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15)
2023(14328)
2022(12229)
2021(11338)
2020(9569)
2019(21824)
2018(21783)
2017(42528)
2016(22975)
2015(25778)
2014(25604)
2013(25685)
2012(23430)
2011(20999)
2010(20961)
2009(19698)
2008(19397)
2007(17393)
2006(15554)
2005(13662)
作者
(66633)
(55850)
(55339)
(52400)
(35311)
(26751)
(24938)
(21947)
(21068)
(19926)
(18933)
(18731)
(17780)
(17497)
(16956)
(16736)
(16547)
(16398)
(15990)
(15762)
(13897)
(13671)
(13479)
(12854)
(12550)
(12437)
(12344)
(12305)
(11168)
(11162)
学科
(99514)
经济(99394)
(97402)
(79159)
企业(79159)
管理(76504)
(48211)
方法(44080)
数学(34937)
数学方法(34613)
业经(32541)
农业(32214)
(28551)
中国(23394)
(20816)
财务(20758)
财务管理(20737)
地方(20090)
企业财务(19628)
技术(19545)
(19238)
(17502)
(17073)
理论(17065)
(16850)
贸易(16842)
(16610)
(16348)
(16109)
(14816)
机构
学院(335092)
大学(329072)
管理(141081)
(137896)
经济(135187)
理学(122335)
理学院(121126)
管理学(119426)
管理学院(118823)
研究(106125)
中国(82481)
(69555)
(67844)
科学(65200)
(60149)
业大(54530)
(52811)
农业(51924)
(50090)
中心(49660)
财经(48617)
研究所(47921)
(44212)
北京(43172)
(41361)
师范(41056)
(40374)
经济学(39440)
经济管理(39059)
(37603)
基金
项目(228208)
科学(180704)
研究(170300)
基金(166149)
(143386)
国家(142014)
科学基金(123572)
社会(108504)
社会科(102496)
社会科学(102467)
(90289)
基金项目(89324)
自然(79520)
自然科(77668)
自然科学(77651)
自然科学基金(76291)
教育(75562)
(73867)
编号(71144)
资助(66860)
成果(55840)
(50352)
重点(49662)
(49601)
(49389)
课题(46488)
创新(45431)
(45272)
国家社会(44176)
人文(43193)
期刊
(158968)
经济(158968)
研究(95319)
(68566)
中国(60516)
管理(51848)
学报(49683)
科学(48207)
农业(46668)
(46407)
大学(38697)
学学(36894)
业经(32523)
教育(30765)
技术(29759)
(29482)
金融(29482)
(23900)
财经(23165)
经济研究(22370)
问题(21476)
(19793)
技术经济(18804)
现代(16671)
(16517)
科技(16517)
理论(15829)
世界(15776)
商业(15558)
图书(15221)
共检索到488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福平  刘建伟  
一、成绩·差距解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桂林地区的生产取得巨大的进展,农村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1988年全地区农业总产值达92644万元(不变价),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50年增长2.4倍,其中,种植业产值51240万元,增长1.9倍;林业产值7308万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秦智杰  
桂林地区拍卖“唱主角”本刊记者秦智杰《中国土地》杂志曾在1994年第二期“新观察”栏刊载题为《招标拍卖何时能“唱主角”》的文章(作者:冯广京)。文章一开头就指出:“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难,已成困扰我国土地市场化的一大难题。”难题是否可以解开?桂林地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洋  
在我国五千年历史文明长河里,历朝历代权利更迭时,都会产生一定的动乱,古代的普通民众生活质量不高,大多数人的毕生所求不过是一生温饱。在战争年代,被战火波及较为严重的地区,很多普通百姓会跟随整个家族一起迁徙到其他地方,为了求得一个能让他们平静生活的地方,在新的地方谋求生路解决温饱。这种迁徙的出发点是群众自发性组织,并非为官府强制要求,还有一种迁徙方式是政策要求,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国家刚刚建立或国家刚刚经历一场浩大的叛乱后,某个地区的人口总数量因为战火而急剧下降,国家为了平衡全国各地的发展,会通过政策要求其他省份的部分群众迁徙到此处生活,通过人们在此处世代繁衍生息,逐渐让这片土壤恢复生机。无论是哪种迁徙方式,都是由战乱引起的社会变迁,都造成了群族大规模转移的现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甘磊  陶涣壮  张静举  马蕊  张中彬  
以广西桂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种植地、甘蔗种植地和梨树种植地为例,研究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干旱、中等和湿润土壤水分情况中土壤热容量的空间变化。通过对每个试验区面积为135 m×105 m的100个测量点进行土壤含水量测量,确定干旱、中等和湿润的土壤水分条件,并计算出土壤热容量。运用地统计方式,对土壤热容量进行空间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大小表现为梨树地>甘蔗地>大豆地,土壤热容量的大小同样是梨树地>甘蔗地>大豆地,可见土壤含水量是引起土壤热容量变化的主要因子。土壤热容量的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热容量整体的空间结构比均为25%~75%,属于中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强  丁慧媛  李宪宝  
本文使用1978—2009年沿海11省市区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以及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及其构成的变动趋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在时序演进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幅度较明显,但属于技术诱导型增长模式,技术效率低下、粗放式经营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改善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泽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几次大的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农业生产水平下降或徘徊的影响。因此,科学地、合理地对各地区农业生产水平进行评价与比较,对于国家科学地制定地区农业政策和国民经济宏观规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评价模型的选择 地区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发展水平的比较评价,旨在通过选择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综合反映各地区农业生产的水平、规模、效益的状况以及各个地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晓燕  翟印礼  
在比较我国各省农业生产率的前提下,运用巴罗回归等方法,检验了我国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和形成β收敛的条件。分析结果显示,1985—1991年中国各省的农业生产率呈发散态势,1992—2002年存在条件收敛,其中市场化程度、农村教育、耕地灌溉率对缩小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有显著的影响;长期来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促进因素,短期内改善农村教育、提高耕地灌溉率可能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俊霞  陈玉萍  吴海涛  丁士军  
对南方农户主要农作物的技术需求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分析了不同农户对农业技术选择和排序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许多农户把对新品种、省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需求排在首位,尤其是新品种的需求;(2)农户对新农具、新农药化肥有一定的需求;(3)在新品种性状调查中,高产、稳产是更高比例的农户选择新品种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不同的作物在品质和抗性上的首选因素也存在差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晶荣   鲍旺虎   徐刚  
目前,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与农户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利益结合方式,即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作为赊方,将生产资料,如种苗、种畜(禽)等先赊给农户,并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农户则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崇俊  
中国农业生产是多个投入和多种产出的生产过程,数据包络分析是经证明过的能很好处理多个投入产出问题的方法。本文以1992~2005年度的14个年份为决策单元,以中国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农业从业人员等为投入指标,以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为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这些年份中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运行效率、规模收益及投入剩余、产出亏空等情况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和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祥江  杨锦秀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并推动农村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但转移规模应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当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刘易斯拐点"出现后,虽然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但数量不断减少后,农业产出总量不仅不会继续增加反而开始减少。文章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存在最佳规模,并以我国劳动力转移数量较大的西南地区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卞圣凯  王吉发  
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19年东北地区36个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呈现出"北强南弱"的空间格局。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制约技术无效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投入要素冗余度由高到低分别为灌溉、劳动力、化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俊华  刘静洁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研究农业生产效率,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本文选取陕西省2010-2016年农业数据,运用DEA模型和Malquist指数模型对陕西农业生产效率分别进行静态与动态测算,并分析其冗余量。研究表明:陕西省农业生产效率较低,但发展较为均衡,技术进步是推动陕西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提高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不能仅仅依靠资金投入,提升技术等现代化要素的投入更加关键,同时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业企业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