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2)
- 2023(12188)
- 2022(10690)
- 2021(10277)
- 2020(8423)
- 2019(19835)
- 2018(19742)
- 2017(38160)
- 2016(21007)
- 2015(23647)
- 2014(23652)
- 2013(23087)
- 2012(20653)
- 2011(18484)
- 2010(18561)
- 2009(16727)
- 2008(15965)
- 2007(13737)
- 2006(11772)
- 2005(10005)
- 学科
- 济(79789)
- 经济(79709)
- 管理(56895)
- 业(53843)
- 企(45210)
- 企业(45210)
- 方法(40313)
- 数学(35437)
- 数学方法(34767)
- 农(21741)
- 中国(19766)
- 学(18320)
- 业经(18051)
- 财(17614)
- 地方(16707)
- 理论(15091)
- 农业(14594)
- 贸(13385)
- 贸易(13377)
- 和(13061)
- 易(12985)
- 技术(12688)
- 制(12510)
- 环境(12412)
- 务(11377)
- 财务(11302)
- 财务管理(11281)
- 划(11137)
- 教育(11135)
- 企业财务(10630)
- 机构
- 学院(288676)
- 大学(286574)
- 管理(115638)
- 济(105342)
- 经济(102867)
- 理学(101301)
- 理学院(100197)
- 管理学(97985)
- 管理学院(97496)
- 研究(93029)
- 中国(66239)
- 科学(62449)
- 京(60569)
- 农(48817)
- 所(47074)
- 业大(47017)
- 财(46112)
- 研究所(43590)
- 中心(41901)
- 江(40435)
- 农业(38527)
- 范(38408)
- 北京(38002)
- 师范(37971)
- 财经(37727)
- 院(34475)
- 经(34248)
- 州(33906)
- 技术(33461)
- 师范大学(30277)
- 基金
- 项目(206884)
- 科学(160814)
- 研究(149138)
- 基金(147013)
- 家(129399)
- 国家(128311)
- 科学基金(109380)
- 社会(89918)
- 社会科(85053)
- 社会科学(85025)
- 省(83837)
- 基金项目(78264)
- 自然(73574)
- 自然科(71853)
- 自然科学(71839)
- 自然科学基金(70470)
- 划(70016)
- 教育(69667)
- 编号(62064)
- 资助(61436)
- 成果(49578)
- 重点(46656)
- 发(44079)
- 部(43958)
- 创(43358)
- 课题(43304)
- 创新(40257)
- 科研(39855)
- 计划(38788)
- 项目编号(38136)
- 期刊
- 济(111130)
- 经济(111130)
- 研究(78517)
- 中国(51285)
- 学报(49657)
- 农(44365)
- 科学(44349)
- 管理(41073)
- 大学(36768)
- 教育(35837)
- 学学(34785)
- 财(33077)
- 农业(31400)
- 技术(26802)
- 业经(19868)
- 融(19469)
- 金融(19469)
- 经济研究(17516)
- 财经(16894)
- 业(16173)
- 图书(15644)
- 科技(15441)
- 问题(14331)
- 经(14216)
- 版(13969)
- 理论(13961)
- 技术经济(13774)
- 业大(13391)
- 实践(13096)
- 践(13096)
共检索到400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伟 陈彩虹 胡焕香 李俊 张敏 吴疆
为了给湖北省国营桂花林场南酸枣林分的结构调整和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利用SPSS中的逐步回归法对湖北省国营桂花林场南酸枣的全林分直径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不论是混交林还是纯林,以林分平均年龄和形状参数为自变量建立的直径生长模型来拟合南酸枣的全林分直径生长过程效果都比较理想,显著性水平均为0.00,检验结果极显著;在林分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林分平均年龄整体上表现为正贡献分别为1.26和0.25,但贡献能力有限,形状参数则整体上表现为负贡献分别为-34.74和-19.97,而且贡献能力较强。
关键词:
生长模型 形状参数 逐步回归法 湖北崇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焕香 佘济云 李俊 张敏 孟伟 程玉娜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檫木资源并为其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大小比数并结合多模型选优法对湖北省国营桂花林场檫木次生林的单木直径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不论是竞争优势木还是竞争劣势木,用Richards函数来拟合檫木的直径生长过程效果最好,其次是Schumacher函数,最差的是Gauss函数。但是Richards函数的参数偏多,并且通过Richards函数预估的直径生长量与檫木的实际生长状况不符合,因此,Schumacher函数是描述湖北桂花林场檫木次生林直径生长过程的最佳模型。
关键词:
檫木次生林 生长模型 大小比数 直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盛炜彤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验证提出了一种新的林分直径分布预测方法L-PRM。其基本思想是:将林分中大小不同的林木分布规律视为生物种群的分布问题,用著名的种群动态模型──Lo-gistic方程来表示林分直径分布;采用两点回收、差分还原的途径实现林分结构的预测。L-PRM在杉木人工林中得以验证,其预估林分直径分布的合格率达88%以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丽 张雄清 段爱国 张建国
[目的]分析不同林分密度指标在直径生长模型中的应用,对林分密度的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福建邵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密度长期试验林28 a连续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可变生长率法,对7种不同的林分密度指标在单木直径年生长模型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共构建了8种杉木单木直径年生长模型。[结果]8种模型的拟合精度比较高,R~2均在0.96以上。相比较含有密度指标的杉木单木直径模型精度高于不含密度指标模型。在所有含有密度指标的模型中,决定系数最高的是以林分密度指数(SDI)为密度指标的模型,其次为以林分断面积BA和Nilson密度指数为密度指标的模型。[结论]基于SDI林分密度指数构建的杉木单木直径模型最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武 雷相东 徐光 杨英军 王全军
【目的】预测蒙古栎天然林的生长和发展,为其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固定样地的两期复测数据,分析蒙古栎林单木直径平方生长量(以下简称直径生长量)与竞争因子、林木大小因子和立地因子的关系,找出影响林木直径生长量的主要因子,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蒙古栎林的单木直径生长量模型。【结果】最终确定的蒙古栎林单木直径生长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567,预估精度为98.95%,平均误差为4.792 7E-5cm2,平均绝对误差为0.651 2cm2,均方根误差为0.842 1cm2,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255 2。【结论】影响蒙古栎单木直径生长量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荣伟
建立了模拟山桉人工林直径生长的动态马尔科夫随机模型。估计模型参数用到了山桉密度试验的直径观测数据。采用多项分对数(multinomiallogit)描述直径转移,模型的建立应用了两阶段的广义最小二乘法:第一阶段模拟每一个直径级的直径转移与密度和年龄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处理第一阶段模型参数随直径级的变动,得到以密度、年龄和径级为自变量预测直径转移概率的紧凑表达式。统计检验表明,应用该模型预测山桉林分直径分布的有效性优于采用正态分布、韦布尔分布或Sb分布的传统方法并可实际应用于立地指数范围在22—44米的山桉人工林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琴军 黄燕文 李和平
对桂花开花前后雌雄蕊的发育状态与受精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金桂中存在 2种性别的植株 ,两性株 (雌、雄均可育 )和雄株 (雄性可育 ,雌性不育 )。两性株开花时 ,多数胚囊处于 2核至 4核期 ,花后约 4d开始出现成熟胚囊。成熟胚囊由 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和 2个相互靠近的极核组成 ,3个反足细胞已退化。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 ,在桂花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二型花粉。FDA染色法显示 ,桂花花粉的生活力较低。开花后5~ 7d ,胚囊开始受精。花粉管进入胚囊 ,穿过 1个助细胞 ,释放出 2个精子。精卵融合速度慢于精子与极核的融合。受精前两极核不一定融合成次生核。受精作用持续时间约为 6...
关键词:
桂花 雌蕊 成熟胚囊 双受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段爱国
理论生长方程在林分直径结构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探寻影响理论生长方程模拟性能好坏的内外机制 ,从而有所选择和鉴别地使用理论生长方程 ,本文从林分及方程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年龄、立地、密度、间伐强度等因素对Richards等 6种生长方程模拟精度影响不明显 ,而不同方程间的模拟精度差异极明显 ;林分直径累积分布曲线的拐点存在一个主要区间 ( 0 4~ 0 6) ,生长方程拐点的取值情形与方程模拟精度的大小密切相关 ,方程最佳拟合曲线的有效拐点区间愈大、拐点精确度愈高 ,拐点有效性越大 ,则方程模拟精度越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君然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吉良龙夫(1953)发现草本植物的密度与生长存在明显的数量关系。林学家们以林木为对象进行了研究。安藤贵、尹泰龙等做了进一步推导,编制了林分密度控制图。由于密度控制图编制简便、应用广泛,因此,广泛编制几乎包括我国所有主要用材树种,并对数学模型及编制方法做了有益的探讨,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且繁杂。我们认为,这些编制方法正确性及准确程度,除决定于数学模型是否正确反映树种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小兰 姚崇怀 王彩云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 ,测定了武汉地区 33个桂花 (OsmanthusfragransLour.)品种的过氧化物酶、酯酶、α 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品种在五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桂花物种的共同特征谱带 ,同时又蕴含着较丰富的多态性 ,从而根据酶谱表型可以有效地鉴定桂花品种。利用类平均法 (UPGMA)进行系统聚类 ,将 33个品种分为二个大类群 :秋桂类和四季桂类。
关键词:
桂花 同工酶 分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守正 李希菲 孟昭和
本文叙述了林分生长模型的发展及目前研究方向;评价模型的分类方法和各种模型的关系及应用范围,强调模型系的相容性及完备性原则,指出近代模型往往是一个森林系统,大都含有多个被预测的变量和说明变量,必须注意因子间的关系,用高次、多项式方程决不是好方法。因子间的“相互预报”是模型中的大问题,方程组之间的“循环估计”往往产生有偏估计。
关键词:
林分生长模型 收获预测 森林经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罗恒春 张超 魏安超 张一 黄田 余哲修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建群树种,在西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研建其林分生长模型以及对模型参数进行环境解释,可为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云南松林分的生长动态提供经验模型。基于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气象数据,以为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结合6种基本理论方程,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构建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模型,并对最优模型的参数进行环境解释。结果表明:(1)以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ERMS)为指标,从6个基础模型中选定林分平均胸径最优生长模型为坎派兹(Gompertz)模型, R2达到0.648, ERMS为3.384;(2)将各环境影响因子同时引入到2个参数组合位置上时的模型作为解释该环境因子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模型影响的最佳模型形式;(3)各环境影响因子对林分胸径生长模型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湿润指数>海拔>年平均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年平均气温>温暖指数>郁闭度>年均生物学温度>坡度。(4)地形因子和气候因子与林分平均胸径生长之间的关系有正有负,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因子对林分平均胸径的影响不大,气象因子中温度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的影响是通过对降水的制约来实现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磊 陆元昌 廖声熙 李昆 李根前
Yunnan Pine is the predominant woody tree in southwestern China as well as one of important forest resource in China.The paper give a study to Yunnan pine forest in mid-Yunnan province and Weibull distribution were β distribution were used to fit and forecast the diametral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of...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东启 邓华锋 程志楚 王海宾 陈丽聪
以Richards和Schumacher模型为原型,利用地位级指数代替地位指数来反映林分的立地质量,通过选取不同的密度指标,分别拟合蒙古栎间伐、未间伐林分的断面积、蓄积量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密度指标直接影响着模型的预估效果,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选用林分密度指数作为密度指标时预估效果更好,且Schumacher模型要优于Richards模型;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选用林分断面积作为密度指标时预估效果更好,当认为模型中的渐近值参数只与立地质量相关、而与密度无关时,选用林分断面积作为密度指标的Richards模型要优于Schumacher模型,而在Schumacher模型渐近值参数中引入密度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守正 杜纪山
为了有利于三大类生长模型的联结,更好地反映间伐对林分中林木分化的影响,依据林分直径变动系数的渐近稳定特性和其在林分间伐后的实际变化过程,提出了相容性的直径变动系数动态模型。以长白落叶松为例,进行了相容性模型、不含间伐因子的直径变动系数动态模型和直径方差模型的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容性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相容性模型具有生长建模所期望的相容性、步长不变性、机理性等特征,模型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和数学意义比较明确,在描述不同间伐体制下同龄林分直径变动系数动态变化曲线时有两点结论:(1)未间伐时,现实林分直径变动系数的初值决定曲线走向,初值大于直径变动系数趋向值,曲线单调下降;反之,曲线单调上升;(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