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49)
2023(18892)
2022(15997)
2021(14564)
2020(12309)
2019(27784)
2018(27325)
2017(52558)
2016(28504)
2015(31817)
2014(31397)
2013(31085)
2012(28451)
2011(25811)
2010(25563)
2009(23327)
2008(22336)
2007(19451)
2006(17054)
2005(14496)
作者
(84622)
(70816)
(70075)
(66737)
(44844)
(34077)
(31846)
(27927)
(26953)
(24862)
(24011)
(23912)
(22541)
(22240)
(21833)
(21702)
(21177)
(21095)
(20230)
(20083)
(17664)
(17280)
(17138)
(16059)
(15965)
(15671)
(15403)
(15283)
(14335)
(14011)
学科
(130958)
经济(130832)
管理(81838)
(76016)
(62628)
企业(62628)
方法(55095)
数学(48214)
数学方法(47625)
(31452)
中国(29744)
(28092)
业经(28069)
地方(28001)
(27326)
农业(21454)
(20189)
贸易(20180)
(19679)
(19529)
环境(19472)
(19011)
理论(18727)
技术(18649)
产业(17182)
(16967)
财务(16893)
财务管理(16859)
地方经济(16591)
(16050)
机构
大学(409511)
学院(408912)
(169053)
经济(165741)
管理(160594)
理学(140493)
研究(139931)
理学院(138893)
管理学(136259)
管理学院(135532)
中国(100381)
科学(89702)
(86096)
(72696)
(71829)
(70874)
业大(66205)
研究所(65445)
中心(62516)
财经(59032)
(58729)
农业(57423)
(53841)
北京(53446)
(52505)
师范(51878)
经济学(51583)
(50641)
(46813)
经济学院(46412)
基金
项目(289444)
科学(226797)
基金(210473)
研究(203689)
(186460)
国家(184965)
科学基金(158139)
社会(130009)
社会科(123334)
社会科学(123299)
(113655)
基金项目(111881)
自然(105060)
自然科(102553)
自然科学(102521)
自然科学基金(100684)
(95640)
教育(92920)
资助(86346)
编号(80880)
重点(65193)
成果(63255)
(62663)
(62561)
(60135)
创新(56193)
科研(55639)
课题(55386)
国家社会(54115)
计划(54011)
期刊
(182241)
经济(182241)
研究(114072)
学报(72397)
中国(72203)
(64962)
科学(63999)
管理(58413)
大学(53743)
(53304)
学学(51121)
农业(44861)
教育(37832)
技术(35221)
经济研究(30241)
(29583)
金融(29583)
业经(29445)
财经(28957)
(25052)
问题(23519)
(23035)
技术经济(21031)
科技(20797)
图书(20044)
(19763)
资源(19307)
业大(18983)
统计(18861)
商业(18442)
共检索到581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红祥  胡德期  
桂西资源富集区作为欠发达资源富集区,长期以来,一直偏重于发展铝、锰、有色金属等资源型产业,形成了资源型产业"一枝独秀"、重化工业在桂西各市全部工业中占据较高比重的产业发展格局。资源型产业在工业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使得桂西资源富集区的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资源消耗型和投资拉动型,加速桂西资源富集区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本文将从新经济地理的角度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红祥  胡德期  
桂西资源富集区区域内拥有丰富的水能、矿产、旅游、农林生态和民族文化等资源,但现有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尚未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为此,桂西资源富集区各市近年来对产业转型高度重视,那么它们的产业转型效果如何?本文运用产业转型系数方法,从三次产业转型、三次产业内部产业转型等角度,对桂西资源富集区的河池、百色、崇左三个市的产业转型进行度量与评价,从而对其产业转型态势作为科学研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红祥  胡德期  
一般认为,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减少可以归结为三种因素:一是缩小生产的规模;二是降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三是使生产活动从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产业向排放强度低的产业转移。从理论上看,产业转型有利于工业污染物的减少,即有利于工业减排。桂西资源富集区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柱产业,因而面临着较强的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永乐  庞娟  
通过对桂西资源富集区产业集群发展进行SWOT分析,指出了机遇与挑战所在,对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提出了4种战略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进入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随着要素红利的减少以及资源价改等制度性改革的推进,资源富集区的经济社会问题显化。除了本身的经济增速放缓之外,资源富集区还面临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越来越严厉的外在现实。作为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富集区,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燕  王志强  崔永涛  
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自由资本垂直联系模型,利用1998年~2013年空间面板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表明,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市场规模相对大小以及交通的相对便捷度因素对产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地区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相对进程等制度因素也对产业集聚具有显著正效应,而人力资本相对优势对区域产业集聚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天能  李江风  温雪  陆汝成  
#N/A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席艳玲  吉生保  
通过对高技术产业地理分布的分析和泰尔指数的测算,发现1997—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利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规模经济、交通便利度和人力资本因素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集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交通便利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呈倒"U"型,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需要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技术溢出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影响行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前者表现出负的外部性,后者则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不同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有着明显差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庄晋财  敖晓红  
新经济地理理论关于空间非均衡性对区域经济聚集影响的观点,为创业活动空间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的212个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创业者实施创业活动的空间选择,受到区域产业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制约,前者包括市场条件、基础设施、产业关联等因素,后者包括区域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和社会风俗、价值观等非正式制度。因此,地方政府制定吸引创业的支持政策,只有考虑了区域空间的非均衡性,才能实现吸引创业聚集的目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勇  黎鹏  
贸易效率是影响中国与RCEP伙伴国贸易增长的重要路径。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3D"(density, distance, division)框架理论,在分析贸易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RCEP成员国2000—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出口效率和进口效率,基于"一步法"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了密度、距离、分割对出口效率和进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伙伴国出口效率和进口效率存在异质性,进出口潜力巨大,其中进口潜力大于出口潜力。RCEP伙伴国经济密度提升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效率,但不利于提高进口效率,城镇化对中国进出口效率影响显著为负;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进出口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影响强度更大,通信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中国进出口效率;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对中国进出口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伙伴国政府效能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出口效率,对进口效率的提升具有时滞效应。最后,针对研究结论,从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和减少分割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琰  郭英之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中国会议中心城市集聚的影响因素。在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的框架下,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计量分析检验影响中国会议产业集聚的因素。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城市级别、城市化水平、城市交通状况、信息传播等要素是影响中国会议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对外开放程度等对会议中心城市集聚也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邓颖林  龙海亮  程力  农宵宵  
分析桂西资源富集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等本底要素和存在问题,建立研究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识别短板要素及限制性因素。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在短板要素提升的前提下到2020年土地资源承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分别为1 118.7万人和2 870亿元。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逆规划方法测算2020年最适宜开发条件下人口和经济承载规模分别为3 092.03万人和3 373.12亿元。从合理调整城镇和产业布局、稳定农业产业布局积极实施水源工程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对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的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春生  蒋永穆  
大量研究表明,资源富集区产业转型困境与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科技、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发展有关。基于此,本文通过一个"发展序"的分析框架进一步系统解释了资源富集区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发展序定义为:政府总是在先重视什么、其次又重视什么的发展问题上做着选择,选择结果依次排列,就构成了发展序。据此理解,本文利用2008年数据,通过省级层面的地区分类比较,结果显示有利于产业转型的一些关键领域的发展之所以在资源富集区表现得相对落后,根本原因还在于其相对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脆弱的财政能力。当前,为促进资源富集区的产业转型,应使他们的发展序向更有利于建立接续替代产业的方向变异。为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覃一冬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关于经济空间集聚的研究视角,采用我国2003—2009年间2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经济集聚的决定因素。实证研究结果发现,Marshall所强调的三个外部性经济均显著影响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但是劳动力市场外部性和知识外溢却呈现出离心力作用。此外,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表明,扩大城市对外开放程度和增加教育投入能促进城市经济集聚,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则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一体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席振鑫   马丽   金凤君   陈卓   王乃昂   刘兆德  
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构建了资源禀赋、政策措施、技术创新、企业性质“四位一体”的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分析框架,并依此对长治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国家能源生产供应重心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煤炭资源禀赋优势使长治市依然需要保持采矿业规模,使得采矿业独大的工业结构特征短期内很难改变;受本地工业结构相对单一、创新要素投入较少且不均衡、创新主体属性等影响,现阶段技术创新更多发生在煤基产业部门,对长治市向工业初次转型阶段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源资源的特殊性使得国有控股企业在本地工业经济中占有较高比重,在政策措施的导向作用下,国有控股企业对工业转型起着主要推动作用,但贡献集中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多布局在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对非资源加工型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相对有限。整体而言,长治市形成了“政策引导、国企主推”的工业转型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