)
- 所(2)
- 果树(2)
- 树(2)
- 研究(2)
- 研究所(2)
- 科学(2)
- 科学院(2)
- 100093(1)
- 100094(1)
- 业(1)
- 京(1)
- 作物(1)
- 农业科学(1)
- 农学(1)
- 农村(1)
- 农林(1)
- 北京(1)
- 北京市(1)
- 园艺(1)
- 园艺作物(1)
- 园艺学(1)
- 地区(1)
共检索到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银霞 安丽君 姜全 赵剑波 李天红
为构建桃品种核心种质,通过对56份桃(Prunus persica(L.) Batsch.)初级核心种质的形态农艺性状数据(MOR)和SSR等位基因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不同聚类取样方法和完全随机取样方法下9种取样比例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保留比例及各频率段等位基因的丢失比例。结果表明:聚类取样的方法优于完全随机取样,并以在80%的取样比例下MOR结合SSR数据聚类取样的效果最好,利用此方案构建的桃品种核心种质共包括45份材料,该核心种质的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保留了初级核心种质100%的形态农艺性状和96.6%的SSR等位基因,在出现频率低于0.05的等位基因中共丢失了2个等位变异,保留了出现频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凯 韩立群 崔海洋 王继勋 艾沙江·买买提 胡建芳
以引进的美国核桃品种‘维纳’、‘艾米格’和新疆本地品种‘温185’和‘新新2号’为试材,研究分析不同品种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花芽分化过程以及相关成花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4个品种在树体生长、枝芽发育特性、物侯期以及成花率和坐果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结果枝同一坐果部位形成双果、三果或以上的能力‘新新2号’明显强于‘维纳’,但‘新新2号’的果实大小和单果重都低于‘维纳’,而‘维纳’平均结果母枝上形成侧花芽的数量和坐果率高于‘新新2号’。从萌芽到开花结束直至当年侧芽发育过程中‘维纳’混合芽中的JrFT和JrLFY基因表达也高于‘新新2号’,而同时期的JrFLC基因表达则相对较低,说明‘维纳’在花芽分化和花器官形成过程中通过高表达JrFT和JrLFY基因,低表达JrFLC基因促进结果母枝上形成大量侧花芽,并利用大量侧花芽抽生结果枝坐果,形成较大的果实,使得最终产量并不低于同一个坐果部位大量着生2个或多个果实的‘新新2号’品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核桃核心种质的构建
中国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微核心种质的群体结构与遗传多样性
梅花品种资源核心种质构建
48份黄瓜(Cucumis sativus L.)嫁接砧木种质资源耐寒性综合评价
中原牡丹品种资源的核心种质构建研究
番茄野生种L.pennellii核心种质抗虫性初步评价
22份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种质健康研究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镉超富集苋菜品种(Amaranthus mangostanus L.)的筛选
基于SSR标记构建西南玉米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