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2)
2023(10587)
2022(9232)
2021(8370)
2020(7158)
2019(16551)
2018(16420)
2017(31013)
2016(17357)
2015(19951)
2014(20411)
2013(20567)
2012(20040)
2011(18463)
2010(18999)
2009(17771)
2008(17977)
2007(16749)
2006(14762)
2005(13686)
作者
(55887)
(47102)
(46792)
(44443)
(29896)
(22638)
(21397)
(18368)
(17786)
(16966)
(16080)
(15825)
(15110)
(15063)
(14934)
(14629)
(14509)
(13965)
(13557)
(13550)
(12024)
(11983)
(11580)
(10895)
(10643)
(10614)
(10608)
(10448)
(9753)
(9635)
学科
(80071)
经济(79987)
管理(44678)
(44519)
(33843)
企业(33843)
方法(30938)
数学(26702)
数学方法(26364)
中国(23997)
(23467)
地方(22943)
(18998)
业经(17421)
(16810)
农业(15744)
(15557)
贸易(15546)
(14941)
(14403)
(13498)
银行(13458)
(13325)
金融(13323)
(12998)
地方经济(12683)
(12350)
(12077)
环境(11839)
理论(11469)
机构
学院(262653)
大学(262086)
(104085)
经济(101594)
研究(98287)
管理(92010)
理学(77075)
理学院(76012)
管理学(74405)
中国(74399)
管理学院(73910)
科学(64249)
(58587)
(54919)
(53509)
研究所(48450)
(47839)
中心(44597)
农业(43374)
业大(43214)
(43130)
北京(37767)
(37206)
财经(36765)
师范(36740)
(34572)
(34534)
(33005)
(32748)
经济学(31366)
基金
项目(165016)
科学(126430)
研究(117302)
基金(114912)
(101963)
国家(101045)
科学基金(83532)
社会(70719)
(66815)
社会科(66759)
社会科学(66734)
基金项目(60528)
(56266)
自然(54412)
教育(53733)
自然科(53067)
自然科学(53049)
自然科学基金(52069)
编号(48428)
资助(48186)
(41325)
成果(40892)
重点(38228)
(35306)
课题(35081)
(33301)
发展(32345)
计划(31865)
(31810)
科研(31704)
期刊
(126287)
经济(126287)
研究(78708)
中国(59580)
(51875)
学报(49121)
科学(42413)
(37223)
大学(35915)
农业(34984)
管理(34081)
学学(33745)
教育(31979)
(26669)
金融(26669)
技术(23723)
业经(21491)
经济研究(19487)
(19030)
财经(18371)
问题(16767)
(15845)
(14394)
图书(14250)
(14220)
技术经济(13591)
科技(12709)
业大(12694)
商业(12433)
国际(12429)
共检索到416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岳远征  胡宏敏  刘家伟  申慧敏  施婷婷  杨秀莲  王良桂  
【目的】花香是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最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对桂花MYB-related基因家族成员OfMYB1R47在芳香挥发物形成过程中的功能进行鉴定,可为桂花花香合成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新的基因节点。【方法】以桂花‘日香桂’O. fragans ‘Rixianggui’和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材料,以前期的花香转录组数据筛选出的MYB-related家族基因OfMYB1R47为目标基因。通过基因序列和系统进化树、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亚细胞定位、酵母自激活、瞬时超量表达本氏烟草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挥发性代谢物质量分数,对OfMYB1R47基因的特性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OfMYB1R47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485 bp,共编码494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表明:与OfMYB1R47同源性最高的基因在木犀科Oleaceae的木樨榄Olea europaea subsp.europaea中;RT-qPCR分析发现:OfMYB1R47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桂花花香的释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桂花花朵初花期表达量最高;亚细胞定位和酵母自激活实验表明:OfMYB1R47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且具有自激活活性;与转化空载体的植株相比,在瞬时超量表达该基因的本氏烟草叶片中,辛醛、β-紫罗兰酮等芳香挥发性物质量分数均发生了明显改变。【结论】OfMYB1R47具有典型的转录因子特征,其表达模式与桂花花香的释放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参与调控了桂花β-紫罗兰酮等花香物质的合成,可作为桂花花香分子育种的基因资源。图7表2参3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丹  罗世琼  杨占南  马敬  余正文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SPME-GC-MS)分析桂花花冠、花蕊、花托、花萼及叶片挥发性物质,其目的是评价桂花不同器官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特征。花冠主要成分为β-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叶醛、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薰衣草醇、己醛和(Z)-乙酸叶醇酯;花蕊主要成分为安息香醛、β-芳樟醇、β-紫罗兰酮、薰衣草醇、反式-氧化芳樟醇、α-紫罗兰酮、2-辛酮和己醛;花托主要成分为青叶醇、(Z)-乙酸叶醇酯、己醛、顺式-罗勒烯、叶醛、β-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薰衣草醇和β-紫罗兰酮;花萼和叶片主要成分为已醛、叶醛和(Z)-乙酸叶醇酯,这些物质在花冠、花蕊、花托、花萼及叶片中具有相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林富平  周帅  马楠  张汝民  高岩  
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吸附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近自然状态下金桂Osmanthus fragrans‘Thunbergii’,银桂O.fragrans‘Odoratus’,丹桂O.fragrans‘Aurantiacus’和四季桂O.fragrans‘Sem-perflorens’叶片挥发物(VOCs)的组分和含量;同时采用自然沉降法,调查了4个桂花品种林地空气中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结果表明:金桂叶片VOCs中主要成分为(Z)-乙酸-3-己烯酯、己醛、辛醛、壬醛、癸醛、6-甲基-5-庚烯-2-酮和3-己烯醇;四季桂主要成分为(Z)-乙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龙玲  陆熙娴  
采用小型干燥机干燥木材,在冰浴中用酸化的2,4-二硝基苯肼溶液和去离子水分别对尾气中醛类和有机酸、醇类采样,用活性炭管对萜烯类采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对有机挥发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干燥释放的主要物质是甲醇、乙酸和甲酸,其次是乙醛、甲醛、丙烯醛/丙酮;萜烯类挥发物主要有α-蒎烯、D-柠檬烯、莰烯、β-蒎烯、β-水芹烯。杉木高温干燥释放的醛类和酸、醇类挥发物远高于常规干燥,高温和常规干燥中挥发物总量分别为91.7g.m-3和29.9g.m-3,但萜烯类挥发物总量差异很小。木材干燥终含水率对醛类和有机酸、醇类释放量影响较大,对萜烯类释放量影响较小。甲醛高温干燥时随含水率降低释放速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万博  马晓莹  陈素梅  陈发棣  姜一凡  
[目的]本文旨在对不同花型及花径范围内的切花菊头状花序挥发物进行收集,并分析其花香成分组成以及探明不同菊花性状的花香释放差异。[方法]利用动态顶空收集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收集并分析44个切花菊品种花香挥发物成分,调查不同花型及花径大小切花菊花香释放的多样性。[结果]共鉴定出包括萜类化合物、苯环类化合物以及脂肪酸衍生物在内的55种花香挥发物成分。其中,单萜及其含氧衍生物是切花菊花香中主要的挥发性组分(占香气成分总量的55.16%~100%)。迷你型切花菊品种花香挥发物,尤其是苯环类化合物释放速率的平均水平较高,而单萜类及倍半萜类化合物在莲座型切花菊释放出较高的平均水平;花径40 mm以下的切花菊花香挥发物整体的释放水平较高。主成分分析可将9种主要的萜类化合物为3组,同样也将所选切花菊品种分为3个类群。结果显示大部分迷你型、部分莲座型及托桂型切花菊品种呈现出相似的花香释放模式。[结论]香桧烯、桉叶油醇和樟脑是大多数切花菊释放的主要萜类化合物,而在管状花明显的迷你型切花菊品种中苯甲醛及苯乙醛释放水平较高,由此可作为改良切花菊气味特征的亲本之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凡  鲁继红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extract the volatiles and wound-induced volatiles of Ricinus communis, the volatile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by GC-MS. The main volatile from intact leaves of Ricinus communis was 3 kinds of different constitution of dibutyl phthalate...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熊伟  金荷仙  蔡宝珍  
为探明碰碰香Plectranthus tomentosa叶片挥发物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以长势优的成年碰碰香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套袋法,并在热脱附系统(TDS)条件下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收集气体进行分析检测。测出叶片挥发物有44种,包括烷烃、烯烃等8类化合物,烯烃中的萜烯类化合物有22种(相对含量为83.32%),其中柠檬烯含量最多(相对含量为47.61%);同时结合保留指数分析碰碰香叶片挥发物化学成分,比单独使用GC-MS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月  刘晓东  谢宗铭  董永梅  武冬梅  陈受宜  
【目的】棉花是重要的纤维作物,其生长常遭受非生物逆境危害,严重影响棉花的生长和产量。Trihelix转录因子在植物抵御各种逆境胁迫中扮演重要作用。克隆棉花Trihelix转录因子基因并分析其表达特性和功能,为最终利用转基因手段改良棉花抗逆性奠定基础。【方法】通过BlAST分析比对,从棉花eST数据库中获得1个高度同源基因,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其属于Trihelix转录因子GT-2亚家族,命名为GhGT-2。以棉花叶片总rNA为模板,根据eST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获得GhGT-2的编码序列。使用MeGA5对蛋白序列及其同源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并构建同源物种间系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丁倩倩  吴兴波  刘芳  许改平  郑洁  高岩  
为了探究木兰科Magnoliaceae几种常用园林绿化植物鲜花挥发物(VOCs)成分组成,采用活体动态顶空采集法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分析了二乔玉兰Magnolia soulangeana,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飞黄玉兰Magnolia denudata‘Feihuang’和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鲜花VOCs成分。结果表明:二乔玉兰含有顺-罗勒烯(27.59%),β-蒎烯(14.34%)和芳樟醇(12.90%)等15种萜类化合物,占总量的92.60%;紫玉兰鲜花释放的VOCs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主要包括月桂烯(21.98%),桉叶烯(1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冯青  高群英  张汝民  高岩  侯平  
为了探究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挥发物(VOCs)成分组成,采用活体植物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收集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一叶兰Aspidistra elatior和文竹Asparagus plumosus 3种百合科植物VOCs,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这3种植物VOCs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吊兰释放34种VOCs,包含萜类、酯类、醇类、醛类、酸类等5类化合物,其中二氢香茅醇相对含量最高(28.79%);一叶兰释放VOCs共鉴定出25种,包含醛类、酯类、醇类、萜类、酮类、烃类等6类化合物,其中壬醛(相对含量为12.12%)为其主要成分;文竹释放出38种V...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立国  生利霞  赵兰勇  于晓艳  邵大伟  何小弟  
【目的】研究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芳香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唐紫’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芳香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结果】花蕾期共检出芳香成分53种,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芳香成分有γ-依兰油烯、α-雪松烯、α-蒎烯、反式-α-香柠檬烯、顺式-乙酸-3-己烯酯、长叶马鞭草烯酮;初开期共检测出65种芳香成分,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有β-香茅醇、乙酸香茅酯、苯乙醇、香叶醇、乙酸正己酯、橙花醇、乙酸苯乙酯、顺式-乙酸-3-己烯酯;半开期共检测出芳香成分62种,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恒久  苏淑钗  马履一  马仲  
为研究榛属植物的抗寒分子机理,以平欧杂交榛‘达维’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和RT-PCR技术克隆获得一个CBF/DREB1转录因子基因Cha CBF1,GEn Bank登录号为kT757373。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6.4 k Da,理论等电点为5.88。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Cha CBF1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aP2/ERF结构域,以及Pkk/RPaGRx kFx ETRhP和DSaWR等CBF蛋白特征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Cha CBF1与垂枝桦BP CBF3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基因枪轰击法使重组质粒P1302-Cha CBF1-GFP在洋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书景  金幼菊  宗世祥  骆有庆  姚国龙  
为了探讨沙棘人工林中沙棘木蠹蛾大面积成灾而天然林有虫不成灾的原因,利用动态顶空采集、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了沙棘人工林与天然林中健康和虫害沙棘枝叶及基干部位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共鉴定出22种化合物。结果显示:人工林中戊醛和2-苯甲酸叶醇酯、5-甲基-5-羟基己酸内酯、3-甲基丁醇含量较天然林高;天然林沙棘释放的挥发物以反式-2-癸醇、2-壬烯醇、庚醛、2-甲基丁醛为主。虫害后,沙棘人工林与天然林都会释放桉树脑、萜品醇、2-莰酮等萜烯类物质,并且天然林中萜品醇和2-莰酮的相对含量高于人工林;同时醇类、醛类物质虫害后也有增加。这些物质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沙棘天然林与人工林中沙棘木蠹蛾危害的差异程度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娟  王成  彭镇华  徐程扬  郄光发  
采用动态顶空吸附采集法对侧柏春季释放的挥发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进行采集,同时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仪测定其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分析了侧柏春季挥发物的主要成分、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侧柏挥发物成分包括9类106种,主要挥发物成分是萜烯类化合物。对人体有益的有机挥发物包括萜烯类化合物、癸醛和乙酸乙酯,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包括三氯甲烷、笨和甲苯;(2)春季侧柏总挥发物(TVOCs)浓度日变化曲线呈"三峰两谷"型,5:00、13:00、19:00呈现高峰,凌晨23:00—1:00、下午17:00呈现低谷,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雨萌   杨露露   杨帆   陈欣   杨秀云  
本研究以山西浑源种源地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主要挥发物的分配格局及器官特有挥发物特性,为探明其生态策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盛花期百里香根、茎、叶、花不同器官挥发物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挥发物的分配格局及器官特有挥发物特性。结果表明,百里香盛花期共有挥发物种类64种,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存在器官分配格局的差异性。挥发物种类叶(50种)>花(45种)>茎(30种)>根(22种);挥发物含量叶(163.90 μg·g-1)>花(107.17 μg·g-1)>根(70.31 μg·g-1)>茎(46.69 μg·g-1),其中烯烃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占比最大。主要挥发物(含量>3.00 μg·g-1)种类有15种,叶和花器官挥发物分配格局存在差异,叶主要挥发物有邻-异丙基苯(46.84 μg·g-1)、γ-松油烯(44.96 μg·g-1)和反式石竹烯(9.50 μg·g-1)等;而花主要挥发物有(+)-柠檬烯(25.92 μg·g-1)、莰烯(18.56 μg·g-1)和罗勒烯(17.15 μg·g-1)。主要香型有花香型、青香型、木香型、辛香型和香草型等5种,有柑橘味、柠檬味、樟脑味、胡椒味、香草味和树脂味等6种气味,其中叶的香型和气味类型最丰富。共有挥发物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烯烃类和醇类是百里香不同器官挥发物差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花是盛花期4个不同器官中贡献度最大的。叶、花、茎和根特有挥发物种类分别有10种、7种、3种和2种,其中叶中α-蒎烯含量最多为5.35 μg·g-1。研究表明,百里香盛花期器官间挥发物的种类及含量分配格局特性具有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