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6)
2023(9053)
2022(7535)
2021(7039)
2020(5873)
2019(12923)
2018(12600)
2017(23730)
2016(13433)
2015(14569)
2014(14216)
2013(13965)
2012(12964)
2011(11901)
2010(11769)
2009(10970)
2008(10846)
2007(9898)
2006(8786)
2005(7797)
作者
(41822)
(35718)
(35385)
(33362)
(22023)
(17366)
(15750)
(14096)
(13518)
(12388)
(12376)
(11584)
(11378)
(11320)
(11151)
(11023)
(10602)
(10359)
(10260)
(9910)
(9364)
(8822)
(8639)
(8248)
(8236)
(8119)
(7898)
(7725)
(7380)
(7378)
学科
(51195)
经济(51103)
(45299)
(43315)
管理(31040)
农业(29967)
(21806)
企业(21806)
方法(18122)
业经(16501)
数学(16376)
数学方法(16235)
中国(13501)
(13104)
(12293)
(12029)
(11110)
贸易(11108)
(10882)
地方(10054)
农业经济(10020)
(9600)
(9369)
(9022)
农村(9015)
技术(8425)
(8365)
银行(8312)
(8232)
(7968)
机构
学院(192769)
大学(187765)
(77195)
经济(75737)
研究(69624)
管理(69563)
(67186)
理学(61062)
理学院(60363)
管理学(59271)
管理学院(58960)
中国(52523)
农业(52222)
科学(47769)
业大(44200)
(38981)
(38154)
研究所(35174)
农业大学(32851)
中心(32548)
(32024)
(29145)
(26698)
(26608)
财经(25420)
科学院(23854)
北京(23730)
(23722)
(23561)
(23282)
基金
项目(136797)
科学(104697)
基金(97966)
研究(92705)
(90184)
国家(89288)
科学基金(73301)
社会(58856)
(55669)
社会科(55262)
社会科学(55247)
基金项目(52901)
自然(49235)
自然科(48050)
自然科学(48030)
自然科学基金(47219)
(46439)
教育(40044)
资助(38271)
编号(36869)
(36569)
重点(31073)
(30590)
(29409)
(28663)
(28653)
计划(28363)
成果(28180)
科研(26833)
创新(26817)
期刊
(89095)
经济(89095)
(71049)
研究(48319)
农业(47847)
学报(44392)
中国(39428)
科学(36516)
大学(32779)
学学(31942)
(23252)
业经(22200)
(22116)
(19542)
金融(19542)
管理(19485)
业大(14575)
(14018)
教育(13609)
农业经济(13560)
农村(13552)
(13552)
问题(13505)
农业大学(12576)
技术(12433)
财经(11999)
经济研究(11831)
世界(11234)
科技(11214)
(10177)
共检索到279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贤武  邓宇驰  经艳  黄海荣  谭芳  王伦旺  
【目的】分析甘蔗新品种桂糖55号的宿根性及不同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桂糖55号进行1年新植3年宿根的4年品种比较试验及下种量分别为75000、90000、105000和120000芽/hm~(2)处理(分别为处理1~处理4)的1年新植1年宿根种植密度试验,分析其宿根特性及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结果】4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55号的株高和茎径与新台糖22号(对照,CK)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有效茎数为6.50万~7.83万条/hm~(2),显著高于CK(3.71万~6.09万条/hm~(2)(P处理3>处理1>处理4,宿根蔗糖分排序为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4,适当稀植可提高桂糖55号的蔗糖分,种植密度过大会影响蔗糖分积累。【结论】甘蔗品种桂糖55号早生快发,前期生长快,分蘖成茎率高,有效茎数多,高产稳产,黑穗病发病率低,宿根性强。生产上应根据栽培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在普通旱地种植时下种量可参考105000芽/hm~(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德  龙会英  郑益兴  张燕平  
关键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源  游永亮  赵海明  刘贵波  武瑞鑫  杨建忠  
选择光周期不敏感型冀草1号、光周期敏感型冀草2号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于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分析了高丹草农艺性状及饲用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抽穗―乳熟期,低密度(6.0万7.5万株·hm(-2))处理下,冀草1号、冀草2号高丹草的主茎直径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30.0万37.5万株·hm(-2))(P0.05)。乳熟期,不同种植密度对冀草1号高丹草的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15.0万株·hm(-2)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忠  任月梅  郭瑞锋  张绶  冯婧  
为响应国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及普及春播早熟区谷子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掌握大同29号群体结构动态变化和氮肥高效利用,采用追氮密度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区域有条件的谷子种植区,在基肥的基础上,应该在拔节期间进行追施氮肥,追施量以纯氮120135 kg/hm2为最佳。种植密度在水地条件下不宜稀植,种植密度应该为3336万株/hm2。随追氮水平的增加(N1-N4)产量增加、茎粗变粗、穗长增长、生物产量提高、穗重增加、穗粒重增加,到了N5水平均呈下降趋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M1-M4)产量持续增加、茎粗变细、穗长变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成  徐亚丽  彭海浪  李壮  牛应泽  
本文于2010-2011年在四川雅安(盆周山区)、射洪(川中丘陵区)和邛崃(成都平原区)3个不同试验地点,研究了播种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油菜不同试验地点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播期是影响直播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和产量的主要因素;种植密度则是影响直播油菜分枝部位的主要因素。株高、分枝部位和一次分枝数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或减少;株高和一次分枝数则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和油产量都随播期推迟而呈降低趋势,但油菜产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并无显著差异。播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籽粒含油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基于上述结果,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囡囡  韦桂旺  冯云敢  蒙云飞  韦爱娟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新品种的进一步大面积推广,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提供科学的栽培依据。【方法】以超甜玉米新品种桂甜161和桂甜17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2个新品种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明阳基地和广西横县试点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并利用DPS软件对产量、果穗外观品质和倒伏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种植密度对2个新品种的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和行粒数以及桂甜171的穗长和穗粗影响不大,桂甜161的穗长和穗粗随着密度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个品种的茎粗和单穗重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小,产量和倒伏率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大;横县试点桂甜161和桂甜171的产量高于明阳试点;桂甜171不管是植株性状、果穗性状还是产量都优于桂甜161;桂甜161在密度为46 425株/hm~2时综合权重最大,桂甜171在密度为53 565株/hm~2时综合权重最大。【结论】桂甜161和桂甜171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是46 425和53 565株/hm~2;2个品种在横县试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桂甜171是一个综合性状更优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推广潜力更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相昆  田海燕  陈树宾  刘志刚  刘涛  
本研究从甜高粱的种植密度入手,研究了同一地区不同种植密度甜高粱茎秆糖分累积的规律,以选择该地区甜高粱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在石河子地区种植的3个甜高粱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其茎秆中总糖含量均经历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M"形变化趋势。但各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茎秆汁液含糖量(锤度)有差异,通过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品种间茎秆汁液含糖量差异显著,但不同密度间茎秆汁液含糖量差异不显著,茎秆汁液含糖量(锤度)与密度的相关性也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稀  刘凤兰  郑普英  张学昆  陆光远  付桂萍  程勇  
目的分析适宜高密度种植的油菜与适宜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间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差异,为机械化高密度种植油菜的选育方向提供借鉴。方法对2008—2009年中国冬油菜区试中22个机械化高密度种植组合(品系)和72个常规密度种植的组合(品系)9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间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高密度专用油菜组合的每角粒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结角密度与小区产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小区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结角密度(0.881)>分枝部位高度(-0.614)>株高(0.586)>每角粒数(0.360)>分枝数(-0.144)>主花序有效角果数(-0.143)>单株有效角果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彩云  李伟  党红凯  郑春莲  马俊永  李科江  王广才  张胜古  
以郑单958、先玉335和中单909这3个主栽夏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个密度梯度下三品种的产量、产量性状、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持续期及与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6~9万株/hm2密度内,随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粒数、百粒质量和穗重呈降低趋势;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持续期增大,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密度的增加提高了群体的光合能力;产量方面以先玉335平均产量最高,其次为中单909,郑单958最低。郑单958和先玉335的产量和密度呈线性关系,中单909的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符合二次曲线关系。郑单958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持续期的回归关系好,斜率最大,随密度增加产量增加幅度较大,穗性状降低的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小勇  唐启源  李迪秦  李维科  李海林  蔡庆红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紧凑型"品种超试1号的群体光合生理性能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75~9.75万株/hm2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显著增大,光合势(LAD)增加,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截获率增大,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降低和比叶重(SLW)下降;在灌浆期穗位叶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在高密度(D3)条件下PSⅡ光合量子产量(EQY)降低和电子传递速率(ETR)较低,表明其光能转化效率降低,而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随密度的增加则呈现降低趋势;但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QDMC)表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峰  闫秋艳  鲁晋秀  杨峰  董飞  王苗  贾亚琴  
为探索晋南地区玉米适宜的栽培品种和种植密度,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密度处理,4.50、5.25、6.00、6.75、7.50、8.25和9.00万株/hm~2,分析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晋南夏玉米茎秆及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均增加,茎粗减小,倒伏率呈现增加趋势。同密度条件下,‘郑单958’的倒伏率低于‘先玉335’和‘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在种植密度为7.50、8.25和9.00万株/hm~2获得最大产量分别为1 1034、8 668和8 456 kg/hm~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单位面积穗数增加,而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均降低,但对穗行数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茎秆性状和产量结果看,‘先玉335’种植密度为6.75~8.25万株/hm~2时,可取得较好生产效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丽  马聪吉  张智慧  王家金  刘大会  
研究了不同定植密度与种苗等级对乌天麻地下块茎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指标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Excel2003,SPSS 18.0等软件对单个块茎鲜重、块茎长、块茎宽、块茎厚等农艺性状进行均值比较和方差分析,对经济指标进行作图比较。农艺性状均值比较显示,在定植密度820个/塘及种苗等级13级时,随着定植密度的增加和种苗等级的降低,块茎长、块茎宽、块茎厚、单个块茎鲜重都呈降低趋势。农艺性状方差分析表明,除环距和点状横环纹环数外,不同定植密度、种苗等级对乌天麻块茎长、块茎宽、块茎厚、箭芽长、单个块茎鲜重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爽  侯睿  张小军  张小红  刘行  岳福良  李文均  谢德华  李瑛  张相琼  
为研究在川西平原种植密度对"蜀彩花1号"多彩花生茎秆性状、生殖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白底黑纹多彩花生"蜀彩花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5万,6.0万,7.5万,9.0万和10.5万穴/hm2共5个梯度密度的试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花生主茎长度和侧枝长度显著增加,主茎直径、茎粗系数、单株果实数、单株鲜果重、下针数、经济系数、百果重、百仁重和单株产量显著下降。群体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6.0万穴/hm2处群体产量达到最大值,与4.5万穴/hm2相比,6.0万穴/hm2群体产量显著提高14.64%。相关性分析显示,"蜀彩花1号"多彩花生的种植密度除与主茎长度呈正相关外,与其他茎秆性状、产量的主要指标均呈负相关,进一步证明结果可靠性。综上所述,种植密度是影响"蜀彩花1号"多彩花生茎秆性状、生殖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的种植密度可显著增加彩色花生的群体产量、经济系数,最终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毋玲玲   魏玉杰   宿翠翠   张兆萍   陈芳   王玉红  
为明确引黄灌区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最佳种植密度和适宜氮肥施用量,本试验选用红花‘甘红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施氮量,副区为种植密度,设3个施N水平(45、90、135 kg·hm~(-2))和4个种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30 cm×60 cm、25 cm×60 cm、25 cm×50 cm、27 cm×40 cm),研究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红花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红花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氮素积累量随着两者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籽粒产量、羟基红花黄色素A (HSYA)、氮素积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受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干花产量对种植密度反应敏感。其中,施氮量90 kg·hm~(-2)、株行距25 cm×50 cm条件下,HSYA含量最高,其余指标在施氮量90 kg·hm~(-2)、株行距25 cm×60 cm条件下趋于最大。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氮素利用协同提高,在引黄灌区红花种植最佳施氮量为90 kg·hm~(-2),种植密度以株行距25 cm×50 cm或25 cm×60 cm为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昌云  张艳霞  羿国香  何文静  刘冬明  邢丹英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它可以用作粮食、蔬菜、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江汉平原是马铃薯发展的新区。费乌瑞它是一个适宜于低山平原的早熟、优质马铃薯品种。探索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规程是获得马铃薯最大经济效益、促进马铃薯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探讨马铃薯秋播的最佳密度,设置了4 000穴/667m2、7 000穴/667m2、10 000穴/667m2、13 000穴/667m2、16 000穴/667m2、19 000穴/667m2等6个播种密度,研究密度对马铃薯费乌瑞它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播种密度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y=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