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3)
2023(14665)
2022(12250)
2021(11121)
2020(8922)
2019(19910)
2018(19317)
2017(36213)
2016(19658)
2015(21985)
2014(22426)
2013(21747)
2012(20317)
2011(18321)
2010(18973)
2009(18122)
2008(17430)
2007(15995)
2006(14536)
2005(13746)
作者
(56361)
(46521)
(46435)
(44109)
(29714)
(22371)
(21176)
(17846)
(17727)
(16993)
(16049)
(15936)
(15217)
(14940)
(14700)
(14317)
(13623)
(13622)
(13600)
(13543)
(11945)
(11375)
(11272)
(10807)
(10763)
(10599)
(10518)
(10419)
(9469)
(9305)
学科
(80100)
经济(79989)
管理(57879)
(54906)
(45652)
企业(45652)
中国(31938)
(28074)
金融(28069)
(26961)
银行(26942)
(26134)
地方(25803)
方法(24289)
(24147)
(23232)
(23225)
业经(22962)
数学(18292)
数学方法(17989)
农业(16663)
理论(16065)
(15007)
(14614)
财务(14566)
财务管理(14521)
(14382)
(13891)
贸易(13871)
企业财务(13823)
机构
学院(278677)
大学(271854)
(109835)
经济(107039)
管理(97737)
研究(97388)
中国(81227)
理学(80798)
理学院(79787)
管理学(78367)
管理学院(77829)
(59089)
(57963)
科学(57153)
(49149)
(46987)
中心(45978)
研究所(43388)
财经(43282)
(42355)
(40547)
师范(40142)
(38744)
(38455)
北京(38184)
(35622)
业大(35149)
经济学(33630)
(32451)
农业(32130)
基金
项目(170896)
科学(133706)
研究(132910)
基金(118852)
(101647)
国家(100605)
科学基金(85921)
社会(83533)
社会科(79096)
社会科学(79079)
(70628)
基金项目(62033)
教育(61142)
(57320)
编号(55841)
自然(51071)
自然科(49766)
自然科学(49756)
自然科学基金(48827)
资助(48327)
成果(47264)
(42918)
课题(41298)
重点(39272)
(36421)
(36400)
(36375)
发展(34977)
(34889)
(34367)
期刊
(140535)
经济(140535)
研究(91247)
中国(69147)
(46792)
(43356)
金融(43356)
(41813)
管理(40289)
教育(40269)
学报(38263)
科学(36658)
大学(30188)
学学(28014)
农业(27308)
技术(25501)
业经(24536)
财经(21750)
经济研究(20914)
(18761)
问题(17673)
(13922)
(13739)
图书(13464)
(13223)
论坛(13223)
现代(12898)
(12883)
职业(12713)
商业(12708)
共检索到461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小华  甘永萍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视角,进行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大融合大发展,对于提升旅游业内涵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符合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桂、滇、黔三省区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虽已起步,但还处于较粗放的发展阶段,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创新意识不够。鉴于此,文章立足开放式创新的视觉下,结合桂、滇、黔三省区"文化—旅游"的发展状况,研究桂、滇、黔三省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蕊  侯丹  
产业融合是文化要素向经济领域的渗透融合,其不仅可以加速资源的整合力度,增强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更能够形成经济发展的新业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东北三省文化产业融合趋势愈发显著,但融合程度依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东三省应努力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增加区域技术创新投入,减少政府制度干预,紧跟市场文化消费动向,促使文化产业融合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具体来说,辽宁省应该选择文化资源驱动的技术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吉林省应该选择旅游资源驱动的技术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黑龙江省则应该选择旅游资源驱动的市场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蕊  侯丹  
产业融合是文化要素向经济领域的渗透融合,其不仅可以加速资源的整合力度,增强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更能够形成经济发展的新业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东北三省文化产业融合趋势愈发显著,但融合程度依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东三省应努力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增加区域技术创新投入,减少政府制度干预,紧跟市场文化消费动向,促使文化产业融合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具体来说,辽宁省应该选择文化资源驱动的技术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吉林省应该选择旅游资源驱动的技术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黑龙江省则应该选择旅游资源驱动的市场融合型产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田天  
开发农村特色旅游业既是壮大乡村产业经济的基础要求,也是破解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现实需求。面对产业融合的时代背景,通过从特色产业、特色功能、文化品牌塑造等多维度出发,积极融合旅游产业要素、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在促进乡村旅游动态升级、绿色发展的同时,形成以农耕文化为内核,特色旅游资源与游客需求深度融合的发展业态。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伍香   宾春妹   唐承财   刘星雨  
随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部分地区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遇到瓶颈。该文从耦合协调理论的视角出发,构建乡村旅游发展与人才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评价模型,通过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别衡量滇桂黔民族地区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和协调发展现状,并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相对优先度判断两系统的发展偏离情况,以云南景洪市、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贵州雷山县三个县域乡村旅游目的地为案例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人才发展具有较高的耦合度;2)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发展和人才发展的水平及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相差较大;3)单个地区来看,云南景洪市在各方面表现较好,而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贵州雷山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和人才发展较差,且两者之间尚未达到均衡发展状态。基于耦合实证结果以及三个案例地的实际概况,进一步探讨并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人”融合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一帆  吴忠军  高冲  
文章从乡村旅游及当地农民收入的现状出发,研究了乡村旅游开发的两种主要类型:政府主导型和社区主导型,并以具体乡村旅游地区为例,从农民视角出发,运用聚类分析对两种发展模式下的农民增收情况进行比较,结合当地实际增收情况的对比,得出社区主导型旅游可以作为长期战略性选择但必须辅以适当的配套措施的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兰苑  陈艳珍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利于山西省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和山西经济转型发展。首先从理论上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动力机制与融合路径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对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小琴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特色产物,以乡村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人居环境、自然环境为基础,独具地域特色。我国地大物博,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也极具潜力。文章分析了地域文化资源的形成因素,探讨地域文化资源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以及两者的融合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正真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应精准把握文化、商贸、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新态势,以文化为灵魂、商贸为依托、旅游为载体、体育为推手,推进文化、商贸、旅游和体育的功能复合、业态聚合、空间整合,全力厚植其融合发展的新优势,将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以深度融合促进经济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产业提档升级、品质优化提升、消费潜能有效释放,助力成都打造生态优美宜居宜业城市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虹  宋丹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利用、红色文化传承工作,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指示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建民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或产业链的动态发展过程。其结果是既满足了游客市场的有效需求,也节约了相关企业与机构的投入成本,并获得了"1+1>2"的协同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学成  邢盼盼  
生态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方向。在借鉴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实践与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总结和分析我国陕南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区位和市场优势,并以安康生态旅游发展为例,从资源保护、游客需求和社区利益三者均衡发展的视角,构建了以生态观光、度假、体验、文化、养生与健身等多种旅游发展路径,最后对陕南生态旅游发展的保障条件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丽娜  
我国乡村旅游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以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应对传统粗放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所引发的负面问题高度重视,就此本文认为发展集约化模式不失为当前提升乡村旅游边际收益的重要途径,但由于集约式发展其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因此试从旅游资源的配置、网络平台的使用、乡村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以及旅游非优区开发等四个角度进行探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海燕   金智鹏  
<正>从特定角度来讲,文化旅游即指旅游者通过参观旅游景点、体验地区特色文化,充分满足自身经济需求与京生需求的一种旅游活动,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历史文旅,以体验、感受旅游地点景观和历史遗址为主;民俗文旅,以感受地区民间风俗为主;现代文旅,侧重体验旅游地区现代文明特色;精神文旅,主要体会旅游地区知名人物和著名事件。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若想实现地区文化旅游长足发展,必须从创新角度入手,加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由钟晟编著的《中国文化旅游发展之路》一书,由六个章节组成。其中,第一章阐述了文化旅游的全球发展背景;第二章提出中国文化旅游传统与历史渊源,内容囊括中国古代文化旅游传统、中国近代旅游业的萌芽、新中国成立初期旅游事业的发展;第三章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旅游的发展成就,即探索期、成长期、繁荣期;第四章论述文化旅游的业态繁荣,如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乡村文化、城市文化旅游等;第五章研究了新时代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第六章分析了文化旅游的中国道路,表明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促进美丽中国建设、提升人民美好生活、构筑民族精神家园。这为文旅融合背景下地区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也为2023-2024年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科研与创作项目“基于联动理论的古街沉浸式旅游发展研究”(2023KYY052)开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慧  和金生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各媒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并表现出产业结构软化、媒介产业集群化、媒介产品形态多元化以及媒介经营集团化等4个方面,多元化媒介形态的出现使得这种知识和科技密集型的产业联合体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在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下,如何在媒介融合进程中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和知识力,成为今后我国媒介产业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知识联盟理论为融合态媒介产业提供了一种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