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5)
- 2023(7018)
- 2022(5880)
- 2021(5278)
- 2020(4432)
- 2019(9773)
- 2018(9377)
- 2017(17090)
- 2016(9828)
- 2015(10862)
- 2014(10333)
- 2013(9965)
- 2012(9222)
- 2011(8357)
- 2010(8230)
- 2009(7160)
- 2008(7009)
- 2007(6084)
- 2006(5317)
- 2005(4546)
- 学科
- 济(33368)
- 经济(33322)
- 管理(25816)
- 业(25152)
- 企(19196)
- 企业(19196)
- 方法(15773)
- 数学(14119)
- 数学方法(13971)
- 农(10877)
- 学(9513)
- 中国(9412)
- 财(9245)
- 贸(8512)
- 贸易(8511)
- 易(8317)
- 业经(7613)
- 农业(7478)
- 理论(6892)
- 技术(6357)
- 制(6199)
- 环境(5749)
- 务(5554)
- 财务(5552)
- 财务管理(5540)
- 教育(5495)
- 地方(5326)
- 企业财务(5290)
- 划(5161)
- 教学(5069)
- 机构
- 大学(137681)
- 学院(137345)
- 济(52107)
- 研究(51957)
- 经济(51085)
- 管理(47587)
- 理学(42013)
- 理学院(41477)
- 管理学(40496)
- 管理学院(40301)
- 农(38006)
- 科学(36549)
- 中国(35881)
- 农业(30797)
- 业大(29612)
- 京(29545)
- 所(28653)
- 研究所(26762)
- 中心(22492)
- 财(21577)
- 江(20681)
- 农业大学(20472)
- 院(18986)
- 北京(18165)
- 省(17883)
- 财经(17692)
- 技术(17620)
- 范(17104)
- 室(16735)
- 师范(16688)
- 基金
- 项目(101670)
- 科学(77685)
- 基金(72855)
- 家(68767)
- 国家(68198)
- 研究(65096)
- 科学基金(55869)
- 省(41272)
- 社会(40175)
- 自然(39954)
- 自然科(39054)
- 自然科学(39033)
- 基金项目(38918)
- 自然科学基金(38370)
- 社会科(37996)
- 社会科学(37983)
- 划(35919)
- 教育(31394)
- 资助(29624)
- 重点(24149)
- 编号(24121)
- 计划(22746)
- 创(22034)
- 部(21755)
- 发(21578)
- 科技(20700)
- 创新(20588)
- 科研(20570)
- 业(20164)
- 农(18378)
共检索到195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倩 逯明辉 巩振辉 王军娥 贺玉梅
【目的】研究温室辣椒最适宜的栽培方式,为温室辣椒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秦椒1号"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穴距、行距、定植方式对温室辣椒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穴距35cm、行距为窄行50cm/宽行70cm时,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质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定植方式对下层叶片光合作用影响较大,且单株定植时植株的光合作用较强。在穴距35cm、窄行50cm/宽行70cm条件下,双株定植时辣椒折合总产量最高,为102 583.5kg/hm2;单株定植时折合总产量为94 735.5kg/hm2,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穴距对辣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柏杨 张国斌 郁继华 冯致 杜淼鑫 罗石磊 叶洁 王翠丽
为了研究基质还田对大田土壤和辣椒生长生产的影响,以日光温室连续栽培蔬菜6年的废弃基质还施露地种植辣椒,测定了不同施用量(0,45,90,135 m3/hm2)的土壤理化性质及辣椒生理特性和产量。结果表明:基质还田能够减少土壤pH变化,减小土壤容重、略微增加土壤孔隙度、保持土壤气水比,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辣椒植株的生长且利于其干物质积累,其中株高、茎粗及干物质积累量均以T2最好。提升了辣椒叶片光合荧光的表现,T2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Fv/Fm、ΦPSⅡ均为最高,T1的q P最高,NPQ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子星 马雪强 王君正 胡晓辉
为探究水肥耦合对越冬基质栽培辣椒产量、果实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综合调控,以‘拉菲78-9’辣椒为试验材料,设置基质相对含水量的40%~45%(W1)、55%~60%(W2)和70%~75%(W3)3个灌溉量水平,以及80%(F1)、100%(F2)和120%(F3)3个标准山崎辣椒营养液浓度水平,共9个耦合处理,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辣椒果实品质代表性指标,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综合评判,确定适于延安地区及相似生态区越冬基质栽培辣椒的水肥耦合方案。结果表明:辣椒产量和WUE均随灌溉量和营养液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灌溉量和营养液浓度单因素及二者耦合效应对产量和WUE均有显著性影响;综合分析表明,W2F2处理辣椒产量为30 903.11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35.42kg/m3,综合评分为0.71且高于其他处理。综上,依据基质相对含水量55%~60%进行灌溉,单株按照3天浇灌1次且每次浇灌500mL 100%浓度的标准山崎辣椒营养液为延安地区越冬基质栽培辣椒的最佳水肥耦合管理方案。
关键词:
辣椒 水肥耦合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道明 孙涛 赵玉红 贾媛婕 杨铭菲 屈锋 胡晓辉
【目的】探究灌溉频率和营养液供应量耦合对袋培辣椒品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优化袋培辣椒水肥管理方案。【方法】以‘凯莱(37-83)RZ F1’辣椒为试材,以维持基质含水量55%—60%所需要的灌水量(IA)为每日单株总灌水量,设置3种单株灌溉频率和2个营养液供应量。单株灌溉频率是将IA分别按照1次(IF1)、2次(IF2)和4次(IF3)供应;营养液供应量为标准山崎辣椒营养液供应量(NS1,即门椒开花至三层果收获期和三层果采收后,每日供应量分别为250 mL/株和500 mL/株)和持续增加营养液供应量(NS2,即初始营养液供应量每日为250 mL/株,辣椒每采收一层果实后,单株营养液供应量增加50 mL,至500 mL/株时不再增加),共6个耦合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优劣解距离法、隶属函数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果实品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除果肩长外,灌溉频率对辣椒果实的品质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营养液供应量对辣椒果实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其他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二者耦合对辣椒果实除果皮厚度之外的品质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同时,灌溉频率、营养液供应量和二者耦合对辣椒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均表现出极显著影响(P
关键词:
辣椒 产量 品质 水肥利用效率 水肥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其传 孙锦 束胜 李晶 郭世荣 祁红英 陈月珍
以辣椒品种‘苏椒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在育苗基质中添加4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剂(芽孢杆菌、菌根菌、丛枝菌根菌和安克菌剂),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处理能显著降低辣椒结果期土壤中真菌数量,而增加细菌数量,与对照相比,芽孢杆菌处理后真菌数量下降54.8%,而细菌数量增加69.2%。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辣椒叶片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而其他微生物菌剂对光合色素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2浓度(Ci),与对照相比,经芽孢杆菌、菌根菌、丛枝菌根菌和安克菌剂处理后,Pn分别增加了41.5%...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日光温室 辣椒 光合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平 杜太生 王峰 董平国
【目的】提出基于水分-品质响应温室作物合理的节水优质高效灌溉模式。【方法】以陇椒1号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对温室辣椒苗期、开花坐果期和果实成熟期分别进行灌溉调控,研究不同处理辣椒产量、果实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灌溉调控的响应。【结果】温室辣椒产量对果实成熟期的灌溉调控最为敏感,在此生育期不宜实施灌溉调控。开花坐果期和果实成熟期,辣椒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干物质含量对灌溉调控的响应程度较低,而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对灌溉调控的响应程度较高。产量和品质与耗水量的关系可用对数函数来描述。【结论】通过灌溉调控将60cm土壤含水量在开花坐果期控制在45%~60%田间持水量(θf),在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霍振荣 庞金安 杜胜利
系统测定了辣椒的净光合速率及其日变化。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在12~14μmolCO2·m-2·s-1之间,部分品种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不同叶位间净光合速率明显不同,幼叶净光合速率较高,老叶净光合速率较低,健壮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造成光合“午休”的原因,在10∶00之前以气孔限制因素为主;10∶00之后以非气孔限制因素为主。光量子通量密度明显影响辣椒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1800和50μmol·m-2·s-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要晓玮 梁银丽 曾睿 吴兴
【目的】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投入等量氮磷钾养分的不同有机肥处理对辣椒(Capsicum annuumL.)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辣椒合理施肥、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精选牛角椒为研究对象,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化肥(对照)、猪粪、牛粪、羊粪以及鸡粪,于辣椒结果初期、盛期和末期采样,测定辣椒感观品质、营养品质、安全品质以及产量。【结果】在整个结果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辣椒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施用牛粪的辣椒果形指数变化幅度仅为0.6,保证了辣椒在整个结果期商品一致。牛粪处理的辣椒Vc含量在结果盛期和末期显著高于化肥处理,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辣椒结果初期和盛期高于羊粪和鸡粪处理...
关键词:
有机肥 辣椒 品质 硝酸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根良 郑积荣 李许可
以发光二极管(LED)蓝光(B),红蓝组合光(RB)(红∶蓝=8∶3和7∶3)和白光(W)为光源,研究了不同光质、不同补光时间对设施越冬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蓝光有利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红蓝83光可促进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的形成;白光可提高果实叶绿素、总黄酮和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红蓝73光有利于总多酚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②蓝光能促进果实横向生长,红光能促进果实纵向生长,红蓝光有利于果实膨大且提高果实商品性;红蓝83和红蓝73补光8 h时,辣椒的商品率、结果率和产量与对照差异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文燕 梁银丽 白彩虹 朱艳丽 林兴军 彭强 陈晨
【目的】研究不同前茬作物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辣椒选择适宜前茬以及合理的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莴笋、大蒜和小麦为前茬作物,测定了3种前茬作物处理下的土壤养分、辣椒根系形态、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产量及品质。【结果】与莴笋茬和小麦茬相比,大蒜茬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大蒜茬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较莴笋茬和小麦茬高8.79%和7.64%;辣椒根长、根粗、根干质量、净光合速率和结果数均为大蒜茬>莴笋茬>小麦茬,差异显著;大蒜茬辣椒总产量分别为莴笋茬和小麦茬的1.22和2.55倍,总经济效益分别为莴笋茬和小麦茬的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继澄 李家金 毕德义 马爱军 程平娥
模拟玻璃温室、塑料大棚的积盐特点,用不同浓度硝酸钙进行辣椒盆栽试验,研究土壤中硝酸钙加入量与辣椒生长及植株体内锰浓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2.50g/kg硝酸钙处理对辣椒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00g/kg处理则难以生长,7.50g/kg和10.00g/kg处理不能立苗。硝酸钙用量在低于2.50g/kg范围内,随着用量增加,辣椒叶中锰的含量由对照的85.00mg/kg上升到130.02mg/kg;而当硝酸钙含量达到5.00g/kg时,辣椒叶中的锰含量又降到50.32mg/kg.硝酸钙用量在5.00g/kg以上,因盐浓度过高直接危害辣椒生长;2.50g/kg处理的辣椒生长受到影响可能是由于锰浓...
关键词:
保护地栽培,硝酸盐,辣椒,锰,生长,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竹青 戴雄泽 陈文超 马艳青 李雪峰 邹学校
研究了8种处理种子方式对2个不同抗性水平辣椒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以及露地地膜和防虫地膜覆盖2种栽培方式下病毒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干热处理、10%Na3PO4处理能有效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温汤处理、干热+10%Na3PO4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与对照相当或略低,湿热处理、湿热处理结合进行其他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下降,不同品种种子处理后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变化存在差异;用2种方法处理种子的防病效果比用单一方法好,单一处理中干热、湿热和10%Na3PO4处理的效果比温汤处理效果好;防虫栽培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效果都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辣椒 处理种子 防虫栽培 病毒病 防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逄焕成 聂泽民 李玉义 汤文光 于天一 汪柯 李强 杨光立
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对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抛栽和手插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均显著高于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在成熟期无显著差异。2)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在水稻主要生育期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3)手插早稻的颖花数/叶面积、实粒数/叶面积和粒重/叶面积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17.7%、20.6%和10.0%,抛栽晚稻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29.1%、37.3%和12.1%。4...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方式 粒叶比 光合速率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俊华 燕飞 孙丽丽 周小婷 胡晓辉 邹志荣
【目的】筛选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适合日光温室沙地栽培黄瓜的最优水肥组合。【方法】以"津优1号"黄瓜品种为材料,设灌水和施肥2个因素,每个因素各设3个水平,其中3个灌水水平分别为3 600 m3/hm2(W1)、2 850m3/hm2(W2)、2 100m3/hm2(W3),3个施肥水平分别为N 675kg/hm2+P2O5270kg/hm2+K2O 702kg/hm2(F1)、N 525kg/hm2+P2O5 210kg/hm2+K2O 546kg/hm2(F2)、N 375kg/hm2+P2O5 150kg/hm2+K2O 390kg/hm2(F3),各因素水平随机组合共9个水肥组合处理,以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