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5)
2023(7626)
2022(6406)
2021(5911)
2020(4762)
2019(10820)
2018(10485)
2017(20069)
2016(11074)
2015(12309)
2014(12290)
2013(12282)
2012(11755)
2011(10958)
2010(11196)
2009(10330)
2008(10159)
2007(9157)
2006(8534)
2005(7685)
作者
(33533)
(28051)
(27652)
(26382)
(18065)
(13470)
(12695)
(10878)
(10859)
(10286)
(9889)
(9686)
(9277)
(9261)
(9019)
(8628)
(8381)
(8196)
(8180)
(8164)
(7090)
(6922)
(6864)
(6614)
(6390)
(6385)
(6211)
(6106)
(5697)
(5518)
学科
(48162)
经济(48130)
管理(31508)
(26711)
(18789)
企业(18789)
地方(18302)
(17238)
方法(14554)
中国(13000)
数学(12601)
数学方法(12410)
农业(11579)
(11098)
地方经济(10297)
业经(9832)
资源(9492)
(9442)
环境(9361)
(8963)
(8502)
(8307)
贸易(8301)
(8150)
(7981)
及其(7349)
(7209)
(7077)
金融(7075)
(6853)
机构
学院(159499)
大学(155944)
(66584)
经济(65081)
研究(62634)
管理(61072)
理学(51430)
理学院(50774)
管理学(49906)
管理学院(49588)
中国(48411)
科学(39263)
(35002)
(32829)
(32098)
(31958)
研究所(29872)
(29516)
中心(29030)
农业(24981)
业大(24658)
(23665)
师范(23474)
(23147)
财经(22183)
(21640)
(21297)
北京(21255)
(19969)
科学院(19805)
基金
项目(107490)
科学(85364)
研究(79647)
基金(77103)
(68319)
国家(67765)
科学基金(57231)
社会(49982)
社会科(47359)
社会科学(47349)
(43282)
基金项目(40405)
自然(37051)
(36126)
自然科(35907)
自然科学(35898)
自然科学基金(35253)
教育(34809)
编号(33360)
资助(31159)
成果(27117)
(25738)
重点(25129)
课题(23619)
(23452)
(21405)
发展(20589)
国家社会(20466)
(20274)
创新(20201)
期刊
(81525)
经济(81525)
研究(46898)
中国(37217)
(29035)
科学(24089)
学报(23708)
管理(22226)
农业(20199)
(19789)
(17426)
金融(17426)
大学(16986)
教育(16980)
学学(15836)
业经(14105)
资源(13711)
技术(13412)
经济研究(11557)
(11305)
问题(10405)
财经(10073)
图书(9148)
(8740)
(8566)
世界(7874)
国际(7754)
现代(7726)
(7663)
论坛(7663)
共检索到255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联芳  李晓青  刘新平  贺曲夫  
桂西北地区是我国西部重点脆弱生态区之一。目前,其耕地资源数量、质量不断下降,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予盾日益突出。以环江县为例,分析了50年来环江县粮食供需态势、耕地资源动态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持久的约束作用。为了实现粮食安全,根本在于立足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地方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建立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协调机制;建立全民耕地和粮食安全意识,开展耕地可持续利用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广宇  蔡运龙  
福建省耕地资源流失严重、质量下降 ,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文中分析了福建省耕地面积对粮食生产贡献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以及耕地退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状况。研究表明 ,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持久的约束作用 ,耕地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福建粮食安全的瓶颈。为了实现粮食安全 ,进口是必要的 ,但根本在于保持耕地数量平衡 ,防治耕地退化 ,立足全部国土 ,广辟非耕地食物资源 ,提高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联芳  杨春华  孔祥丽  罗俊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到集约型转变的重要保证;以桂西北环江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查阅,在分析土地资源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西南喀斯特移民区土地资源整理的主要可行模式;并从体制、机制和法制上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土地安全的主要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鹰  王克林  胡敢  郭娴  
文章分析了湖南省耕地面积对粮食生产贡献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以及耕地退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状况。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持久的约束作用,耕地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瓶颈。为了实现粮食安全,应采用的根本措施在于保持耕地数量平衡,防治土地资源退化,加强全民粮食安全意识,建立复合高效农田生态经济系统,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严志强  廖赤眉  胡宝清  郑耀亮  
按照层次分析法,从生态环境压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整治能力三方面来设定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桂西北喀斯特斜坡带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获得研究区域3个县在1991~1995年和1996~2000年两个时段的不安全指数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提出区域反贫困的生态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武舜臣  周洲  曹宝明  
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比较优势作用下,粮食生产区位变化明显,给耕地的粮食生产保障功能带来影响。本文以粮食生产大省江苏为例,考察了区位变迁下的粮食生产耕地资源依赖变动情况。脱钩分析和计量分析都能够得到: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粮食生产耕地依赖存在区位差异,苏北粮食生产对耕地的依赖性远高于苏中和苏南。因此,随着粮食生产重心的逐步"北去",江苏省省域层面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依赖性会逐步增强,经济因素主导的粮食生产变迁并非完全合理。因此,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政府应在认清区域禀赋差异的基础上,适度推进粮食生产北上。同时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水平,拓展粮源供给渠道,缓解变迁中禀赋差异带来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红波  
本文分析了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耕地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可以促进耕地资源安全程度的提高。提高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协同保障措施:进口部分粮食,推进土地整理战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陶泽良  陈卫洪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最基本物质投入,耕地面积的多少直接关系粮食产量。粮食生产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心稳定的战略产业,因此,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耕地保护利用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出发,通过探讨耕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土壤污染严重、耕地保护利用规划执行不到位等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因素或问题,提出了粮食生产安全视域下的耕地资源保护、利用的相关发展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雅兰  
耕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耕地资源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及其现状,从耕地保护制度、经济约束机制、农业技术支撑、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等角度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护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奇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人类为增加其粮食产量采取了外延性盲目开拓耕地和对耕地不断强化现代要素投入两种主要方式,在获得粮食增产的同时,均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7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日趋觉醒,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的主要思潮。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耕地资源开发中。走高效集约道路,加强管理和保护,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口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博  
耕地资源安全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总体上二者呈现正相关性。一方面耕地资源对粮食安全起着根本性的保障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粮食安全对耕地资源具有反作用,当粮食供给不足时耕地资源的各种压力增大,出现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资源进入非安全状态。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耦合主要表现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邹亚锋  刘耀林  孔雪松  
在详细分析2000—2008年广西耕地变化趋势及造成耕地减少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等方法,对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工业化发展所处阶段及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广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测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了2020年耕地保有量。结果表明,广西2000-2008年粮食生产处于供不足需的状态,且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其工业化发展及城镇化的提高是建立在耕地资源的占用之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文  
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发展,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越来越突出,粮食供求偏紧运行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储备粮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而储粮于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关键渠道和最重要的基础,是重中之重。然而,从我国目前耕地的现状与走势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在不容乐观,亟待深入研析,采取积极措施以保安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傅泽强  蔡运龙  杨友孝  戴尔阜  
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基本条件是保证粮食基本自给 ,而耕地资源是粮食自给能力的基础。21世纪中国人口将继续增长 ,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 ,粮食需求压力日益增大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将使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不可逆转地部分流向非农化利用 ,人地矛盾将更趋尖锐。论文分析了耕地数量变化及质量状况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 ,结论表明 ,中国21世纪粮食安全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耕地的数量保持和质量改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效顺  蒋冬梅  卞正富  
耕地保护一直是政府关注重点、学者研究热点和公共政策难点。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在把握我国耕地资源变化轨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度模型,对我国耕地资源盈亏状况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规模有所增加的原因,虽然全国层面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有所缓解,但沿海等发达地区耕地资源较为稀缺的现实难题没能扭转;22008-2020年我国耕地盈余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和东北地区,耕地稀缺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发达区域稀缺程度相对最大;3单产水平不变情景下,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量高达1 486.43万hm2,稀缺程度为1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