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6)
- 2023(2014)
- 2022(1810)
- 2021(1806)
- 2020(1464)
- 2019(3413)
- 2018(3464)
- 2017(6150)
- 2016(3718)
- 2015(4313)
- 2014(4362)
- 2013(4287)
- 2012(4403)
- 2011(4006)
- 2010(4142)
- 2009(4058)
- 2008(4291)
- 2007(4142)
- 2006(3756)
- 2005(3431)
- 学科
- 济(16339)
- 经济(16317)
- 管理(9322)
- 业(8626)
- 企(6422)
- 企业(6422)
- 地方(6078)
- 方法(5935)
- 农(5116)
- 数学(4915)
- 数学方法(4753)
- 学(4606)
- 中国(4025)
- 农业(3562)
- 地方经济(3427)
- 财(3173)
- 制(3117)
- 贸(3046)
- 贸易(3042)
- 业经(3021)
- 易(2903)
- 理论(2599)
- 融(2383)
- 金融(2382)
- 银(2155)
- 教育(2151)
- 环境(2132)
- 银行(2132)
- 和(2131)
- 体(2108)
- 机构
- 大学(58703)
- 学院(58318)
- 研究(23761)
- 济(19565)
- 经济(19015)
- 管理(17455)
- 科学(17236)
- 中国(17129)
- 农(15650)
- 理学(14529)
- 理学院(14254)
- 所(14101)
- 京(13809)
- 管理学(13733)
- 管理学院(13640)
- 研究所(12822)
- 农业(12639)
- 业大(11311)
- 中心(10782)
- 江(9786)
- 省(9298)
- 财(9032)
- 北京(8736)
- 范(8721)
- 师范(8595)
- 州(8299)
- 科学院(8160)
- 农业大学(8025)
- 院(7952)
- 技术(7472)
共检索到94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葛耀相 覃守贵 梁文育 李桂英
为筛选适宜桂中地区种植的甜高粱品种,2008年从我国北方地区引进了6个甜高粱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个引种品种在桂中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其中甜选35、甜212和Babush属极早熟品种,甜选116和MN-3466属早熟品种,Sart属中熟品种;Sart茎秆及叶片产量均最高,可在桂中地区作为以茎秆产量为主要生产目标的品种推广应用;甜选116籽粒产量最高,可作为以籽粒产量为主要生产目标的品种推广应用;不同甜高粱品种应根据茎秆锤度最高峰出现的时间适时收获,甜选35、Babush、MN-3466、Sart宜在完熟后2周收获,甜212、甜选116宜在完熟后1周收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建强 温玉环 陈丽新 黄卓忠 唐军
【目的】通过综合评价不同毛木耳菌株的栽培性状与特点,筛选出适宜桂南地区栽培的毛木耳优良菌株。【方法】引进全国不同栽培地区的6个毛木耳菌株和近年来桂南地区主要栽培的5个毛木耳菌株,以本地区栽培的毛木耳台毛1号菌株为对照,对不同菌株的菌包菌丝体生长状况、出耳茬数、出耳产量及耳片的部分特性等进行试验比较与分析。【结果】不同菌株菌包生长状况和出耳状况差异明显,菌丝体生长速度高于对照菌株的依次为苏毛3号、川耳7号、漳耳43-28、781、川耳23、川黄耳1号和AP11,其中前5个菌株与对照菌株具有显著差异;对照菌株菌丝体生长密度仅高于川耳10号和781;菌包成活率最高为对照菌株(98.50%),其后依次为川耳7号、苏毛3号、42、漳耳43-28、193和川黄耳1号,其余低于89.50%;8个菌株的出耳茬数与对照菌株相似,140 d左右能形成耳片四茬,且产量比对照菌株提高11.44%~51.28%,产量大小依次为川耳10号、193、川耳23、川黄耳1号、漳耳43-28、42、苏毛3号和川耳7号,采收集中度优于对照菌株第一茬耳的有川耳7号,前两茬耳优于对照菌株的有苏毛3号和漳耳43-28,前三茬耳优于对照菌株的有苏毛3号、漳耳43-28和193;大部分菌株子实体耳片大小较对照菌株优,表现为色泽较深,耳片较厚,但质地偏软,栽培过程中流耳相对偏高。【结论】川黄耳1号、川耳7号、苏毛3号、漳耳43-28和42在菌包生长状况、耳片产量、出耳茬数和耳片性状等方面综合表现较佳,可作为桂南地区优先选用的毛木耳栽培推广用菌株。
关键词:
毛木耳 栽培 性状 菌株 桂南地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籍贵苏 张立英
利用63对SSR引物对19个甜高粱及11个其他类型的高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SSR引物有较高的多态性,90.5%的引物具有2~6条的扩增带,有6对SSR引物的扩增带与甜高粱有关。
关键词:
甜高粱 SSR 分子标记 相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媛 姚崇怀 王彩云
对17个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品种的小花花冠径、着花繁密程度、花色、花香程度、花枝形态等特点进行调查研究。选择生长正常的健康植株采样,其中繁殖器官样本数为10,营养器官样本数为20。根据切花分级标准与桂花的观赏特点初步提出了桂花切花品种筛选的分类标准,对供试桂花品种进行观赏价值的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厚瓣金桂‘HoubanJingui’,柳叶金桂‘Liuye Jingui’,金桂‘Jingui’等为色、香、形俱佳的一级切花品种,大花金桂‘Dahua Jingui’,硬叶金桂‘Yingye Jingui’,丹桂‘Dangui’等为二级切花品种,早金桂‘Zao Jingui’,白碧...
关键词:
园艺学 桂花 切花 综合评判 筛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宝森 张伟 谢光辉
以本实验室新培育的4个甜高粱杂交种(S1~S4)和6个生物质高粱杂交种(B1~B6)作为参试材料,在吉林省长岭县和山东省滨州市的盐碱地进行2年大田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当地及周边盐碱地区生产试验和推广种植的能源高粱杂交种,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原料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在2个试验点的2年试验中,各参试杂交种株高与茎粗分别为347.4~496.3cm和14.8~20.3mm,生物质高粱杂交种要优于甜高粱杂交种;2)2年中各参试杂交种地上部总干重为9.1~28.5t/hm2,其中生物质高粱杂交种B2、B4和甜高粱杂交种S2分别在各试验点的2年试验中表现突出;3)结合2年试验数据,得出适合长岭试验...
关键词:
生物质高粱 甜高粱 盐碱地 杂交种筛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 会 邹维华 张友兵 张 锐 丰胜求 涂媛苑 景海春 彭良才
以甜高粱品种能饲一号为野生型构建EMS化学诱变突变体库,通过分析突变体可溶性糖含量、生物质总量和生物质酶解产糖效率,观察农艺性状,并测定秸秆细胞壁结构组成,筛选得到3份特异突变体材料:SM83、SM197、SM305.3份突变体除生物量皆显著提高以外,SM197与SM305半纤维素含量显著升高,而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生物质酶解产糖效率大大提高.此外,SM83的产糖效率与常规品种(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其可溶性糖含量比野生型增加14.99%.故筛选到的甜高粱突变体是理想的生物能源种质材料,可用于优质能源甜高粱品种的培育.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珊珊 李飞 白彦福 尚占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能源危机和粮食短缺问题日渐凸显。甜高粱(Sorghum bicolor)作为一种有多重用途的作物,其茎秆能用作牧草、干草、青饲料和青贮饲料,可以缓解畜牧业饲草不足的现状;茎秆中的糖还可以用来生产乙醇,用作新型燃料;其渣可用来制酒、制糖、造纸等。其综合利用潜力大,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很大的意义。本文初步综述了甜高粱种质资源概况、栽培与管理、饲用甜高粱加工调制技术、贮藏技术、家畜饲用效果、应用等,阐明国内外甜高粱应用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甜高粱的生产实践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秋平 袁翠平 姜文顺 池云花 刘鹏 董树亭 王空军
【目的】探讨不同甜高粱品种糖产量的差异及其与干物质生产分配及氮素利用的关系。【方法】在充分发挥个体生产潜力条件下(大田种植密度15 000株/ha),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30个甜高粱品种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成熟期氮素利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依据成熟期整株糖产量进行聚类分析,供试品种划分为早熟低产型、早熟中产型、中熟较高产型和晚熟高产型4类,其中高产型仅占23.3%。与中产和低产型相比,高产型甜高粱品种植株含氮量低,尤其叶片和茎秆N%明显降低,含糖量与植株N%负相关(-0.592**),是高产甜高粱品种维持较高含糖量的重要原因。高产型甜高粱品种氮在器官间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欢欢 罗伟珊 唐龙 杨培志 呼天明 席杰军
为推动"粮改饲",提高种养效益,本研究比较了4个玉米(Zea mays)品种和4个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的产能,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我国关中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良青贮品种。结果表明,种间或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和产能均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金星娜 王旭 田新会 杜文华
比较分析了8个饲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大奖505’、‘大奖1000’、‘大奖1180’、‘大奖1230’、‘百战’、‘海牛’、‘大卡’、‘标杆’)在甘肃兰州地区的形态特征、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大卡’的植株高度、叶片、叶宽均表现优异,且第2茬再生能力强,干草产量最高(53.32 t·hm~(-2)),但其叶片数量较少,粗蛋白含量较低(8.14%);‘大奖1180’的株高较高,茎秆较粗,叶片数量丰富且叶部形态特征也表现突出,干草产量为42.43 t·hm~(-2)、粗蛋白含量为8.05%;‘大奖1230’生长发育快,两茬刈割株高均达到2 m,株高和茎粗都表现良好,且叶片较宽、粗蛋白含量较高(10.58%),但由于叶片数量少,叶片短,干草产量较低(40.06 t·hm~(-2))。综合分析可知,‘大奖1180’、‘大奖1230’和‘大卡’的适应性良好、再生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可作为适用饲用甜高粱品种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晓雪 郭文斌 王春光 王洪波 靳敏 刘晓东 李建
为研究甜高粱秸秆压缩过程中的流变特性,利用多功能电子蠕变松弛试验机及自制压缩装置进行甜高粱压缩过程的应力松弛试验研究。选取压缩密度、切碎段长度、含水率为试验因素,选取应力迅速衰减时间和平衡弹性模量作为应力松弛特性评价指标,利用Box-Behnken试验方案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甜高粱秸秆压缩过程的应力松弛模型可用广义Maxwell模型中的五元件方程表示,其拟合系数>0.99;各因素影响应力迅速衰减时间的主次顺序为:切碎段长度>含水率>压缩密度;对平衡弹性模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切碎段长度>压缩密度>含水率;甜高粱应力松弛最佳优化参数组合:当压缩密度为647.38kg/m3,切碎段长度为20~30mm,含水率为57%时,应力迅速衰减时间为4.693s,平衡弹性模量89.957kPa。试验确定了出捆后最佳捆绳及缠膜时间,为甜高粱压缩、打捆收获机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
甜高粱 秸秆 压缩 应力松弛 参数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璐 周宇飞 汪澈 肖木辑 陶冶 许文娟 黄瑞冬
【目的】根据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对盐胁迫的响应,筛选出适合在盐渍土壤上种植的高粱品种及为耐盐胁迫人工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皿培养,用150 mmol.L-1NaCl对42个高粱品种进行胁迫处理,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每培养皿放30粒种子。人工气候箱内湿度60%,光照/黑暗时间为12h/12h,光照强度为134μmol.m-2.s-1,昼/夜温度为28℃/25℃。培养第4天测定发芽势,第10天测定发芽率、根长、叶长、根重、叶重。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对各品种的表现综合评定,对高粱品种进行耐盐性强弱的分类。【结果】多项萌发和生长参数的相对值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主成分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丰先 周宇飞 王艺陶 孙璐 白薇 闫彤 许文娟 黄瑞冬
【目的】根据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对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适合在盐渍土壤上种植的高粱品种,从而为减轻混合碱胁迫提供调控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皿培养,以混合碱(NaHCO3﹕Na2CO3的摩尔比为9﹕1)模拟典型碱胁迫环境,在萌发期以25 mmol.L-1溶液处理35个高粱品种,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每培养皿放30粒种子。人工气候箱内湿度为60%,光照/黑暗时间为12h/12h,光照强度为134μmol.m-2.s-1,昼/夜温度为28℃/25℃。培养第4天测定发芽势,第10天测定发芽率、叶长、根长、叶鲜重、根鲜重、叶干重、根干重、子粒残余干重等性状,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