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4)
- 2023(13679)
- 2022(11869)
- 2021(10987)
- 2020(9119)
- 2019(21038)
- 2018(21000)
- 2017(39869)
- 2016(21953)
- 2015(24704)
- 2014(24753)
- 2013(24563)
- 2012(22973)
- 2011(20877)
- 2010(20919)
- 2009(19010)
- 2008(18412)
- 2007(16294)
- 2006(14504)
- 2005(13007)
- 学科
- 济(90746)
- 经济(90652)
- 管理(59023)
- 业(57223)
- 企(46075)
- 企业(46075)
- 方法(36489)
- 数学(30957)
- 数学方法(30593)
- 中国(26974)
- 农(25070)
- 地方(24366)
- 学(21243)
- 业经(21076)
- 财(19397)
- 农业(17113)
- 贸(15714)
- 贸易(15700)
- 制(15554)
- 易(15130)
- 和(14824)
- 理论(14766)
- 环境(14666)
- 技术(14543)
- 银(14387)
- 银行(14325)
- 融(14118)
- 金融(14116)
- 行(13811)
- 发(13425)
- 机构
- 大学(311923)
- 学院(310615)
- 管理(119699)
- 济(119281)
- 经济(116497)
- 研究(112410)
- 理学(102708)
- 理学院(101467)
- 管理学(99617)
- 管理学院(99087)
- 中国(82544)
- 科学(72861)
- 京(69260)
- 所(58552)
- 农(57716)
- 研究所(53472)
- 财(53335)
- 业大(50108)
- 中心(49773)
- 江(46892)
- 农业(45371)
- 北京(44427)
- 范(43139)
- 师范(42626)
- 财经(42029)
- 院(41102)
- 州(38512)
- 经(38161)
- 技术(35374)
- 省(34896)
- 基金
- 项目(212532)
- 科学(165000)
- 研究(153137)
- 基金(151110)
- 家(133664)
- 国家(132490)
- 科学基金(111773)
- 社会(93094)
- 社会科(87975)
- 社会科学(87950)
- 省(84636)
- 基金项目(80301)
- 自然(74314)
- 自然科(72525)
- 自然科学(72507)
- 划(71739)
- 自然科学基金(71194)
- 教育(69752)
- 编号(62750)
- 资助(62738)
- 成果(51399)
- 发(49399)
- 重点(48134)
- 部(45504)
- 课题(44506)
- 创(43991)
- 创新(40963)
- 科研(40660)
- 计划(39802)
- 发展(38665)
- 期刊
- 济(138223)
- 经济(138223)
- 研究(94289)
- 中国(65347)
- 学报(54674)
- 农(53294)
- 科学(49568)
- 管理(45555)
- 大学(40323)
- 教育(39525)
- 财(37997)
- 学学(37802)
- 农业(37412)
- 融(27604)
- 金融(27604)
- 技术(27223)
- 业经(23716)
- 经济研究(21543)
- 财经(19819)
- 业(19352)
- 图书(18278)
- 问题(17672)
- 经(16840)
- 科技(16348)
- 理论(15295)
- 技术经济(14842)
- 版(14600)
- 业大(14524)
- 现代(14151)
- 实践(14097)
共检索到470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琴军 黄燕文 李和平
采用石蜡切片法 ,观察了桂花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桂花胚胎发生类型为柳叶菜型。其卵细胞受精后 ,合子经过一段时间休眠 ,于 10月中、下旬才进行第 1次分裂。合子分裂通常发生在初生胚乳核分裂之后 ,合子经棒形胚、球形胚、心形胚 ,至果实成熟时发育为鱼雷胚。心形胚时期 ,胚柄最为发达。桂花的胚乳发育类型为细胞型。二核胚囊时 ,珠被内层特化为珠被绒毡层 ,球形胚时 ,珠被绒毡层细胞发生形变 ,最后构成种皮的最内层。
关键词:
桂花 胚 胚乳 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菊 张友德 李和平
采用石蜡切片法 ,观察了龙须草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龙须草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与一般的禾本科植物基本一致 ,但胚的发育较滞后 ,在胚乳游离核开始形成细胞后 ,胚才开始发育 ;在梨形胚到盾片形成期这一发育阶段 ,靠近胎座处的 1~ 2层细胞呈狭长形或多边形 ,细胞质浓厚、细胞核小 ;有些胚乳中有特殊的、有别于其它细胞的大细胞
关键词:
龙须草 胚 胚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树燕 刘国华 丁雨龙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异叶苦竹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部分切片用PAS染色观察胚乳发育过程中的淀粉积累分布动态。结果表明:异叶苦竹合子的休眠期为5天,胚的发育经过二细胞原胚、多细胞原胚、梨形原胚、分化胚和成熟胚阶段,发育类型为禾本型,成熟胚具有胚根、胚芽、盾片、胚芽鞘、胚根鞘、外胚叶等典型禾本科植物成熟胚的结构。胚乳发育包括游离核、细胞化和生长成熟3个阶段,发育类型为核型。授粉后16天左右,淀粉粒开始在细胞核周围积累,以后逐渐增多,充满整个胚乳。
关键词:
异叶苦竹 胚 胚乳 PAS反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冯景 沈永宝 史锋厚 郭聪聪
本研究围绕银杏种子发育的全过程,探究胚乳内含物质动态变化规律,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胚乳内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与淀粉酶、磷酸己糖异构酶(PGI)、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H)联合酶、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旨在为银杏胚胎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早期(花后40~120 d),胚乳的淀粉、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逐渐增加,糖酵解途径(EMP)首先被激活;在受精及胚分化过程中(花后120~160 d),戊糖磷酸途径(PPP)途径活化程度不断推进并维持在较高水平,MDH活性在胚分化完成时达到高峰,三羧酸循环为胚分化发育提供了能量。在胚胎发育后期(花后170~190 d),a-淀粉酶活性持续升高,表明a-淀粉酶可能对后期胚发育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淀粉处于不断累积和被利用,参与了胚胎发育的代谢过程。
关键词:
银杏 胚乳 生理生化 淀粉酶 呼吸代谢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莉敏 周琴 蔡剑 王笑 戴廷波 姜东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施硫时期对小麦颖果和胚乳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扬麦16’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各施60 kg·hm~(-2)硫肥对小麦颖果发育形态、胚乳中蛋白和淀粉分布与积累的影响,以不施硫肥为对照。[结果]施硫使小麦灌浆中后期颖果长度、宽度、周长、投影面积和干、鲜质量增加,发育后期颖果投影面积增加了0.5%~18.7%;在孕穗期施硫显著增加胚乳细胞数,相对增加量为92%~97%。胚乳中蛋白体总面积因施硫而增加,而小淀粉粒总面积则降低。施用硫肥提高了籽粒各层蛋白质含量,主要调控皮层和外胚乳中淀粉含量。各施硫时期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分布及含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孕穗期、播种期、开花期、拔节期。[结论]施硫提高胚乳细胞数,增大籽粒库容;提高了灌浆中期蛋白体的比例,有利于成熟籽粒蛋白质的积累,并以孕穗期施硫处理调控效果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忠民 尹燕枰 王振林
【目的】以2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小麦胚乳中淀粉粒的分布特征和变化特点。【方法】选用鲁麦21(弱筋)和济南17(强筋)两个小麦品种,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研究其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积累动态。【结果】花后不同时期小麦胚乳淀粉粒数目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0.5~1.1μm。花后7d,A-型淀粉粒已经出现,最大直径20μm;花后10d,淀粉粒直径范围扩大到30μm;至花后14d,B-型淀粉粒开始产生;花后21d又产生了一个新淀粉粒群体,即C-型淀粉粒;花后24~28d,籽粒中新淀粉粒的产生仍在继续;花后35d,主要是最小粒径淀粉粒直径的扩大。与强筋小麦济南17相比较,花后...
关键词:
小麦 淀粉 粒度 粒度分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栋梁 李小刚 顾蕴洁 王忠
【目的】探明不同水稻品种胚乳发育过程的异同。【方法】以日本晴(粳)、扬稻6号(籼)、武育糯16号(粳糯)和扬辐糯4号(籼糯)4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精确标记颖果受精后的发育天数,观测颖果的生长;采用碘-碘化钾、TTC染色法观察胚乳细胞发育过程中淀粉的积累和生理活性的变化差异;采取树脂包埋法制作半薄切片,用光镜详细观察水稻内胚乳细胞和糊粉层细胞在颖果发育过程中结构的变化差异;用扫描电镜研究水稻成熟籽粒断面的超微结构,并使用能谱仪对其相关部位元素组成的差异进行探测。【结果】粳稻与籼稻颖果长、宽、高的变化存在明显区别,二者粒型存在显著差异,是否为糯性并不影响颖果的外形发育。供试的4种水稻颖果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栋梁 荆彦平 李小刚 顾蕴洁 王忠
【目的】探明高粱颖果发育过程中胚乳细胞与母体组织发育关系及其胞内淀粉体的发育特性。【方法】通过挂牌和记号笔点颖相结合的方法对供试高粱品种KS-304花后发育天数进行精确标记,详细跟踪观测了颖果的生长;采取Spurr树脂包埋、番红-甲基紫复染法制作半薄切片,光镜下详细观察了高粱颖果发育各过程中胚乳各部位以及种皮果皮结构的变化差异与联系;采用扫描电镜研究发育中后期及成熟时颖果断面不同部位细胞内淀粉体的形态;应用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了成熟颖果横断面的结构。【结果】颖果发育分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期与完熟期,内胚乳发育分为游离核期、细胞化期、分化期、发育期及成熟期;其中颖果发育形成期与胚乳发育的前3...
关键词:
高粱 胚乳 淀粉体 糊粉层 果皮 种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琴军 黄燕文 李和平
对桂花开花前后雌雄蕊的发育状态与受精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金桂中存在 2种性别的植株 ,两性株 (雌、雄均可育 )和雄株 (雄性可育 ,雌性不育 )。两性株开花时 ,多数胚囊处于 2核至 4核期 ,花后约 4d开始出现成熟胚囊。成熟胚囊由 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和 2个相互靠近的极核组成 ,3个反足细胞已退化。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 ,在桂花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二型花粉。FDA染色法显示 ,桂花花粉的生活力较低。开花后5~ 7d ,胚囊开始受精。花粉管进入胚囊 ,穿过 1个助细胞 ,释放出 2个精子。精卵融合速度慢于精子与极核的融合。受精前两极核不一定融合成次生核。受精作用持续时间约为 6...
关键词:
桂花 雌蕊 成熟胚囊 双受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游露 熊世安 罗中元 刘胜帅 罗恩 冯枭 李玺 赵自仙
【目的】研究含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胚乳发育分子机制及相关调控网络。【方法】通过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热带血缘玉米自交系ZOL-1在授粉后5 d、10 d、15 d、20 d、25 d、30 d的6个时期的胚乳转录组进行比较,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与GO功能注释,并对FPKM平均值大于1的基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玉米自交系ZOL-1胚乳发育在授粉后25~30 d时籽粒长、宽、厚增长速率最快,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5.9%、16.1%和10.2%。经过转录组测序和同参考基因组比对,过滤后reads占比至少为83.99%,测序质量和组装效果均较好。按照连续比较系统方法,在10 d_VS_5 d、15 d_VS_10 d、20 d_VS_15 d、25 d_VS_20 d和30 d_VS_25 d分别共检测到7129个、5252个、4254个、775个和312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布于细胞分化过程、代谢过程、催化活性和细胞器等条目中。KEGG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碳代谢、氨基酸代谢、信号转导等与胚乳发育相关的通路。通过对FPKM平均值大于1的基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19554个基因共划分为10个Clusters,并在Cluster7鉴定出8个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它们的表达量在授粉后15 d时开始显著提升,此后保持较高表达水平。【结论】玉米自交系胚乳发育可能主要受下调基因表达调控,在授粉后15 d前后胚乳的发育模式发生变化,转录组有重新编程的迹象,同时挖掘到玉米淀粉生物合成相关基因8个,有利于研究胚乳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韦存虚 张军 谢佩松 周卫东 陈义芳 许如根
【目的】大麦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胚乳细胞变成死细胞,本研究阐明这种死亡方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淀粉胚乳细胞核的结构变化,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测DNA断裂,并对抗氧化酶活性动态和籽粒灌浆速率进行测量。【结果】伴随淀粉胚乳发育进程,大麦淀粉胚乳细胞核呈现出核变形、染色质凝集、核膜破裂和核瓦解形成核残体等一系列PCD过程中核的变化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结果都表明,核DNA发生了有规律的断裂,但DAPI染色结果却表明,核残体并没有从死亡的淀粉胚乳细胞中消失,而是分散存在于淀粉粒之间。Evan’sblue染色表明,死亡的淀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玉琴 刘英 刘佳利 崔胜
利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研究了鸡胚发育过程中垂体促乳素 (PRL)细胞的发生。结果表明 ,在鸡胚发育的第 14 5天可观察到有少量PRL免疫荧光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腺垂体前叶。随着胚龄的增加 ,垂体PRL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 ,细胞直径从第 14 5天的 6 83μm增加到第 2 0 5天的 11 2 4 μm ,胞核直径从 4 2 7μm增加到 5 99μm。PRL细胞占腺垂体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在胚胎发育的第 14 5天为 0 86 % ,第 2 0 5天增加到 18 85 % ,并且分布于整个腺垂体前叶 ,细胞多呈索状排列或团状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鸡胚垂体催乳素细胞的增殖、分化和...
关键词:
鸡胚 腺垂体 催乳素细胞 免疫荧光标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玲 沈海龙
利用花楸树人工控制授粉后的未成熟合子胚进行体细胞胚的诱导培养,通过石蜡切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合子胚和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组织、细胞观察。结果表明:1)体细胞胚发生进程与合子胚相似,均经历了球形期、心形期、鱼雷形期,最终发育成成熟胚;2)直接发生和间接发生在愈伤组织表面的体细胞胚均为单细胞起源,间接发生在愈伤组织内部的体细胞胚存在单细胞起源,同时还存在可能的多细胞起源;3)子叶和愈伤组织表面发生的体细胞胚在发育早期均具明显的胚柄,鱼雷形胚期胚柄退化;4)愈伤组织内部发生的体细胞胚没有胚柄;5)与合子不同,胚性细胞的第1次分裂为均等分裂;6)多细胞原胚周围降解的细胞具有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小兰 姚崇怀 王彩云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 ,测定了武汉地区 33个桂花 (OsmanthusfragransLour.)品种的过氧化物酶、酯酶、α 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品种在五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桂花物种的共同特征谱带 ,同时又蕴含着较丰富的多态性 ,从而根据酶谱表型可以有效地鉴定桂花品种。利用类平均法 (UPGMA)进行系统聚类 ,将 33个品种分为二个大类群 :秋桂类和四季桂类。
关键词:
桂花 同工酶 分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平 陈俊 吴媛媛 周健 郑文寅 张文明 姚大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小麦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形态和成熟胚乳中的A、B型淀粉粒进行观察。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显示,花后5~10d,糯小麦胚乳中可见到一些体积较小的A型淀粉粒,10~15d以A型淀粉粒数量增多和体积增大为主;B型淀粉粒在花后15d已经形成,但此时B型淀粉粒的数量少;花后20d—成熟前B型淀粉粒的数量和体积逐渐增长。糯小麦成熟籽粒胚乳中淀粉粒的直径分布为0.96~34.92μm。与普通小麦相比,糯小麦A型淀粉粒的形状较扁平;表面没有普通小麦光滑;B型淀粉粒的形状比普通小麦更无规则,且更容易发生聚集现象。另外,发现在A型淀粉粒上有许多孔洞;在5 000倍数下观察,发现这些孔洞结构从A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