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15)
- 2023(16952)
- 2022(14471)
- 2021(13463)
- 2020(11557)
- 2019(25832)
- 2018(25718)
- 2017(49279)
- 2016(26844)
- 2015(30280)
- 2014(29689)
- 2013(29330)
- 2012(26839)
- 2011(23947)
- 2010(24058)
- 2009(22541)
- 2008(22402)
- 2007(20223)
- 2006(17977)
- 2005(16230)
- 学科
- 济(107827)
- 经济(107669)
- 业(101053)
- 管理(94348)
- 企(90411)
- 企业(90411)
- 方法(46816)
- 数学(36803)
- 数学方法(36381)
- 财(34659)
- 农(33639)
- 业经(33357)
- 中国(27655)
- 制(25481)
- 技术(24766)
- 务(24435)
- 财务(24356)
- 财务管理(24324)
- 农业(23320)
- 企业财务(23075)
- 理论(21282)
- 学(21107)
- 地方(20946)
- 和(19720)
- 划(18558)
- 体(18271)
- 贸(17982)
- 贸易(17969)
- 易(17416)
- 策(17098)
- 机构
- 学院(381304)
- 大学(379158)
- 管理(155510)
- 济(152266)
- 经济(148942)
- 理学(133218)
- 理学院(131807)
- 管理学(129824)
- 管理学院(129109)
- 研究(123513)
- 中国(95242)
- 京(82370)
- 科学(75491)
- 财(73205)
- 农(62458)
- 所(61473)
- 江(58671)
- 财经(57360)
- 业大(56957)
- 中心(56544)
- 研究所(55251)
- 北京(52346)
- 经(52077)
- 农业(48275)
- 范(47643)
- 师范(47221)
- 州(46904)
- 院(45493)
- 经济学(44526)
- 财经大学(42309)
- 基金
- 项目(254423)
- 科学(200922)
- 研究(189035)
- 基金(183814)
- 家(158983)
- 国家(157583)
- 科学基金(136942)
- 社会(118827)
- 社会科(112565)
- 社会科学(112537)
- 省(100336)
- 基金项目(97961)
- 自然(88573)
- 自然科(86498)
- 自然科学(86479)
- 教育(85825)
- 自然科学基金(84980)
- 划(82961)
- 编号(77242)
- 资助(74533)
- 成果(61992)
- 创(56595)
- 重点(56206)
- 部(55509)
- 发(53835)
- 课题(53051)
- 创新(52146)
- 制(49913)
- 国家社会(48367)
- 科研(47924)
- 期刊
- 济(176194)
- 经济(176194)
- 研究(114125)
- 中国(78311)
- 管理(62515)
- 财(59681)
- 农(57747)
- 学报(56898)
- 科学(54193)
- 大学(44363)
- 教育(43148)
- 学学(41873)
- 农业(39717)
- 技术(36701)
- 融(34320)
- 金融(34320)
- 业经(30888)
- 财经(28548)
- 经济研究(26288)
- 经(24448)
- 问题(22775)
- 业(22742)
- 技术经济(21108)
- 科技(20729)
- 现代(18795)
- 理论(18423)
- 图书(18008)
- 版(17420)
- 财会(17318)
- 商业(16848)
共检索到575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家清 张学芬
我国医药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要想在全球市场上有立足之地,需要通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2013年各省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较低,且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的结论。运用计量模型研究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环境影响因素,发现企业规模、外资引进和市场结构对其影响较大。从而提出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市场集中度、完善政策和制度的建议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晓梅 王伟光 考燕鸣
本文以市场容量、创新独占性、技术知识累积性、社会动力为基本要素,构建了影响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利用SPSS15.0和EXCEL等软件实证分析了东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升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含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昱 张永安 高瑀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该产业技术密集型特点使得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本文针对于医药制造业的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关系展开分析,将科技投入分为技术改造经费、消化吸收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和技术引进经费等方面,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各类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动态影响。最后提出优化医药制造产业科技投入与加强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雷 张诚 刘宇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与医药制造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对于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关系入手,并通过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除个别省市外,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但整体耦合协调状况有待提高;我国的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具有空间差异性,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基于此,我国应在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药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提高医药制造业与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间的联结度,同时打造数字化链式技术创新扩散系统,以提升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
区域技术创新 医药制造业 耦合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慧凌 高山 宋宝香
医药制造企业的发展前景与战略方向与其技术创新能力密切相关。以专利为切入点,建立技术创新立项、质量、效率三大维度共11项细化指标,采用密切值法对国内外医药行业创新实力进行对比与排序。实证研究发现,近年我国医药行业专利数量稳步增长,但增速后劲有限,高质量技术创新较少,团队合作力度尚待提升。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医药制造企业 密切值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卫平 齐亚丽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主体,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都以某些发达省份或发达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将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4个维度出发,构造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出合理有效的提升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永刚
为了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政策和创新效率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了创新效率的空间特征及其在时间维度的变化过程,然后测算了创新效率和产业效率二者的相关性和耦合度,最后基于空间面板误差分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创新效率和其他经济环境变量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政策对创新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且呈现空间相关性;创新效率和产业效率呈现正向相关性,创新系统和产业系统具有高度耦合特征;创新效率对产业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和空间外溢性特征,对临近区域的影响大于对本区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坚持通过创新提升医药制造业产业效率和产业水平的发展途径;国家应该制定宏观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型的地方政府政绩及区域产业发展评价体系,以充分发挥创新过程的正向空间溢出特性,使得不同区域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应该实施适度合理的产业保护政策,给医药制造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提升提供缓冲时间。
关键词:
创新效率 产业效率 创新驱动 医药制造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永刚
为了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政策和创新效率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了创新效率的空间特征及其在时间维度的变化过程,然后测算了创新效率和产业效率二者的相关性和耦合度,最后基于空间面板误差分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创新效率和其他经济环境变量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政策对创新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且呈现空间相关性;创新效率和产业效率呈现正向相关性,创新系统和产业系统具有高度耦合特征;创新效率对产业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和空间外溢性特征,对临近区域的影响大于对本区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坚持通过创新提升医药制造业产业效率和产业水平的发展途径;国家应该制定宏观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型的地方政府政绩及区域产业发展评价体系,以充分发挥创新过程的正向空间溢出特性,使得不同区域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应该实施适度合理的产业保护政策,给医药制造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提升提供缓冲时间。
关键词:
创新效率 产业效率 创新驱动 医药制造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澄 李岚
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该产业的发展状况,而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又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实力的关键。因此要实现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必须要重视高技术产业科技和创新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以医药制造业为例,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我国评价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为实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科学客观评价提供了标准,也为制定相关政策来刺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 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鲁成,张红彩,李晓英
本文通过建立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投入能力是影响北京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最显著因素,而各类型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排名符合一般规律。
关键词:
北京制造业 技术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华胜
技术创新能力是一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本。技术创新能力受到企业R&D活动以及其它一些创新活动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许多企业以外,如政策环境、对外交流、融资氛围、基础设施、创新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利用现有统计指标,建立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并利用2002年R&D资源清查所获得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造业 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边明英 孙虹
本文从经费投入、人员投入和新产品创新产出等方面构建了天津市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天津市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发现其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能力等方面普遍较高,但在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和发明专利能力等方面普遍较低。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大力培养和引进技术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发明专利;提高产品出口能力。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构建了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数值变化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我国13个典型制造业行业2010年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