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4)
- 2023(9208)
- 2022(8301)
- 2021(7938)
- 2020(6561)
- 2019(15503)
- 2018(15489)
- 2017(29990)
- 2016(16529)
- 2015(18601)
- 2014(18515)
- 2013(18395)
- 2012(16764)
- 2011(15042)
- 2010(14705)
- 2009(13311)
- 2008(12714)
- 2007(10920)
- 2006(9367)
- 2005(7893)
- 学科
- 济(63533)
- 经济(63468)
- 管理(44704)
- 业(42739)
- 企(35296)
- 企业(35296)
- 方法(30861)
- 数学(26812)
- 数学方法(26504)
- 农(17067)
- 地方(15613)
- 学(15599)
- 中国(15118)
- 财(14344)
- 业经(13832)
- 农业(11732)
- 贸(10908)
- 贸易(10903)
- 理论(10637)
- 和(10633)
- 易(10538)
- 环境(10419)
- 技术(10022)
- 制(9459)
- 务(9305)
- 财务(9248)
- 财务管理(9234)
- 教育(8897)
- 划(8794)
- 企业财务(8747)
- 机构
- 大学(230863)
- 学院(228866)
- 管理(93986)
- 济(85029)
- 经济(83077)
- 理学(82397)
- 理学院(81462)
- 管理学(80014)
- 管理学院(79626)
- 研究(76641)
- 中国(53619)
- 科学(51414)
- 京(50043)
- 农(39857)
- 业大(39124)
- 所(39040)
- 研究所(36263)
- 财(36148)
- 中心(34118)
- 江(31701)
- 北京(31689)
- 农业(30939)
- 范(30696)
- 师范(30426)
- 财经(29990)
- 院(28576)
- 经(27298)
- 州(26531)
- 师范大学(24685)
- 技术(24542)
- 基金
- 项目(167714)
- 科学(129744)
- 研究(120207)
- 基金(119890)
- 家(105959)
- 国家(105120)
- 科学基金(89076)
- 社会(72571)
- 社会科(68614)
- 社会科学(68594)
- 省(66078)
- 基金项目(65281)
- 自然(60212)
- 自然科(58744)
- 自然科学(58729)
- 自然科学基金(57647)
- 划(55783)
- 教育(54320)
- 编号(49338)
- 资助(49334)
- 成果(39243)
- 重点(37394)
- 部(35844)
- 发(35578)
- 创(34560)
- 课题(33544)
- 科研(32519)
- 创新(32185)
- 计划(31332)
- 大学(30644)
共检索到317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承南 谷战英 潘为民 赵宏伟
在桂林地区资源县1 200 m至1 400 m的高海拔地区进行了油茶芽苗砧嫁接试验,试验除了没有进行土壤消毒、嫁接后管理也未使用任何农药外,其它方法与低海拔80 m处对照完全相同,低海拔对照采用消毒与不消毒2个处理;结果表明:低海拔使用农药的油茶苗高生长为6.52 cm;海拔1 200 m、1 300 m、1 400 m的油茶嫁接苗高度分别为:6.35 cm、6.08 cm、5.90 cm,没有任何感病迹象,方差检验:差异不显著;而低海拔没有使用农药的嫁接苗全部感病,嫁接成活率和高生长几乎为"0"。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高海拔地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王湘南 陈隆升 彭邵锋 马力 杨小胡
【目的】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油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茶优良品种‘XL1’芽苗砧嫁接苗为材料,研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0~80d)砧木与接穗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砧木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为嫁接体接口愈合提供能量,接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1.94~40.39mg/g,变化幅度不大;在输导组织分化前,接穗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砧木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平稳,且始终低于接穗;在形成贯通接穗和砧木的维管束桥时,砧木的POD活性较高,接穗的POD活性始终很低,维持在0.1...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接口愈合 生理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曲 姚小华 王开良 任华东 高焕章 滕建华 尹润富 洪友君
为研究低海拔区域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对浙江金华东方红林场的22个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花期长短、开花数量进行了调查观测。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花期始于1月下旬,结束于4月中下旬,花期长达62.5 d,花期较集中,但开花期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不同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差异显著,开花期最早的是无性系dy144,最晚的是无性系hy31。花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是无性系hy54、hy179,花期持续时间均值为53.5 d;最短的是无性系hy58,花期持续时间均值为26.5d。22个无性系之间开花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其中无性系dy1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陈隆升 王湘南 彭邵锋 马力 杨小胡
为继续优化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以‘湘林’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的基质类型、2种不同规格的容器杯、2种嫁接部位、2种接穗类型、砧木所保留根系的长度以及接穗叶片的保留程度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与苗木长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以黄心土∶泥炭土∶河沙=2∶1∶1最适宜;容器杯规格以10 cm×12 cm最适宜;嫁接位置以胚芽最适宜;接穗类型以腋芽最适宜;叶片保留程度以留叶1/2最适宜。初步建立了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为提高芽苗砧嫁接成活率及新梢长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油茶 优良无性系 芽苗砧嫁接 技术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籍 谢红江 廖明安 杨文渊 陶炼
【目的】研究川藏高海拔地区金冠苹果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该区域金冠苹果的合理区划、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2-2013年随机取川藏高海拔地区四川茂县、小金、盐源、康定及西藏林芝5个重要产地的金冠苹果果实,测定其品质(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及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VC含量),同时收集5地2012和2013年金冠苹果果实发育主要时期各月(5-8月)及年主要气象资料(均温、平均昼夜温差、≥10℃积温、降雨量、日照时数),采用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研究果实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优质金冠苹果生产需要的主要气象因子最适值。【结果】金冠苹果在5个产地品质差异显著,在小金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金玲 杨志坚 陈辉 陈世品 刘玉宝
通过对油茶芽苗砧嫁接体发育过程中的死亡率、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研究嫁接体的亲和性生理.结果表明,嫁接体与对照实生苗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很大.嫁接体的死亡率在嫁接后16 d达到最高;CAT活性峰值出现在嫁接后20 d,是对照的339%;POD活性在嫁接后18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87%;SOD活性在嫁接后26 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36%;可溶性糖含量在嫁接后24 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18%;相对电导率在嫁接后6和24 d出现2个高峰,分别是对照的107%和121%.可见,嫁接后的前26 d是嫁接体发育的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进 赵兰 刘娟 段永康 王淑媛 王振丽 盖甜甜 任志华 郭晓敏 胡冬南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油茶半同胞子代实生苗的耐低磷能力,筛选耐低磷性强的砧木以及可用来鉴定油茶耐低磷性的关键指标,为油茶良种繁育以及耐低磷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12个品种油茶的半同胞实生苗为研究对象,进行盆苗试验,设定正常磷1 mmol·L-1 KH2PO4、低磷0 mmol·L-1 KH2PO4 2个浓度,测定生物量、叶形态、根系形态、全磷等14个指标,以耐低磷系数为衡量油茶耐低磷的依据,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判别耐低磷关键指标。[结果]低磷胁迫减少了大部分油茶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物量积累,增加了根冠比和总磷利用效率。主成分分析将14个指标转化为4个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90.398%。依据综合评价值(D),12个品种油茶半同胞子代聚类为3种类型,其中,GF20、CL3、84-3为相对不耐低磷类型;W1、CL53、GX48为中间型;G8、CL4、W2、CL40、CL18、83-4为相对耐低磷类型。PA(总磷积累量)、SPC(地上全磷)、TRA(总根表面积)、LW(叶宽)、RPC(根全磷)指标的回归模型为:D=-0.960+0.666PA+0.341SPC+0.379TRA+0.460LW+0.197RPC。[结论]低磷胁迫或许会抑制油茶的生长,但普遍增加根冠比和总磷利用效率。长林18、长林40、赣8、长林4、赣无2、赣石83-4相对耐低磷。总磷积累量、地上全磷、总根表面积、叶宽、根全磷可作为油茶耐低磷性的判断指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冯金玲 杨志坚 陈辉
为了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体愈合过程中嫁接口和接穗是否发生基因变化,利用AFLP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油茶芽苗砧愈伤口以及接穗母树、砧木和接穗萌发芽的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芽苗砧嫁接口发育过程中,条带数变化相对比较大,特别是在嫁接移栽后的第4、16、24、35天,愈伤口条带数的变化是在移栽后第0天至第18天间;接穗母树、接穗萌发芽和砧木存在13条特异带,10条在接穗萌发芽DNA中存在,其中5条为接穗萌发芽特有条带,5条在砧木茎中存在。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基因 AFL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湘南 王瑞 陈隆升 唐炜 彭映赫 彭邵锋 张震 陈永忠
以4个油茶新品种为材料,开展了芽苗砧嫁接砧穗组合的亲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以‘朝霞’为接穗的4个组合中,砧木为‘晚霞’时,砧穗亲和性最高,嫁接成活率、抽梢率、苗高、地径及新梢长均达到最大值;以‘晚霞’为砧木的4个组合中,接穗为‘秋霞’时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6.95%,接穗为‘朝霞’时,苗高、地径和新梢长仍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6.79 cm、3.51 mm和9.27 cm;以‘晚霞’为砧木时,砧穗亲和性最好,适合做砧木品种,‘秋霞’+‘晚霞’的组合嫁接成活率最高,‘朝霞’+‘晚霞’的组合苗木生长最旺盛;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砧穗组合 亲和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白坡 钱银才
研究了以板栗发芽种子为砧木的嫁接方法,以及接口愈合的温度和圃地栽植对培育嫁接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大粒发芽种子为砧木,采用胚根接,接后用湿沙假植,保持在一定温度下促进接口愈合,然后植于保护圃地,成苗率达82.28%,当年平均苗高54.61cm,达到当年育苗、当年嫁接和当年出圃的要求。嫁接未成活的种苗,仍可培养成砧木供秋季芽接。
关键词:
板栗 芽苗砧嫁接 育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祥兰 王兰英 邝先松 李小青
通过采用6种不同配方的基质,对"赣州油"系列油茶芽苗砧嫁接苗进行容器育苗试验,测定不同配方基质的酸碱度和养分情况。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基质对芽苗砧嫁接苗保存率、苗高、地径、主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泥炭+30%锯屑+5%稻壳+5%松皮粉+4%珍珠岩+5%黄土+1%过磷酸钙的基质配方最适宜"赣州油"系列油茶生长。为"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容器育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油茶产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远东 范彦 冉启凡 陈积山 何玮
【目的】探索评价扁穗牛鞭草耐寒适应性的有效方法,筛选耐寒性较强的优良种质资源。【方法】以43份扁穗牛鞭草资源材料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越冬返青情况及早春生长情况,利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开展牛鞭草资源的适应性评价。【结果】供试43份牛鞭草资源的耐寒生长差异性较大,其中79.07%的资源不能越冬或能越冬但生长表现较差或一般,20.93%的资源不仅能顺利越冬,生长表现也较佳。主成分分析显示产量、水分、分蘖数和叶型可作为牛鞭草耐寒材料选育中优先考虑的因子。聚类分析将越冬后返青的40份材料分为4类,第Ⅰ类仅1份材料,第Ⅱ类有8份材料,第Ⅲ类有5份材料,第Ⅳ类有26份材料。【结论】试验筛选出的类群Ⅰ和类群Ⅱ共9份资源材料,表现出了较好的越冬和早春生产性能,可作为进一步的耐寒材料选育利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金玲 杨志坚 陈世品 刘玉宝 陈辉
为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口和对照实生苗愈伤口的发育差异,在处理后的2-55 d对嫁接口和愈伤口间隔取样,检测苯丙烷代谢若干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嫁接口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极显著低于愈伤口;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嫁接后的第14-35天极显著高于愈伤口;苗木重量、纤维素含量、绿原酸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愈伤口无显著差异;各生理指标变化的拐点数量和所处时间与愈伤口不同.相关分析表明:嫁接口的PPO活性与苗木重量,绿原酸含量与纤维素含量,绿原酸含量与苗木重量之间的相关性与愈伤口相当;绿原酸含量与PPO活性,绿原酸含量与POD活性,纤维素含量与苗木重量之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愈伤口;而P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碧娟 苏丽芳 陈世品 陈辉 林文俊 何艺凡
以100、200、300 mg·L-1的KT溶液浸泡油茶芽苗砧接穗,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研究KT处理后的油茶芽苗砧接穗对其嵌合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经KT处理后的嵌合体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100和200 mg·L-1浓度的KT溶液处理效果较好.嵌合体成活率与PPO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接穗经低浓度KT浸泡后再进行嫁接,有利于嵌合体的愈合及成活率的提高.
关键词:
外源激动素 油茶 芽苗砧嵌合体 成活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婷婷 钟秋平 丁少净 晏巢 袁雅琪 金苏蓉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制作石蜡切片以及光学显微观察系统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及嫁接苗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GGR6、IBA、芸苔素内酯能够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分化形成、砧木和穗条愈伤组织的连接与延伸,进而加快嫁接苗的愈合过程,各处理愈伤比例均值较对照的增幅为28.01%,且比对照至少提前15 d完成愈合;GGR6、IBA、芸苔素内酯的不同浓度及不同施用方法浸基质、蘸根、喷叶对愈伤比例的形成以及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促进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的最佳处理方式为:0.03 g·L-1GGR6、0.2 g·L-1IBA及0.14~0.28 m L·L-1芸苔素内酯混合液500 m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