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8)
2023(9754)
2022(8778)
2021(8397)
2020(7050)
2019(16413)
2018(16410)
2017(31742)
2016(17390)
2015(19514)
2014(19538)
2013(19342)
2012(17590)
2011(15765)
2010(15518)
2009(14157)
2008(13524)
2007(11656)
2006(10193)
2005(8514)
作者
(50405)
(41610)
(41389)
(39509)
(26537)
(20120)
(18688)
(16494)
(15897)
(14816)
(14631)
(13927)
(13248)
(13063)
(12869)
(12648)
(12593)
(12325)
(12076)
(11781)
(10464)
(10052)
(9888)
(9426)
(9348)
(9309)
(9199)
(9109)
(8388)
(8309)
学科
(67153)
经济(67086)
管理(48105)
(43716)
(36001)
企业(36001)
方法(32399)
数学(27338)
数学方法(27033)
(18577)
(17240)
地方(16142)
中国(15723)
业经(15064)
环境(14515)
(14475)
农业(12712)
理论(12047)
(11840)
(10596)
贸易(10592)
(10453)
(10217)
技术(10140)
(9725)
(9413)
财务(9356)
财务管理(9342)
教育(9091)
企业财务(8846)
机构
大学(241383)
学院(241079)
管理(99941)
(87751)
理学(87075)
理学院(86055)
经济(85650)
管理学(84527)
管理学院(84098)
研究(79356)
中国(56952)
科学(53528)
(53143)
(39423)
业大(39025)
(38861)
(38102)
研究所(36563)
中心(36181)
(34163)
北京(34120)
(34071)
师范(33873)
财经(31483)
(29944)
农业(29916)
(28649)
(28609)
师范大学(27611)
经济管理(25116)
基金
项目(174440)
科学(136104)
研究(125993)
基金(125300)
(109673)
国家(108777)
科学基金(93259)
社会(76954)
社会科(72783)
社会科学(72763)
基金项目(68728)
(68553)
自然(62783)
自然科(61173)
自然科学(61161)
自然科学基金(60028)
(58007)
教育(56563)
编号(51689)
资助(51600)
成果(40270)
重点(38586)
(37288)
(37031)
(35570)
课题(35103)
科研(33624)
创新(33075)
计划(31864)
大学(31791)
期刊
(96342)
经济(96342)
研究(65923)
中国(40447)
学报(39865)
科学(37684)
(34262)
管理(33471)
大学(29661)
学学(28033)
(25858)
教育(25597)
农业(24390)
技术(19606)
业经(17659)
(16019)
金融(16019)
图书(13680)
财经(13586)
经济研究(13581)
资源(13580)
林业(13552)
科技(13363)
问题(12970)
理论(12507)
(12003)
实践(11848)
(11848)
(11367)
(10943)
共检索到336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邓晓军  崔天顺  李艺  翟禄新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从旅游者的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旅游生态足迹划分为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游览等6个方面。以桂林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2000—2009年桂林市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研究表明:2000—2009年桂林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是一个下降的过程,旅游交通、餐饮和购物是其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比较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承载力,发现旅游业的生态需求大于供给,处于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桂林市的旅游生态足迹效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反映了旅游业处于发达水平。为了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倡导节能出行方式,发展低碳旅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艺芳  韩海荣  
在旅游城市生态评价中,选择旅游子系统的关键性指标,与旅游城市生态结构子系统、功能子系统、协调子系统的指标结合,以提取公因子的方法,计算出旅游城市生态综合指数值以及辨识影响旅游城市生态发展状况的关键因子(指标),为旅游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发展政策的制订、调整和实施提供依据。该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同一个旅游城市在不同时期生态水平发展状况,也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旅游城市在同一时期的生态发展水平的比较。对桂林市1998~2005年的生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林市生态综合指数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生态状况逐年改善,生态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刚  陆琳  
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旅游立市”的含义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桂林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情况的实证分析 ,就旅游对创新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正敏  
自然旅游资源较丰富,地质构造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岩石、地貌、水文景观奇特,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旅游资源很丰富,木楼、风雨桥、瓦盖亭独具特色,壮、侗、苗、盘瑶、花瑶、红瑶等的婚恋习俗、服饰、歌谣舞蹈、手工艺品等各具本民族特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娅玲  马耀峰  
通过旅桂外国人的第一手旅游市场调查资料,在对来桂林游客旅游动机、旅游体验性评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加权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来桂外国游客的客源结构、主要旅游动机、体验性评价和旅游认知;根据主要动机和旅游后体验性评价的对比,提出了桂林旅游产品开发调整的对策。结果表明:追求身心放松、个性化的观光与休闲结合的度假旅游产品,是来桂旅游的基本感受。与此对应的则为桂林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艺芳  粟维斌  韩海荣  
城区森林往往被称为城市的"绿肺",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对旅游城市而言,城区森林还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市旅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界定了城区森林的含义,分析了城区森林在旅游城市中的功能与作用,并以世界旅游名城桂林市为例,探讨了城区森林的经营措施,包括:开展城区森林布局总体规划,实行城区森林分类经营;做好城区造林设计,使森林的防护功能与观赏游憩价值统一;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城区森林覆盖,充分发挥森林的防护功能;采取近自然的森林配置模式,丰富城区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建设城区高效林业。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丽  
在构建旅游用地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两者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协调发展度计算模型,得出两者的协调发展度。对桂林市的研究表明:2001-2010年,该市建成区旅游用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旅游用地利用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国内外都比较少,研究力图为旅游用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一个在理论上有指导意义,在方法上可参照实施的模板,并为旅游学术界提出一个新视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梦   林珍铭  
基于网络游记数据,运用爬虫技术、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分析桂林市2016年和2019年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桂林市旅游节点分散,中心节点功能优势不明显,旅游流分布不均衡;(2)旅游流网络结构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核心与边缘层级明显;(3)旅游流节点间层级明显,且层级跃迁困难。为促进桂林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需进一步发挥核心旅游节点的辐射作用,加强核心旅游节点和边缘旅游节点的联系;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一般旅游节点、边缘旅游节点与上层节点的联系,积极实现其层级跃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文仆  
[目的]智慧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越来越受乡村旅游的关注,乡村旅游智慧化不仅有利于推动区域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实现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方法]文章以桂林市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进一步计算发展指数并对其分析。[结果]桂林市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要素层中的智慧应用的权重(0. 353 9)较大,指标层中智慧基础设施中通讯网络的权重(0. 263 8)较大,智慧应用中自助导游系统的权重(0. 326 1)较大,智慧管理中车载自动景点导航系统的权重(0. 295 1)较大,智慧服务中无障碍通道服务的权重(0. 274 6)较大。而桂林市乡村旅游智慧指数为0. 371,整体上看发展效果一般,指标层中通讯网络的发展指数(0. 624)最大,而其他指标作为乡村旅游智慧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的发展指数较低,有待提高。[结论]桂林市乡村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仍有待完善,通过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有针对性地发展智慧化发展相对缓慢的乡村,以期能够全面拓展乡村旅游产业智慧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辉  张河清  
灌阳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由于经济原因灌阳大部分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针对发展灌阳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对灌阳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旅游资源考察,合理开发灌阳旅游资源,分时期分阶段地进行景点开发,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政府主导下引导多方投资,解决景区交通瓶颈,实施区域旅游协作的发展战略以及及时培养旅游人才等旅游开发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增贤  解利剑  
文章将经济系统脆弱性理论引入旅游城市研究,以我国传统旅游城市桂林为例,构建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权重,测度1999~2009年桂林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研究表明,旅游城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本质上是结构型脆弱性,产业多元化发展总体上能够降低旅游城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但桂林产业多元化是围绕旅游业建立,旅游业的波动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震荡,表现出较高的脆弱性。根据研究结论,文章认为产业多元化并非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也非旅游城市发展的唯一诉求。如果城市发展能够更多地照顾社区利益,藏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元衡  王艳  
根据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模式,采用聚集分形方法对桂林市旅游景区在1973年、1997年和2007年的空间结构分组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桂林市市区组团和阳朔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符合聚集分形模式,其中,市区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从点状发展模式到聚集分形发展模式,阳朔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从面状发展模式到聚集分形发展模式。而兴安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不符合聚集分形发展模式,表现出多中心共同发展特征。研究对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指出桂林旅游发展格局现状和规划目标的差异。研究同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戴其文  肖刚  徐伟  谢燕娜  
采用问卷调查和交叉表格分析法,分析了不同属性游客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感知的差异及旅游需求。游客对桂林市非遗项目的整体感知度低,对绝大部分的非遗项目不熟悉,但普遍对知名度较高的"刘三姐歌谣"和"桂林山水传说"有较高的感知度。对非遗项目感兴趣的游客比例较低,最感兴趣的是"刘三姐歌谣"和"桂林山水传说"。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和收入水平的游客对桂林非遗的感知度存在很大的差异。电视广播是游客了解非遗的最主要途径,网络成为游客了解非遗的重要途径。游客期望了解非遗的途径主要包括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及政府宣传活动。游客对桂林非遗旅游体验的潜在需求很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华  
桂林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要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旅游价格改革试验是其重要内容之一。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桂林价格主管部门深入贯彻实施国家旅游价格管理政策,把游览参观点价格改革试验作为切入点,遵循"统一协调、分类比价、精品优价"原则,结合桂林游览参观点数量多、自然景观多、精品多、种类多的特点,制定和调整门票价格。在"精品"实现"优价"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促进旅游经济良性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华玲  何绍宣  
浅谈桂林市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周华玲,何绍宣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旅游工作处,桂林市国旅ntheProblemsExistinginGuilin'sTourismIndustryandTheirSolutions¥ZhouHualingand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