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9)
- 2023(8718)
- 2022(7072)
- 2021(6818)
- 2020(5174)
- 2019(11746)
- 2018(11684)
- 2017(21474)
- 2016(11993)
- 2015(13380)
- 2014(13476)
- 2013(13079)
- 2012(12058)
- 2011(10932)
- 2010(11060)
- 2009(9957)
- 2008(9839)
- 2007(9373)
- 2006(8380)
- 2005(7542)
- 学科
- 济(49320)
- 经济(49278)
- 农(49171)
- 业(35246)
- 农业(32978)
- 管理(24582)
- 业经(17773)
- 地方(16222)
- 中国(15714)
- 企(13953)
- 企业(13953)
- 农业经济(12504)
- 方法(12305)
- 发(11559)
- 制(10959)
- 数学(10434)
- 数学方法(10306)
- 发展(9591)
- 展(9567)
- 村(9543)
- 农村(9522)
- 财(9465)
- 建设(8540)
- 土地(8323)
- 教育(7984)
- 贸(7967)
- 贸易(7958)
- 收入(7900)
- 策(7803)
- 体(7763)
- 机构
- 学院(162376)
- 大学(152486)
- 济(63624)
- 经济(62060)
- 管理(57168)
- 研究(55416)
- 理学(48042)
- 农(47784)
- 理学院(47491)
- 管理学(46632)
- 管理学院(46334)
- 中国(44830)
- 农业(35754)
- 科学(33586)
- 京(32592)
- 业大(30294)
- 江(28304)
- 中心(27962)
- 财(27861)
- 所(27699)
- 研究所(24533)
- 范(23891)
- 师范(23706)
- 州(22736)
- 农业大学(21908)
- 省(21837)
- 财经(20587)
- 北京(20045)
- 院(19409)
- 技术(19209)
- 基金
- 项目(103882)
- 研究(85277)
- 科学(80081)
- 基金(69784)
- 家(59930)
- 国家(59191)
- 社会(52030)
- 科学基金(49472)
- 社会科(48512)
- 社会科学(48500)
- 省(44444)
- 编号(39734)
- 教育(38357)
- 基金项目(37426)
- 划(34931)
- 成果(32068)
- 农(28701)
- 自然(27841)
- 课题(27195)
- 自然科(27052)
- 自然科学(27049)
- 自然科学基金(26520)
- 发(26094)
- 资助(25951)
- 年(23383)
- 重点(23376)
- 部(22423)
- 性(22395)
- 创(21792)
- 发展(21742)
共检索到264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农淑英
边境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是事关边防巩固、民族团结、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桂越边境地区建设农村全面小康,应立足现实,依托地缘优势,抓住机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
桂越边境地区 农村 全面小康建设 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滕腾 农贵程
一、凭祥市边境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效(一)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近年来,凭祥市通过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边境大会战"、"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一系列攻坚战,争取上级资金和自筹资金,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苑梅
我国东北边境地区共有东港市、丹东市、集安市等16个边境城市,所辖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虽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要确保这些地区如期脱贫,亟需分析其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存在问题东北边境地区基础较为薄弱。一是片区贫困发生率较高。黑龙江、吉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苑梅
我国东北边境地区共有东港市、丹东市、集安市等16个边境城市,所辖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虽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要确保这些地区如期脱贫,亟需分析其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存在问题东北边境地区基础较为薄弱。一是片区贫困发生率较高。黑龙江、吉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学术
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等多重约束。这些约束不仅说明该类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而且还在客观上要求此类地区必须探索适合自己的建设路径。本文在既有的贫困经济学理论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贫困的本质是创新不足,进而指出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依靠创新的力量,并初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民族地区新农村的主张和思路。
关键词:
民族 贫困 农户 创新 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莫鸣
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要求制定适合本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的指标体系,既要考虑监测指标的历史衔接,又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制定出既具有全国的普遍性特征,又兼有地方特征的统计指标体系。
关键词:
小康生活 小康社会 内涵 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利娟 任亚梅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探析经济建设路径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宏观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而微观经济—企业的文化构建依然存在不和谐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宏观和微观两种方式探析经济建设路径是题中之意。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经济理论 和谐发展 情感交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缪建平
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康建设探讨缪建平一、我国农村实现小康建设重点和难点是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由于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空前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大大加快了全国农村小康建设进程。据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美华 王亚丰
国际劳务合作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既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劳务输出,也包括从境外输入劳务。我国长期以来作为劳动力大国,一直鼓励对外输出劳务,劳动力流入的数量很少,然而,从近几年辽宁边境地区来看,劳务输入的总量虽然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强社 陈遇春
本文以咸阳为例,阐述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实施统筹城乡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在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应从规划、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村三个文明等六个方面的路径抓起,并要抓住树立城乡一体化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创新体制机制三个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少坤 王嘉佳 林树高 邓诗语 陆汝成
[目的]耕地非农化影响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现象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有效掌握耕地非农化演变空间特征是保护耕地的重要前提。[方法]以广西边境3个地级市的23个县域地区为研究区,通过构建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刻画1980—2018年耕地非农化速度与方向,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其空间特征。[结果]结果表明:①1980—2018年,4个时期内耕地非农化面积呈“N”型波动增长的趋势,其中2010—2018年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大,为49 367 hm~(2);1990—2000年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小,为 5 270 hm~(2),耕地非农化面积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中心。②耕地非农化速度具有空间非均衡性,标准差椭圆面积往东南方向持续扩张,耕地非农化空间上总体由西北部往东南方向迁移,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③广西边境地区耕地非农化面积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但集聚优势逐渐下降,“高-高”聚类的空间变化主导了耕地非农化面积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的格局演变。[结论]研究揭示了广西边境地区耕地非农化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可为边境地区制定耕地非农化管控机制和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提供参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芳
边境地区义务教育薄弱状态亟须从教育政策创新入手予以突破。教育政策创新的不足需通过政策规划予以克服,而教育政策规划现有被动层级回应模式对政策方案优化较为有限,规划编制亟须改进。为有效改进边境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规划编制,本文对积极型教育政策规划分析框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框架强调规划的动态性,用"逻辑一致性""功能条件性""程序性"揭示政策规划运行机制,适用于边境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规划编制。由此提出边境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规划编制应基于此框架,在思路上,重视规划意识,坚持系统论,明确边境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规划的分析单位,建立"主体—目标—政策""结构—功能""实体—程序—政策效果"的关系;在路径上,建立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决策模式,重视政策问题识别、政策目标确定、政策方案选择的本土针对性,持续优化政策规划的评估、监测机制。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政策规划 边境地区 义务教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道静 徐姗
边境地区是我国双向开放、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性区域,但长期以来发展态势相对迟缓,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薄弱地区之一。围绕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目标,全面分析了边境地区的发展特征,对边境地区进行了类型划分,剖析了其主要发展优势和突出问题,进而提出十四五时期边境地区开展精准化空间治理的主要思路:基于乡镇或更加精细的空间尺度,紧密结合不同边境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空间规划以及治理管控工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纪远 邵全琴 樊江文 邓祥征
中国西部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而形成的生态地理单元,在中国乃至于整个亚洲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西部地区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依然存在水资源失调,干旱灾害严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风沙灾害蔓延等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整个西部地区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使自然灾害强度加剧并且频度增加,造成社会经济的突出损失、增加了社会发展成本、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方向。由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刻不容缓。鉴于此,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实施生态保护建设的...
关键词:
中国西部 生态保护建设 生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