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5)
2023(5104)
2022(4617)
2021(4173)
2020(3861)
2019(9132)
2018(9155)
2017(17611)
2016(10032)
2015(11744)
2014(12020)
2013(12145)
2012(11658)
2011(10621)
2010(10753)
2009(10066)
2008(10297)
2007(9563)
2006(8040)
2005(7135)
作者
(32473)
(27512)
(27399)
(26095)
(17206)
(13236)
(12731)
(10855)
(10097)
(9750)
(9136)
(9005)
(8948)
(8733)
(8718)
(8635)
(8590)
(8076)
(7919)
(7827)
(7115)
(6770)
(6686)
(6385)
(6201)
(6174)
(6164)
(6103)
(5755)
(5673)
学科
(43039)
经济(42996)
(25466)
管理(25237)
方法(22749)
数学(20402)
数学方法(20225)
(19609)
企业(19609)
(12304)
(11091)
(11081)
中国(9953)
(9048)
贸易(9045)
(8780)
地方(8464)
农业(8036)
业经(7626)
(7350)
(7122)
(6875)
财务(6861)
财务管理(6838)
企业财务(6434)
(6131)
银行(6104)
环境(6062)
理论(5949)
(5849)
机构
大学(152974)
学院(151724)
(60379)
经济(59066)
管理(54156)
研究(53330)
理学(46638)
理学院(46055)
管理学(45096)
管理学院(44827)
中国(39495)
科学(36419)
(35049)
(32642)
(29462)
农业(28343)
业大(27651)
(27280)
研究所(27068)
中心(25009)
(23638)
财经(21809)
北京(20286)
(19754)
(19643)
师范(19458)
经济学(19024)
农业大学(18460)
(18431)
(18110)
基金
项目(99963)
科学(76487)
基金(71321)
研究(68628)
(63569)
国家(63068)
科学基金(51949)
社会(41081)
(40166)
社会科(38773)
社会科学(38755)
基金项目(38083)
自然(35212)
自然科(34342)
自然科学(34329)
(34242)
自然科学基金(33705)
教育(31963)
资助(29507)
编号(28061)
成果(23358)
重点(23014)
(22048)
(21783)
计划(20580)
(20289)
科研(20051)
课题(19489)
创新(19083)
大学(18458)
期刊
(64273)
经济(64273)
研究(40166)
(31908)
学报(31248)
中国(28342)
科学(25511)
(22455)
大学(21920)
农业(21249)
学学(20885)
管理(16876)
教育(13619)
技术(12506)
(12323)
金融(12323)
(11973)
财经(10822)
经济研究(10378)
业经(10334)
(9246)
问题(9192)
(9093)
业大(8195)
技术经济(7996)
(7967)
统计(7749)
理论(7539)
商业(7065)
图书(6935)
共检索到219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蒋琦妮  付建新  张超  董彬  赵宏波  
AP1(APETALA1)基因在植物花分生组织及花器官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桂花品种‘堰虹桂’ Osmanthus fragrans ‘Yanhonggui’为材料,根据前期获得的转录组数据中AP1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克隆得到约750 bp桂花AP1 cDNA序列,即Of AP1基因,其中开放阅读框长为720 bp(注册号为MH593222)。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与其他物种的AP1基因的同源性高达69%~88%。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不同组织中,桂花的Of AP1基因在花芽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根中几乎不表达;在花芽分化过程中, Of AP1在成花转变及花芽分化初期(花瓣、花萼分化期)表达量较高,随后呈下降趋势。这说明Of AP1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同时在桂花成花转变、花芽分化和发育中有重要作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洪方蕾  陆瑶  俞世姣  胡芷诺  缪云锋  钟诗蔚  赵宏波  
【目的】研究OfABF基因家族成员在桂花‘堰虹桂’Osmanthus fragrans ‘Yanhonggui’不同组织和花开放进程中的表达模式,筛选参与调控花开放的关键成员。【方法】在桂花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相关OfABFs基因序列,克隆序列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OfABFs基因在‘堰虹桂’不同组织及花开放进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筛选得到5条OfABFs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桂花OfABFs蛋白具有亲水性,较不稳定,无信号肽段;预测其蛋白二、三级结构具有相似的特性,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其结构组成的主要元件;5条OfABFs转录因子均含有bZIP转录因子家族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5条OfABFs编码蛋白均定位在细胞核。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OfABF1、OfABF2、OfABF3、OfABF4和OfABF6在桂花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OfABF1、OfABF4和OfABF6在花中有较高表达。OfABF1在顶壳期被转录激活,表达显著升高;铃梗期后表达水平虽呈下降趋势,但仍保持较高水平。OfABF2的表达在顶壳期到达峰值,且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时期。OfABF3、OfABF4和OfABF6在花朵衰老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结论】OfABF1、OfABF2可能与桂花花开放进程有关,而OfABF3、OfABF4和OfABF6参与调控桂花花朵衰老的可能性较大。图10表4参3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琪  吴鸿飞  周敏舒  徐倩霞  杨丽媛  赵宏波  董彬  
【目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著名的香化植物,其花芽分化受到环境温度影响。研究环境温度对桂花花芽分化的影响对桂花的花期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桂花品种’堰虹桂’ O. fragrans ’Yanhonggui’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观察其花芽分化进程,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影响温度FCA(FLOWERING LOCUS CA)基因分别进行克隆及表达特异性分析。【结果】克隆得到OfFCA cDNA序列长为1 319 bp,其开放阅读框为86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发现:OfFCA与木犀科Oleaceae油橄榄Olea europaea和胡麻科Pedaliaceae芝麻Sesamum indicum的FCA相似度较高,同源性可达68%以上。在桂花花芽分化的不同时期,无论叶还是花芽中,19℃环境低温下OfFCA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25℃常温生长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结论】桂花OfFCA基因响应环境相对低温的变化,参与桂花的花芽分化,使桂花的花期提前。图6参2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成  王艺光  张超  董彬  付建新  胡绍庆  赵宏波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s)参与植物中多种类胡萝卜素的代谢,在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中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1(OfCCD1)对花香物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前期获得的桂花‘堰虹桂’O.fragrans‘Yanhong Gui’转录组数据库中OfCCD1的序列和前人已发表的OfCCD1序列设计引物,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从桂花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OfCCD1基因2个拷贝的启动子序列OfCCD1P-L和OfCCD1P-S,其长度分别为2 747 bp和981 bp。2个启动子序列中均含有参与光响应的元件,热激响应元件(HSE),脱落酸(ABA)响应元件(ABRE)和乙烯响应元件;此外,2个启动子中均含有4个ACGT序列。将2个启动子序列分别替代p BI121上的35 S启动子,将构建的载体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叶片进行瞬时表达,发现2个启动子都具有驱动GUS报告基因表达的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素慧  郗琳  聂静  温超  袁存权  马男  赵梁军  
以切花菊‘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inba’)为材料,利用raCe技术与同源克隆方法获得菊花CmPin1基因全长,通过qrt-PCr技术比较CmPin1在不同组织器官的表达,同时对CmPin1响应外施naa和去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CmPin1基因orf全长1 761bP,编码586个氨基酸,跨膜域位于蛋白n端与C端;通过蛋白序列比对分析,菊花CmPin1蛋白与百日草ZvPin1蛋白相似性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mPin1位于细胞膜;2)对CmPin1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菊花茎部与芽部具有相对较高的表达量,同时,在离体茎段中的CmPin1受到生长素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玉舒  杨炜茹  程堂仁  王佳  张启翔  
SOC1/TM3(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nSTanS 1/TOMaTO MaDS-bOx gene 3)是MaDS-bOx家族一员,它能够整合多条开花途径的开花信号,调节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为了解梅花成花转变过程的分子机理,采用rT-pCr的方法从梅花长蕊绿萼中克隆到3个SOC1的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pM SOC1-1、pM SOC1-2和pMSOC1-3,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3个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表明,3个基因的编码区长度分别为645 bp(pM SOC1-1)、654 bp(pM SOC1-2)和660 bp(pM...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婷婷  李旭凯  王如意  彭良才  夏涛  
本研究旨在对棉花来源的果胶甲酯酶基因进行克隆和功能分析。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2个棉花果胶甲酯酶基因的cDNA,命名为GhPME1和GhPME2。序列分析发现:GhPME1和GhPME2的最大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 704和1 752bp,分别编码含有567和58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预测显示这2个蛋白结构相似,包含PMEI和Pectinesterase结构域。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陆地棉的纤维发育过程中,GhPME1和GhPME2的表达峰值分别在9和4DPA(开花后天数),然后依次降低。而在海岛棉纤维中,这2个基因的表达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表达峰值分别出现在开花后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菲  户倩  翟怡雯  陈发棣  蒋甲福  
[目的]本文旨在克隆‘神马’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Jinba’)CmERA1基因,并初步分析其表达模式,为探究其在调控菊花开花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夏菊品种‘优香’的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得到菊花中编码法尼基转移酶β亚基基因,并命名为CmERA1。提取野生型‘神马’菊花叶片总RNA,以反转录后的cDNA为模板对该基因cDNA全长进行克隆。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亲缘关系及其编码蛋白的特性进行分析预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光周期下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利用酵母单杂交系统对其转录激活活性进行分析;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标签确定其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 CmERA1基因open reading frame(ORF)全长1356 bp,编码45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50.0kD,理论pI为5.1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其与青蒿中ERA1亲缘关系最近;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CmERA1蛋白中α-螺旋和β转角含量较高;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CmERA1基因启动子含有分生组织特征元件、光响应元件、ABA和SA响应元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mERA1在营养生长时期的叶片中表达最高,根中表达最低;在生殖生长时期的根中表达最高,舌状花中表达最低;不同光周期的处理显示,CmERA1的表达能够响应光周期而呈节律性的变化;转录激活活性分析表明,CmERA1蛋白没有转录激活活性;亚细胞定位表明,CmERA1定位于细胞核中。[结论]本文克隆得到菊花CmERA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其响应光周期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菲  户倩  翟怡雯  陈发棣  蒋甲福  
[目的]本文旨在克隆菊花ERA1(ENHANCED RESPONSE TO ABA)基因,并分析其表达模式,为探究其在调控菊花开花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夏菊品种‘优香’的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得到菊花中编码法尼基转移酶β亚基基因,并命名为CmERA1。提取野生型菊花‘神马’叶片总RNA,以反转录后的cDNA为模板,对该基因cDNA全长进行克隆。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亲缘关系及其编码蛋白的特性进行分析预测;利用酵母单杂交系统对其转录激活活性进行分析;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标签确定其亚细胞定位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光周期下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CmERA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 356 bp,编码45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0.0×10~3,理论pI为5.1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其与青蒿中ERA1亲缘关系最近。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CmERA1蛋白中α-螺旋含量最高。转录激活活性分析表明,CmERA1蛋白没有转录激活活性;亚细胞定位表明,CmERA1定位于细胞核中。CmERA1基因启动子分析表明,其含有分生组织表达元件、光响应元件、ABA和SA响应元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mERA1在营养生长时期的叶片中表达最高,根中表达最低;在生殖生长时期的根中表达最高,舌状花中表达最低。CmERA1的表达能够响应光周期而呈节律性的变化。[结论]CmERA1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其响应光周期变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杰   董天一   吴静雯   张萌萌   贾若雪   刘春平  
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NSTANS 1(SOC1)在拟南芥中被证实为调节花芽发育的关键因子。胡桃楸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果材兼用树种,其雌雄异型异熟的开花特性未知。为探索SOC1基因在胡桃楸雌雄异型花芽发育过程的调控作用及促进早花的分子机制,利用胡桃楸花芽转录组数据获取SOC1基因CDS序列,通过PCR扩增技术克隆出SOC1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同时,利用qRT-PCR方法对SOC1基因在胡桃楸不同器官组织以及雌雄先型雌雄花芽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胡桃楸成花相关JmSOC1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705 bp,编码23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JmSOC1蛋白分子量为21 569.04 Da;理论等电点(pI)值为8.3。qRT-PCR定量表达分析显示,JmSOC1基因在雌雄花蕾、果实、叶和茎中均有表达,但在雌雄花芽中表达量较高,且在雌花中表达量最高;并且在生理分化期时的雌雄花芽表达量趋于平稳,而到形态分化期时雌雄花芽表达量呈递增趋势,且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分化期。因此,推测JmSOC1基因参与了胡桃楸雌雄花芽发育的全过程,在开花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胡桃楸花芽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曾强  李潇玲  张析  张薇  练文明  
为了揭示棉花GhTGA1与GhTGA9. 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抗枯萎病棉花品种中棉所12号中克隆了TGA转录因子基因GhTGA1与GhTGA9. 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2个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分别为1 281,1461 bp,分别编码405,48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2个基因均含有b ZIP和DOG1结构域,属于b ZIP亚家族TGA转录因子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进行表达特征分析表明,GhTGA1基因能被枯萎病菌、乙烯(ET)、茉莉酸(JA)诱导上调表达,水杨酸(SA)诱导后,在各处理时间点,该基因表达量均低于Mock,以上结果表明,GhTGA1基因可能通过参与乙烯(ET)和茉莉酸(JA)信号通路调控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枯萎病处理后,GhTGA9. 2基因在各时间点表达量均低于Mock,呈下调表达,但能被激素(ET、JA、SA)诱导上调表达。结果表明,GhTGA9. 2基因可能通过激素(ET、JA、SA)途径参与胁迫应答,通过对GhTGA1与GhTGA9. 2基因表达特征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偲  曾祥玲  郑日如  罗靖  王彩云  
为探讨桂花花瓣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从桂花品种‘柳叶金桂’花瓣中克隆得到1个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命名为OfAAT1,该基因全长1 386bp,编码461个氨基酸;通过qRT-pCR分析发现,OfAAT1基因在花器官尤其在花瓣中大量表达,而在幼叶中基本不表达;其表达量随着花朵的开放逐渐增加,至盛花期达到最大,末花期又减少;OfAAT1基因的表达量在盛花期还呈现明显的昼升夜降的节律性变化;进一步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存在酰基转移酶bAHD家族特有的保守结构域,与矮牵牛pHCfAT亲缘最近,其次是大豆GmCHAT和马铃薯STCHAT;结合桂花花瓣香气挥发性成分分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耀  王家璇  蔡璇  曾祥玲  杨洁  陈洪国  邹晶晶  
【目的】对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乙烯合成路径氨基环丙烷羧酸氧化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oxidase, ACO)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以探索参与桂花花瓣乙烯合成的关键ACO家族成员。【方法】以桂花品种‘柳叶金桂’O. fragrans‘Liuye Jingui’为参考基因组,对桂花OfACOs家族进行鉴定、进化分析、基因结构分析以及根、茎、叶、芽和不同开花阶段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通过蛋白保守结构域(protein families,pfam)分析,从桂花基因组中共鉴定出了122个OfACOs成员,分布于22条染色体上;保守基序分析表明:大多数OfACOs基因同时包含Motif 1、 Motif 2、Motif 3、Motif 4和Motif 7这5个保守基序,它们共同组成OfACOs保守结构域;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基因为共线性对的基因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结合swiss-prot同源序列对比分析,筛选出27个成员作为候选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组织部位根、茎、叶、芽和不同开花阶段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发现:12个成员在花瓣中显著表达,其中LYG006223、LYG007706、LYG007045、LYG035696等4个成员在开花后期极显著差异上调表达。进一步对该4个成员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分析,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通过OfACOs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基因克隆分析,筛选到在开花后期显著差异上调的4个ACO家族成员可能参与桂花花瓣衰老的调控。图6参3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姗姗  李茂福  王华  李洋  张秋雷  金万梅  李天忠  
为研究草莓中SCF复合体的功能,以栽培草莓品种‘74’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离出2个SKP1基因。这2个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519bP,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46%,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8.84%,并具有特殊的‘GVDED’尾巴结构,分别命名为FaSKP1-1a和FaSKP1-1b(基因登录号分别为KU975057和KU975058)。RT-PCR和DCaPS分析发现FaSKP1-1a和FaSKP1-1b在草莓根、茎、叶、花托、花粉、花柱、果实中均高表达,在花瓣中表达量低。上述结果表明FaSKP1-1可能在草莓SCF复合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雷丽娜   高谦   王伟   孙兆盛   罗璋   刘其根  
为进一步了解花鲈适应性免疫机制在病害防治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免疫球蛋白M重链(IgMH)和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I,MHCII)β基因的全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它们在花鲈各组织中组织分布情况以及LPS、Poly (I:C) 刺激及迟缓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后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情况;构建了IgMH-pET21d、IgMCH_(1-2)-pET21d和MHCⅡ β-pET21d原核重组表达质粒,进行重组蛋白表达,并通过分子筛层析技术纯化花鲈IgMH、IgMCH_(1-2)和MHCⅡ β重组蛋白,进而制备了抗花鲈IgM的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花鲈IgMH和MHCII β的cDNA全长分别为1 977 bp和1 242 bp;它们在鳃、脾脏和头肾等免疫相关组织中mRNA水平的表达量较高;LPS、Poly (I:C) 刺激及迟缓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花鲈导致鳃、脾脏和头肾中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表明IgMH和MHCII β均参与了花鲈的抗感染免疫反应;此外,抗花鲈IgM的多克隆抗体能与花鲈全血清发生强烈反应,与鳜全血清弱反应,与大口黑鲈和草鱼的不发生反应,推测其反应强度反映了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本研究首次克隆了花鲈的IgMH和MHCⅡ β基因全长,表达了IgMH和MHCⅡ β原核重组蛋白,制备了抗花鲈IgM的多克隆抗体,揭示了IgMH和MHCⅡ β基因参与花鲈的抗感染免疫应答,为深入研究花鲈的免疫调控机制和疾病防控策略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