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7)
- 2023(11673)
- 2022(9928)
- 2021(9141)
- 2020(7728)
- 2019(17978)
- 2018(17566)
- 2017(33260)
- 2016(17835)
- 2015(20019)
- 2014(19710)
- 2013(19336)
- 2012(17656)
- 2011(15964)
- 2010(15364)
- 2009(13924)
- 2008(13170)
- 2007(11219)
- 2006(9604)
- 2005(8235)
- 学科
- 济(73676)
- 经济(73604)
- 管理(50525)
- 业(47448)
- 企(38525)
- 企业(38525)
- 方法(34877)
- 数学(30608)
- 数学方法(30128)
- 农(20095)
- 中国(18751)
- 学(18125)
- 财(17010)
- 地方(16148)
- 业经(15677)
- 农业(14366)
- 和(12432)
- 环境(12358)
- 贸(12225)
- 贸易(12215)
- 易(11858)
- 理论(11719)
- 制(11699)
- 技术(10796)
- 务(10524)
- 财务(10464)
- 财务管理(10437)
- 划(9974)
- 企业财务(9941)
- 土地(9760)
- 机构
- 大学(248686)
- 学院(246938)
- 管理(98426)
- 济(97765)
- 经济(95798)
- 理学(85690)
- 研究(84940)
- 理学院(84736)
- 管理学(82965)
- 管理学院(82531)
- 中国(63411)
- 科学(56335)
- 京(53508)
- 农(46173)
- 所(42668)
- 财(42118)
- 业大(41640)
- 中心(40138)
- 研究所(39525)
- 江(36830)
- 农业(36550)
- 财经(34423)
- 北京(32898)
- 院(32274)
- 范(32090)
- 师范(31620)
- 经(31603)
- 经济学(29526)
- 州(28410)
- 经济学院(26727)
- 基金
- 项目(182147)
- 科学(143575)
- 基金(133404)
- 研究(126482)
- 家(119732)
- 国家(118809)
- 科学基金(101598)
- 社会(80204)
- 社会科(76120)
- 社会科学(76094)
- 省(71097)
- 基金项目(70859)
- 自然(69084)
- 自然科(67345)
- 自然科学(67319)
- 自然科学基金(66046)
- 划(61280)
- 教育(57879)
- 资助(54670)
- 编号(49393)
- 重点(41905)
- 部(39886)
- 发(39408)
- 创(37956)
- 成果(37609)
- 科研(35760)
- 创新(35575)
- 计划(35470)
- 课题(34097)
- 国家社会(34047)
- 期刊
- 济(100743)
- 经济(100743)
- 研究(63213)
- 中国(50313)
- 学报(44603)
- 科学(40813)
- 农(39670)
- 管理(35938)
- 大学(33231)
- 财(32074)
- 学学(31426)
- 农业(27414)
- 技术(23514)
- 教育(22732)
- 融(16668)
- 金融(16668)
- 业经(16291)
- 财经(16081)
- 资源(15695)
- 业(15410)
- 经济研究(15410)
- 经(13957)
- 问题(13291)
- 图书(12867)
- 版(12477)
- 科技(12380)
- 技术经济(12149)
- 统计(11802)
- 业大(11738)
- 策(10872)
共检索到352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邓颖林 龙海亮 程力 农宵宵
分析桂西资源富集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等本底要素和存在问题,建立研究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识别短板要素及限制性因素。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在短板要素提升的前提下到2020年土地资源承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分别为1 118.7万人和2 870亿元。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逆规划方法测算2020年最适宜开发条件下人口和经济承载规模分别为3 092.03万人和3 373.12亿元。从合理调整城镇和产业布局、稳定农业产业布局积极实施水源工程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对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祝秀芝 李宪文 贾克敬 祁帆
研究目的:通过模拟上海市2010—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为上海市未来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动力学等方法。研究结果:2015年,5种情景模拟状态承载力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现状延续型、资源节约型、经济优先型、协调发展型、环境保护型;2020年依次是协调发展型、现状延续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经济优先型。研究结论:"十二五"规划中对2015年和2020年上海市人口规模的预测值大于现状延续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和协调发展型4种模式对人口的预测值,处于超载状态;对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预测值大于环境保护型模拟值,小于其他4种发展方式模拟值,上海市土地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天能 李江风 温雪 陆汝成
#N/A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 李林峻 张洋 周鹏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兴起,使得海岛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构建适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趋势的修正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舟山市为例,仿真测算了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2年舟山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为138万人,与当年户籍人口相比,显示出存在巨大的城市发展潜力;在2012~2021年,各发展方案下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发展趋势不同,其中经济优先型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在2021年最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航 陶磊 白景峰 彭士涛
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海岸带为主体研究对象,开展海岸带综合承载力预测技术研究,以系统动力学为技术手段,建立海岸带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及预测仿真模型;将岸线空间资源、环境质量作为重点要素,开展海岸带综合承载力预测评估模型构建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渤海湾典型海岸带综合承载力的变化趋势,为保证滨海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际依据。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综合承载力 滨海新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红祥 胡德期
桂西资源富集区区域内拥有丰富的水能、矿产、旅游、农林生态和民族文化等资源,但现有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尚未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为此,桂西资源富集区各市近年来对产业转型高度重视,那么它们的产业转型效果如何?本文运用产业转型系数方法,从三次产业转型、三次产业内部产业转型等角度,对桂西资源富集区的河池、百色、崇左三个市的产业转型进行度量与评价,从而对其产业转型态势作为科学研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龙 任圆
在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系统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城市综合承载力仿真模型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了呼和浩特市未来10年不同社会经济情景下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变化,得出相对较优方案,并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解决呼和浩特城市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城市综合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 呼和浩特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贾立斌 袁国华
安徽省凤台县属于城镇化地区,其主要矛盾为耕地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之间的矛盾。聚焦耕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从承载体与承载对象之间的承载关系入手,构建了凤台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设置了现状模式、生态模式和发展模式3种情景模拟,对不同情景下凤台县土地承载力做了评价和预测,并做出了警情判定。现状模式情景下,2014年评价结果显示,凤台县耕地承载状态为可载,建设用地承载状态和生态用地承载状态均为临界超载;2014年预警结果显示,凤台县耕地承载力警情为绿色无警,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承载力警情均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永乐 庞娟
通过对桂西资源富集区产业集群发展进行SWOT分析,指出了机遇与挑战所在,对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提出了4种战略思考。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集群 SWOT分析 资源富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俊平 叶得明 陈年来
[目的]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依赖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干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通过研究,了解河西走廊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况,实现该区域社会经济良性发展。[方法]文章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可拓综合评价法对河西走廊地区真实情景期(20032015年)、仿真情景期(2016202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测评。[结果](1)20032015年,河西走廊地区5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水平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武威市从强赤字承载波动上升为弱赤字承载。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从强赤字承载过渡到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冕 夏唯一 骆玉川 陆梦娜 黄霖沛
为科学测度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探究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借助Vensim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平台,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角度构建区域水资源供需系统,并模拟分析2020—2025年现状延续情景、经济发展情景、节约与绿色低碳情景、科技创新情景4种发展情景下的区域水资源供需情况。最后,运用AHP-熵权混合模型评价了4种不同情景下水资源承载力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方法识别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情景能有效节约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用水总量为216.93亿m~3;节约与绿色低碳情景主要节约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用水总量为217.01亿m~3;现状延续情景用水总量为220.26亿m~3,而经济发展情景对水资源消耗最大,用水总量为225.75亿m~3。2)科技创新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最高,是今后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利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节约与绿色低碳情景、现状延续情景次之;经济发展情景的承载指数最低,水资源的利用将不可持续。3)发电量、降水量、各类作物种植面积、绿地面积是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主要原因是非化石能源发电所占比例小,种植业规模广、单位绿地面积耗水量大。因此,能源利用结构调整、种植业节水、水的再处理等技术革新及节约低碳手段是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有效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志伟
文章根据北京市城市的性质、定位与发展的目标,对北京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并以全新的视角对北京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与应用,进而为促进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衍广 林振山 陈玲玲
水资源承载力是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紧缺地区能否支撑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限制指标。论文用动力学模型,通过3种方案对山东省未来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3种方案在未来20年的水资源平衡指数都是小于零的,这说明,水资源对应的社会经济系统是不可承载的,经济规模也是不可以承载的,人口规模只有方案2可以承载。从方案1预测的结果看,从2006年到2025年,山东省总需水量在270×108~340×108m3之间,波动不是很大,工业用水上升了3倍,但农业用水下降不大;从方案2预测的结果看,总需水量变动较大,20年增加了近3倍,水资源消耗量太大,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的...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动力学 预测 山东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承智
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可衡量资源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文章借用比值分析法,通过单位资源产出、财政产出、就业等指标,量化和掌握百色铝土矿资源开发对百色经济社会的促进和影响情况,进而提出完善产业发展、资源配置、税收征收、企地协作机制等提高资源配置利用效率的优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目的]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构建包含水土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刻画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特征与轨迹。[方法]运用均方差法,选取2010—2016年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分析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特征。[结果](1)总体上,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先升—降—升的动态演变特征;经济承载力持续增长,这源于郑州市土地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性增强的演变特征。(2)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经历了较低—中等—较高发展历程,但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低层次的较高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为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应加快"多规合一"规划的编制,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三生"空间,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优化发展发展路径,提升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结论]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快建立土地综合承载力扩容的有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