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2)
2023(7990)
2022(6726)
2021(5980)
2020(4968)
2019(10970)
2018(10768)
2017(20551)
2016(11179)
2015(11990)
2014(11435)
2013(11442)
2012(10298)
2011(9236)
2010(9188)
2009(8446)
2008(8055)
2007(6770)
2006(5834)
2005(4952)
作者
(34812)
(29167)
(28764)
(27269)
(18304)
(14143)
(12795)
(11456)
(11037)
(10235)
(10179)
(9682)
(9353)
(9148)
(8958)
(8914)
(8750)
(8459)
(8401)
(8205)
(7619)
(6958)
(6934)
(6570)
(6405)
(6380)
(6340)
(6212)
(6048)
(5902)
学科
(39914)
经济(39877)
管理(31783)
(31276)
(21527)
企业(21527)
方法(16865)
数学(14885)
数学方法(14774)
(13928)
(12740)
环境(11568)
(10427)
中国(10183)
(9615)
贸易(9613)
(9400)
业经(9330)
农业(8768)
土地(8734)
地方(7458)
(7206)
生态(7141)
(7128)
服务(6759)
(6505)
财务(6499)
财务管理(6494)
技术(6492)
资源(6396)
机构
大学(154333)
学院(153917)
管理(59491)
(59272)
经济(58057)
研究(55459)
理学(52220)
理学院(51557)
管理学(50692)
管理学院(50431)
中国(40898)
科学(39552)
(37834)
(33950)
业大(32154)
农业(29868)
(29649)
研究所(27840)
中心(25143)
(24105)
(22526)
(21228)
北京(20994)
农业大学(20561)
财经(20069)
(19551)
(19293)
师范(19226)
科学院(18446)
(18416)
基金
项目(117619)
科学(91121)
基金(86033)
(80101)
国家(79483)
研究(77054)
科学基金(65938)
社会(50336)
社会科(47598)
社会科学(47583)
基金项目(46864)
(45696)
自然(45445)
自然科(44244)
自然科学(44230)
自然科学基金(43441)
(39627)
资助(33045)
教育(32533)
编号(29171)
重点(27142)
(25507)
计划(24667)
(24456)
(24272)
科研(23461)
创新(22936)
科技(22607)
国家社会(21560)
(21109)
期刊
(61159)
经济(61159)
学报(35291)
研究(35136)
(31814)
科学(30358)
中国(30124)
大学(24854)
学学(23873)
农业(21410)
管理(17441)
(17389)
业经(12530)
(11850)
资源(11307)
林业(10738)
图书(10294)
业大(10069)
经济研究(9895)
(9872)
金融(9872)
科技(9290)
(9176)
财经(8976)
技术(8754)
问题(8694)
教育(8620)
农业大学(7837)
(7742)
书馆(7447)
共检索到215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龙  王金叶  周志翔  李海防  
基于桂林市区1986、1998和2006年TM影像,提取各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计算桂林市区生态服务价值,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6年,桂林市区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但整体变化较小,20年间仅减少0.90%,耕地、草地和水域面积的减少是导致总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各单项服务功能价值贡献率的等级基本稳定,水源涵养和土壤形成与保护的贡献率最大,而原材料和食物生产贡献率均较小,生态系统的服务性功能远大于生产性功能;从服务价值的构成看,林地、耕地、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占整个系统的97%以上,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主体部分,其中林地的影响最大。各土地利用类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龙  王金叶  郑文俊  滕明君  罗楠  
基于桂林市区1986和2006年TM影像,提取2个时相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构建综合生态风险指数;通过系统采样和普通克吕格插值,编制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图,定量评价桂林市区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年间,桂林市区生态风险整体呈上升趋势,高及较高生态风险区范围不断扩大,较低和中生态风险区域持续减少;生态风险的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北高南低、中间高四周低,高风险区由零散分布趋向于集中连片分布的格局特点;林地、草地和水域分布的区域以低生态风险和较低生态风险为主,耕地以中生态风险为主,建设用地以较高生态风险和高生态风险为主,其中林地的生态风险等级最低。研究结果可为桂林市区环境管理和生态风险决策提供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主泉  
为研究旅游发展典型区域——阳朔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利用该县1999、2005和2010年以及土地规划中规划年末202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参考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估算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益,并分析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9年~2005年阳朔县耕地面积缩减980 hm2,林地、水域和湿地都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未利用土地减少了约5 262.9 hm2;2005年~2010年间各类型的土地面积都有所增加,林地增速最快,共增加了16 257.7 hm2左右,而未利用土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  张学霞  徐新良  陈德超  
【目的】定量研究土地利用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旨在正确认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为坝上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以河北坝上张北、沽源、丰宁3县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年以来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评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而探讨了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结果】(1)2000—2015年坝上地区湿地、草地面积逐渐减少,分别减少28、26 km~2,建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共增加24 km~2,其他土地利用面积稍有增加;草地和湿地主要向农田转移,建筑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农田、湿地的转移。(2)坝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呈"西低东高"的趋势,低值区主要位于张北西部,而高值区主要位于丰宁南部燕山森林区;15年间,坝上地区85.92%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态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共增加334.83亿元,其中,气候调节服务价值增加最多,增加了90.44亿元,土壤保持、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价值先增后减;草地、森林和湿地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贡献率在85%以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最大。(3)坝上地区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增加,生态经济协调度为0.09,处于潜在危机区,坝上地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结论】坝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提高,但对坝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起重要贡献作用的草地和湿地退化明显,经济发展仍受生态压力的制约,生态环境仍然脆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鲁亚楠  姚顺波  邓元杰  丁振民  侯孟阳  郑雪  李雅男  
[目的]通过揭示退耕还林(草)工程背景下陕北地区近2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演变规律,旨在为陕北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及新一轮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推进提供参考。[方法]以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年、2000年、2015年3期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以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为节点,利用土地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生态服务价值损益表等方法对陕北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景观格局演变以及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分析,借助相关性系数对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及生态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1)草地、耕地和林地是陕北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面积减少,林草地面积持续增加且增速加快。(2)近25年,陕北地区景观格局的连接性和通达性降低,景观格局主要呈破碎化发展趋势。研究区各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增大,空间异质性增加,草地是该地区的优势景观类型。(3)陕北地区1990年、2000年和2015年各类生态系统提供的总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389.19亿元、394.31亿元和406.22亿元,退耕还林(草)前年均增长率为13.96%,退耕还林(草)后这一比率增加至56.22%。[结论]受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影响,陕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显著的影响,但是不同的景观指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程度和趋势不同,水域和林草地面积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正相关,未利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负相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程飞  杨朝现  梁永莉  侯俊国  付凯  邵丽亚  
选取西南丘陵山区重庆市荣昌县为研究区,以199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影响,以客观刻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状态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受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等主要驱动因素影响,区域人类活动加剧了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的改变,致使研究期间耕地面积减少了3 387.16hm2、建设用地和林园地分别增加了3 634.40hm2和11 447.64hm2;②受生态退耕还林等主导因素的作用,研究期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净增了19 264.09万元,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总体呈现正效应,除因耕地面积减少导致食物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忆楠  李志军  王东  陈源泉  
为评价灵丘县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采用当量因子法分析2010—2016年该县土地利用及其生态价值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灵丘县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小,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建设用地增加163.91 hm~2,增加最多;草地减少137.92 hm~2,减少量最大; 2)灵丘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30亿元以上,7年间生态价值总体有稍微下降趋势,共减少667.02万元,水域生态价值减少幅度最大,减少384.24万元;3)耕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负相关,水域、林地、园地、草地及未利用地呈正相关。总体上,灵丘县土地利用未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破坏,但也不能忽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该进一步控制建设用地面积增长,保护生态用地,积极探索基于生态保护的生态资产运营模式和机制,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伟  张宏业  王秀红  张红旗  杨阳  
本文运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了1985年~2008年间,新疆伊犁河谷新垦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利用Costanza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思路,分析了20多年来,新垦区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时间、空间和结构上的变化。结论如下:①1985年~2008年间,研究区耕地不断增加,但草地有退化为盐碱地或沙地的倾向;②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6.19%。在新垦区今后的农业开发中,一方面,应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防止过度开发引起的草场沙化、湖泊与湿地萎缩、土壤侵蚀加重及农田土壤盐渍化等生态问题。另一方面,应通过种植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升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盛晓雯  曹银贵  周伟  成陆  张辉  
[目的]文章旨在研究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差异,为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强度指数,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强度的敏感性。[结果](1)2000~2015年期间,北京市以林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天津市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河北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2)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4 498.0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 655.65亿元,2015年下降到4 547.64亿元,其中,天津市、唐山市、沧州市和廊坊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7.16%、15.8%、7.62%和14.73%;(3)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对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较小,生态系统能够适应目前土地利用的变化。[结论]应该根据京津冀地区城市特点,制定差异化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后建  王学雷  宁龙梅  芦云峰  
分析了1996~2001年武汉市快速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并计算由此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采用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进行计算,结果发现:①在研究期内,研究区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在减少,其中耕地减少最多,达12.32×103hm2,林地、湿地和建设用地在增加,建设用地增加最多,为11.70×103hm2;②ESV由1996年的457.74×107元减少到2001年的456.14×107元,5年减少1.61×107元;③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的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原材料和娱乐文化在增加,气候调节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瑞明  伊爱金  
以环巢湖流域快速城市化阶段即1999年到2009年期间的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999年到2009年研究区耕地显著减少而建设用地显著增加。快速城市化阶段,耕地主要转为建设用地,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从1999年的109.29亿元减少到2009年的107.07亿元,净减少2.23亿元。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环巢湖流域区域更要关注耕地的保护来维持其正常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  顿耀龙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带来了地表结构的巨大变化,而且对生态系统服务也造成重要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生态学和地理学等跨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综述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归纳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动态评估方法和时空动态评估模型的研究、强化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生态学机制研究和注重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结果的集成应用研究等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文楷  李天宏  钱征寒  
选择深圳市为研究区域,基于1996、2000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图估算了深圳市生态服务价值,探讨了土地利用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996年深圳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77 597×104元,2000年为291 141×104元,2004年为254 466×104元。从1996到2004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共减少了23 131×104元,其中湿地和林地面积的减少是其主要原因。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水体、湿地、园地产生的价值之和超过了总价值的90%。在各项服务功能中,水源涵养产生的价值最大,其次是废物处理,两者之和约占总价值的40%。从空间上来看,服务价值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黎良财  邓利  吴锐  
以柳州市区为例,采用2000年、2010年ETM遥感影像,通过CART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并根据Costanza提出的方法计算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10年林地面积一直居于首位,耕地面积减少,耕地主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转变;林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导致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年均增长率0.68%;从功能方面,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等服务性功能的价值远大于原材料和食物生产的价值;从结构方面,林地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65%以上。因此,在柳州市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林地的保...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荀文会  王雨晴  李晓刚  
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时期,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分析了1996~2007年沈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并通过敏感性分析,证明了研究结论切实可信。最后,针对沈阳老工业基地土地利用特点,提出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