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
- 2023(319)
- 2022(266)
- 2021(252)
- 2020(124)
- 2019(355)
- 2018(274)
- 2017(467)
- 2016(281)
- 2015(276)
- 2014(296)
- 2013(306)
- 2012(364)
- 2011(328)
- 2010(313)
- 2009(314)
- 2008(298)
- 2007(337)
- 2006(321)
- 2005(292)
- 学科
- 济(4430)
- 经济(4429)
- 地方(3150)
- 地方经济(2502)
- 农(1171)
- 农业(1004)
- 方法(804)
- 数学(789)
- 数学方法(789)
- 业经(730)
- 业(596)
- 农业经济(587)
- 管理(514)
- 中国(462)
- 发(439)
- 融(367)
- 金融(367)
- 环境(352)
- 收入(349)
- 发展(336)
- 展(336)
- 分配(295)
- 资源(279)
- 事业(272)
- 财(259)
- 学(237)
- 制(220)
- 体(219)
- 建设(216)
- 产业(202)
- 机构
- 学院(5156)
- 大学(4912)
- 济(2876)
- 经济(2838)
- 研究(2063)
- 管理(1759)
- 理学(1507)
- 理学院(1478)
- 管理学(1467)
- 管理学院(1453)
- 中国(1452)
- 科学(1164)
- 财(1046)
- 所(1036)
- 经济学(1030)
- 中心(1013)
- 经济学院(949)
- 农(943)
- 研究所(935)
- 京(920)
- 省(877)
- 江(854)
- 财经(828)
- 范(765)
- 师范(762)
- 经(758)
- 科学院(715)
- 州(702)
- 发(698)
- 院(677)
共检索到8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献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对帮助贫困地区人民发展经济,解决温饱问题,陆续制订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贯彻执行,农村金融界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发放了各种优惠贷款,这些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帮助不少贫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少数人已经脱贫致富。但总的说来,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已取得的脱贫成绩也不够巩固。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对中央的有关政策理解不深,掌握不准,贯彻不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沛海
振兴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轻工业贺沛海目前,我国仍有6500力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他们大部分居住在中西部偏远地区。那里,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人均收入很低。到2000年,能否使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所有人口都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关系到能不能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开红 付宗平 李鑫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既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从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来看,面临着"两山困境"的苦恼:一是苦守"绿水青山",无缘"金山银山";二是既无"绿水青山",也无"金山银山";三是有了"金山银山",丢了"绿水青山"。于是,将深度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便成了深度贫困地区生态脱贫的重点和难点。在"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底线原则基础上,文章建立适度开发与充分保护相结合、创新生态移民手段与移民后期扶持相结合、创新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追责相结合、就地碳中和与绿水青山保卫计划开发相结合等模式,以期能对深度贫困地区走出"两山困境",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思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会 胡乃元 赵敏
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进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集体经济破零"作为贫困村脱贫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导向作用。通过对山西省32个贫困县185个村庄的实际调研发现,现阶段的扶贫政策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取得较大进步,同时还存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发展能力之间存在着差异以及"内源性收入"较少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关键,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方式,最后在政策上应兼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贫困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晓军 宁国良
(一)探索开辟县域产业振兴的新路径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层面要从规划、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县级城市产业发展,县级城市要加快推进县域产业振兴,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大龙头"的作用,不断扩大县域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切实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环境承载能力。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县域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剑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形势下,我县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使乡镇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大规模发展的初期,主要是靠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生产的产品多是社会急需的初级产品。这在当时物质还不够丰富的情况下,也还占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营全民集体大中型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的竞争,多数企业先天不足的弱点就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刚刚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陈旧的设备、落后的工艺、低级的管理,就愈显得后劲严重不足,在全国经济日益发展、市场日益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我县经济建设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国斌 王彬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是地方经济腾飞的基础和保证,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本文探讨了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和东北振兴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振兴东北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东北振兴 县域经济 产业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洛林 魏后凯
本文针对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现行国家援助政策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具体建议。作者认为,现行国家援助政策偏重于项目投资,政策适用地域过于“泛化”,没有体现分类指导的思想。尽管国家实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已初见成效,但目前东北地区经济仍面临诸多困难,经济发展中尚存在不少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为此,必须抓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再造信用东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澄
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世界各国经济总是沿着不发达→欠发达→发达三个阶段不断向前推进;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由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同,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特征,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总是相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龙 许凤杰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这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之后在“二会”期间又吹响了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号角。宗旨是以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为指导思想 ,缩小地区之间差距 ,培养并形成新的增长极 ,实现东西互动 ,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发展战略 雁阵模式 知识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